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文化凝炼的重要内容,它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的精神动力,也是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共识。以项目化活动为支撑,着重围绕少数民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进行分析,探索以传统文化为根、民族融合为本、身体力行为径的教育模式,凝聚价值共识,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2.
选取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籍贯为西北和内蒙的400名回族、藏族、蒙古族和维族本科生,采用发放问卷和个案深度访谈的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的语言使用情况、人际交往状况(身份认同)、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恋爱观)和民族意识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反映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情况,以说明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精神层面的文化认同状况,对引导少数民族成员树立正确的文化认同,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借鉴黄彩文的"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调查表,对贵州民族学院的400多名来自十几个少数民族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学校应当重视并加强"文化适应"教育。对民族学院开展"文化适应"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促使各种思想文化的交往、冲突与融合加剧,直接影响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并对民族精神的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把握自我认同、发展先进文化、去除功利思想等三个关键点和采取培育主体的人文素养、塑造大学文化、改革传统民族文化教育体制、开展特色民族文化实践教育等四个措施,对如何强化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结合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探讨了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生活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维护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6.
加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澄清不同层面上的情感认同、组织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关系,对于切实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情感认同是基础——对大学生加强党史、党情和世情、国情的教育;组织认同是载体——加强高校的党建工作;价值认同是目的——对大学生加强党的执政理念教育。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党员是党的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创新载体、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机制等措施,切实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从而实现学生党员时党组织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8.
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全面发展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研究能为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和支持青年创业提供理论支撑;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实践能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探索途径;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依托的综合素质训练体系能为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发展我国民族教育对于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作用.认为民族教育既是对国家主流文化的一种传承,也是对少数民族自身文化的一种保护和延续.搞好民族教育,既有利于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又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国内少部分高校对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施行民族预科教育。依托多年新疆民族预科英语教育方法研究的课题成果,结合笔者基础民族教育经验,对新疆民族教育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述,特别是对相关经验进行了总结,期望对民族预科教育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在这个信息不断更新变化的社会里,我国开始重视文化的发展,进而掀起了文化的浪潮。但在这个浪潮中,弘扬和发展民族舞蹈文化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的宣传和教育,来唤醒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使他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归属感与自豪感得到增强,让他们也意识到人类文化多元性的特点,对于云南少数民族的舞蹈更应该如此。本文就是在信息环境下,对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和传承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市场化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是云南省民族文化资源的富矿,对其市场化运作的特殊性、市场发展状况及原因、市场化策略的研究,不仅能够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而且对于发展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建设小康社会,乃至推进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都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探讨通过对大学生安全教育方面必要性、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总结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措施.强调安全教育在提高大学生安全水平长期有效性上的重要作用,突出其对于强化民族安全水平保障作用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针对大学生群体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不同的认同维度开展研究。显性层面,通过调查发现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词的整体认同度都很高,同时对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的认同度又是依次增高。隐性层面,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的认同仅关注宣传材料的内容,对于作者、来源等缺乏一定的分辨能力。因此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依据实证研究结果,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正处于身份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外来文化的侵入可能会影响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对近10年来大学生文化认同实证研究中的研究变量、对象和视角进行了梳理,发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不高,但对大学生文化认同是否发生显著性变化学者们说法不一,选取大学生文化认同作为唯一变量的研究较多,有关大学生文化认同和其他变量的对比研究应是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学业倦怠包含了情感衰竭、讥诮和个人成就感低落,对个体的学业发展、能力提高和人格完善有影响,也与文化适应态度的倾向性有关.从整体上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倦怠水平偏高,而四种丈化适应模式也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大学教育在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倦怠状况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积极倡导合理的文化适应模式,并进行"融合意识"的培养和"双文化认同"态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面对新时代各种思想观念和文化,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首先是面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统一"。"八个统一"严密的逻辑结构和丰富的理论内容对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载体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查表明: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不容乐观,除少数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认同外,多数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政治认同歧误,政治认同总体偏低,且存在认同盲目性和认同人格分裂现象.主要原因是因为社会现实、学校教育、网络环境以及学生自身等因素的不良影响.要消除社会负面影响,加强政治认同教育,营造健康网络环境,注重社会政治实践,强化自身政治素质,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和健康的政治人格,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云南10所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基础上,通过使用多重指标多重因素(MIMIC)模型,以验证性因素分析的3个文化认同因子作为因变量,探讨高职院校学生的民族、性别、年级、母语掌握程度、学校所在地等几个自变量对母语文化、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认同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民族、性别、年龄、掌握母语语言能力程度、院校所在区域、籍贯的少数民族学生对母语文化认同的程度影响差异较大,但对主体文化和英语文化的认同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在全国性的教育改革及相关师资建设政策实施的影响下,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得到了推进和改善,该地区师资培养的发展既有国家政策的直接影响,又是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体现,对该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这个时期该地区师资培养状况进行分析,可为以后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