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春华 《中国搪瓷》1995,16(2):15-16,25
本文针对目前氧化锑市价上涨得惊人的状况,着重探讨了低锑铸铁搪瓷釉配方,通过试验获得了SiO2-B2O3-Sb2O3-TiO2系统的瓷釉配方,并对其组成和工艺进行了讨论。经过一千余只浴盆的批量生产,认证SiO2-B2O3-Sb2O3-TiO2系统的瓷釉与原铸铁浴盆瓷釉比较,不仅能提高光泽,白度,还能大大地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提高薄钢板搪瓷钛白釉耐酸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红 《中国搪瓷》1999,20(2):15-19
为了提高薄钢板搪瓷钛白釉的耐酸性能,我们对瓷釉腐蚀机理进行了研究,在基本保证光泽,白度的前提下,引入Li2O、ZrO2、ZnO以及提高SiO2的含量均能改善瓷釉的耐酸性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化学组成与覆铝钢板搪瓷耐酸面碱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瓷层受H^+侵蚀时,均匀分布在瓷釉网络中的TiO2晶体可提高瓷釉层在酸中的过钝电位,阻止H^+与瓷层的化学反应;当受OH^-作用时,组成中的ZrO2首先与OH^-生成Zr(OH)4,进上步与瓷层表面的硅醇结合形成阻止OH^-腐蚀瓷层的保护膜。  相似文献   

4.
王春玲  罗宏杰 《硅酸盐通报》1997,16(4):10-13,56
应用XRD、TEM、SAD及EDS等测试技术,系统地研究了TiO2及烧成温度对K2O-Na2O-CaO-MgO-ZnO-Al2O3-SiO2系瓷釉显微结构的作用。结果表明,在1140-1220℃烧 ,瓷釉中都存在分相与析晶现象,液滴相富含Ti^4+、Ca^2+、Zn^2+而基体玻璃相富含Si^4+,析出的晶体主要为钛榍石。随烧成温度的提高,析出晶体的数量不断减少。另外,当TiO2加入量增加时瓷釉的  相似文献   

5.
Li2O—CaO—Al2O3—SiO2系微晶搪瓷面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忠友  袁清习 《玻璃与搪瓷》1998,26(3):11-15,48
在Li2O-CaO-Al2O3-SiO2系统中加入ZrO2,TiO2作为晶核剂,制得的微晶搪瓷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及高抗冲击强度,测定了该微晶搪瓷的某些性能,并借助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分析了存在的微晶搪瓷中的晶体的种类及其形貌,并讨论了几个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高温钛乳浊釉显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应用XRD、TEM、SAD及EDS等测试技术,系统地研究了TiO2及烧成温度对K2O-Na2O-CaO-MgO-ZnO-Al2O3-SiO2系瓷釉显微结构的作用。结果表明,在1180℃—1220℃烧成时,瓷釉中都存在分相与析晶现象,液滴相富含Ti4+、Ca2+、Zn2+,而基体玻璃相富含Si4+,析出的晶体主要为钛榍石。随烧成温度的提高,析出晶体的数量不断减少。另外,当TiO2加入量增加时瓷釉的分相程度、液滴数量及尺寸将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7.
成圣国 《中国搪瓷》1995,16(3):22-28
本文在成功配方基础上,分析低硼钛面釉的可行性及设想,从调整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摩尔百分比,提高K2O降低Na2O含量,添加V26提高P2O5、MgO、Al2O3等方面着手,选用符合本系统配方的工艺条件,通过大量实验得到硼含量控制在7%的低硼钛面釉,共瓷面细腻光泽好,白度值高达83.4,光泽高达109.9,在本厂150只菜碟,100只口杯小批量生产中白度和光泽都是较好的,具备与高硼瓷釉相似的理化  相似文献   

8.
原始瓷釉的化学组成及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我国古代众多原始瓷釉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进一步肯定了原始瓷釉是在陶器涂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将此类釉分为二类:富Fe2Oe原始瓷釉及富CaO原始瓷釉。这两类釉分别是后期黑釉以及青釉发展的基础。早在周代中晚期的富Fe2O3原始瓷釉中已存在液-液分相结构,这是目前所发现最早分相釉。  相似文献   

9.
硫硒化隔陶瓷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春华 《山东陶瓷》1999,22(1):23-27
本文着重探讨了硫硒化镉瓷釉的基石配方,通过“基础釉组成保护法”,使着色剂(Se,CdS)挥发减少最低程度,而获得满意的红色。通过实验获得了SiO2-Al2O3-Na2O-PbO系统的红色陶瓷釉的配方,并对其组分和工艺进行了讨论,认为制造硒隔红陶瓷是能实现的,同时使釉料呈色鲜艳,稳定,最高烧成温度可达1100℃,釉面质量与其它性质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硫硒化镉陶瓷釉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探讨了硫硒化镉陶瓷釉的基础配方,通过“基础釉组成保护法”,使着色剂(Se,CdS)挥发减少到最低程度,而获得满意的红色。通过实验获得了SiO2-Al2O3-Na2O-PbO系统的红色陶瓷釉的配方,并对其组分和工艺进行了讨论。认为制造硒镉红陶瓷釉是能实现的,同时使釉料呈色鲜艳、稳定,最高烧成温度可达1100℃,釉面质量与其它性能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大量的配方实验,利用OM、TEM和XRD分析,系统研究了0.20R2O-0.25CaO-0.55ZnO-Al2O3-SiO2系统的分相与析晶。研究结果表明,在Al2O3含量高于0.30摩尔的区域可以获得乳浊程度和光泽度各异的析晶乳浊釉,在低铝区可获得分相乳浊釉,且乳浊程度随Al2O3含量的降低、SiO2含量的提高而提高。用Na2O取代K2O,有利于瓷釉的析晶而不利于瓷釉的分相,分相区具有铝  相似文献   

12.
王辉  黄润生 《陶瓷工程》1998,32(5):46-49
应用穆斯堡尔谱及色度测量等方法研究了随总铁含量和还原程度的改变,SiO2-Al2O3-Na2O离子着色铁系瓷釉中铁的结构行为及其对应的呈色关系。结果表明:Fe^2+离子以四、六两种配位状态同时存在于瓷釉中,随着总铁含量改变,Fe^2+/(Fet^2+Fe^3+)、Fe^2+(Fe^2+/Fe0^2+)的值各自保持不变,分别约为0.74和0.45。此时,瓷釉呈色不同,但Fe^2+离子中均以45%的固  相似文献   

13.
金童 《中国搪瓷》1999,20(1):43-48
本发明涉及平板的金属件的涂搪方法及其涂搪后的制品,其步骤包括1).对平板金属件进行预处理;(2)将金属陶瓷瓷釉层涂于经预处理后的一面;(3)在适当的熔化温度下熔融已施涂的金属陶瓷瓷釉层;(4)再在瓷釉层上施涂一层可透气的耐化学腐蚀的漆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叙述了通过调整日用瓷釉料中K2O/Na2O比值而提高产品釉面质量的试验情况,结果表明,釉中K2O/Na2O以2:1时,产品的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5.
新型搪瓷-覆铝钢板韧性搪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覆铝钢板韧性搪瓷是以覆铝钢板为底材,涂烧一种特殊低温瓷釉而制造的新型复合材料。介绍了该材料底材的选择,瓷釉的特点和釉浆制备,涂搪、干燥及烧成工艺特点,探讨了覆铝钢板搪瓷的密着机理,分析了该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对钛白釉产生“沸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氧化-还原理论,联系TiO2晶格的变化和钛白釉的特点,提出解决此类缺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徐研 《中国搪瓷》2002,23(4):14-20
搪瓷釉的烧成过程是一种“液相烧结”过程,其传质有赖于熔体的粘性流动。根据玻璃态物质化学组成--结构-粘度-温度的一般关系,推导出计算瓷釉烧成温度(T烧)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8.
瓷釉的高温粘度与其组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胡友根 《中国陶瓷》2000,36(4):15-19
全面详细地测定了瓷釉在高温下的粘度值,研究了瓷釉组成变化对其高温粘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瓷釉的高温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关系可用VFG方程来描述:配方中MgO含量的提高使瓷釉的高温粘度升高,而SiO2/Al2O3比对高温粘度的影响不仅与其值的大小有关,还与许多其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汪绍裘 《中国搪瓷》1990,11(2):37-38
笔者以自己多年从事瓷釉配方工作的经验,提出低硼-1^#和低硼-2^#配方及工艺,使钛白釉中氧化硼含量降到6.10%。  相似文献   

20.
庞启宏 《中国搪瓷》1990,11(1):16-19
本文介绍在搪瓷工厂内一项耐温微晶瓷釉的研究试验工作情况,在日用搪瓷配方系统中,采用外加晶核剂,使搪瓷釉配方在不减小其膨胀系数、不提高烧成温高的情况下,使瓷层获得必要的理化性能指标,从而为采用该厂耐温微晶瓷釉生产搪瓷烧锅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