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扼要介绍了建筑初步课程的教学现状,在建筑初步课程教学实践中,针对该课程存在的教学问题,结合其他院校的教学内容,提出“模块化”教学方法,分析了“模块化”建筑初步课程实施的可行性,充分利用技法模块、构成模块、空间模块、建造模块及其之间的逻辑性,引入新的学生作业评价标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对建筑的认知水平及设计的基本能力,以期提高建筑初步课程的教学效果,推动教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东晓  赵勤 《煤气与热力》2007,27(11):61-63
介绍了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建设背景、必要性、管道初步走向与参数、气源情况、初步进度计划等概况。  相似文献   

3.
张钦  王建国  祁飞 《山西建筑》2010,36(19):243-244
对某地区的一个独立建筑群落住宅建筑的节能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在外墙、外窗、屋面等部位进行节能改造的初步设想,为下一步节能改造的实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27)
当前课题对工科学院研究生的心理、学习、生活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研究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特点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针对研究生凝聚力不强,骨干工作积极性不高,以及存在的双线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初步的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筑初步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文章重点阐述了结合微课的建筑初步课程全新教学模式,提出将翻转课堂引入教学,实现专业知识的传递、内化和巩固。针对建筑初步课程的知识框架体系具体分析了微课在教学环节的辅助应用。实践证明,将微课引入课程辅助教学对于学生掌握新知识点,深刻理解知识内涵、拓展知识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郭长强 《城乡建设》2004,(11):42-43
青岛城市管理变革历程 初步构建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体制框架.1997年,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市各项事业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城市整体功能和作用,建立科学有序、先进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青岛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加强城市管理和区街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市、区、街三级管理的职能与职权,在环卫、园林、市政、房管等行业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初步实现了权责统一.并通过适度引入竞争机制,较好地解决了城管工作中若干突出矛盾,初步构建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体制框架.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近年来我国各地广泛开展污水灌溉试验研究和普遍获得农业增产、天然净化污水等效益的情况。对近年来污水灌溉的技术经验和研究成果,从农业、市政、卫生、养鱼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总结。农业方面,提出了灌溉水质标准的五项初步指标、灌溉水稻、旱田、蔬菜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充分利用污水的方法。市政工程方面,提出了平流沉淀池沉淀效果的资料、污泥无害化处理的方法、沉淀和复氧在水田灌溉水质净化的作用以及渠道和田间防渗的经验。卫生方面,提出了防止土壤、蔬菜和地下水污染的资料以及灌区灭蚊和防止皮肤病的初步经验。污水养鱼方面,提出了污水养鱼的技术经验、水质净化的效果以及污水鱼的初步卫生学评价。最后,在综合分析我国污水灌溉和养鱼的全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水质、农业和卫生三方面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收纳家具使用习惯和物品特点初步总结全装修住宅常见的收纳困扰,探讨了玄关柜、电视柜、衣柜、浴室柜和阳台柜收纳标准化设计的思路,初步总结了全装修住宅收纳模块化设计方法,为全装修住宅装饰设计、精装修设计中整体收纳部品的设计、组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关于建筑初步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琦 《山西建筑》2009,35(3):209-209
对《建筑初步》课程在建筑学设计教育中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从建筑初步学习的目的意义、建筑学教学模式以及如何科学地制定计划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建筑学教育者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沈莹梅 《四川建筑》2012,32(4):90-91
文章从狭义、微观的角度出发,以广州南站为例,对我国大型铁路客站公共设施进行了初步的调研。引入使用后评价的方法,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初步了解新型客站公共设施使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昆山市给水工程改善水质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昆山市的供水现状以及已实施的、将要实施的一系列改善水质的措施,包括:在全市实施区域供水,逐步用以阳澄湖为水源的规模化水厂替代分散在各镇、村的以地下水和内河、湖泊水为水源的水厂;实施水源生态保护工程,改善原水水质;改进水处理工艺,提高供水水质;对受到微污染的原水采用生物预处理和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实施分质供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肥城盆地矿坑水的水质利用评价和分类基础上,根据盆地实际需水要求,探讨了盆地实现分质供水目标,而应采取的不同途径和方式,可达到工农业用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给水管网的水质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水安全输配是保障饮用水水质的重要环节,对管网水质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可为改善管网水质、建立水质模型提供基础数据。以天津市的给水管网为研究对象,沿水流路径开启消火栓放水进行测试,考察了余氯、浊度、TOC和三卤甲烷等主要水质参数在管网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管道属性对水质有较大影响,并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为防止水质恶化,应定期排放管网末梢的死水。  相似文献   

14.
在城乡一体化供水发展进程中,新建水厂和原有水厂服务范围会存在供水交界区域,通常位于多个水厂的供水末端区域,管道流速慢、水龄大、水质相对较差。进行了HZ地区供水交界面水质保障研究,通过调整供水厂的压力调度,使得供水交界区域小幅移动,对供水交界面内的管网节点水龄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措施能小幅降低供水交界面区域内的水龄,用水量大的用户水龄降低相对更为明显,水龄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保障供水交界面区域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5.
武汉水质模型项目是在亚行支持下,通过在东湖、长江等试点水体建立水质模型,科学准确地反映武汉市水环境质量实际变化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指导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及运营,从而提高水环境管理的技术水平.简要介绍了武汉水质模型的基本构架及原理,并对武汉水质模型在国内水环境管理中进一步的应用提出了深入构想.  相似文献   

16.
城市供水管网水质的数字化调控途径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型城市供水管网水质信息的间隙性、被动性和延迟性特征,提出了管网水质数字化调控理念.从供水管网水质数字信息收集、管网水质信息的在线数字评估和管网水质模型构建方面对实现管网水质数字调控途径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管网水质数字化调控技术在上海世博园区供水管网优化运行信息化平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给水管网水质监测点优化选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给水管网水质监测点优化选址研究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和基本算法,分析了两类监测点优化布点问题的差异,回顾了国内外在城市给水系统管网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点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进展,针对日益突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提出应尽快开展以确保管网水质安全为目标的应对突发外侵式管网水质事件的监测点优化选址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我国居住建筑热水的能耗现状,太阳能热水器在热水节能中的最新进展、节能性、经济适用性。太阳能热水器的经济性取决于气候条件、系统造价、能源价格体系等多种因素。有必要进一步提升太阳能热水器性能,特别是提高气候适应性。改进建筑规划设计,实现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的有机结合.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应当细分市场,对于中国广大农村,整体式、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更有适应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超大型圆形水池和防水砼特点,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确保刚性防水、构造防水及新型防水材料的综合应用效果,并通过满水试验加以检验,从而总结防水结构施工经验,肯定和进一步推广自防渗砼和新型防水材料  相似文献   

20.
对日本的河流、河流水权和河流水源开发管理进行了介绍。日本的河流众多,但流程短、水流急,主要由地方政府通过完善的水权制度进行管理。水权通过申请获得,根据不同情况收取水权费。河流水源由水资源机构按计划开发,建设和运营资金通过多渠道筹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