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扫描仪(EDS)等分析方法,结合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TA1/Q235R爆炸焊接复合板的界面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TA1/Q235R在爆炸焊接后形成了规律的波状结合界面以及不均匀的漩涡状组织。漩涡组织主要由TiFe、TiFe2等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组成,漩涡组织中裂纹、夹杂物、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等缺陷导致界面的破坏易沿波形轨迹发生;钛/钢界面拉伸剪切强度达194 MPa,复合板的最大抗拉强度为440 MPa;拉剪断口表现为以脆性断口为主的混合断裂特征,断口特征表明漩涡组织中金属熔化层对钢侧的结合强度高于钛侧。板材拉伸断口为韧性断口。  相似文献   

2.
采用合适的工艺参数对B30白铜和Q345A钢进行爆炸复合,并对复合板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复合板的抗拉强度达483 MPa,抗剪强度达222.3 MPa,其力学性能可以满足实际使用要求;金相组织观察显示,复合板连接界面呈波状结合,从界面处向母材基体的晶粒逐渐由等轴细晶向粗晶转变,并且在碳钢一侧发生了原子扩散现象;进一步对结合界面进行XRD分析证实,复合板靠近白铜一侧界面并发现有金属间化合物生成,说明文中所采用的爆炸焊接工艺可行,所得复合板具有满意的组织和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能够更好的指导复合材料焊接工艺的制定,采用自熔等离子弧焊、埋弧焊和钨极气体保护焊3种焊接方法进行组合焊接。焊后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等分析方法,分析了轧制复合板及其接头的微观组织、界面元素分布、显微硬度及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基材和覆材(复合材料的耐腐蚀层)界面元素扩散层厚度约10μm,由于增碳层和脱碳层的存在,显微硬度值随之升高和降低,抗拉强度达665 MPa,断口形貌呈韧脆混合断裂特征。焊接后,基材与过渡层焊缝界面扩散层厚度约5μm,基材与覆层焊缝界面扩散层厚度约3μm;第一道覆层焊缝由于受到多道焊缝焊接热的作用,铁素体体积分数含量达65%,平均显微硬度约380 HV0.2;接头抗拉强度与复合板相比降低约11%,断口韧窝大小、深度明显减小,断裂在焊缝处。  相似文献   

4.
研究退火及时效处理对焊态R60702各区域微观组织的影响,尤其是焊缝及热影响区处针状马氏体微观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β相退火处理或时效处理均使得焊缝和热影响区针状马氏体减少或消失,焊缝热影响区亚结构得到回复,第二相金属间化合物Zr(Fe,Cr)2在晶界处析出聚集.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复合板在焊接过程中复杂的热力学行为,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304/Q345R复合板的焊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热电偶和盲孔法获得了焊接接头的热循环曲线和残余应力分布规律,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同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晶粒形貌和元素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焊接接头部位的微观组织演化规律. 结果表明,焊接残余应力最大值为312 MPa,位于焊趾附近,残余应力沿焊缝至母材方向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 在两种材料的交界面处发现残余应力不连续现象. 焊接接头微观组织主要由奥氏体和铁素体组成,复层熔合线附近的铁素体以板条状和针状形成带状过渡区,而熔合线附近的奥氏体晶粒成柱状形貌且尺寸更为微小.  相似文献   

6.
孙景荣 《电焊机》2002,32(2):28-30
钢/钛复合异种材料常规无法进行电弧焊接。设计了特殊的接头形式、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措施,完成钢/钛复合材料焊接的全过程,并满足产品设计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铸造技术》2017,(6):1451-1454
对公路钢桥复合钢板进行了电弧焊和钨极氩弧焊,考察了3种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焊接接头区域的显微组织变化,对热影响区中的铁素体含量和奥氏体含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3种焊接接头中,焊接接头B具有最佳的强度和塑性结合,且焊接接头A和焊接接头B的抗拉强度要高于焊接接头C,即采用电弧焊工艺得到的焊接接头的性能要优于电弧焊+钨极氩弧焊焊接接头。2205钢与过渡层焊接接头A和焊接接头B中的热影响区宽度较为接近,且都小于焊接接头C中的热影响区宽度。16Mn钢与过渡层焊缝界面的脱碳层宽度从大至小依次为:焊接接头A>焊接接头B>焊接接头C。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1060Al/TA2/CCSB爆炸复合板结合界面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板在其界面处呈现连续均匀分布的波状结合,界面处存在漩涡、熔化块、表面微裂纹和绝热剪切带等缺陷。对复合板进行拉脱测试和剪切测试,拉脱断裂发生在1060Al/TA2界面,1060Al/TA2界面的剪切强度低于TA2/CCSB界面。复合板波状界面的存在,阻碍了拉伸过程中的颈缩过程,使复合板塑性提高。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到400℃,结合界面发生回复,消除了加工硬化效应,使得界面硬度降低;ASB消失并转变为等轴α晶粒,缺陷减少;界面处的熔化块发生溶解,使复合板结合界面组织结构更加均匀,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温度淬火处理对焊态R60702各区域微观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态R60702合金在α相区低温淬火,焊缝及热影响区为针状马氏体组织,母材为等轴晶组织,但金属间化合物在晶界处聚集.β相区高温淬火,焊缝及热影响区为稍粗针状马氏体组织,母材转变为细针状马氏体组织.耐腐蚀试验表明,两种组织均降低R60702合金的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10.
TiC硬质合金/碳钢爆炸焊接复合板界面微观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TiC硬质合金/碳钢爆炸焊接复合板界面微观组织和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界面上有一断续的熔合层,层厚约10μm,层内为尺寸位于几十个~几百个纳米之间的纳米或亚微米超细晶粒,组成相为铁素体、奥氏体和少量TiC.在界面附近碳钢侧可以看到明显的流线状组织特征,铁索体具有板条状马氏体的结构特征,珠光体层片间距减小,呈流线分布.焊接过程中Ti向钢中扩散15μm左右.  相似文献   

11.
采用透射电镜研究了TA1/16MnR板爆炸焊接界面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爆炸焊接界面的宽度约200 nm,界面存在非常细小的纳米晶及非晶,宽约1.5 nm,长约10 nm,这种细密的组织可能会阻碍Fe和Ti互扩散。在16MnR钢侧,自界面向基体依次为异常长大的晶粒、回复组织、纳米晶和形变的等轴晶,而TA1侧存在少量形变孪晶。  相似文献   

12.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显微硬度计,对爆炸焊接316L/TA2复合板结合界面的显微组织,成分和显微硬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界面呈波状;316L与TA2结合界面之间有一层约为5μm的熔化层:波尾处存在漩涡状熔化块,熔化块内有微裂纹和气孔;界面附近的基体组织产生了剧烈的塑性变形;钛一侧存在绝热剪切带;界面附近的原子存在扩散现象;界面区的显微硬度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徐韦锋  刘金合  栾国红  董春林 《金属学报》2008,44(11):1404-1408
对14 mm厚板铝合金搅拌摩擦焊(FSW)接头焊核区微观组织、整体和分层切片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当旋转速度为400 r/min, 焊接速度为60-100 mm/min时, 接头抗拉强度σ b、屈服强度σ0.2和延伸率δ随焊速的升高而降低。焊缝分层切片的σ b, σ 0.2和δ上部最高, 分别达到了186.7 MPa, 100.3 MPa和14.1%;下部最低, 分别为157.5 MPa, 80.2 MPa和10.1%。微观断口中存在大量的网状韧窝, 切片上部韧窝最深, 焊缝根部可见沿晶界的二次裂纹和浅韧窝。显微硬度分布为焊缝上部高于下部, 沿焊缝中心呈不对称分布. 焊核区上部等轴再结晶晶粒尺寸大于焊缝下部. 焊核区上部的第二相粒子相对下部更均匀和细小, 强化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时效处理对QBe2/Q235爆炸复合板的QBe2侧硬度的影响,得出复合板的较佳时效处理工艺为310~320℃时效3 h;并研究了在该时效处理工艺前、后,复合板的剪切、粘结和弯曲性能,以及界面显微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时效处理后复合板的剪切强度没有明显变化,而粘结强度明显降低,冷弯性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并且在QBe2侧产生了沉淀硬化.  相似文献   

15.
TC4钛合金摩擦焊接头的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钛合金TC4(Ti-6Al-4V)摩擦焊接性能进行了较详细的试验分析。结合摩擦焊接参数的优化选择,叙述了该合金摩擦焊接过程的特点,讨论分析了其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及焊合区的显微组织结构。试验结果表明,该合金具有良好的摩擦焊接性,在无特殊保护措施的条件下,优化工艺,可获得良好的焊接接头。由于TC4钛合金导热系数小,热塑性高,容易氧化,摩擦焊亦选用较小的规范参数。焊合区硬度略低于母材,拉伸度样断于母材,拉伸、冲击断口均表现出明显的韧性断裂特性。力学性能数据表明,用优化的规范参数,TC4钛合金可获得等强、等韧甚至超强、超韧于母材的摩擦焊接接头。TC4钛合金摩擦焊接接头焊合区组织为细密的网蓝状组织,焊合区与母材过渡区为双态组织。  相似文献   

16.
热挤压对SiCw/MB15镁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EM,TEM,X射线衍射仪等方法,研究了挤压对SiCw/MB15镁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挤压后复合材料组织更加均匀,SiC晶须长轴与挤压方向平行,晶须的增强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显著提高了SiCw/MB15镁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对于铝/镁搅拌摩擦焊(FSW)接头,当母材厚度过大时,容易沿界面形成较厚的脆硬金属间化合物(IMCs),导致接头成形极其困难。本研究创新地采用界面互锁复合Zn层,研究了厚板铝/镁FSW接头界面IMCs演变和接头性能变化规律,为后续实现铝/镁FSW接头的高强度连接提供了理论及实践依据。结果表明,斜对接接头镁侧界面上部生成了平均厚度为69.7μm的低熔点共晶层(Mg+Al12Mg17),中部和下部生成了平均厚度为42.7和21.2μm的IMCs,该IMCs层由Al12Mg1 7和Al3Mg2组成。相比于斜对接接头,当采用界面互锁复合Zn层时,界面局部位置生成了Al-Mg-Zn相(Al5Mg11Zn4)和Mg-Zn相(Mg Zn2、Mg2Zn3)替代了原有的Al-Mg IMCs,最小IMCs厚度仅为3.9μm。拉伸结果表明,接头抗拉...  相似文献   

18.
铝合金LD10的搅拌摩擦焊组织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搅拌摩擦焊是 2 0世纪 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固态塑性连接方法 ,在航空航天结构中铝合金件的焊接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文中试验研究了航空航天结构件常用的LD10铝合金的搅拌摩擦焊技术。通过工艺试验 ,对其塑性连接时的焊缝成形、焊缝组织形态及接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用搅拌摩擦焊方法焊接板厚6mm的LD10铝合金 ,当规范参数合适时 ,可获得外观成形美观、内部无缺陷、几乎无变形的平板对接接头。从显微组织角度 ,焊接接头可分为五个区域 ,即焊核、热力影响区、热影响区、轴肩变形区和探针挤压区 ,各区域的组织有明显的特征。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表明 ,接头的抗拉强度可达母材的 87% ,高于熔焊接头的强度 ,断裂位置大多位于热影响区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厚度Ti60钛合金板材电子束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厚度Ti60合金板材的焊接接头均由熔合区、热影响区和母材区组成,熔合区由粗大的柱状晶组成。板材厚度对柱状晶内部显微组织影响很小,不同厚度的板材熔合区柱状晶内的显微组织相似,均由细小的片层α相和少量β相组成,不同厚度的板材电子束焊接接头熔合区均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700℃焊后热处理会使熔合区α相的边界处析出大量的硅化物。  相似文献   

20.
采用在线去应力退火工艺对线性摩擦焊TiAl合金接头进行处理,避免了焊后裂纹的产生。显微组织分析表明,接头焊缝区与热力影响区界限明显,焊缝区主要由等轴γ晶组成,并含有少量的α2相。靠近焊缝的热影响区内的层状γ晶具有明显的流线特征,其方向与焊接界面热塑性金属的流动方向一致。接头的显微硬度从母材区到焊缝区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焊缝区显微硬度相较于母材区增加了约1700 MPa;接头的室温抗拉强度与母材相当,在683 MPa到717 MPa之间。焊缝区的细晶强化效应是接头强度较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