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统配煤矿年掘进巷道7000多km,其中采准巷道占60~65%.目前此类巷道木支架居多,刚性支架比例大,支架形式单一,远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随着采掘机械化的发展,工作面单产的提高,巷道断面和开采深度的增大,采准巷道的支护和维护问题日益突出,鉴于我国森林资源缺乏,金属材料不充裕,急需对巷道支护进行改革.为此,本刊从这期起,开展专题讨论.讨论内容如下:①采准巷道支护改革方向和主要技术途径;②现有支护的技术经济分析和发展可能;③金属可缩性支架的使用经验、技术分析以及我国煤矿采准巷道的使用条件;④以锚杆支护为主体的各种支护形式及其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在采准巷道应用的可能与前景;⑤其它有关采准巷道支护改革问题.稿件要求论点可靠,论据充分,观点明确.欢迎踊跃写稿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井陉矿务局一矿软岩采场的地质情况、巷道布置及支护形式。在对巷道破坏及采面支架变形实例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采场软岩支护的对策,并确定了今后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王家塔煤矿智能采工作面绿色、高效、安全的生产模式,通过研究巷道支护形式由单体支护转变为巷道支架支护所带来的支护形式及支护效果的不同,进而确定智能采工作面端头支护的方式。研究表明,巷道超前支架支护形式完全满足顶板管理的要求,且更加安全,完全通过遥控器控制,避免单体支护时工作人员的高强度劳动作业和搬移单体时工作人员出现意外的砸伤,保障了工作面的高效、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单体液压支架与围岩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良好的支架与围岩关系是确保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的基础。因此实施矿压观测是进行采场和巷道稳定性控制的有效手段。介绍了矿压观测的内容、观测方法和设备及测站、测点的布置,从工作面支护阻力的测定、巷道变形观测2个方面总结了观测结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加支柱初撑力等具体措施,明显改善了支护质量。  相似文献   

5.
协庄煤矿3417W工作面是大采深采场,通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在采用不同锚杆支护设计方案条件下的巷道破坏、应力分布和锚杆受力情况以及巷道表面位移的大小,为类似条件下的煤层开采和巷道支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11206工作面为地质条件复杂的复采工作面,其回风巷沿顶掘进,通过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支护方式选定U型钢可缩性支架支护,充分发挥了强度高、可缩性好的优势,满足围岩应力释放需要,围岩和支架互相协调,能够保证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巷道支护安全。  相似文献   

7.
王琦 《煤矿机械》2023,(2):10-12
以上湾矿12401超大采高工作面大断面回风顺槽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现场实践等方法对超前支护参数进行了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确定工作面前方19 m范围内巷道受超前采动影响剧烈,超前支护长度不低于19 m,理论分析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确定超前支护强度不低于447.5 kPa。在此基础上确定使用ZFDC81100/30.5/55D型强力超前支架组,给出了支架组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分析了窄形顶梁、低位互帮机构、非对称承载结构等设计方案。实践表明,超前支架组支护参数设计合理,巷道围岩得到了有效维护,可以满足超大采高工作面超前支护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超前支护应用过程中,针对郑煤集团米村矿26081孤岛采面采用常规支护方式不能有效抵抗巷道压力大的问题,在采面进风巷超前支护中采用Π型钢配合单体液压支柱小棚距进行替棚,并在上端头处靠煤壁回采帮安装WHZJ型自动歩移支架,达到了安全生产的目的,为今后采面端头支护管理起到了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平顶山戌组采场上覆丁组采准巷道伴随着戊组采场回采而产生的变形破坏进行了观测和统计分析,指出采场上覆采动巷道的变形特性,并提出了一些对其支护与加固有益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任存良 《煤矿安全》2014,(5):135-137
章村矿4226采区下部区域受断层影响,工作面回采巷道布置时,为避免巷道重复过断层增加开掘工程量和施工难度,同时为工作面正常接替赢得主动,提出在2612工作面开采结束时,沿工作面停采线位置进行留巷,即工作面停采扩帮时,采取锚杆锚索支护方式,支架回撤期间采取单体配合铰接顶梁支护方式把支架空间留下来,留巷整修期间采取顺硐抬棚、喷浆等方式,实现了工作面的停采留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