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揭示层序地层格架下及古地理环境控制下的聚煤特征,以三江盆地早白垩世含煤岩系为例进行了层序古地理和聚煤作用研究.识别出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湖泊等5种沉积相,划分了4个三级层序,揭示了研究区层序古地理演化规律,提出了层序格架下的煤炭聚集规律及陆相湖盆古地理环境控制下的聚煤模式.结果表明:从层序Ⅰ(城子河组下部)到层序Ⅳ(穆棱组上部),各层序优势古地理单元变化不大,以三角洲平原为主,整体上是一个水体逐渐侵入,湖盆面积逐渐扩大,物源相对后退的退积过程.聚煤作用有从弱(层序Ⅰ)—强(层序Ⅱ城子河组上部)—弱(层序Ⅲ穆棱组下部)的变化规律,尤以层序Ⅱ聚煤作用最好,且主要发育在湖侵体系域;此外,从聚煤模式来看,聚煤作用从湖盆边缘到湖盆中心亦有弱(河流-上三角洲平原)—强(上三角洲平原和下三角洲平原过渡带)—弱(湖泊)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基于IHS数据库和文献资料,系统研究了北极地区晚古生代的岩相古地理,利用ArcGIS地理信息软件编绘了泥盆纪(390Ma±)、石炭纪(350Ma±)、二叠纪(270Ma±)的岩相古地理平面图,并简要分析了油气组合特征,进行资源潜力评价。北极地区共识别出隆起剥蚀区、深海区、浅海区、湖泊区、盐沼区、冲积区6种古地理单元:隆起剥蚀区缺失沉积记录;深海区以泥岩为主;浅海区沉积碳酸盐岩或砂岩+泥岩、砂岩+泥岩+碳酸盐岩的岩性组合;湖泊区为碳酸盐岩或砂岩+泥岩岩性组合;盐沼区为蒸发岩+碳酸盐岩;冲积区为砾岩+砂岩+泥岩或砂岩+泥岩两种岩性组合。研究区上古生界的烃源岩、储层、盖层主要位于泥盆系和二叠系,储层岩性为砂岩和碳酸盐岩,盖层以页岩为主。自生自储为该区域盆地的主要成藏模式;巴伦支海地台石炭系、蒂曼-伯朝拉盆地泥盆系、斯沃德鲁普盆地二叠系是重要的勘探目标区;北喀拉海盆地、拉普捷夫海盆地、东格陵兰盆地是极具开发潜力的区域。  相似文献   

3.
基于大量文献资料,系统研究了俄罗斯北极地区中生代的岩相古地理,并简要分析了油气组合特征,结合现有的勘探成果,进行资源潜力分析。三叠纪,研究区以滨浅海相为主,沉积岩岩性以火山岩+碎屑岩组合为主,隆起剥蚀区主要分布在波罗的地盾及其东侧,以及新地岛-乌拉尔褶皱带一线和东西伯利亚台地周缘的构造单元中;侏罗纪,研究区仍以滨浅海相为主,沉积岩岩性以砂岩+泥岩组合为主,东西伯利亚台地隆起剥蚀区面积增加;早白垩世,研究区滨浅海相仍占优势,沉积岩岩性以砂岩+泥岩组合为主,而隆起剥蚀区面积较侏罗纪增加了1/3,鄂霍茨克地块-东西伯利亚海盆一线及周缘构造单元隆起成为隆起剥蚀区;晚白垩世,研究区主要为隆起剥蚀区,滨浅海相次之,美亚盆地开始形成,沉积岩岩性以砂岩+泥岩组合为主,新西伯利亚-楚科奇褶皱带隆升成为剥蚀区。研究结果显示:(1)岩性上,中生界以砂岩+泥岩组合为主,火山岩+碎屑岩组合、砾岩+砂岩+泥岩组合以及砂岩+泥岩+碳酸盐岩混积岩性组合次之;(2)岩相上,三叠系和侏罗系以滨浅海相为主,早白垩世由于受新西伯利亚-楚科奇-阿拉斯加微板块与鄂霍茨克地块北缘碰撞作用影响,隆起剥蚀区面积进一步增加,晚白垩世隆起剥蚀区占优势;(3)东巴伦支海侏罗系、西西伯利亚盆地北部海域的白垩系及喀拉海南部的白垩系和侏罗系,此外还包括喀拉海北部的侏罗系均是重要的勘探目标区;叶涅赛-哈坦加盆地、拉普捷夫海盆地和东西伯利亚海盆地是有勘探开发潜力的地区,侏罗系和白垩系是最有利的层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湖南晚二叠世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分析,研究了聚煤期古地理及其与聚煤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层序Ⅰ(龙潭组上段下部)受同沉积断裂的控制,主要分布于龙山隆起以南的龙潭组"南型"沉积区,煤层形成于三角洲、潮坪古地理单元,并在衡阳-郴州一带形成南北向展布的富煤带;层序Ⅱ(龙潭组上段中上部)分布在江南隆起两侧的湘中南及湘西北地区,...  相似文献   

5.
基于岩石学、地球物理、地层学等岩相标志研究,识别并划分塔中地区奥陶系鹰山组跌积边缘型斜坡和沉积边缘型斜坡。跌积边缘型斜坡主要分布在塔中Ⅰ号坡折带中—东段,发育有滑动、滑塌成因的角砾岩和巨砾岩,缺乏正、逆粒序,无分选性,无定向性;沉积边缘型斜坡主要分布在中—西段,发育有岩屑流成因的角砾灰岩、浊流成因的泥粒岩,角砾灰岩呈中块状,分选性极差;泥粒岩底部具冲刷面构造,下部可见正粒序,向上过渡为平行纹层或水平纹层,发育有不完整的鲍马序列。不同斜坡类型控制的台地边缘相带差异性表现为:前者水体浅,相带窄,镶边明显,礁滩成群成带分布,垂向加积作用明显;后者水体较深,相带宽,弱镶边,以丘滩为主。  相似文献   

6.
泥盆系是富含油气的阿尔及利亚韦德迈阿次盆地西北部438B区块重要的含油层位之一,可划分出2个三级层序,仅下部的SQ1层序保存较完整;泥盆系属于快速海侵缓慢海退的沉积旋回,由海侵、早期高位和晚期高位3个体系域叠加组成。在SQ1层序中相当体系域级别的地层单元在区域上具有良好的等时性,仅在研究区东、南部外侧构造隆起区明显变薄或局部缺失海侵体系域地层。各体系域中,早期高位体系域的障壁砂坝在纵向上具有更好的可比性,反映该体系域障壁砂坝砂体的发育层位和沉积厚度更稳定,砂体连通性和储集性更好,但上部的SQ2为仅保存部分海侵体系域沉积记录的残余层序。选择SQ1层序各体系域为等时地层单元编制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编图结果表明:438B区块泥盆纪具备向南东方向弧突的,由浅海陆棚、障壁岛、潟湖、潮坪组成的海湾地貌和分带性沉积格局;在各体系域继承性发展演化的分带性沉积格局中,以早期高位系域中的障壁砂坝和冲溢扇为最有利储层发育的层位、相带和部位。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量野外观察,结合岩芯、测井及地震剖面资料,研究东北大三江地区早白垩世穆棱组、城子河组的沉积相;并在对各个沉积相带的沉积特征和时空展布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套早白垩世穆棱组、城子河组岩相古地理图。结果表明:城子河组和穆棱组沉积相类型丰富,以滨浅湖、三角洲平原等浅水沉积为主,夹数层沼泽相煤和海相夹层;在古隆起的边缘有扇三角洲、辫状河相存在,向盆内过渡为滨浅湖和半深湖。城子河组沉积时期,汤原断陷周边发育扇三角洲沉积,绥滨坳陷和前进坳陷以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为主,局部发育半深湖,并发育海相夹层和沼泽沉积;鸡西盆地和勃利盆地以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为主,虎林盆地以滨浅湖沉积为主,局部发育半深湖,并...  相似文献   

8.
塔中地区下奥陶统鹰山组见发育程度不等的多种岩溶现象,存在规模不同、形态各异的岩溶缝洞系统.一个发育完整的层间不整合岩溶通常由表层岩溶带、垂向渗滤岩溶带、径流岩溶带和潜流岩溶带构成.岩溶带发育程度与深度因受到地区、岩性、构造部位、古地貌位置、古水文条件、暴露时长等因素影响而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湖北峡东地区位于华南板块上扬子地块分区,其奥陶系南津关组灰岩中发育大量条带状和结核状硅质岩。在详细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这些硅质岩进行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探讨其成因及沉积环境意义。结果表明:硅质岩主要由石英、玉髓组成; 硅质岩贫Mn、Fe,其A1/(Al+Fe+Mn)值为0.27~0.84,平均值为0.64,Mn/TiO2值小于0.5,Th/U值为0.02~0.86; 硅质岩具有低的稀土元素含量(质量分数,下同),稀土元素总含量为(0.67~27.79)×10-6,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呈现相对平缓右倾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弱的Ce异常,同时(La/Yb)N平均值为1.31; 硅质岩寄主灰岩的δ13C值为-2.37‰~2.30‰,平均值为-0.006 4‰,δ18O值为-9.04‰~-6.49‰,平均值为-7.61‰,计算的古环境温度为4 ℃~21 ℃。这些结果反映湖北峡东地区奥陶系南津关组灰岩中的硅质岩主要为生物成因,形成于温暖缺氧的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台晚古生代煤中微量元素及As的分布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研究了华北聚煤盆地晚古生代煤中微量元素,并与全国和西南地区煤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对比。还研究了煤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在华北地台划分了3个煤区域地球化学带,绘制了山西组和太原组煤中As等元素的分布图。结果发现,除个别微量有害元素(如Ni,U,Cl,Mo,Cu,Zn)在局部地区富集外,华北聚煤盆地晚古生代煤中微量有害元素含量较低。整体上不足以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燃煤产物及其危害性尚值得深入研究);As的区域分布和古地理环境及煤岩煤质特征相吻合,指出华北地台晚古生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总体上主要受控于聚煤古环境,其分布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延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岩溶陷落柱作为特殊地质体,在华北石炭二迭纪煤系中广泛发育和分布。本文就华北型煤田岩溶陷落柱发育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这对华北型煤田岩溶陷落柱的预测及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CO2地质储存是有效减少大气中CO2的重要途径,但礁灰岩会因超临界CO2环境而发生溶解,导致孔隙度扩大,影响其储层的CO2储量.以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奥陶系礁灰岩为例,在温度40℃~120℃、CO2分压8~20 MPa条件下,对礁灰岩储层进行CO2地质储存的模拟试验,观察岩样在试验前后宏观、微观的表象变化,分析其溶解度和孔隙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礁灰岩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CO2分压的增加而增大,且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在相同的CO2分压以及温度较低和原孔隙度较大的条件下,超临界CO2对礁灰岩的溶蚀作用较强,孔隙度的增幅较大,但由于温度和CO2分压的双重作用,礁灰岩整体的孔隙度变化可忽略不计;在超临界CO2的注入过程中,随着地下水的流动,储层内的溶蚀程度有局部差异;入口处的单位体积储层内,若1 000倍单位体积孔隙水的超临界CO2流体通过时,礁灰岩的孔隙度可扩大约1倍.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华北族田虽总体数量难与南方宗族族田相比拟,但仍有部分宗族置办了族田。按照功能的不同,这些族田可分为祀田、义田、学田或三者兼具等各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族田在华北宗族的构建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华北地块南部晚古生代至三叠纪沉积构造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韩城、济源、登封、淮南等典型剖面的沉积相和区域岩相古地理。结果认为,华北地块南部晚古生代至三叠纪经历了由陆表海至湖盆的演化过程, 地格局的转化受秦岭造山带碰撞造山作用的直接控制,秦岭造山带首先从商南-镇平-酮柏地区开始点接触碰撞,华北地块南部挤压沉降,在晚石炭世由构造高地演化为陆表海盆地,小秦岭和伏牛山地区成为向北的物源区;二叠纪挤压作用进一步加强,北秦岭-北淮阳构造带全面隆升,致使其北侧由陆表海演化为陆缘近海湖泊盆地,三叠纪秦岭造山全面碰撞隆升,其北侧发育大型坳陷型湖泊盆地,且湖盆中心不断向造山带迁移。  相似文献   

15.
沉积环境分析是古地理重建的核心内容,黔北地区寒武系明心寺组沉积环境研究存在较大争议,以致对中上扬子地区明心寺组沉积期古地理格局的认识不能统一。选取寒武系明心寺组发育齐全、出露良好的黔北镇远地区三丘田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观察、室内薄片鉴定及碎屑岩粒度分析等方法对三丘田剖面明心寺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沉积演化序列、沉积相类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黔北镇远地区三丘田剖面寒武系明心寺组上段发育大套的石英粉—细砂岩,沉积构造以低角度冲洗交错层理为主,碎屑颗粒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 三丘田剖面明心寺组上段砂岩以双次跳跃组分为主,悬浮组分含量较少,纵向剖面自下而上显示为浅水陆棚→临滨→前滨→后滨演化序列,呈典型的陆棚相向滨岸相变化。综上所述,黔北镇远地区三丘田剖面寒武系明心寺组上段的沉积相为滨岸相。黔北镇远地区明心寺组滨岸相沉积的出现,指示了黔北地区区域上重新认识明心寺组沉积相的必要性,将直接影响对黔北地区乃至中上扬子地区寒武纪古地理格局及其大地构造背景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