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基于二进制的混沌否定选择算法在检测器生成阶段对混沌映射产生的混沌序列离散化生成的候选检测器,不利于知识和数据的分析,也会造成检测器集生成速度慢及检测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实值的混沌否定选择算法.引入混沌理论,采用混沌特性更好的自映射构造n维混沌映射生成候选检测器中心点,改进了传统的检测器生成机制,更适合处理高维空间问题;对原有的V-detector算法进行了优化,通过定向移动与计算几何中心相结合的思想确定检测半径.旨在满足预期覆盖率条件下尽量使半径取值最大化,扩大检测器集的覆盖范围,减少检测器数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检测器集的生成速度和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2.
宋欣  叶世伟 《计算机工程》2008,34(8):205-207
高维非线性数据的降维处理对于计算机完成高复杂度的数据源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从拓扑学角度分析,维数约简的过程是挖掘嵌入在高维数据中的低维线性或非线性的流形。该文在局部嵌入思想的流形学习算法的基础上,提出直接估计梯度值的方法,从而达到局部线性误差逼近最小化,实现高维非线性数据的维数约简,并在Swiss roll曲线上采样测试取得了良好的降维效果。  相似文献   

3.
有效的检测器生成算法是入侵检测的核心问题。针对现有算法存在检测率低、匹配阈值固定、检测器集合庞大等问题,通过对人工免疫系统中否定选择算法原理的分析,提出一种生成最有效检测器集的变阈值模糊匹配否定选择免疫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到入侵检测系统中。算法采用随机生成和基因库相结合的候选检测器生成机制,在保证检测器多样性的同时,提高了候选检测器成为成熟检测器的比率。为了消除冗余检测器的产生,提高检测器集的检测效率,算法在模糊匹配的基础上生成有效检测器集。同时,匹配阈值可变,可大幅降低黑洞数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入侵检测率,降低了虚警率,整体检测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4.
基于局部线性逼近的流形学习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流形学习方法是根据流形的定义提出的一种非线性数据降维方法,主要思想是发现嵌入在高维数据空间的低维光滑流形.局部线性嵌入算法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流形学习方法,传统的局部线性嵌入算法的一个主要缺点就是在处理稀疏源数据时会失效,而实际应用中很多情况还要面对处理源数据稀疏的问题.在分析局部线性嵌入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局部线性逼近思想的流形学习算法,其通过采用直接估计梯度值的方法达到局部线性逼近的目的,从而实现高维非线性数据的维数约简,最后在S-曲线上进行稀疏采样测试取得良好降维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基于免疫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中检测器的生成效率,减小计算量.对Forrest的否定选择算法(NSA)进行改进,提出候选检测器集的生成不再采用随机方式,而通过对两个数据集(一是已有的合格检测器集,二是自我数据集)进行变异来产生,即利用部分已有的检测结果反馈生成成熟检测器.改进算法提高了候选检测器成为成熟检测器的比率,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流形学习方法是根据流形的定义提出的一种非线性数据降维方法,主要思想是发现嵌入在高维数据空间的低维光滑流形。从分析基于流形学习理论的局部线性嵌入算法入手,针对传统的局部线性嵌入算法在源数据稀疏时会失效的缺点,提出了基于局部线性逼近思想的流形学习算法,并在S-曲线上采样测试取得良好降维效果。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基于免疫的入侵检测系统采用低级别的二进制检测器,妨碍了有意义的知识提取,对Nonself空间的覆盖也不完备。对二进制Self集的确定和有效检测器的生成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了实值否定选择算法,加入了实值检测器,构成混合检测器集合,在检测阶段对会话和数据包同时进行异常检测。实验结果ROC曲线表明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误报率。  相似文献   

8.
数据挖掘中的流形学习降维算法可以应用于图像分类等领域。提出一种面向图像分类的流形学习降维算法Mod-LLE(Modified Locally Linear Embedding)。该算法是针对高维数据的局部线性嵌入降维算法的改进,其整合了图像识别信息来更好地改善优化效果,达到在处理过程中保证原始数据固有的拓扑组成结构。以标准数据集作为案例进行测试。图像分类功能测试与降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人脸图像的分类精度比较高,降维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前入侵检测中传统否定选择算法忽略了正常和异常模式之间的模糊界限而造成了检测效率低下,以及生成的检测器数量冗繁,用在非我模式识别时计算复杂度相当高.针对这些缺陷,重点研究了在入侵检测系统中定义模糊检测规则的重要性,并提出利用免疫算法的优化搜索性能来进化模糊检测器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生成的检测器能够允许更简洁的自我和非我的表示方式,降低了检测规则的脆弱性,检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局部线性嵌入算法(LLE)因其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和高效性适用于很多降维问题,新的自适应局部线性嵌入(ALLE)算法对数据进行非线性降维,提取高维数据的本质特征,并保持了数据的全局几何结构特征,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对于非理想数据的降维结果均优于LLE算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免疫的入侵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的免疫系统和计算机安全系统所面临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类似.采用生物免疫思想的入侵检测技术可以结合异常检测和误用检测的优点.研究了基于免疫的入侵检测方法,对Self集的确定和有效检测器的生戍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基于反向选择机制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检测器生成算法.可以使用较少的有效检测器检测网络中的异常行为,从而提高了有效检测器生成和入侵检测的速度.通过与基于已有的有效检测器生成算法的系统进行比较,使用本文的方法构造的入侵检测系统速度更快.且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手段已不能充分地解决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为了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建立一个有效的入侵检测系统IDS,针对IDS中成熟检测器检测率低和错误肯定率高的问题,根据人工免疫记忆原理,研究了免疫检测器集中成熟检测器激活,记忆检测器生成与变异机制以及演化,给出了记忆检测器生成算法,研究了记忆检测器变异和淘汰机制。实验结果证明记忆检测器为主的检测器集合实现了检测器自学习和联想记忆的功能,提高了入侵检测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检测率,减少了错误肯定率。  相似文献   

13.
席亮  姚之钰  张凤斌 《软件学报》2021,32(10):3104-3121
人工免疫系统(artificial immune system,简称AIS)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异常检测、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多个领域.检测器是其核心知识集,其生成、优化和检测操作决定了人工免疫的应用效果.目前,人工免疫的问题空间以实值形态空间为主,但实值非自体空间“黑洞”、检测器生成速率慢、检测器高重叠冗余、“维度灾难”等问题,使得人工免疫检测的效果不甚理想.鉴于此,使用邻域形态空间,并改进邻域否定选择算法(neighborhood negative selection algorithm,简称NNSA),引入混沌理论和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多源邻域否定选择算法(multi-source-inspired NNSA,简称MSNNSA),并基于此提出邻域形态空间多源免疫检测器生成与检测方法,改进邻域形态空间下检测器的构造与生成机制,使其更具靶向性,并使获得的检测器具有更好的分布性,提高其生成效率和整体的检测性能,解决以上实值形态空间下存在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检测器生成效率以及检测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已有实值非选择算法中检测漏洞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算法提高对检测漏洞的覆盖。算法基于可变长实值检测器实现,主要思想是把自体样本分为边界自体样本和非边界自体样本。在检测器的生成过程中,鉴别和记录边界自体样本;在对新样本的检测过程中,检测是否匹配边界自体。通过人工合成数据集2DSyntheticData和实际Iris 数据集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检测率较高,在覆盖自体和非自体边界处的漏洞方面明显优于已有的算法。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模糊免疫的检测器生成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入侵方法和网络环境的不断变化,入侵越来越难以防范和检测。针对当前入侵检测过程中检测器生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免疫机制和模糊理论的检测器生成算法。该算法利用改进的否定选择算法来提高生成的检测器为成熟检测器的概率。通过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有效地改善了系统的性能,大大减少了不可避免的"黑洞"数量,黑洞数量大幅下降,检测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基于否定选择算法入侵检测系统检测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入侵检测算法,着重分析了检测器生成模块,对原否定选择算法做出了改进。改进算法主要对采用了基于空间包含的匹配算法和B、T双检测器来进行检测,增强检测器的多样性,提高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能力。最后通过实验证明,改进的否定选择算法提高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免疫入侵检测中实值空间存在的问题,借助免疫细胞的表位组织形式和离散拓扑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形态空间表示法—–邻域表示法.该方法利用数据的集合特性,采用空间中互不相交的邻域表示自体/检测器,并设计匹配策略和检测算法.实验表明,邻域空间可以较好地弥补实值空间的缺陷,提高检测器生成效率,改善系统整体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电力信息系统应用智能电网来管理电力设备。随着社会用电总量的增加和智能电网的推广与发展,电力网络的规模逐渐变大且管理复杂,然而,保障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是重要的。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来自网络的入侵行为和攻击,进而保障系统的安全。本文采用深度强化学习方法中的Dueling-DDQN算法解决网络中存在的入侵检测问题,智能体根据试错式的学习获得奖赏值来训练算法以提高网络入侵检测的效率且同时降低人工成本。最后使用NLS-KDD数据集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ueling-DDQN的网络入侵检测算法可以提高检测的效率,进而更好地保障网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The negative selection algorithm (NSA) is an important detector generation algorithm for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s. In high-dimensional space, antigens (data samples) distribute sparsely and unevenly, and most of them reside in low-dimensional subspaces. Therefore, traditional NSAs, which randomly generate detectors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ntigens, cannot effectively distinguish them. To overcome this limitation, the antigen space density based real-value NSA (ASD-RNSA)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ASD-RNSA contains two new processes. First, in order to improve detection efficiency, ASD-RNSA utilizes the antigen space density to calculate the low-dimensional subspaces where antigens are densely gathered and directly generate detectors in these subspaces. Second, to eliminate redundant detectors and prevent the algorithm from prematurely converging in high-dimensional space, ASD-RNSA suppresses candidate detectors that are recognized by other mature detectors and adopts an antibody suppression rate to replace the expected coverage as the termination condi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SD-RNSA achieves a better detection rate and has better generation quality than classical real-value NS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