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在中小型磷矿完成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任务,本文对相关建设规范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中小型磷矿开采条件的分析及危险因素的识别,针对不同的矿山条件,分别形成了相应的“六大系统”建设方案.紧急避险系统由个体防护、避灾设施、避灾路线、应急预案等组成.有些矿山经论证可缓建或不建避灾设施,防透水型避灾硐室采用井巷内钢管供风供水、地表局扇抽出式排气方案.压风自救和供水施救系统从地表空压机或高位水池安装钢管至井下形成枝状管网.监测监控系统中选用较成熟的矿井井下环境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将地面及井下重要安全生产岗位的图像实时传送到矿井调度室.采空区地压监测采用包括岩体声发射、顶板变形、矿柱应力监测的综合监测方案.根据并下工作人员数量新建并下人员定位系统,或设置考勤系统.根据规范要求,对原有矿山有线通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上“六大系统”建设方案均已通过了省安监局组织的专家验收评审,并在矿山实施,目前已相继投入运行,使矿山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
建立并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国家安全发展的需要,也是在紧急状况或等待救援时保障职工生命安全的重要技术装备。以云南B矿井为例,简要论述了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过程。设计坚持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简单实用、安全可靠的原则,建立了多级防护体系,保障灾变期间系统安全有效运行。根据矿山实际生产条件进行矿井灾害分析,设计矿井避难硐室的位置、结构、功能,并计算避险系统所需的基本装备配置数量。设计通过了当地安全监察局组织的设计审查及竣工验收,可供类似矿山紧急避险系统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完善我国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构建新型应急救援体系需要,采用对比与归纳方法,研究加拿大、南非、美国等产煤发达国家紧急避险理论和应急救援典型案例,总结紧急避险体系功能定位与组成,归纳避险设施布置及维护要求,提炼紧急避险体系建设相关参数要求。研究国内煤矿紧急避险体系建设现状,提出国内紧急避险体系建设对策:通过立法形式确立、避险设施布置与维护满足需要、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纳入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加强紧急避险安全文化建设。产煤发达国家煤矿紧急避险体系建设,对国内煤矿紧急避险建设及应急救援体系打造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日前,中煤集团下属的中煤综合利用集团公司与美国紧急避险系统生产制造企业斯特塔公司(Strata Products Worldwide,LLC)达成合作,生产"中煤—斯特塔"品牌紧急避险系统。据斯特塔公司中国独家代理商北京中税天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勋透露,全国约有两万煤矿和二至三万家非煤矿山,按照  相似文献   

5.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国家强制要求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之一。以云南省M矿为例,本着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等要求,针对M矿的生产条件仅对系统中的设备选型进行探讨,为相似条件的生产矿井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6.
煤矿主扇风机的运行性能直接关系到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煤矿的安全生产。本文介绍了平煤六矿北山主扇风机设备和监控系统的技术改造,实现了主扇风机的远程自动控制,以满足现代化矿井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煤炭行业的蓬勃发展,煤矿智能化建设也在快速推进,矿井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对机械设备运行稳定、矿井供电安全要求也越趋突出,矿井供电安全对井工煤矿安全生产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年产量百万吨级以上煤矿,地面、井下各生产系统有着庞大的用电负荷,如果供电不稳定,将会对矿井安全生产造成难以预计的后果.最近几年来所出...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以MapInfo为开发平台,以Visual Basic 6.0为开发工具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首先,结合煤矿对入井人员管理的需要,进行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其次,从管理人员的角度分析并设计系统基本功能,进而确定了开发方案和系统设计思路;最后,根据系统设计详细介绍了在Visual Basic 6.0环境中实现软件功能的过程.该系统实现了基于电子地图的煤矿井下人员实时监控,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井下人员定位和监控功能,以信息化手段提高了煤矿的安全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9.
GO法定量分析矿井防尘供水管网系统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防尘供水管网负责向井下各工作地点输送生产和防尘用水,是保障煤矿生产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以双鸭山某矿防尘系统为例,采用GO法对矿井防尘供水管网的可靠性进行分析。根据防尘系统结构图和GO法工作原理建立相应的GO图,利用概率公式算法对防尘供水管网系统进行定量计算,获得系统的状态概率,确定系统的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演化博弈缺乏种群数量变化的不足,建立了基于食饵-捕食者模型的煤矿生产安全监察演化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分析了不同行为主体共生演化模型的平衡点及其特征,最后对食饵-捕食者模型的共生演化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安全监察系统食饵-捕食者模型中不同行为主体之间共生演化的中心点取决于作用系数,即煤矿企业违规生产的净自然增长系数与煤炭安全监察部门发现煤矿企业违规生产行为并依法惩处系数的比率、社会技术进步等各种原因导致的煤炭安全监察部门自然死亡系数与煤矿企业违规生产行为对煤炭安全监察行为的供养系数的比率。研究结论可以有效解释中国煤矿安全事故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煤炭生产企业离不开计算机,本文首先介绍了煤矿现代化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和井下供电安全监测站的基本原理和功能,然后详细分析了煤矿井下供电安全监测站的主要结构,通过对被测参数的比较和分析,为预防灾害事故提供技术数据,便于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通过对被测参数实施实时有效的控制,及时实现自动报警、断电和闭锁,便于制止事故的发生或扩大,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能及时指示最佳救灾和避灾路线,为抢救和疏散人员、器材,提供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井下各主要生产环节的信息能在地面进行监测、监视、监控,井下工作人员之间能友好地通信,将EPON技术应用于煤矿井下信息网络中。EPON技术与现有以太网技术兼容,具有高带宽、低成本、带宽分配灵活,服务有保证等特点,能较好地解决通信网络在井下使用时产生的层叠问题,在各网之间实现无缝连接而不需要任何格式转换,大大地提高运行效率,方便管理和降低煤矿监控通信系统的成本。同时,可彻底避免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减少线路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使用EPON技术能很好地解决煤矿井下通信距离、速度、成本和安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TD-SCDMA煤炭行业信息化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基于TD-SCDMA技术的煤炭行业信息化系统。针对煤矿行业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和特点,结合物联网技术及TD-SCDMA的技术优势,提出关于煤矿人员定位、多媒体调度和生产监控两化融合的解决方案,为煤矿安全生产以及各种监控业务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福建煤矿的监测监控系统的使用情况具体调查,发现存在着煤矿安全监测监控设备落后、通信协议不规范、传感器等质量不过关、设备开停传感器使用不当、监控系统的测点布置与实际工作面不符、风速传感器测值不准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对策方案,完善福建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的建设,对煤矿灾害的预测预报,对煤矿安全生产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在矿井中的作用,阐述了我国矿井监控系统的发展过程及存在的问题.随着计算机系统新器件的不断出现,在借鉴国外监控系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矿井监控系统的研制得到了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监控系统在我国的生产矿井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并在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KJ93型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为例说明了我国目前监控系统的应用状况和技术水平.根据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状况,论述了矿井监控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济宁二号煤矿深部开采不均衡生产长距离通风困难问题,采用全矿井通风现状调查、通风网络技术模拟、井下工业性试验等综合研究方法,找出了制约矿井通风系统供风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井下安设辅助通风机与地面主要通风机联合运行的技术和方法,开展了井下辅助风机硐室布置位置研究,实施了联合运行矿井通风系统调整与优化,保证了单翼长距离系统矿井生产的通风需求,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煤矿应急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首先,分析了多源异构数据的集成方式,并选择数据中心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数据集成方式;通过煤矿应急管理过程分析,建立了3阶段、7环节的煤矿应急管理系统元框架模型;提出了基于数据中心方法的煤矿应急管理系统数据集成模型,包括数据源、数据中心和数据应用3个层次;针对应急预案生成应急管理决策,提出了应用COM+组件技术、AcdveX技术或软件嵌入方式的B/S和C/S相结合的系统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中小煤矿安全问题,准确检测瓦斯浓度。提出基于AT89S52单片机瓦斯监测系统,系统采用性价比较高的AT89S52单片机作为硬件电路的核心,软件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经实验测试,该煤矿瓦斯监测系统具有反应速度快、误差小、功耗低等特点,能够满足煤矿井下实际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将IEEE802.15.4标准下的ZigBee技术的无线网络加入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作为煤矿开采过程中探测巷内安全监控设备通信网络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灵活的结构、方便的可扩展性以及组网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仍然十分严峻,事故的频繁发生已成为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突出的问题。要从根本上遏制煤矿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除了要从管理、技术、设备上下功夫外,关键还是要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法治建设,让安全生产走上法治化轨道,真正让安全生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因此,健全和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的立法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