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动目标显示(MTI)技术是雷达在杂波环境中发现运动目标的有效手段。首先讨论了雷达信号处理中常用的自适应动目标显示技术,即在多杂波环境下的自适应杂波抑制技术。然后针对雷达杂波抑制中常用的级联MTI滤波器,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即采用时变加权原理,通过对动杂波速度估值,实现对运动杂波抑制滤波器权值的优化。最后给出了这2种杂波抑制级联型MTI的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2.
针对杂波回波对连续波雷达探测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动目标显示(Moving Target Indication,MTI)的基本原理,提出了MTI在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中的实现方法,详细对比分析了该方法对高速目标与低速目标的不同影响及不同多间隔周期对MTI处理性能的影响。该方法可实现对杂波的抑制,明显改善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在杂波区域的性能,同时可减少对低速目标的损耗,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MTI在连续波雷达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改善战场侦察雷达对杂波的抑制能力,通过对递归与非递归动目标显示(MTI)滤波器的性能研究,总结了零级点对MTI滤波器性能的影响。结合战场侦察雷达的特性,设计了3种MTI滤波器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其频谱特性和改善因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杂波背景下,选择设计相应的MTI滤波器,能够有效抑制杂波,并能得到较大的改善因子。  相似文献   

4.
S波段两坐标雷达反气象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波段雷达通常会受到较强的气象杂波干扰 ,尤其在沿海地区还会有特殊的气旋。本文介绍了一种用剩余杂波图技术自适应调整恒虚警门限 ,用来抑制 MTD处理后的气象杂波剩余。以及采用剩余杂波图技术 ,根据多种不同凹口 MTI滤波器的杂波剩余 ,自动选择杂波单元内的最佳 MTI滤波器 ,提高了系统的改善因子  相似文献   

5.
鸟群目标形成的干扰通常被划分为自然界杂波干扰的一种,但鸟群回波与通常的杂波干扰如地杂波、海杂波以及气象杂波不同,鸟群目标具有一定的速度、高度,容易形成一定的航迹,传统的MTI以及MTD雷达通常无法滤除鸟群目标。本文研究了鸟群的雷达目标特性以及雷达探测识别技术,对鸟群目标的RCS特性、雷达回波特征以及雷达探测特点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可以为鸟群目标的雷达探测与识别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宋锐 《现代导航》2020,11(6):450-456
结合某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硬件平台,介绍了雷达信号处理硬件平台的结构和组成, 以及算法实现方案,给出了参差 MTI 中的 AMTI 滤波器在单杂波和多杂波情况下,实现对杂波抑制的方法,并重点介绍了系统中通讯控制器的软件设计及功能实现,最后通过硬件的平台搭建和硬件程序的调试,实现了参差 MTI 中的 AMTI 滤波器对单杂波和多杂波的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7.
动目标显示(MTI)是雷达杂波抑制的重要技术之一,MTI 滤波器系数和脉冲参差比设计对MTI 的抗杂波性能至关重要。遗传退火算法将模拟退火算法过程溶入遗传算法,同时克服了遗传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模拟退火算法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文中介绍了一种将遗传退火算法应用于MTI 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可找到最优MTI 滤波器。实验结果表明,针对给定的MTI 滤波器设计要求,该方法能快速完成优化遍历,优化后滤波器性能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8.
MTI技术是在杂波环境中发现运动目标的有效手段,已逐渐广泛应用在雷达系统中。通过对MTI性能评定指标的分析,以及雷达工作参数对MTI改善因子测量的影响的讨论,提出了分系统与全系统、模拟与实物、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测量方法,并例举了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0013183全数字雷达伺服系统采样频率的提高[刊]/万其//雷达与对抗.—2000,(2).—65~68,64(C)0013184MTI 杂波对消器的专用芯片设计[刊]/罗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0,27(3).—377~380(K)雷达动目标显示 MTI 主要目的是对固定地杂波进行抑制。文中针对某型侦察雷达特点,采用多普勒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对大多数多普勒雷达来说,其主要任务是以动目标固有的多普勒频移为原理,从固定目标中检测动目标。当与固定目标比较时,多普勒频移可以用来增强动目标的可见度。动目标显示雷达(MTI)利用了这种多普勒频移比普通脉冲雷达增加了可见度。MTI的改善因子是MTI系统的一个质量因数,它是一个功率比,定义为I=R_O/R_I,式中:R_O与R_I是对所有目标速度取平均值时接收机输出端和输入端目标与杂波之功率比。这个定义适用于MTI系统的杂波衰减和MTI系统的增益随目标速度而引起的变化,因此,它是MTI系统改善目标/杂波比能力的一个量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雷达杂波抑制方案,即所谓多通道自适应MTI滤波器,它可以限制目标信号对自适应杂波抑制滤波器的不利影响。由于MTI滤波器的参数能够韧性地从若干个距离单元(通道)中估算出来,因此它不受目标信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雷达杂波的分布特性出发,分析了低分辨率雷达杂波的幅度统计特性和功率谱特性,并依据其分布特性对低分辨率雷达杂波模型进行了建立,同时为了降低杂波仿真计算量,采用频率变换法给出了杂波模拟的具体算法及仿真结果。最后结合某型以ADSP-BF533为核心处理芯片的雷达模拟器,进行了相应的软件设计,实现了高斯瑞利谱杂波回波输出。仿真结果表明,杂波模拟实时性较好,能够满足一般MTI、MTD体制雷达的测试和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雷达动态杂波图的设计和实现。雷达动态杂波图主要由距离、方法和扫掠三种积分和平均的电路组成。按照划分的一种杂波区可选择相应的MTI、CFAR和普通视频信号输出。文中还介绍了雷达动态杂波图与雷达原始视频之间较为一致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杂波抑制抑制杂波是许多雷达系统中主要考虑的问题。利用动目标显示(MTI)或脉冲多卜勒(PD)原理就可以实现杂波对消。MTI或PD的设计取决于雷达的特殊性能和所确定的杂波形式。特别重要的是:是否只抑制固定的(零多卜勒)杂波或者还须抑制运动的杂波(云雨、金属箔条)。为了抑制固定的地杂波,有人曾  相似文献   

15.
研究雷达在杂波环境下的自适应杂波抑制技术,介绍了参差时变多凹口滤波器设计方法,给出了一种带通滤波器实现方法,从而说明全频道杂波轮廓图的工作原理,利用杂波轮廓图信息确定杂波所在的多普勒频率范围,以此选择相应频道的MTI滤波器,实现AMTI,事实已证明该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无线电工程》2018,(4):303-307
杂波背景下低空小型无人机的检测已成为非常具有挑战的问题。采用电磁仿真计算某小型无人机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根据雷达方程仿真分析了大气衰减及地杂波背景下的雷达探测距离。结果表明:在一定功率下,考虑大气衰减和地杂波的影响,有最佳的探测频率。进一步分析,如果采用地杂波动目标显示(Moving Target Display,MTI)抑制技术,可将最大探测距离提高25.76%。  相似文献   

17.
低空监视雷达要在强地物杂波背景中检测和跟踪低飞飞机,因而抗杂波能力是低空雷达的关键能力。杂波中能见度SCV(或动目标改善因子MTI—IF)不足以完全表达低复盖雷达的抗杂波能力,在M.I.Skolnik的Radar Handbook一书中提醒过这个概念。本文根据强杂波背景下的雷达方程,导出了能完全度量低复盖雷达抗杂波能力的诸因子:掠射角φ≈0°时的抗面杂波因子ACF_R、φ≈90°时的ACF_R’以及抗体杂波因子ACF_v。  相似文献   

18.
动目标指示(Motion Target Indication, MTI)利用特殊的滤波器区分静止杂波与运动目标,是脉冲多普勒(Pulse Doppler, PD)雷达中一类重要的杂波抑制方法,但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分析和设计MTI滤波器。本文从数字信号处理中的数字高通滤波器这个知识点入手,给学生从数字滤波器的角度讲解MTI信号处理过程,通过Z变换的特点讲解MTI处理的基本原理以及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9.
很多情况下雷达目标掩没在杂波背景内,需要进行杂波处理。如果预先知道杂波参数但目标速度未知,则可以设计出一组多卜勒滤波器并使每个滤波器在某种意义上是最佳的。然而,一般情况下,杂波参数是随距离和方位变化的,它是未知的或者仅仅部分已知。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采取自适应处理。本文介绍的自适应 MTI 采用 Gram-Schmidt 自适应开环处理器。可以看出,在有杂波的环境中和脉冲数固定不变时,多卜勒滤波前采用自适应 MTI 可以使性能得到改善。还可以看出。在多卜勒滤波前采用自适应 MTI 比采用固定二项式加权 MTI能得到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一个能和频率捷变兼容的舰用雷达动目标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开环自适应速度补偿二次对消器和4点FFT级联的动目标检测方案,从而消除了雷达和杂波之间相对运动引起的平均多卜勒频率,并能在频域上分离开有用目标和杂波。本系统采用了自动MTI视频选择器(杂波轮廓),防止了开环自适应速度补偿二次对消器对杂波区域外的动目标回波的“白化”作用并消除了不应有的MTI损失。本文介绍的这一系统,能和频率捷变技术兼容,并提出了一个能够恢复由于和“脉组”频率捷变技术兼容而引起的处理后脉冲数减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