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正交试验法,选取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3个工艺参数为试验因素,以热处理后工件的抗拉强度和布氏硬度为评价指标,并按正交试验表进行了9组试验。通过对灰色关联系数和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和分析,进而实现多目标参数优化,获得了优化的热处理工艺参数组合及热处理工艺参数对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顺序。结果表明:影响锡青铜筒形件力学性能的工艺参数顺序依次为: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工件采用优化的工艺参数组合进行热处理后,其力学性能比一般热处理后的更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一系列热处理试验,对GS24Mn6V钢铸件传统热处理工艺进行了大幅度改进:去掉退火或正火预处理工艺,提高了淬火和回火加热温度,缩短了淬火、回火保温时间,最后确定其最佳热处理工艺为:950℃×1 h盐水冷+630℃×2 h盐水冷(装炉量控制在1.5 t左右)。通过该工艺处理的GS24Mn6V钢铸件不仅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完全满足技术要求,而且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件的热处理质量,节能降耗的效果也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3.
9Cr-1Mo-V-Nb-N钢管的热处理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单因素比较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对9Cr-1Mo-V-Nb-N钢厚壁无缝钢管热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16个力学性能指标的多指标综合量化评估法得到了优化的热处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优化工艺的正火温度为1055℃±15℃,回火温度765℃±15℃.经优化工艺处理后的厚壁管其力学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42CrMoNi钢轴承套圈调质后出现的低温冲击韧性不足问题进行分析,优化了调质热处理工艺并对采用优化工艺前后的轴承套圈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热处理工艺即淬火温度保持950 ℃,预冷3 min后油冷淬火,565 ℃一次回火+550 ℃二次回火的二次回火快速油冷工艺可提高42CrMoNi钢轴承套圈调质处理后的低温冲击韧性,使其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石油、天然气钻井用螺杆钻具中的定子、转子和类似工件的中频感应调质热处理生产线的工艺要求、设计思路和生产线结构。与传统的调质工艺相比,采用感应调质生产线提高了工件的综合力学性能,减少了热处理畸变,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采用半连续铸造方法制备了Al-Mg-Si-Mn-Cr-Ti合金铸锭,采用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了不同热处理工艺下合金的力学性能,运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不同热处理状态下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构,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Al-Mg-Si-Mn-Cr-Ti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Mg-Si-Mn-Cr-Ti合金水雾淬火后的力学性能较好,合金适宜的热处理工艺为480 ℃×1 h固溶+175 ℃×10 h时效。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热处理状态下ZL101A材料的焊接试验,并测其力学性能,确定材料焊接修补时的焊丝选用,以及热处理工艺对焊接修补工件的影响程度,进而明确ZL101A材料铸造缺陷的焊接修补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8.
采用爆炸+轧制工艺制备了2205/X65双金属冶金复合板,对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复合板进行了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和覆层耐蚀性能检测分析,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2205/X65双金属复合板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050℃固溶+回火工艺,即加热到1050℃,保温30 min,喷水冷却到450℃,然后空冷到室温,复合板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优良,可以推荐为2205/X65复合板的热处理工艺。此工艺解决了2205/X65复合板热处理难题,可为复合板的轧制和热煨弯管的热煨工艺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多组叶片进行热处理对比试验,确定了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该高压导叶片毛坯采用990~1 010℃淬火,710~730℃回火的热处理工艺,可以获得稳定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对发电机轴端头的最终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改进 ,筛选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了实施。结果表明 ,改进后的工艺不仅保证了工件的力学性能 ,还细化了工件的晶粒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QT400-18AL(-40℃)低温球墨铸铁达到更优的力学性能,采用退火、正火+回火、淬火+回火的热处理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860~880℃正火+640~660℃回火的工艺热处理,能在保证低温球铁伸长率和低温冲击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其抗拉强度,使其屈强比达到较好匹配,从而优化其力学性能。本研究对低温球墨铸铁力学性能的研究和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表面工程资讯》2011,11(3):53-53
正通过对钢件表面的加热、冷却而改变表层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表面淬火是表面热处理的主要内容,其目的是获得高硬度的表面层和有利的内应力分布,以提高工件的耐磨性能和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消失模熔铸法试制了亚共晶高铬铸铁Cr20,研究了淬火与回火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铬铸铁Cr20的淬火加热温度在1000~1050 ℃之间时,硬度较高,而且在1050 ℃时其冲击性能达到最高值。回火温度在300 ℃时出现一个拐点,其冲击性能出现较明显下降,而其硬度降低较小。在热处理试验工艺下,高铬铸铁的力学性能对热处理时的保温时间不敏感。高铬铸铁Cr20较佳的热处理工艺为1050 ℃´0.5 h淬火+300 ℃´2 h回火。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钢材的综合力学性能,采用热处理软件COSMAP对槽钢的轧后控冷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冷却速度控制在10℃/s左右时,其控冷后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结果能为进一步优化热处理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热处理》2016,(6)
低碳低合金Grade 14Q钢卡箍采用精密铸造法生产,经热处理后力学性能需达到:Re≥345 MPa,A≥7%,Kv(-30℃)≥27 J。热处理工艺试验表明,能使该卡箍达到以上力学性能要求的热处理工艺为880℃正火,然后860℃油淬和610℃回火。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Mg-Nd-Gd-Zr镁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热处理可细化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并改善镁合金的力学性能.该合金优化的热处理工艺为530℃×2 h空冷后再200℃×2 h时效,在此热处理制度下,合金获得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显微硬度达到93.4HV,抗拉强度达到187MPa.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一种2Cr13钢异形模锻件淬火回火后批次性表面开裂的问题,从复查工艺过程入手,通过计算机模拟工件淬火过程中表面应力状态变化,观察开裂工件显微组织及裂纹形貌,分析工件淬火开裂原因,并通过热处理试验验证了淬火制度对工件表层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Cr13钢异形模锻件淬火后出现表面裂纹与锻件形状、淬火加热方式以及淬火温度有关,可通过增加锻件过渡区余量、采用到温入炉以及较低的淬火加热温度的方式降低淬火开裂风险。采用1000 ℃淬火,到温入炉作为产品优化后的热处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组织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无硅高铝的相变诱导塑性(TRIP)钢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对TRI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等温温度>加热温度>等温时间。最优热处理工艺为:790 ℃加热+430 ℃×540 s等温处理,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可使其抗拉强度达到620 MPa,伸长率达到32%,强塑积达到20 GPa·%。  相似文献   

19.
李维钺 《金属热处理》2007,32(10):103-108
GB/T 7232《金属热处理工艺术语》标准中,对"热处理"作了如下定义:"采用适当的方式对金属材料或工件(以下简称工件)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预期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钢属于金属材料的一种,它最终性能是否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取决于其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钢的化学成分与热处理有着密切的联系.钢件热处理前的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要通过对工件的化学分析来决定,并确定可否进行热处理或如何制定其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0.
WC6铸造合金钢要达到要求的力学性能,需进行合适的热处理,如正火加高温回火、淬火加高温回火等。试验表明,对于高温下使用、尺寸较小的WC6钢铸件,其最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为930℃正火然后680℃回火;而对于低温下使用的WC6钢铸件,其最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为930℃水淬然后710℃回火。经上述工艺热处理的WC6钢铸件均达到了要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