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7 毫秒
1.
探索建设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彬 《国外建材科技》2013,34(2):149-15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建设工程项目而言,设备和耗材的采购费用占工程项目总价的60%以上。采购管理已然成为了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工程项目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物质基础。论文对建设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樊小雪 《山西建筑》2012,38(11):272-273
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及风险来源,将建设工程风险进行了分类,并对风险管理流程和识别过程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各类风险作了分析和评价,从而有效规避风险,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建设工程项目正逐渐呈现投资数额不断加大,建设规模不断增大以及建设周期不断延长的建设趋势,而在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中,随着建筑体量的增大以及建设周期的不断延长,工程项目实施期间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也越来越多,对于投资风险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也正是由于建设工程项目的这一特点,很多建设单位对于造价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希望通过对于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造价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使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目标能够得以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4.
斯里兰卡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中国建筑企业在其建设项目投资稳步增长。然而,近期斯里兰卡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给中国在斯里兰卡的建设项目造成了严峻的采购风险。首先,从斯里兰卡建设项目的特点出发,对项目采购过程中的关键风险进行分析,形成由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构成的风险清单;其次,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和风险矩阵法对采购风险进行评价,识别出最为严重的风险;最后,针对相应的采购风险提出应对措施,为类似项目采购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工程项目采购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目标实现影响深远。正确识别和评价工程项目采购的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在分析工程项目采购风险的基础上,完善工程项目采购风险因素的指标体系。针对工程项目采购问题的不确定性、模糊性,提出基于Vague集的工程项目采购风险评价方法。通过集结群体意见,利用Vague值的可能度,对多个风险水平进行排序,从而确定工程项目采购的风险水平及该风险水平下的关键因素。通过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确实可行,可用于工程项目采购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6.
辛海霞 《建设监理》2021,(9):32-33,3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工程建设规模和技术难度也越来越大.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涉及专业范围广、数量多,建设工程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系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建设过程中的风险也多种多样,而这些风险造成的损失不仅具有关联性还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使得风险管理的难度也逐渐增大.因此,通过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投保,来规避、转移和减轻工程项目管理风险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实践经历,分析了工程保险招标投标具体工作中被保险人需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辛海霞 《建设监理》2021,(9):32-33,3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工程建设规模和技术难度也越来越大.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涉及专业范围广、数量多,建设工程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系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建设过程中的风险也多种多样,而这些风险造成的损失不仅具有关联性还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使得风险管理的难度也逐渐增大.因此,通过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投保,来规避、转移和减轻工程项目管理风险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实践经历,分析了工程保险招标投标具体工作中被保险人需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购管理是工程项目运作过程中保障工期、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尤其在国际工程项目中,物资采购涉及风险类型多样,要求加强采购管理,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论文通过分析国际工程采购管理中供货厂商的评价及选择方式,剖析国际工程采购中存在的内外部风险,并提出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闫丽颖  岳瑞杰  张元兴 《四川建筑》2013,(6):251-253,255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大、工期长、施工难度大、技术复杂等特点,使得工程项目本身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多风险性.文中将D-S证据理论应用于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评价过程中,克服了定性分析的局限及其它风险测量方法只能测算单一风险程度的特点,并结合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吴琼  刘洋  柳春娜 《建筑》2020,(15):74-75
大型海外EPC工程项目一般具有合同金额高,合同数量多,建设规模大,涉及专业广,施工时间长等特点。费用管控是大型海外EPC项目总承包项目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贯穿整个工程项目的始终,是工程项目能否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就大型海外EPC项目策划设计、设备材料的采购以及具体施工等费用管理过程中的控制要点进行分析,旨在为类似工程项目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PPP 模式目前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中应用十分广泛。因 PPP 项目具有复杂性、周期长、融资需求量大等特点,导致 PPP 项目风险种类多且难以定量控制与管理。将全生命周期理论引入 PPP 项目风险评价当中,借助 AHP 方法,建立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公共基础设施 PPP 项目风险动态评价模型,按照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项目执行和项目移交 5个阶段,对各个阶段风险进行横向及纵向动态评价,通过该模型对 PPP 项目中的风险实现动态评价,从而降低 PPP 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风险,以期使得 PPP 项目得到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EPC 模式下总承包商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PC 模式将工程项目中的绝大多数风险由业主转移至总承包商,这一模式的广泛应用使得总承包商面临更高的风险。为了加强总承包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及风险管控能力,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风险。针对总承包商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分别从投标、设计、采购和施工4 个阶段提出了EPC 模式下工程项目的具体风险防范措施,并总结了项目整体视角下的风险管理方法,为总承包商在控制和防范风险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具有投资效益高、总成本低、设计与施工协调等优势,但同时其投资规模大、采购成本高、前期工作量大的特点为项目的实施带来了相当大的潜在风险。项目管理者要避免工程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就必须熟悉风险在工程全生命周期下的动态变化以及影响机制,并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是诊断和分析多因素风险成因的方法,可有效地处理相互作用的、动态的项目风险。基于EPC模式全生命周期视角,运用Vensim PLE软件绘制出风险全过程结构图,构建EPC模式风险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模型,分析各影响因子间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对系统风险反馈信息以及仿真模拟进行分析,从而为项目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降低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许瑞华 《江苏建筑》2010,(4):111-115
EPC总承包模式目前日益受到重视。文章对EPC模式与传统模式的风险来源进行了比较,并对常见的EPC风险进行了识别。针对EPC项目中典型的风险问题,分别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5.
谢毅 《山西建筑》2010,36(21):205-206
结合风险的定义,介绍了建设工程风险的内容和特点,分别阐述了建设工程风险应遵循的原则和建设工程风险评价方法,提出了建设工程风险对策和风险管理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监控任务,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6.
田黎 《住宅科技》2014,(6):91-96
文章以预制装配式结构的风险管理为切入点,以上海浦江大型居住社区工程为依托,结合风险矩阵的评估方法和管理策略,针对性地分析了预制构件现场拼装的技术风险与施工安全风险,基于风险的识别、量测、评估、决策等研究,提出适用于背景工程风险管理的关键构件施工技术流程安排、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等规程与手册,极大地方便了业主与相关管理者对预制装配式住宅的风险把握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环节,设备采购进度管理在核电整体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方家山核电站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从采购进度计划和采购进度控制两个方面对其设备采购进度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运用S形曲线比较法进行了进度偏差分析,以期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及其对后续工作及总工期的影响,进而形成有效的进度跟踪反馈机制并采取合理有效的进度控制措施,以确保核电项目设备采购进度控制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一种主观评价与客观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大跨径桥梁施工阶段的风险,从而使大跨径桥梁施工阶段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以大跨径桥梁施工过程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大跨径桥梁施工阶段的各风险因素进行归类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评价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制定相应的评判标准评价风险等级,再利用灰色聚类评价法分析桥梁工程项目风险指标的白化权函数及灰色聚类系数,确定其综合风险等级。结合西宁市海湖新区通海桥项目进行分析应用,为今后在桥梁施工阶段有效地规避和防范风险,从而为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项目管理模式与项目采购方式、合同风险管理与合同策略的关系两个方面,介绍了国际建筑市场的发展和经验;分析了项目采购方式在开发合同策略中的作用;提出了合同策略与合同风险管理的逻辑框架和改进我国合同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Social procurement policies are becoming an increasingly popular tool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clients to meet thei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bjectives. This research employs New Institutional Theory to investigate the coercive, mimetic and normative drivers behind the adoption of social procurement policies in Australian construction projects. It presents a thematic analysis of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sixteen social procurement actors in the Australian construction industry who are responsible for implementing these policies at a project level. Results contribute new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nsights into the nascent and under-theorized body of social procurement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project management. They indicate that coercive isomorphism is the most powerful driver of social procurement adoption in Australian construction projects, followed by mimetic isomorphism and normative isomorphism.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procurement policie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requires project supply chains to shift from a compliance and mimicking mindset to one which normalizes social procurement. This will require institutional change based on the legitimisation of new social procurement professionals, roles and practi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ject-based intermediaries to mitigate the risks and maximize the opportunities that social procurement pres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