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运用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了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模型,依据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资源节约、水资源良性循环、生态环境保护等角度出发,建立了综合反映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可量化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为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效益评价提供科学方法,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干旱半干旱地域灌区农业发展既受水资源短缺制约,同时又受到经济务件、社会因素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为评价干旱半干旱地区灌区水资源的综合效益,结合干旱半干旱地区灌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特点,以通辽市农灌区为例,建立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分析评价模型,对通辽市农灌区1995,2002,2007年的水...  相似文献   

3.
张燕妮  魏晓妹 《人民长江》2009,40(20):64-66
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可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使水资源在整体上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采用线性加权法将层次分层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确定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的指标权,运用模糊物元理论构建了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利用MATLAB 7.0编程,以宝鸡峡灌区为例,评价了该灌区现状年及规划年的水资源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水资源日益短缺、开发过度的现状,将物元理论应用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的领域,并以黑河中游为例,选取该地区6个子区域作为待评物元。通过合理优选评价指标,建立了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指标体系及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并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本次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实例研究表明:运用物元可拓模型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是可行的,结论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云理论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存在不确定性的特征,将云模型引入到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领域中,利用云理论实现评价等级的定性与定量转换。将云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于海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为"较弱"等级;南水北调中线调水100亿m~3后,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介于"中等"和"较弱"等级之间,改善不明显。该模型可以将不确定性概念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用隶属函数描述了评价等级的模糊性,又利用超熵概念充分考虑了隶属度本身存在的随机性,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6.
从郑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了郑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物元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郑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郑州市的水资源开发处于饱和阶段。  相似文献   

7.
8.
水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资源,水资源费的波动对工业生产有着较大影响。目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已先后开始征收水资源费,但征收标准存在较大差异且多数标准并未随经济社会发展而调整。根据影响水资源费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多种要素,构建了水资源费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江苏某市一般工业地表水的水资源费测算中。测算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水资源费与当地自然及社会经济情况相关。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水资源费的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9.
为对低影响开发(LID)措施综合效益进行量化评价,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及社会等因素,选取径流量削减率、污染物削减率、成本投资、运行效益、雨水利用、生态价值等16项LID措施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云模型构建了 LID措施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将评价体系应用于南京一住宅小区的4个LID措施初步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将高维降维技术的投影寻踪模型引入到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的研究中,并采用生物群体智能算法对投影寻踪模型进行优化,以提高投影寻踪模型的准确度。以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3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并提出了5类等级标准。以漳河灌区为例,利用所建模型对该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进行研究,并对不同指标的贡献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漳河灌区2013年的综合效益等级为等级Ⅲ(一般);在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研究方面,优化后的投影寻踪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沿海地区的开发建设,大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该区域水资源并探讨其风险现状,本文分别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水资源现状、社会经济水平等方面建立评价体系,根据不同的突变类型确定各指标的风险值,然后运用突变理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风险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大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高度风险状态,评价结果基本能够反映区域水资源利用现状;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和风险等级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合理性,可为该区域水资源管理规划和风险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活用水多样化趋势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杭州市生活用水需求变化与用途多样化趋势的调查研究,用量化分析方法寻找与之相关的因素,并以此预测城市用水趋势。针对目前城市生活用水量日益增加、其中低质杂用水的比例较大的情况,从水环境综合治理角度,探讨城市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最佳系统方式,并提出污水资源化、充分利用雨水、建立新型给排水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云模型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中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受主观性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权重确定方法。将云模型引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中,并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分值为0.390,开发利用水平较低。基于云模型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值的方法具有结果客观,算法容易实现的优点,有助于促进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评价,为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4.
厦门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在建立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厦门市2001—2007年水资源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厦门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相对较高且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水平较高;相对而言,厦门市水资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针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开源、节流、保质和管理4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舟山群岛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海岛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探讨海岛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出了以保供水为主,结合防洪水、排涝水、抓节水、治污水的综合性开发利用模式——all in use(AIU)模式。针对用水需求年内变幅明显、水面蒸发量大、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的边远海岛,提出了以地下水库为存储空间,以截洪沟拦截汇水,以竖井收集来水的开发利用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径流,形成水资源高效利用体系。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河北省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浪费、水价偏低、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 ,提出了对策建议 :统筹城乡水资源 ,增加地表水资源调配工程 ,强化节水 ,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加大治污和水资源保护力度等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保障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广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水平,构建了4个准则层17个指标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对广西水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广西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中等,为基本可持续水平,水资源利用效率权重偏小;为满足广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建议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综合评价城市水资源使用和当地的水生态环境现状是有效实施城市水资源管理的前提和终结点。本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总结,构建了城市水资源利用与水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将粗糙集理论应用到指标体系的评价中,利用动态约简方法的特点,降低了已有评价方法中的对专家主观判断的依赖性,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给出的基于动态约简的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算法,对北京市用水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从概念和方法演变的视角总结分析了目前基于水足迹网络(WFN)和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的两种主要水足迹评价(WFA)方法,并系统比较了二者的差异与联系.在此基础上,以解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根本目标,提出了服务多用户、面向多目标、覆盖全过程的综合水足迹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体现了生命周期思想,又具有系统性,同时强调了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