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石榴功能物质鞣花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鞣花酸是石榴中重要的酚类物质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抗菌等生物学效应,与石榴保健功能密切相关。笔者概括了鞣花酸的结构、理化性质、石榴中鞣花酸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代谢途径和保健功能等,以期为石榴功能品质的栽培调控和加工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安石榴甙、鞣花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方法采用迪马钻石Ⅱ(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波长256 nm下进行检测。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α安石榴甙24~240μg/ml;β安石榴甙56.0~560μg/ml;鞣花酸60.0~600μg/ml。相关系数r为0.999 7~0.999 9;检出限:α安石榴甙、β安石榴甙、鞣花酸分别为2.36、2.78、2.67μg/g;定量限:7.08、8.34、8.01μg/g。高低两个浓度水平加标回收率97.5%~104%;相对标准偏差(RSD)均<2.5%。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保健食品中安石榴甙和鞣花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检测石榴籽中鞣花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Arcus EP-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1% TFA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鞣花酸0.004~0.064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9%。结论:本方法精密可靠,可作为检测石榴籽中鞣花酸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型天然抗氧化剂——鞣花酸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鞣花酸(EA)属多酚类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水果、坚果和蔬菜中。研究发现,鞣花酸具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抗诱变及捕捉自由基的能力,是一种亟待开发的天然抗氧剂。本文综述了鞣花酸的生理活性、抗氧化作用机理及其制备途径。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白兰地中鞣花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玩娴 《酿酒科技》2012,(4):112-113,117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一种测定白兰地中鞣花酸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性和稳定性好。通过测定发现,不同品质的白兰地中鞣花酸含量不同。该研究也为进口白兰地的品质和酒龄鉴定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五倍子为原料浸取单宁酸,由单宁酸酸解制备鞣花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解后鞣花酸的含量,采用L9(34)正交设计实验,对盐酸浓度、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等因素进行了考察。鞣花酸的最佳水解条件为:盐酸浓度2mol·L-1、水解温度120℃、水解时间60min。   相似文献   

7.
以甜茶根为原料,经提取、溶剂萃取、重结晶等手段,得到鞣花酸晶体;对甜茶中鞣花酸进行抗过敏的研究。通过多种致敏动物模型实验证实,鞣花酸能显著降低被动皮肤过敏小鼠皮肤蓝斑的光密度值;以及能明显拮抗过敏介质组织胺所致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明显抑制二硝基氯苯所致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抑制磷酸组织胺引起的豚鼠致痒反应。结果表明,鞣花酸抗过敏作用很强。这是首次从甜茶中分出具有抗过敏活性的单体。  相似文献   

8.
水解法制取五倍子鞣花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五倍子为原料浸取单宁酸,由单宁酸酸解制备鞣花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解后鞣花酸的含量,采用L9(34)正交设计实验,对盐酸浓度、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等因素进行了考察。鞣花酸的最佳水解条件为:盐酸浓度2mol·L-1、水解温度120℃、水解时间60min。  相似文献   

9.
陆晶晶  丁轲  杨大进 《食品科学》2010,31(21):451-454
鞣花酸是国内外正在开发的保健食品功能因子之一。本文综述目前现有的鞣花酸生产工艺,评价鞣花酸的毒性,介绍其抗氧化、抗癌及其他生理活性以及机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光谱法研究了石榴皮中鞣花酸的抗衰老性能和机理。首先,通过分光光度法考察了鞣花酸对DPPH·、·OH和·O2-等3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和弹性蛋白酶抑制率,结果证明了鞣花酸抗衰老能力强。其次,以弹性蛋白酶为研究对象,利用光谱法探讨了鞣花酸对弹性蛋白酶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鞣花酸与弹性蛋白酶发生作用并形成络合物,当鞣花酸的质量浓度为4.57 mg/m L时,鞣花酸对弹性蛋白酶的抑制率高达88.26%。当鞣花酸浓度低于4.0×10-5mol/L时,其荧光猝灭机理主要是静态猝灭,鞣花酸浓度较高时动态猝灭所占比例增加。因此,鞣花酸可以作为天然自由基清除剂与弹性蛋白酶抑制剂应用于抗衰老化妆品中。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蓝莓发酵液中鞣花酸含量和没食子酸含量的两种方法。鞣花酸的测定条件: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柱温25℃,流动相为46∶2∶52的甲醇—乙酸乙酯—KH2PO4/H3PO4溶液,流速0.8m L/min,检测波长254nm,检测蓝莓发酵液中鞣花酸平均回收率为92.68%,RSD为0.97%。没食子酸的测定条件: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250×4.6mm,5μm),柱温35℃,流动相为甲醇:水(0.1%磷酸)=10∶90,流速为1.0m L/min,检测波长273nm,该方法检测蓝莓发酵液中没食子酸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0.73%。两种方法均操作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分别用于香菇等食用菌发酵蓝莓制品中鞣花酸和没食子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LC-MS)分析技术,通过全扫描,确定了测定枣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检测模式、碰撞能量等质谱参数,与样品前处理方法结合,开发了测定枣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LC-MS)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表明,在取进样量0.5 ng~50 ng线性范围内,线性系数分别为r齐=0.998;r熊=0.998。同时确定最低检出限均为0.05 ng,最低定量限均为0.25 ng。在加标水平为15 ng干重下,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0.17%(RSD=9.54%)和95.93%(RSD=2.87%)。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石峡、储量两个品种成熟龙眼各部位游离鞣花酸含量。鞣花酸提取条件为80%甲醇溶液,70℃回流2h。色谱条件为:C18色谱柱(250mm×4.5mm,5μm)、柱温35℃、进样体积10μL、检测波长254nm、流速1mL/min,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50:49.7:0.3,V/V)。鞣花酸在1~2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取5个样品瓶分别进样,得到样品保留时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值为1.0%,峰面积RSD值为0.8%。对同一瓶样品连续进样10次,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RSD值分别为0.15%和0.2%。加标回收结果表明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5.97%~101.9%。测定结果表明石峡和储量各部位鞣花酸的含量大小顺序均为果核>果皮>果肉,其中果皮和果核中鞣花酸远大于已报道的其他水果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石榴皮多酚体外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石榴皮多酚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及起关键作用的成分,采用3个脂质过氧化研究体系,即卵黄体系、低密度脂蛋白体系和大鼠肝脏匀浆体系,利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了石榴皮多酚纯化物、安石榴苷标准品和鞣花酸标准品对体外金属离子诱导性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安石榴苷,鞣花酸和石榴皮多酚纯化物均能有效抑制体外金属离子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并且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其抗脂质过氧化的能力强弱顺序依次是:安石榴苷>鞣花酸>石榴皮多酚纯化物>茶多酚,说明安石榴苷是石榴皮多酚中抗脂质过氧化的的关键物质。  相似文献   

15.
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属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和保肝等多种生物活性,是多种植物的有效成分。该文对近年来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提取、分离及测定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总结,为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制备、检测及相关食品的开发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Ellagic acid sedimentation in white muscadine grape juice was monitored following different processing treatments and storage temperatures. High storage temperatures (40°C) greatly accelerated sediment formation, and pasteurization (100°C, 10 min) resulted in a faster sediment formation than sterile filtration. Sediment also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after juice was hydrolyzed (121°C and pH 2 for 10 min). Ultrafiltration of juice through a 10,000 or 30,000 dalton membrane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less sediment formation in the juice. Treatment of juice with polyvinylpolypyrrolidone (0.1– 0.2 g/L juice), egg albumen (6–10 mg/L juice) or gelatin (0.05 – 0.4 g/L juice)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juice phenolics and sediment formation. A commercial pectinase added to the grapes increased sediment formation and total phenolics in the juice. Levels of ellagic acid in juice were very low and did not correlate well with amount of sediment form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