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美华 《高桥石化》2001,16(1):35-36,42
详细介绍了化工厂60kt/a苯酚酮装置分解反应工序中所应用的安全联锁。对该联锁的逻辑原理进行了剖析,并结合工艺操作原理对联锁所要达到的目的进行了具体化的说明。  相似文献   

2.
水击泄压系统作为输油管道最后一道物理保护屏障,对输油管道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SPS软件对泄压阀失效模拟结果表明:当水击泄压阀因故障发生失效,引发不正常泄压时,易导致泄压罐冒顶,严重威胁管道生产运行安全,因此必须对水击泄压系统进行功能完善。通过增设泄压罐上升速率报警及联锁保护程序、泄压阀失效联锁保护程序等,能够提高整个水击泄压系统的安全等级,有效提升系统的可靠性,保障管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化、数字化大背景条件下,油气田企业逐步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而工艺控制与安全联锁是实现自动化生产、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应用越来越广泛。结合油气田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和安全风险特点,提出工艺控制与安全联锁系统存在控制层级冗余、功能定位不清晰、关键设备可靠性较低以及报警数据闭环管理不到位等典型问题,通过控制单元对象来明确控制层级,“油公司”扁平化管理功能需求优化组态画面,关键设备控制元件冗余设置,提高设备可靠性能,以及报警数据从参数设置、状态动态抑制、设备故障状态的循环分析处理,解决生产报警洪流现象,制定气田工艺控制与安全联锁系统统一的层级划分规则以及控制逻辑思路,建立报警数据收集、分析、处置推荐流程,提升工艺控制与安全联锁系统性能,降低报警率,提高安全生产可靠性,为数字化气田深化建设和生产管理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迎接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大检查,热电事业部采取措施强化安全监督,确保生产和环保设施的安稳运行,为发电供热安全打下了扎实基础。热电事业部首先强化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的管理工作,对4台压力容器进行了内外部检验完成了144只安全阀的定期校验;对所有安全阀的有效期进行审核(均在有效期内),联锁保护装置的投用率达到100%;开展高压外线路防雾闪工作,定期清洁。  相似文献   

5.
臧华锋 《石化技术》2011,18(2):43-45,59
异丙苯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苯酚生产方法.使用异丙苯法生产苯酚时易产生多种有机杂质,这些杂质会影响苯酚色泽的稳定性,使用一般的精馏方法很难将其脱除.采用已工业化的苯酚精制工艺可以使产品质量满足工业生产要求.针对苯酚精制过程中成品含有微量杂质的问题,对苯酚成品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苯酚精制塔中存在2-甲基苯并呋喃与其他溶剂共沸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指导炼油企业设备管理人员优化大型机组的联锁报警逻辑、减少大型机组故障、提高其运行平稳率,对500多套炼油装置中的1000多套大型机组的报警联锁逻辑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其历史故障及优化案例,模拟各种突发情况进行推演,总结了炼化装置大型机组报警联锁系统设置的总体原则和具体要点,包括炼化企业改、扩、建装置大型机组的主机、驱动机、辅助系统、公共条件等报警联锁系统的设置,可为各炼油企业大型机组报警联锁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FSC系统的基本结构特点、硬件组成、工作原理、通讯设置和通讯机理,将丙烯腈装置全部联锁系统和机组的报警联锁系统整合到一套FSC系统中,实现了对丙烯腈装置的在线远程监控和第一联锁点的SOE查找,为生产维护和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水击是成品油管道运行中一项严重危害,保证管道生产安全,应建立多级别、系统性综合防护措施。根据水击危害级别分别制定了出站调节阀保护调节、进出站超高泄压、压力超高联锁顺序停泵、压力超低联锁顺序停泵、压力开关紧急停泵等保护措施,实现成品油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长输成品油管道采用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SCADA)实现对现场设备的监控、报警、联锁保护以及管道水击超前保护等。在实际运行中,针对SCADA系统已有的报警功能可实现如压力、流量、液位等大部分工艺参数的报警,但却无法满足对密度等关键参数的监控需求的问题,通过分析长输成品油管道对混油界面的监控需求,利用SCADA系统开发了自动报警程序。实际应用表明:该程序实现了油品密度变化超限自动报警的功能,提高了监控效率。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管道可燃气体探测器误报警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气管道线路各阀室安装的可燃气体探测器是检测气体泄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误报警和不报警都会带来时间、人力、物力的浪费以及安全事故.针对某天然气管道安装的可燃气体探测器在使用中频繁出现误报警的情况,对基础显示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了正常情况下误报警和有泄漏时不报警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油库作为重大危险源,其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对国内油库隐患分析发现,液位报警的联动是油库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通过开展中国和北美针对储罐液位报警联动的相关标准和最佳实践做法研究,重点分析了API 2350中提出的"防止储罐溢出程序(OPP)"、实施流程、报警值设置等要求和规定,从OPP、关键液位设置、液位报警要求和联锁要求4个方面对比国内外差异。结合国内管道企业安全生产现状,提出逐步建立我国储罐OPP体系等建议,从而在储罐液位临近预设的最低或最高值时自动发出预警信号的同时,更好地实现站库系统根据预设程序自动调配储罐间储量以防止空罐或外溢,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杨轶霞 《石油化工应用》2010,29(1):80-81,84
介绍了利用日本松下电工FPI系列PLC对硝酸生产联锁报警控制系统的自动控制,同时根据联锁报警控制系统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出梯形图。通过实验模拟调试,该系统设计符合要求,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13.
石油化工装置对高可靠性的仪表自动控制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损失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重要控制系统的关键组件应考虑冗余配置;对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设备应设置安全联锁(SIS)系统;对因联锁停车可能引发相关联参数报警的报警点应选用能区别第一事故原因的报警系统;控制器按照"故障安全"的原则设计;控制仪表和安全仪表应分开独立设置;重要信息要用不同颜色、闪光指示和适当的数据显示;采用类别较高的电源作为仪表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电源;对电气设备、用电仪表、自控设备应设计良好的接地系统。  相似文献   

14.
苯酚中有机杂质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英辉 《高桥石化》2008,23(1):45-48
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苯酚中的有机杂质,通过用不同极性的两根毛细管柱作比较,不同的分析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毛细管柱,对苯酚的生产和用户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为制定企业标准苯酚中有机杂质指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预计2007年全球苯酚需求将达到8.584Mt比2006年的8.245Mt增长4.1%。由于苯胺的生产减少,日本对苯酚的需求将会比2006年减少。但除了日本外,全球其他地区对苯酚的需求还将持续坚挺,预计其中亚洲(除日本外)对苯酚的需求增长将超过10%。  相似文献   

16.
安全联锁系统是否可在DCS中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DCS系统是足够好的理由,许多用户为了节省投资,将紧急停车、联锁、火灾及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等安全联锁功能全部设置进一个分散控制系统中,该文从操作,及性能要求等方面论述了将过程控制和安全联锁系统设置进同一个DCS系统中,对于象核电站,石油化工等高危险性的装置是不合适的,应将安全联锁功能与过程控制功能分别设置在“相互独立”的系统中。  相似文献   

17.
乳化炸药对于工业生产来说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煤矿、采石、基础建设等方面的作业中。乳化炸药的原材料多数是易燃易爆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也是高温作业和高压作业居多,因此整个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危险系数较高,出现任何的差错都有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安全联锁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在乳化炸药的生产过程中应用安全联锁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是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此进行研究,首先对安全联锁技术做了简要概述,随后阐述了目前乳化炸药行业的生产特点,最后对安全联锁技术在乳化炸药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做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化工油品罐区的安全是近年来石油化工行业关注的焦点。以某罐区为例,从工程设计角度,探讨了罐区几类与安全相关的联锁控制方案。按照罐区联锁控制方案的原则,并根据罐区联锁回路安全完整性等级评定的结果,合理地将联锁回路设置在SIS、DCS中。通过逻辑框图的形式,简单地比较了联锁控制方案在SIS、DCS中的不同配置,从而安全实现生产操作及要求,便于生产企业日常的安全生产管理,减少罐区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成品油管道内固体杂质的组成及来源,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固体杂质对输油站安全运行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预控固体杂质不利影响的措施:对于卡阻现象,应采取措施防止固体杂质进入设备并及时对设备内的固体杂质进行清理;对于堵塞设备和管道的现象,应增加其通过面积或及时给予疏通;对于可能对管道造成的冲击磨损,应避免固体杂质在低点沉积,并消除可能引起固体杂质对管道局部反复进行冲击磨损的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20.
目前CO2管道输送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相关问题也日益备受关注。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关于CO2管道输送混合气体组分的统一标准,而我国在CO2输送管道的建设方面还处于空白,关于CO2中各种杂质对其输送过程的影响特别是对安全的影响也尚不清楚。为此,在对国外CO2长输管道运行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管道实际输送CO2混合气体中的杂质类型、杂质含量以及不同的CO2混合气体组成要求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含有不同杂质(H2、H2S和SO2等)的CO2混合气体物性参数(密度、黏度和蒸气压)和相态特性的变化规律,重点从管线腐蚀、CO2水合物形成及CO2溶解于水等方面研究了不同杂质对CO2管道系统设计运行的影响,尤其是游离水对CO2输送管道安全运行的影响,并参照国外CO2管道输送系统的标准规范提出了管道输送的CO2混合气体的纯度和含水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