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超声波技术提取栀子甾醇工艺研究,探讨不同提取剂、提取剂用量、提取时间、次数及超声波功率对提取效果影响;采用正交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超声波功率100W,石油醚作为提取剂,料液比1∶8,提取1次,超声波处理时间为25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栀子甾醇提取率为3.12mg/g。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技术提取栀子总甾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超声波技术提取栀子甾醇工艺研究,探讨不同提取剂、提取剂用量、提取时间、次数及超声波功率对提取效果影响;采用正交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超声波功率100W,石油醚作为提取剂,料液比1∶8,提取1次,超声波处理时间为25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栀子甾醇提取率为3.12mg/g。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植物甾醇与甾醇酯的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为甾醇与甾醇酯的分离分析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植物甾醇与甾醇酯的分离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植物甾醇与甾醇酯的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为甾醇与甾醇酯的分离分析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植物甾醇单体分离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介绍以精制混合植物甾醇为原料分离甾醇单体工艺,主要是溶剂结晶法富集豆甾醇或谷 甾醇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植物甾醇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独特的消炎、退热及抗肿瘤等功能,但其不溶于水,脂溶性也相当有限的缺点限制了其应用前景。酯化后的植物甾醇酯不仅大大改善了植物甾醇的脂溶性,而且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作用优于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酯的合成正成为世界各国竞相研究的热点。目前,已报道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脂肪酶催化法和超临界生物酶法。后两者均采用酶做催化剂,由于酶的生产成本高,且酶法生产率低限制了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因此化学合成法仍然是植物甾醇酯商业化生产的主要方法和研究重点。本文以此为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植物甾醇酯的化学合成及其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概况和最新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粮食与油脂》2017,(1):43-45
利用植物甾醇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差异,使用结晶法提纯植物甾醇,并对植物甾醇的结晶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结晶过程中采用体积比为1∶1的正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溶剂,在料液比1∶15(g/mL)、结晶温度5℃、结晶时间4 h的条件下,植物甾醇的纯度可达到98.3%,回收率为83.21%。  相似文献   

8.
刘虹蕾  缪铭  江波  张涛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4):434-437,441
植物甾醇酯作为一类特殊的新型健康食品配料,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其开发利用研究,目前已成为食品科技工作者和生产厂商的研发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植物甾醇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简要概述了植物甾醇酯的性质、功能以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植物甾醇酯作为一类特殊的新型健康食品配料,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其开发利用研究,目前已成为食品科技工作者和生产厂商的研发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植物甾醇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简要概述了植物甾醇酯的性质、功能以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甾醇的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甾醇的分布与种类,并从植物甾醇的角度论述了其功能与应用、来源、生产、开发利用现状和市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该文概述植物甾醇酯的性质、重要生理功能、安全性及其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应用,并展望其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脂肪酶催化合成肉豆蔻酸植物甾醇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在有机介质中不同脂肪酶催化合成肉豆蔻酸植物甾醇酯,选定脂肪酶AYS为催化剂。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己烷体系中,最优的反应条件为肉豆蔻酸和植物甾醇摩尔比为3∶1,脂肪酶AYS用量为底物总质量的10%,反应温度50℃,反应72h后酯化率可达69.93%。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甾醇酯制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氧化钙为催化剂,用植物甾醇与脂肪酸直接酯化合成植物甾醇酯的合成工艺,探索了不同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及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并且与其他催化剂(氧化铝,氧化锌,硅胶,4分子筛)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氧化铝为催化剂,在氧化铝用量0.8%,酸醇摩尔比1.4∶1,反应温度190℃下反应10 h,酯化率最高,可达99.5%;氧化钙、分子筛和硅胶也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植物甾醇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总结近年来有关植物甾醇研究进展,包括植物甾醇来源、摄取及安全性,植物甾醇结构与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及应用,植物甾醇提取、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一种栀子中熊果酸提取分离及精制的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研究提取次数、提取时间、超声功率和提取溶剂4个因素,并用正交法进行优化,将得到的提取物用大孔树脂进行精制,研究了精制工艺;栀子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2次,每次60 min,超声功率为500 W,浸提溶剂为80%乙醇溶液。筛选出AB-8大孔树脂用于吸附分离熊果酸,其工艺为上柱浓度30 mg/mL,上柱流速为2 BV/h,洗脱流速2 BV/h,采用40%~90%乙醇溶液作为洗脱剂,得到熊果酸纯度在80%以上,且产率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醇酯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醇酯的性质、应用、合成方法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为开发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醇酯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提供参考.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醇酯的合成方法有化学法和酶法.随着生物技术与食品科技的发展,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醇酯的合成工艺将朝着绿色、低能耗、无污染和高安全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植物甾醇(Phytosterol,PS)是一种植物中的天然成分,可以从大豆、玉米等天然植物中获取.因其结构上与胆固醇相似,可通过抑制人和动物肠道中胆固醇的吸收,表现出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  相似文献   

18.
栀子黄色素纯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从干栀子果中经抽提、萃取、层析法纯化栀子黄色素的工艺条件,栀子粉以70%的乙醇水溶液提取,再经正丁醇萃取除去栀子苷,粗品经聚酰胺层析分离出栀子素,纯化栀子黄色素的得率为4.54% ,A238/A440之比约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