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氧化镉为镉源、硫单质为硫源、油酸为配体、在十八烯体系中合成单分散的CdS纳米颗粒,研究了配体浓度对纳米微粒的生长动力学、颗粒尺寸分布的影响.采用乙基黄原酸锌作为Zn、S源的反应前体,采用逐滴滴加的方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CdS/ZnS量子点,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CdS/ZnS纳米粒子比单一的CdS纳米粒子具有更优异的发光特性.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选区电子衍射证明ZnS在CdS表面进行了有效包覆.所制备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尺寸分布,荧光发射峰半高峰宽为18~20nm,荧光量子产率达40%.  相似文献   

2.
以SBS为基本原料,通过大分子化学反应制备得到羟基化SBS(SBS-OH).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SBS-OH为模板,乙酸镉及硫化钠为前驱物,在常温条件下"原位反应"制备得到CdS纳米粒子.通过UV-Vis、PL系统考察了SBS-OH浓度、前驱物浓度及配比等因素对CdS纳米粒子光学性质的影响.通过TEM对CdS纳米粒子的尺寸及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利用SBS-OH的两亲性质,可以在极性溶剂DMF中得到具有冠状复合结构的CdS纳米粒子.随着前驱物浓度的增加,CdS纳米粒子的吸收强度增加,吸收带边红移,表现出较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PL光谱表明CdS纳米粒子可以产生表面缺陷态的荧光发光特性,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总结分析,探讨了复合结构CdS纳米粒子可能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3.
以AOT为表面活性剂,硫脲及乙酸镉为原料,磷酸二氢钾为相转移剂,分别在水相和有机相中制备了CdS纳米粒子.UV-Vis光谱表明,CdS纳米粒子具有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FTIR光谱分析表明,水相中AOT分子的-S=O、-C-O、-C=O基团指向溶剂,-CH2-基团堆砌在CdS纳米粒子表面,而有机相中则相反.TEM测试结果表明,有机相球形CdS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自组装行为,其尺寸为5~10nm且分布较窄.  相似文献   

4.
张海明  邹开顺  李淑红  崔艳  钟宏杰 《功能材料》2004,35(Z1):2704-2706
采用杯[8]衍生物的LB膜成功制备了尺寸可控的CdS纳米微粒.并用AFM、吸收谱、PL谱对其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吸收谱表明循环1次时CdS纳米粒子的吸收边为425nm,这个值同体材料的520nm相比发生了明显的蓝移.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CdS纳米粒子的吸收边逐渐红移,当循环3次时,其吸收边已经移到475nm,这表明纳米粒子的粒径在逐渐长大.CdS纳米粒子的PL谱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其发射峰值逐渐红移,这可能是由于量子尺寸效应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以羟基化SBS为模板,乙酸镉、硫化钠为反应前驱物,利用盐诱导方式在四氢呋喃-甲醇-水体系中制备得到CdS纳米粒子。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CdS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及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利用嵌段聚合物的两亲性质,可以得到稳定的具有明显量子尺寸效应的CdS半导体纳米粒子,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所得到的CdS半导体纳米粒子具有冠状复合胶束结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硝酸镉和硫脲为镉源和硫源,用溶剂热技术在乙二胺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合成CdS/MWNTs复合材料;再以硝酸银和硫化钠为银源和硫源,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以水为溶剂在室温下合成Ag2S/MWNTs复合材料并采用TEM、XRD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dS纳米晶和Ag2S纳米粒子成功长到了多壁碳纳米...  相似文献   

7.
以二水乙酸镉(Cd(OOCCH3)2·2H2O)为镉源,硫粉(S)为硫源,二氯苯(DCB)和二甲基亚砜(DMSO)为混合溶剂,末端羧基化聚-3-己基噻吩(P3HT-COOH)为模板,原位法合成了P3HT-COOH/CdS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分析测试方法对其组成、形貌、光电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及S/Cd摩尔比对复合材料形貌及光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CdS纳米粒子均匀分布在P3HT-COOH/CdS复合材料中;CdS的尺寸和分布不仅受温度影响,还很大程度上受S/Cd摩尔比的影响;P3HT-COOH/CdS纳米复合材料有较强的荧光淬灭,表明CdS与P3HT-COOH之间有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8.
采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载体,分别以醋酸镉((CH3COO)2Cd.2H2O)和硫化钠(Na2S.5H2O)为镉源和硫源,经简单逐滴滴入途径制备了CdS/CNT复合材料。再以四丁氧基钛(TNB)为钛源,苯为溶剂,成功地将二氧化钛(TiO2)纳米粒子沉积在CdS修饰的MWCNTs表面而得到CdS/CNT-TiO2光催化剂。利用N2吸附等温线、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能量分散性X射线分析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制CdS/CNT-TiO2光催化剂进行表征。CdS/CNT-TiO2复合材料呈多孔结构,MWCNTs均匀分散在材料中,且未出现明显的TiO2和CdS纳米颗粒团聚体。该材料在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对亚甲基蓝具有优异的降解活性。这不仅归因于TiO2对自由基的反应和MWCNTs吸附能力,且归因于引入窄带隙半导体CdS,使粒子在MWCNTs表面的电子转移速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辐照乳液聚合得到聚(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钠)(P(S-SS))乳胶粒,用直接沉淀法在乳胶粒表面原位生成硫化镉(CdS)纳米粒子,得到P(S-SS)/CdS核壳粒子。用元素分析和XPS研究了共聚物的组成及磺酸基(-SO3-)的分布,结果表明,-SO3-主要分布在乳胶粒表面,有利于CdS纳米粒子在乳胶粒表面的沉积。用XRD、TEM及UV-v is表征了共聚物乳胶粒及P(S-SS)/CdS核壳粒子的结构及CdS的量子效应。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dS纳米粒子为六方晶型,平均粒径为6 nm,在P(S-SS)乳胶粒外层形成多层包覆,P(S-SS)/CdS核壳粒子平均粒径为70 nm,CdS纳米粒子表现出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以SDS(十二烷基硫酸钠)为表面活性剂,乙酸锌为前驱体,水-乙醇混合溶剂为反应介质,通过溶液化学方法制得Zn O纳米粒子。实验过程中考察了反应温度、表面活性剂与前驱体物质的量比等因素对Zn O纳米粒子制备过程的影响。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对Zn O纳米粒子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控制合适的反应条件,可以得到量子尺寸效应较为明显的Zn O纳米粒子,Zn O纳米粒子具有球状形貌,尺寸在5~10 nm之间,且具有典型的纤锌矿晶体结构。抗菌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Zn O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