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工湿地治理技术人工湿地处理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法的利用低洼湿地(沼泽地)处理污水的方法。此工艺主要有平流式和潜流式两处理方法。污水有控制地流进长有芦苇、香蒲等沼生植物的湿地,沿同一方向缓慢流行,从而通过湿地生态系统内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的共同作用得以净化。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运行简便,处理效果良好,不仅能去除有机物,而且能除磷脱氮和去除重金属,在资源条件许可的条件下是一种可行的污水处理方法。该方法可分散就地处理、  相似文献   

2.
滴滤池-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滴滤池-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考察了其除污效果及两工艺对污染物去除的贡献率.中试结果表明,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滴滤池对COD、氨氮、总氮和总磷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74.5%、79.2%、33.8%、47.5%,人工湿地的则分别为25.5%、20.8%、66.2%、52.5%.滴滤池能有效完成对有机物的降解和硝化作用,人工湿地系统则能进一步去除氮、磷等污染物,两者结合可使污水中的各类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机理,提出了人工湿地面积的计算方法和植物选择原则.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通过实例分析了将人工湿地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指出人工湿地在污染物处理、净化环境和生态恢复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晓夏 《山西建筑》2007,33(16):189-190
结合国内外研究实例,综合阐述了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氮、磷和有机物等污染物质的去除机理以及在此方面国内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提高人工湿地处理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说明了利用自然过程进行污染物降解的人工湿地可以成为许多地区的污水处理方式,并且对这一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霄峰 《山西建筑》2006,32(13):164-165
介绍了湿地的概念及其人工湿地的发展现状,阐述了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系统中人工基质、水生植物、微生物对废水污染物的去除机理,指出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在表面流人工湿地中试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探讨了COD、NH4 -N和TP的沿程降解规律,分析了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机理.污水在植物床的流动过程中,随着迁移距离的延长,污染物的降解呈现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7.
生物、生态组合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厌氧/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水生蔬菜型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考察了工艺的运行效果及各处理单元对去除污染物的贡献率.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处理效果很稳定,其对COD、NH4+-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68.15%、68.15%、69.50%、86.30%.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池对去除TN、TP的贡献率较小,对去除COD的贡献率相对较大;人工湿地对去除TN、TP的贡献率较大,对去除COD的贡献率相对较小.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与人工湿地相结合可以发挥两者的优势,并提高出水水质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垂直流-表流串联人工湿地系统处理生活污水.试验分A、B两个阶段,在阶段A装置内不添加活性污泥,也不种植植物;在阶段B于垂直流湿地中添加活性污泥,并在表流湿地中种植凤眼莲.结果表明,当污水中的COD、TN、TP、NH3-N浓度分别为(300~500)、(100~120)、(6~8)、(80~100)mg/L时,在阶段A对各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可达65%、25%、50%和35%,在阶段B相应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0%、70%、55%和60%.研究显示,污染物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垂直流湿地中,表流湿地可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浓度.添加活性污泥能促进填料表面生物膜的生长.缩短人工湿地的启动时间,并提高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种植的风眼莲通过直接吸收和为微生物提供附着介质提高了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人工强化构建了梯级渗滤人工湿地,并用于处理作为人工湖补水的污水。考察了各级湿地的复氧能力以及对污染物的去除规律和效果。研究表明:第一、二、三级湿地的平均充氧量分别为0.49、0.45、1.50 mg/L;各污染物的主要去除场所则不同,COD、氨氮主要在第一级湿地被去除,TN主要在第二级湿地通过反硝化被去除,TP在各级湿地中的去除效果没有明显差别;湿地稳定运行后,对COD、氨氮、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75.5%、47%、55%,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付柯  冷健 《城镇供水》2022,(1):75-80
湿地,被称作地球的肾脏,有着强大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在我国天然湿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人工湿地的优势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简单介绍了人工湿地的概念,国内外的研究近况,人工湿地的类型,阐述了其对污染物的去除原理,分析了基质、植物和微生物等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技术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处...  相似文献   

11.
循环强化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猪场污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含高浓度有机物和氮磷的养殖场污水采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进行处理,并考察了回流出水的循环强化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循环出水显著提高了对BOD5、COD、SS和NH^ 4 -N的去除率,且对BOD5的去除满足Monod方程;大部分NH^ 4 -N被硝化,对NH^ 4 -N的去除率与其表面负荷率呈线性关系;随着硝化反应的进行,碱度减少,pH值不断降低;循环出水可引入部分氧气,延长了污染物和附着于植物根系微生物的接触时间,提高了对污染物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2.
人工湿地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比较3种不同形式人工湿地(潜流、表面流和组合流)对城市污水厂二级生物处理出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采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潜流湿地对有机物、总氮、总磷的去除效率高于其它2种湿地,其标准温度下反应动力学常数( KA20)分别为0.29、0.20和0.28 m/d;表流湿地对氨氮的去除效率最高,其KA20值为0.12 m/d.温度变化对3种人工湿地中有机物和总磷去除的影响不明显,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有明显影响,尤其对表面流湿地影响最为显著.3种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均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而显著下降,污染物的面积去除量将随着面积负荷的不断提高逐渐趋于定值,因此人工湿地宜在低负荷工况下运行.  相似文献   

13.
曝气/微生物/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黑臭河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河北省东部某黑臭河流治理项目,开展了曝气/微生物/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黑臭河水的中试研究.经过2个月的运行,在进水污染物浓度高且水质波动大的情况下,系统仍运行效果良好,COD、NH3-N、TP分别从519、11.5、6.5 mg/L左右下降到33、1.5、0.25 mg/L,出水水质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V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4.
程杰 《山西建筑》2012,38(1):140-141
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主要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基本构成:基质、植物、微生物三种主要构建类型,阐述了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及其优缺点,最后对人工湿地在我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潜流式人工湿地消纳城市污水厂尾水微生物特性及机制,以位于常州市城北污水处理厂内的潜流式人工湿地消纳城市污水厂尾水旁路试验系统中的植物根系、湿地填料及湿地土壤中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镜检、脲酶、磷脂脂肪酸(PLFA)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根系、填料中含有团藻等菌胶团和轮虫、变形虫等原生动物,团藻等菌胶团通过自身新陈代谢及光合作用,利用尾水中N、P进行生物代谢,去除低碳源条件下尾水中的N、P等。湿地脲酶平均含量(N)约为22.43mg/g,其活性与TN的去除呈线性相关,活性越高,TN去除率越高。消纳城市污水厂尾水湿地填料中饱和脂肪酸(PLFA)含量为99.3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仅为0.70%,这与潜流式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中的PLFA含量有很大差别(分别为76.97%、23.03%)。以脂肪酸生物标记量为指标,显示湿地填料中形成了以好养细菌为优势种群的微生物生态结构。团藻、好氧微生物是低碳源尾水中TN等污染物去除的主要载体微生物。  相似文献   

16.
The mass emission rate of 12 pollutants from a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WWTP) secondary effluent into a small tributary of the River Besòs (northeastern Spain) was determined. The pollutants tested included pharmaceutical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PPCPs) and herbicides. Furthermore, a 1-ha 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SFCW) was evaluated for pollution removal. Whereas the low concentration values (ngL(-1)) of PPCP discharge into the tributary was comparable to inter- and intra-campaigns, herbicides and a veterinary drug (flunixin) exhibited a high variability in concentrations (microgL(-1)). Moreover, removal efficiencies were often higher than 90% for all compounds, with the exception of carbamazepine and clofibric acid (ca. 30-47%). As expected, a seasonal trend of pollutant removal in the wetland was observed for compounds with low biodegradation and moderate photodegradation rates (i.e. naproxen and diclofenac).  相似文献   

17.
de-Bashan LE  Bashan Y 《Water research》2004,38(19):4222-4246
Large quantities of phosphate present in wastewater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eutrophication that negatively affects many natural water bodies, both fresh water and marine. It is desirable that 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 remove phosphorus from the wastewater before they are returned to the environment. Total removal or at least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phosphorus is obligatory, if not always fulfilled, in most countries. This comprehensive review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tatus in phosphorus-removal technologies from the most common approaches, like metal precipitation,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s, adsorption by various microorganisms either in a free state or immobilized in polysaccharide gels, to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using activated sludge systems, and several innovative engineering solutions. As chemical precipitation renders the precipitates difficult, if not impossible, to recycle in an economical industrial manner, biological removal opens opportunities for recovering most of the phosphorus and beneficial applications of the product. This review includes the options of struvite (ammonium-magnesium-phosphate) and hydroxyapatite formation and other feasible options using, the now largely regarded contaminant, phosphorus in wastewater, as a raw material for the fertilizer industry. Besides updating our knowledge, this review critically evaluates the advantage and difficulties behind each treatment and indicates some of the most relevant open qu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8.
浅谈高速公路服务区人工湿地营造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虹  赵娟芳 《山西建筑》2010,36(30):180-181
研究了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机理,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几种类型,并阐述了高速公路服务区人工湿地营造管理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证实了这种新型生态污水处理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生命周期成本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进行生命周期成本评估,可以从经济角度分析出人工湿地比传统水处理技术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从而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从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两方面系统论述了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生命周期成本评估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以及核算不同时期运营成本的净现值法,介绍了国外关于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生命周期成本评估方法,对建立完善的人工湿地及其他水处理系统的生命周期成本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