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始组织对40Cr钢磨削硬化层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在平面磨床上,采用刚玉砂轮和干磨削方式对40Cr钢进行了表面磨削硬化处理,研究了原始组织对磨削硬化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磨削温度和应力的综合作用下,完全硬化区马氏体均呈现“细—粗—细”的变化规律,且相对粗大马氏体相出现的次表层,而过渡区组织的形成因原始组织而异。此外,原始组织对完全硬化区显微硬度无显著影响,硬度值均在630-700HV之间,原始组织越均匀,磨削硬化层及完全硬化深度越大。  相似文献   

2.
王明杰 《模具制造》2010,10(12):89-91
研究了干磨和湿磨、不同磨削进给量和砂轮种类等工艺条件对Cr12钢磨削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磨状态下,使用碳化硅砂轮在磨削进给量为0.04mm时,磨削硬化效果最好。磨削硬化层的最大硬度为1,414HV,比基体硬度805HV提高了约75%。  相似文献   

3.
采用药芯焊丝对失效的5CrNiMo热锻模具表层进行堆焊,堆焊后分别进行空冷和400℃×4 h回火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及扫描电镜对比分析焊后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熔合区组织、硬度梯度及冲击韧性。试验结果表明:焊后空冷和焊后回火熔合区组织和性能出现较大的差异性,焊后空冷条件下焊接热影响区出现大量的魏氏组织,熔覆层为大量的片状马氏体和板条马氏体,且熔合区硬度梯度较大;焊后回火处理的焊接热影响区魏氏组织消失,同时熔覆层转变为力学性能较好的板条回火马氏体和回火屈氏体,熔合区断面出现大量较小的韧窝,韧性改善,并且熔合线两侧的最大硬度梯度降低了约60 HV。  相似文献   

4.
激光处理对GCrl5钢表面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的激光输出功率,对试样进行扫描处理(激光束移动速度为20mm/s),并对处理后试样的尺寸变形、沿深度方向上硬度分布进行了测试。结合不同深度位置的显微组织,分析了激光扫描处理后试样表面显微硬度沿深度的变化规律,探讨了硬度与显微组织相对应的激光加热区内的各个子区域(完全淬硬区、过渡区、热影响区)的划分、形状和大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磨削深度对42CrMo钢强化层组织与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磨削深度条件下,强化层的马氏体粗细不均,表层显微硬度随磨削深度先增加后降低,完全强化层显微硬度在720~800 HV0.1之间,比基体硬度提高了2倍。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加,强化层厚度最小值也增加,在磨削深度为0.6 mm时强化层厚度可达1.8 mm。  相似文献   

6.
5CrNiMo钢渗硼层组织分析及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CrNiMo钢的渗硼工艺,渗硼层组织及渗硼后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层主要由Fe2B组成,另有少量含硼合金渗碳体,渗硼后材料耐磨性提高8倍以上,且具有一定冲击韧度,渗硼后进行高温淬火回火能显著提高冲韦韧度。  相似文献   

7.
6CrW2MoVSi钢热处理显微组织细化均匀,退火后碳化物平均尺寸0.6μm;淬火后钢中马氏体以板条状马氏体为主,并有少量针状马氏体,经950℃淬火后针状尺寸小于2.5μm。实验钢硬度随淬火温度升高而升高共分3段,在910~980℃范围淬火,硬度升高随淬火温度上升的趋势减缓。在较高温度淬火后,回火出现低温和高温两个回火沉淀硬化区,220~240℃回火,沉淀硬化的硬度为54~58 HRC;540~570℃回火,沉淀硬化的硬度为52~56 HRC。对照相平衡计算结果,热处理过程的相组成比平衡态滞后,依此,可以分析其显微组织及硬度特征。  相似文献   

8.
对5CrMnMo钢选用D397和D337焊条,采用直流反接法进行手工电弧焊,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显微硬度仪观察、测试并分析了不同焊接工艺条件下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得出选用D397焊条可以获得性能优良的焊接接头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10.
在5CrMnMo钢中加入不同量稀土Ce后,观察试样的组织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稀土Ce能起到净化基体和细化晶粒的作用,显著提高5CrMnMo钢的硬度、强度、塑性和冲击韧度,并且当稀土Ce添加量为0.20%时.5CrMnMo钢可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渗碳热处理后的M50NiL钢为研究对象,利用Vickers硬度计、XRD,TEM,HRTEM以及旋转弯曲疲劳试验仪对普通磨削和精密磨削后试样表面变质层微观结构和硬度及试样的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刀量不同的2种磨削工艺获得的试样表面粗糙度不同,表面变质层微观结构和硬度以及试样疲劳性能差别较大.精密磨削对试样硬度产生影响的深度较小.普通磨削表面变质层奥氏体含量较多,呈现明显的奥氏体"有效晶粒"现象;精密磨削表面变质层则为非常细小的变形马氏体组织,呈现明显的纳米级马氏体"有效晶粒"现象;"有效晶粒"之间无明显的界面,且晶面扭转现象明显,相邻"有效晶粒"之间转动角度最大可达14°,同时"有效晶粒"内部晶面也存在轻微扭转现象;精密磨削工艺试样的旋转弯曲疲劳寿命约为普通磨削的13倍.  相似文献   

12.
钒对5CrNiMo钢铬钒共渗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13.
30CrMnSiA钢激光相变硬化层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0CrMnSiA钢进行了激光相变硬化处理,研究了相变层的组织和硬度特征。试验结果表明,30CrMnSiA钢表面相变硬化层分为完全淬硬层、过渡层和受热影响的基体组织,硬化层的显微组织明显细化,其表面层的硬度高达(685~775)HV,比高频淬火的硬度提高了30%。  相似文献   

14.
利用洛氏硬度计及场发射扫描电镜等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和回火温度对热锻模具用钢5Cr5Mo2V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经过不同温度的淬火和回火处理后,组织均为回火马氏体+残留奥氏体+碳化物.当5Cr5Mo2V钢在920~1030℃淬火时,随淬火温度升高硬度值增加并于1030℃达到最大值62.53 HRC,之后硬度...  相似文献   

15.
成型磨削齿轮之类的表面硬化钢零件时极容易发生磨削烧伤的现象,严重地破坏了零件的表面完整性,降低了零件的使用性能。对表面硬化钢进行了大量宽磨削宽度的切入式磨削试验证实,用相对容易测量的磨削力和磨削参数计算所得的单位面积磨削工率P〃c与砂轮一工件接区最高平均温度Tmax间有极好的函数对应关系,表面质量的各种不同的检测结果完全与P〃c相对应,P〃c的二个临界值P〃cI和P〃CⅡ以及Fn/Ft的变化率...  相似文献   

16.
17.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并通过常温拉伸弯曲、低温冲击以及显微硬度等试验研究了FCAW,SMAW和GTAW三种不同的焊接工艺对TP304/SS400异种钢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三种焊接工艺条件下,焊缝金相组织都为δ铁素体+奥氏体,但δ铁素体含量及形态分布有明显差异;FCAW焊缝中蠕虫状δ铁素体和GTAW焊缝中针状δ铁素体可有效提高韧性,故冲击韧性较高,SMAW焊缝中骨骼状δ铁素体对韧性不利,冲击韧性最低,且随冲击吸收能量的降低断口由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三种焊接工艺条件下,焊接接头综合力学性能表现良好,整体显微硬度值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19.
选取轧后硬度高于200 HRB的19CrNi5钢为研究对象,用碳-硅棒箱式高温加热炉将同一炉钢材加热至800、850、900、950、980、1050和1100 ℃,保温40 min后室外15 ℃下空冷,用红外线测温仪测定钢材冷速,并检验钢材硬度、显微组织。经研究,贝氏体是影响钢材硬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加热温度≥1000 ℃,冷速≥2.5 ℃/s时,加热温度越高,冷速越大组织中贝氏体组织比例越大,钢材硬度越高;当加热温度<1000 ℃,冷速<1.0 ℃/s时,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完全转变为珠光体,最后全部形成珠光体+铁素体组织,钢材硬度低。实际生产中终轧温度控制在1000 ℃以下,冷速<1.0 ℃/s时,可减缓或消除钢材中贝氏体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在精密卧式磨床M7132A上,研究磨削速度对42CrMo钢进行磨削淬火强化层硬度与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完全强化层的显微硬度值在724~824 HV0.1,与基体相比提高3~4倍,且随着磨削速度的提高,在工件表面的显微硬度也相应增加;完全强化层是混合型的马氏体组织,其中以条片状马氏体居多,且随着磨削速度的增加,强化层的组织细化;完全强化层的深度也随着磨削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