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机器学习的JavaScript恶意代码检测方法在提取特征过程中耗费时间和人力,以及这些频繁使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今信息大爆炸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JavaScript恶意代码检测方法。采用爬虫工具收集良性和恶意的JavaScript脚本代码获得样本数据;将JavaScript样本转换为相对应的灰阶图像,得到图像数据集;通过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图像数据集进行训练,使得模型具有检测JavaScript恶意代码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机器学习,该方法对收集到的5 800条JavaScript代码样本,检测准确率达到98.9%。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恶意域名检测算法对于新出现或新变种等小样本恶意域名检测精度不高和检测范围较小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迁移自反馈学习的小样本恶意域名检测算法.首先,该算法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 BiLSTM)的串行混合模型(CNN-BiLSTM),在提取域名字符特征的基础上保留上下文语义信息;然后,将学习到的网络模型参数迁移至小样本的恶意域名检测模型中;最后,利用提取的多维人工特征验证小样本恶意域名检测模型的检测结果,并将其检测结果反馈至迁移模型中,重新优化网络模型.通过在多家族域名数据集和小样数据集上进行测试验证,算法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在保持检测精度的基础上,能够识别出更多种新出现或新变种的小样本恶意域名.  相似文献   

3.
张卫丰  刘蕊成  许蕾 《软件学报》2018,29(5):1410-1421
网页木马是一种在网页中插入攻击脚本,利用浏览器及其插件中的漏洞,使受害者的系统静默地下载并安装恶意程序的攻击形式.本文结合动态程序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提出了基于动态行为分析的网页木马检测方法.首先,针对网页木马攻击中的着陆页上的攻击脚本获取行为,监控动态执行函数执行,包括动态生成函数执行、脚本插入、页面插入和URL跳转,并根据一套规则提取这些行为,此外提取与其相关的字符串操作记录作为特征.其次,针对利用堆恶意操作注入shellcode的行为,提出堆危险指标作为特征.最后从Alexa和VirusShare收集了500个网页样本作为数据集,用机器学习方法训练分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文中方法具有准确率高(96.94%)、能有效对抗代码混淆的干扰(较低的误报率6.1%和漏报率1.3%)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恶意网页是一种新型的Web攻击手法,攻击者通常将一段恶意代码嵌入网页中,当用户访问该网页时,恶意代码会试图利用浏览器或其插件漏洞在后台隐秘地执行一系列恶意行为.针对恶意网页静态特征抽取问题,本文从已有的特征中选取了14个信息增益值较高的特征,并通过分析恶意网页的混淆手法提出了8个新的特征,共同组成了22维的静态特征体系.此外,针对已有特征抽取流程提出两点改进:对不同编码格式的原始网页进行预处理;回送JavaScript脚本动态生成的的HTML代码,用以进一步抽取HTML相关特征.实验表明,在不均衡数据集和均衡数据集上,本文的特征体系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在检测JavaScript恶意代码时,存在提取特征过程复杂、计算量大、代码被恶意混淆导致难以检测的问题,不利于当前JavaScript恶意代码检测准确性和实时性的要求.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时神经网络(BiLSTM)的JavaScript恶意代码检测方法.首先,将得到的样本数据经过代码反混淆,数据分词,代码向量化后得到适应于神经网络输入的标准化数据.其次,利用BiLSTM算法对向量化数据进行训练,学习JavaScript恶意代码的抽象特征.最后,利用学习到的特征对代码进行分类.将本文方法与深度学习方法和主流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较低的误报率.  相似文献   

6.
相比于基于宏的恶意办公文档,基于漏洞利用的恶意办公文档在攻击过程中往往不需要目标交互,能在目标无感的情况下完成攻击,已经成为APT攻击的重要手段,因此检测基于漏洞利用特别是未知漏洞利用的恶意文档对于发现APT攻击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的恶意文档检测方法主要围绕PDF文档展开,分为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两类,静态检测方法容易被攻击者规避,且无法发现基于远程载荷触发的漏洞利用,动态检测方法仅考虑PDF中JavaScript脚本或文档阅读器进程的行为特征,忽视了针对系统其他进程程序的间接攻击,存在检测盲区。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恶意办公文档的攻击面,提出恶意文档威胁模型,并进一步实现一种基于全局行为特征的未知恶意文档检测方法,在文档处理过程中提取全系统行为特征,仅训练良性文档样本形成行为特征库用于恶意文档检测,并引入敏感行为特征用于降低检测误报率。本文在包含DOCX、RTF、DOC三种类型共计522个良性文档上进行训练获取行为特征库,然后在2088个良性文档样本和211个恶意文档样本上进行了测试,其中10个恶意样本为手动构造用于模拟几种典型的攻击场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极低误报率(0.14%)的情况下能够检测出所有的恶意样本,具备检测利用未知漏洞的恶意文档的能力,进一步实验表明该方法也能够用于检测针对WPS Office软件进行漏洞利用的恶意文档。  相似文献   

7.
JavaScript作为一种编程/脚本语言,已经广泛应用于Web开发,以增加更多的动态功能和效果,最终改善用户体验。然而它的动态特征在提升用户与网站的交互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问题。通过注入恶意JavaScript代码,攻击者可在网页中加入恶意内容,传播病毒、木马,实现网络钓鱼攻击。通过对大量网页恶意代码的研究,对网页JavaScript恶意代码特征进行分类,构建了基于JavaScript代码基本统计信息,基于混淆技术、基于URL重定向技术,基于恶意攻击过程四类特征的分类模型。采用多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方法对恶意代码样本进行检测,完成对该分类模型的验证。实验表明,基于上述特征形成的分类模型对恶意代码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8.
论文提出了一种语义分析和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的WebShell检测方法,通过对预编译后脚本文件进行语义分析,基于抽象语法树获取脚本文件的行为特征;基于BP神经网络对样本进行有监督学习,得到可用于未知样本的检测模型。不同于现有基于语义分析的检测方法,论文提出的方法无需人工定义恶意行为,从而有效屏蔽各类逃逸技术的干扰。实验证明,论文提出的WebShell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召回率。  相似文献   

9.
谢丽霞  李爽 《计算机应用》2018,38(3):818-823
针对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中数据不平衡导致检出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agging-SVM(支持向量机)集成算法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模型。首先,提取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的权限信息、意图信息和组件信息作为特征;然后,提出IG-ReliefF混合筛选算法用于数据集降维,采用bootstrap抽样构造多个平衡数据集;最后,采用平衡数据集训练基于Bagging算法的SVM集成分类器,通过该分类器完成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在分类检测实验中,当良性样本和恶意样本数量平衡时,Bagging-SVM和随机森林算法检出率均高达99.4%;当良性样本和恶意样本的数量比为4:1时,相比随机森林和AdaBoost算法,Bagging-SVM算法在检测精度不降低的条件下,检出率提高了6.6%。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数据不平衡时仍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分类精度,可检测出绝大多数恶意软件。  相似文献   

10.
陆璐  全君林  李玮超 《计算机工程》2010,36(23):113-115,118
设计一个基于客户端的恶意网页收集系统。系统通过设置主题爬虫,有针对性地获取可能包含恶意脚本的网页文件,通过分析恶意代码常见的挂木马方式与恶意代码样本,设计正则表达式来提取网页恶意代码的特征码,利用相应算法扫描并匹配利用爬虫获取的网页文件,如发现网页文件中包含可疑的恶意脚本,则将它的域名URL、恶意网页路径与恶意代码脚本类型存入恶意网页库中,以实现恶意网页的搜集。  相似文献   

11.
安卓恶意应用程序的检测目前存在着检测速度慢、检测率低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安卓恶意应用程序检测方法。从Android恶意应用的恶意行为特点出发,运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互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出权限和组件、函数API调用序列、系统命令、网络请求等多维度特征,对维度较大的特征种类使用信息增益方法进行特征的筛选,取出最有用特征。本文还利用半敏感哈希算法的降维和保持相似度的特性,提出基于Simhash算法的特征融合方法,将原有的大维度的特征降维到相对较小的维度,并解决了特征的不平衡问题。融合后的特征使用GBDT算法和随机森林算法分类,检测恶意样本。实验对比分析得出本文使用的多种特征融合的方法在可以大大降低分类的训练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安卓恶意应用检测方法所提取的特征冗余且抽象,无法在高级语义上反映恶意应用的行为模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可解释性检测方法,通过社交网络检测算法聚类可疑系统调用组合,将其映射为单通道图像,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分类,并利用卷积层梯度权重类激活映射可视化方法发现最可疑的系统调用组合,从而挖掘理解恶意应用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高效检测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发现恶意应用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恶意域名检测算法中分类模型计算复杂度较大、实时性不强以及准确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了Rf-C5(Relief-C5.0)恶意域名检测算法模型。提取待测域名的全局URL特征,根据提取的特征按照改进的Relief算法进行权重计算,并依据权重值进行优先级排序;选取权重值排名前20的关键特征作为C5.0分类器的输入端,进行合法域名与恶意域名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在大样本数据集下,Rf-C5模型与当前主流恶意域名检测算法相比,在提高平均检测速率的基础上,检测准确率提高了1.58~4.9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赵宏  常兆斌  王乐 《计算机应用》2019,39(1):227-231
针对互联网中恶意域名攻击事件频发,现有域名检测方法实时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词法特征的恶意域名快速检测算法。该算法根据恶意域名的特点,首先将所有待测域名按照长度进行正则化处理后赋予权值;然后利用聚类算法将待测域名划分成多个小组,并利用改进的堆排序算法按照组内权值总和计算各域名小组优先级,根据优先级降序依次计算各域名小组中每一域名与黑名单上域名之间的编辑距离;最后依据编辑距离值快速判定恶意域名。算法运行结果表明,基于词法特征的恶意域名快速检测算法与单一使用域名语义和单一使用域名词法的恶意域名检测算法相比,准确率分别提高1.7%与2.5%,检测速率分别提高13.9%与6.8%,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5.
吴森焱  罗熹  王伟平  覃岩 《软件学报》2021,32(9):2916-2934
随着Web应用的日益广泛,Web浏览过程中,恶意网页对用户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恶意URL是指其所对应的网页中含有对用户造成危害的恶意代码,会利用浏览器或插件存在的漏洞攻击用户,导致浏览器自动下载恶意软件.基于对大量存活恶意URL特征的统计分析,并重点结合了恶意URL的重定向跳转、客户端环境探测等逃避检测特征,从页面内容、JavaScript函数参数和Web会话流程这3个方面设计了25个特征,提出了基于多特征融合和机器学习的恶意URL检测方法——HADMW.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96.2%的精确率和94.6%的召回率,能够有效地检测恶意URL.与开源项目以及安全软件的检测结果相比,HADMW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JavaScript是网页设计中常见的一种客户端编程语言。有效检测通过JavaScript脚本传播的网页木马、病毒等,是在网页安全中时常讨论的一个话题。对网页脚本进行分析,了解其执行流程,是恶意代码检测的前期所需工作。经实践,运用Antlrworks工具可用来分析JavaScript脚本的词法和语法,而利用Mxgraph则可用于显示解析出的程序基本块图结构。  相似文献   

17.
WebShell是一种常见的Web脚本入侵工具。随着流量加密和代码混淆等技术的逐渐发展,使用传统的文本内容特征和网络流特征进行匹配的检测手段越来越难以防范生产环境下复杂的WebShell恶意攻击事件,特别是对于对抗性样本、变种样本或0Day漏洞样本的检测效果不够理想。搭建网络采集环境,在高速网络环境中利用数据平面开发套件(DPDK,data plane development kit)技术捕获网络数据包,标注了一套由1万余条不同平台、不同语言、不同工具、不同加密混淆方式的WebShell恶意流量与3万余条正常流量组成的数据集;通过异步流量分析系统框架和轻量型日志采集组件快速地解析原始流量,并融合专家知识深度分析几种流行的WebShell管理工具通信过程中的HTTP数据包,从而构建面向加密混淆型WebShell流量的有效特征集;基于该有效特征集使用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vectormachine)算法实现对加密混淆型WebShell恶意流量的离线训练和在线检测。同时,利用遗传算法改进参数搜索方式,克服了由人工经验设置参数方位以及网格搜索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点,模型训练效率也得到...  相似文献   

18.
针对Android恶意软件持续大幅增加的现状以及恶意软件检测能力不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用户操作序列的静态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对恶意软件进行逆向工程分析,提取出恶意软件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调用信息;然后,采用广度优先遍历算法构建恶意软件的函数调用流程图;进而,从函数流程图中提取出其中的非用户操作序列形成恶意行为库;最后,采用编辑距离算法计算待检测样本与恶意行为库中的非用户操作序列的相似度进行恶意软件识别。在对360个恶意样本和300的正常样本进行的检测中,所提方法可达到90.8%的召回率和90.3%的正确率。与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系统Androguard相比,所提方法在恶意样本检测中召回率提高了30个百分点;与FlowDroid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正常样本检测中准确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在恶意样本检测中召回率提高了4.4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提高了恶意软件检测的召回率,有效提升恶意软件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