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我厂5#窑原为2.5×45.3m强化型立筒预热器窑,于1989年10月建成投产,配套煤磨为西1.6×3.25m风扫式煤磨,采用单风机串路生产。1996年对窑进行了扩经提产改造,对烧成带18m筒体扩径至3m,扩径后窑小时产量由7t/h提高到8~9t/h,后又通过逐步技术改造,优化操作,小时产量提高到10t/h。而Ф1.6×3.25m风扫式煤磨设计产量1.8t/h,按每吨熟料195kg实物煤耗,常因煤磨生产异常而影响窑的熟料产量。  相似文献   

2.
陈光 《中国水泥》2003,(6):58-60
对3m×10.5m机械化立窑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窑体扩径、保温层改造、生料配方调整、煅烧操作技术改进等综合技术改造,使立窑单位截面积产量由技改前的1.71t熟料/m2.h提高到1.83t熟料/m2.h;热耗由技改前的4514kJ/kg熟料,降低到4013kJ/kg熟料,大大提升了立窑技术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3.
王末英  方建刚 《水泥》2006,(8):11-13
西藏高争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有2条湿法回转窑生产线,窑的规格为Φ2.5m/3.1m×78m。改造前,窑的台时产量仅为5t/h,2台窑日产窑灰约70t,熟料煤耗高达427kg/t,而且多数为还原熟料。为提高产质量、降低热耗,采取了降低入窑料浆水分和采用四风道燃烧器的措施,将影响料浆水分的窑灰单独  相似文献   

4.
杜春季  魏利民  苏满 《水泥》2003,(8):63-63
2002年我公司回转窑在原Φ2.5m×40m泾阳Ⅱ型窑基础上改为Φ3m/2.5m×40m预分解窑,产量由180t/d提高到438t/d,且熟料质量均匀稳定。由于公司地处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多风,每年进入11月份取暖锅炉的烟尘造成厂区上空黑烟滚滚,受到环保局多次罚款。2001年自行设计了水浴除尘水池,但效果不明显。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决定利用回转窑窑体散热取暖并解决污染。为此,在回转窑扩径后进行了技术改造。1技改内容1)在Φ3m、长10~12m扩径段上安装4组加热器。加热器主水管为Φ108×4无缝钢管,预热管为Φ32×3无缝钢管焊制而成(见图1)。图1加热器安装示意2)…  相似文献   

5.
科技信息     
《四川水泥》2004,(1):35
吉林省凯麒水泥有限公司将Φ2.9/2.5×40m泾阳型立筒预热器窑,改造成带4级旋风预热器的分解炉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共改造和新增设备60台套,总投资980万元,使该窑的产量从7.5t/h提高到18.0t/h;熟料热耗降低1260kJ/kg;熟料28d抗压强度提高4MPa;电耗下降5kWh/t;熟料成本下降30  相似文献   

6.
田野  黄冰 《水泥工程》2010,(1):39-39,44
<正>重庆某地处山区的水泥厂原有一台Φ2.5m×42m窑尾带立筒预热器的回转窑,其熟料产量为7.5t/h,水泥生产能力为6万t/a。前些年为满足当地建设发展所需,对烧成系统进行了扩径和窑尾增设五级旋风预分解系统的改造。改造后窑系统熟料产量达到了27.1t/h,超过了设计保证指标(25t/h)达10.8%,年水泥生产能力达到23万t。  相似文献   

7.
1 引言 我厂原有Φ2.2×8.5m机立窑一台,1995年春扩径改造为Φ2.45×8.5m,至今已连续三年熟料台时产量平均稳定在10t/h以上,出窑熟料fCaO平均稳定在2.4%以下,熟料28天抗压强度平均稳定在62MPa以上,企业技术指标及经济效益均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某公司2~#机立窑规格为Φ2.5×10m盘塔式窑,1997年4月改扩为Φ2.9×10m盘塔式机立窑。扩径后,该机立窑的产量比原来有了较大提高,台时产量平均提高1.8t/h。但该窑扩径后,煅烧不如原来稳定,特别突出的问题是卸料不畅,即使提高卸料器转速,也不能改变这一现状。起初,认为是扩径后,操作工不适应所致,然而,经过半年多的操作努力,问题一直没有解决,造成该窑烧成困难,呲火、偏  相似文献   

9.
倪宏山 《水泥》2003,(11):13-14
1主机设备和生产情况表1为主机设备表;表2为1999~2003年上半年产质量的完成情况。表1主机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中卸式烘干磨Φ3.5m×10m预热器C1:2-Φ3312mmC2:1-Φ4812mmC3:1-Φ5116mmC4:1-Φ5116mmC5:1-Φ5416mm分解炉改为TD炉(Φ3812mm)+NMFC炉(Φ3300mm)回转窑Φ3.2m×46m篦冷机503H-609H-825H已采用“TC”充气梁技术进行改造高温风机DIBB24风量:210000m3/h;风压:7kPa窑头排风机Y4-73№16D风量:160000m3/h表21999~2003年上半年生产情况时间台时产量/(t/h)熟料28d抗压强度/MPa熟料热耗/(kJ/kg)水泥电耗/(kWh/t)199932.755.24456…  相似文献   

10.
0 引言 我厂Φ3×11m盘塔式机立窑于1995年5月投入生产,该窑同时配备立窑偏火自控系统及微机控制预加水成球系统,经过一年的实践,产量平均10.6t/h,熟料强度58MPa,熟料单位热耗平均4800kJ/kg,吨熟料电耗23kWh,达到了预期效果,但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自1996年7月开始,我们逐步在窑体结构、煅烧方法、卸料结构、风机节能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收到了增产节能、提高熟料质量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赵学勇 《水泥》1993,(6):15-19
我厂Φ3×48.55m带五级旋风预热器的干法回转窑,(以下简称宝山窑)其悬浮预热器系统是从日本水泥公司(NCC)引进的高效节能设备。设计指标为产量25t/h,热耗3970kJ/kg熟料。1990年12月10~15日通过72h性能考核,实际达到产量25.62t/h,热耗3750kJ/kg熟料。自1990年7月试生产以来,由于受生料  相似文献   

12.
广西南宁五象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6月起,在Φ2.84×10m机立窑上试用铜锌尾矿作矿化剂,获得了熟料28天抗压强度提高9.1MPa、标准煤耗下降到129.2kg/h、台时产量从9t/h提高  相似文献   

13.
针对乌海蒙西水泥有限公司悬浮预热器窑进行的节能技术改造,经过几年的运行数据分析表明:熟料烧成热耗降至3178KJ/kg(760kcal/kg),熟料综合电耗降为60kwh/t,标准煤耗降为146kg/t-cl,熟料台时产量由原来的8t/h小时提高至25t/h,年产熟料由改造前的5万吨增加到18.8万吨。  相似文献   

14.
0前言我公司熟料二车间回转窑为Φ3.5×45m四级预热器窑,年产熟料12万吨,配套生料磨为Φ2.6×12m三仓(含1.5m烘干仓)磨机,台产38t/h。2005年8月对窑台产攻关后,台产大幅提高,生料量略显供应不足,表现为生料磨运转率达  相似文献   

15.
崔明  范雅娟  朱显国 《水泥》2003,(2):33-35
我厂1号窑为Φ3.5m×60m立筒预热器窑(克虏伯型)。该窑系统原为Φ3.5m/3.0m×60m立筒预热器窑,于1988年对其进行扩径改造,同时将3环4钵一级4个旋风筒的立筒预热器改造为2环3钵带二级旋风筒的立筒预热器,设计台时产量为25t/h。改造后,台时产量徘徊在22.5t/h左右,熟料3d抗压强度仅为22MPa左右,而且经过10多年的运行,设备老化严重,粉尘排放超标。在2002年5月份大修期间对该回转窑系统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造。1改造内容1.1喂煤系统的改造由于煤粉潮湿,煤粉库挂壁严重,下煤不好,特…  相似文献   

16.
我公司在没有经过大的设备改造前提下,通过优化配料与工艺操作,优化生产工艺和中控操作,对工艺技术改造,提高余热发电等措施,运行效果良好:Φ4.8 m×72 m回转窑产量达到6 500 t/d,吨熟料标准煤耗达到100 kg/t以内,吨熟料综合电耗降低至50 kWh/t以内。  相似文献   

17.
我公司现有两台机立窑,1号窑由Φ2.5m×10m扩径为Φ2.75m×10m,配用风量为250m3/min、风压为34 323.3Pa的罗茨鼓风机;2号窑为Φ2.9m×10m,配用风量为255 m3/min、风压为29 421Pa的罗茨鼓风机。公司从1998年以来,先后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使两窑台产分别提高了3t/h以上,熟料强度提高了3MPa左右,攻克了水泥熟料凝结时间偏慢的难题,煤耗降低了10%左右。下面就此分别加以论述。1 用不定型耐火浇注料浇注喇叭口机立窑由于边壁效应,加之窑壁不断向周围空气介质扩散热量,使立窑中、边部温差加大,这也是影响立窑熟料产质量的主…  相似文献   

18.
我公司1#水泥生产线经过改造,磨机规格由Φ1.83×7m更换为Φ2.4×7m磨机,立窑由Φ2.5×10m扩径为2.9×10m。水泥磨机产量由原来不足10t/h增加到18.3t/h左右,年产能力达到10万t。但1~#装包系统仍为原有的设备和工艺系统。为满足1~#线增产后的包装要求,不得不提高装包系统运转率。运转率提高后,因设备陈旧和工艺布局的不合理,装包系统便暴露出许多问题。为此,公司于1995年9月对1~#装包系统进行了改造。自改造后运行以来,效果良好。笔者将这次改造作一介绍,供  相似文献   

19.
望都县水泥厂φ2.2×8.5米液压塔式机立窑于1984年10月份建成投产。几年来,熟料台时产量达6吨/时,标准煤耗170千克/吨熟料左右,熟料标号达500多号,基本上达到了设计能力。在双增双节运动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机立窑的产质量,降低消耗,增加效益,对扩大φ2.2×8.5米液压塔式机立窑窑径进行了探  相似文献   

20.
油坑水泥三厂原有两台机立窑,其中一台Φ2.5m×8m机立窑基本达到设计能力,台时产量7.0~7.5t;为了进一步挖掘设备能力,决定投资10万元,对该立窑进行扩径,由原来Φ2.5m×8m扩至Φ2.7m×8.5m。技改工作由2000年元月20日至28日止,仅用一周时间,经过三个月生产实践,扩径后台时产量比扩径前提高20%,吨熟料电耗降低kWh,改善了立窑质量。这次技改扩径,主要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改造(图1):图1 技改前后对比 (1)窑口用10mm钢板加高一圈筒体高度为500mm,考虑到单纯提高窑筒体会使窑口操作平台距离过高,看火操作不方便,故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