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利用多种检验方式对黑龙江省年和季节时间尺度的降水、径流、土壤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年降水、径流、土壤水序列突变年份分别为1998、2003、2000年。在1981—2019年间,黑龙江省年降水、径流、土壤水序列呈下降趋势;春、冬季降水序列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夏、秋季降水序列呈下降趋势;春、夏季径流序列呈下降趋势;秋季径流序列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冬季径流序列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春季土壤水序列显著下降;夏、秋、冬季土壤水序列均呈下降趋势。本研究可为黑龙江省年和季节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灾后看水保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边陲。大体分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地貌基本轮廓是由三大山系和两大平原组成。黑龙江省属于典型的季风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降水集中,秋季晴冷温差大,冬季严寒而漫长。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黑龙江省是个水旱灾害频繁的省份。从历史资料看,松花江遭遇特大洪水年份分别是1932、1957和1998年,均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998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省份,自1949~1999年的50年间,水旱灾害比较严重,累计旱灾面积3 460万公顷,成灾面积2 570万公顷,减产粮食239亿公斤。 一、旱灾基本规律分析 黑龙江省因降水偏少或异常偏少而产生干旱。松嫩平原属半干旱区,经常出现降水偏少的现象,素有“十年九春旱”之称。其他地区,由于某些原因发生天气异常,导致某一段时间降水比多年平均值偏少而出现旱情。在1949~2001年中,旱灾受(成)灾面积所占其他灾害的比重为40%。在1746~2001年的255年中,重旱为42年一遇。  相似文献   

4.
1旱灾基本规律分析黑龙江省干旱因降水偏少或异常偏少而产生。干旱的一般规律为:①全省各区均有旱灾,以西旱为重,由于降雨分配不均,地形和土壤等的差异,黑龙江省西部、东部和北部均有旱灾,具有普遍性,但以西旱为重。西部地区年降水量400~500mm,降水较少蒸发较大;东部地区年降水量500~600 mm,降水较多蒸发较少。导致西部较旱;②春夏连旱。③灾情重,损失大,有加重趋势。2旱灾的影响近年来由于黑龙江省工农业用水量的增大,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等因素对水利产生了很大影响:河道断流。随着河流上中游地区水利工程的不断修建及引水量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漠河水位站是我国大陆最北端的测站。从气温、降水、水位等方面阐述其气象水文特征,为漠河站所在河段的水文预报、防汛抗旱以及漠河县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融雪径流规律与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冷地区经常是地面覆雪、土壤结冻,其降水、蒸发和径流的转换关系受到冻土制约,具有与无冻地区和无冻期不同的规律和特点。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最北端,是中国最冷的省份,冬季冰雪覆盖,春季融雪,所产生的融雪径流,对灌溉、给水等具有一定的作用。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省降雪及融雪的概述,结合对黑龙江省呼玛河流域水文资料的分析,对全省融雪径流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肇州县是黑龙江省西部重点干旱县份之一,素有十年十春旱之称,多年平均降水春季仅占全年降水463.3m m的12%左右,干旱成为农业生产的瓶颈因素。为了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从“九五”以来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共建设低压管道输水工程和喷灌工程933处,控制面积24.95万亩。随着种植结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引嫩扩建骨干工程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嫩江左岸低平原区,是在原有的引嫩基础上的改扩建工程。结合初步设计报告,总结出其渠道的联合调度原则,并且重点分析了气象因素、水文地质因素以及人为污染因素对引嫩扩建骨干工程渠道联合调度的影响,指出不规则降水所引发的干旱、洪水以及水污染所带来的水质变化是影响该工程渠道调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红旗流域为低山丘陵区典型小流域,对其土地资源进行评价分析,进而进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可为相同类型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生态建设数量、措施配置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大范围的示范作用。一、基本情况试验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是松花江二级支流海浪河的降水泄流  相似文献   

10.
发展水田不仅可增加粮食产量,而且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可改善生态环境。 首先,水田具有良好的贮水机能,其贮水能力仅次于森林,可视为人工次生湿地。而且水田还有积累养分、排除水污染、维持生态平衡等机能。有关资料研究表明,水田贮水能力可达 170 mm以上,黑龙江省垦区六七十万公顷水田的贮水总量可达10亿m3以上,相当有十几亿m3大型水库的调蓄能力,可相当节省20多亿水库建设费,相当减少2亿多水库建设年费用的经济效益。 同时,一般降水变为径流后,引水灌田或降水直接贮留于水田中,即形成一个超大面积的地下水补给面渗场。把降水、径流转贮于地下水库之中以再利用,经初步调查黑龙江省水田地下补给平均可达 150 mm。 以上两种机能不仅可减少地表径流流失,减轻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还可提高降水,地表水资源利用率,除害兴利,保护环境。我国是发展水稻种植传统国家,江南地区能保持较好的生态环境,无不与水田的生态效应相关。尤其黑龙江省很多水田为“打井种稻”,大量开发地下水,必然降低地下水位,适当控制“打井种稻”规模时,可形成在最优地下水埋深下的采补平衡。 通过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认为黑龙江省地下水开采区可分为潜水离心泵开采区,半承压深井...  相似文献   

11.
宋志超  张传友 《吉林水利》2010,(11):64-65,70
对高等级公路急流槽入水簸箕口与路面连接处的裂缝的防治,是对急流槽病害防治的关键,其原因是随着高等级公路通车运营时间的推移,该处基本上都出现开裂的现象,开裂的裂缝导致急流槽出现病害,是急流槽病害的主要成因之一;而且在处治的过程中可采取新材料和新施工工艺,并且实施治理之后经济和质量的优良效果较传统维修方法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微弯河段存在着螺旋流及横比降,水力特性相对复杂,在微弯河段修建码头对航道的影响势必与顺直河段不同。以微弯河段处的左岭卸煤码头为例,通过对数模结果及实测资料的分析,发现该工程的兴建对附近水位、流速影响较小,工程前后流速变化等值线横纵向延展长度相当;工程的建设对附近水域河床演变与船舶航线影响较小,但对附近航标的功能发挥有一定影响并需对航标进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3.
黄卫东  徐侠 《治淮》2004,(6):47-48
一、工程概况 怀洪新河工程是一项以分泄淮河洪水、扩大漴潼河水系排水出路为主,兼有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大型工程.河道全长125km,其中安徽省境内约95km.怀洪新河大部分河道是利用原有河槽和湖泊洼地开挖、疏浚并在两岸筑堤而成.因此,两岸地形较为复杂,堤身线路长,交通不便.为方便日常堤防管理和汛期人员及防汛器材迅速及时地调运,怀洪新河防汛道路按设计要求尽量布置在堤顶或尽可能靠近堤防,并根据堤身高度、堤防防汛难度和保护范围大小及重要程度布置在堤防一侧,全长约96km.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丁自鲜  尚宇鸣 《人民黄河》2001,23(10):17-18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后,引水坝址下游局部河段水量明显减少,但影响范围和程度十分有限。随着两岸环保力度的加大,排污量的减少,径流量减少对局部江段水质的不利影响,可得到控制。预估调水后下游水质不会发生类别变化。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改性聚丙烯纤维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田内外某些改性聚丙烯纤维影响混凝土强度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改性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中,同时存在增强和损强因素。当增强因素大于损强因素时,混凝土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