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律适用一般意义上是司法三段论的推理形式,但是在疑难案件中,大前提和小前提都需要得到再次建构。解决疑难案件的关键是寻找到案件事实和法律文本之间的契合点。事实剪裁和文本解释作为两种解释路径需要得到司法裁判者的重视。法律适用中的解释学归根结底在于法官的事实剪裁和文本解释。这两种解释路径为司法活动参加者更精确适用法律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2.
法官适用法律形成的判例离不开法律推理与法律解释。行政判例的辅助法源地位之所以得到肯定,因为其符合归纳推理的逻辑。介绍了法律推理中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方法以及实质推理的运用形式,阐述了法律解释的必要性和法律解释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法律解释在法律适用过程中的重要影响,论述了拉伦兹所认为的法律解释的目标以及其应发挥的实际作用,分析了法律解释在法律运行中产生的实际效果,强调把握法律解释在法律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司法者在实践中也要合理的进行法律解释,防止滥用法律解释而产生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4.
"法治反对解释"命题的辩护策略是不充分的,但它提出了一个极有意义的学术问题,即如何看待法律解释的问题."反解释"立场的一个消极主张是,否定法律解释的普遍性.基于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哲学思想,一种新的反解释立场跃然纸上,它以强调法律理解和法律解释之分合来否定解释普遍性的观念.这种分合关系既强调了法律理解在法律实践中的基础性地位,又指出法律解释之于理解的寄生性和补救性.  相似文献   

5.
法律解释能力是法律职业能力的核心和关键。培养法律解释能力是一个复杂而且并不容易问题。法律解释能力主要从基本素养的培养,法律解释的原则、规则、方法的系统掌握,以及相应的实践训练来培养,其培养应该有相互配合的系统性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法律逻辑作为法律实践中极其重要的法学方法论,我国的理论与实务界对其定位与研究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争论.回顾了西方近现代法哲学界对法律与逻辑关系的探讨,这些探讨,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法哲学界所兴起的法律论证理论,为中国法律逻辑的定位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维度,中国的法律逻辑应定位为法律论证的逻辑;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逻辑学界所兴起的非形式逻辑思想,为中国法律逻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方法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8.
对"二奶"立遗嘱是否会因违反公序良俗原则而无效的问题,我国各界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有的认为该遗嘱是有效的,有的认为是无效的。就该案的观点进行了推理,并对判决结果中的问题进行了论证,认为加强以信任为基础的法治构建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我国学者在对交通肇事"逃逸"问题进行解释时,主要采取了文义解释和目的解释的方法。无论哪种方法都有其天然的缺陷,产生了很多让人难以接受的结论。对"逃逸"应该从它的行为结构入手进行解释,认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实属交通肇事罪与遗弃罪的结合犯,这样才能有效解释立法者对其升格法定刑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预设投射问题解释模式的多维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国外有代表性的对预设投射现象的解释模式:语义解释模式、语用解释模式和认知解释模式。指出Fau-connier模式运用认知科学的理念和语境分析的方法,对预设的投射问题做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探讨刑法司法解释的首要前提应该是廓清有关法律解释内涵的迷雾,然后此基础上引入机制的研究思路。通过对刑法司法解释机制的指导理念以及生成机制和适用机制几个方面的考察,为解决我国目前刑法司法解释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研究角度上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对司法解释"立法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解释在我国的法律生活中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其立法化倾向也表现得愈益显著.何谓司法解释“立法化”,这个现象产生与存在的现实可能性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地对它进行认识和评价,学界对此讨论热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必要从积极方面简要阐述司法解释立法化现象在当前我国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可能性与合理性,帮助人们正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观察和分析英汉外来词翻译的历史变迁,并在后殖民译论的框架下探讨词汇的引入和输出,认为词汇译借已经不再是两种语言之间简单的语码转换,而是涉及到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间的话语压迫和反抗.英汉外来词互译的历史变化体现着第三世界在崛起后,争取自身独立话语权力,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抵抗历史.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回归后香港法律渊源、立法、司法制度的描述和分析,试图勾画出香港法制的基本轮廓,以期对回归祖国后的香港法制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刑法适用的过程就是刑法解释的过程。刑法有各种解释方法,在适用于个案时如何选择和使用,关系到能否得出合理的结论,实现具体的正义。刑法中具有独立意义的几种解释方法存在位阶关系。其中文理解释是首选的解释方法,文理解释出现复数结果时采用体系解释,而目的解释是最终的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行司法赔偿理念应是善理念、平等理念、秩序理念、公平正义与效率理念等的有机体。应努力构建权利型法律文化、限权型法律文化、程序正义型法律文化和信仰型法律文化,以推动司法赔偿制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作为达到口译目的一种手段,口译笔记在交替传译中不仅非常重要,而且是可行性的,本文重点介绍了语言的冗余性、连贯性、主述位以及交际背景对做口译笔记的促进作用,以最少的符号代表尽量完整的意义,从而符合口译笔记的最省力原则。  相似文献   

18.
0 IntroductionInterpretation istheoraltransposition ofan orallydelivered m essageataconferenceoram eetingfrom asourcelanguageintoatargetlanguage,perform ed in thepresenceoftheparticipantssim ultaneously orcon-secutively.[1]C-E interpretation istheoralrenderingfrom ChineseintoE nglish.Thejob can beverystressfulbecause itinvolvesthe im m ediate rendering between two cultures,w hich are polesapart.Therefore,m is-takesand errorscan oftenbeseen in therenderingprocess,and Chinglish isthem osttypic…  相似文献   

19.
从关联理论出发,分析了口译思维理解过程、目前关联理论下的口译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以语境假设动态性为重点尝试性探讨了关联理论下的口译预测。  相似文献   

20.
口译笔记训练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笔记训练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即“关键词”记录法、“关键词+符号+缩写”记录法以及“双语多元”记录法。口译笔记是口译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但只是口译记忆的辅助手段,不能替代口译记忆。在口译活动中译员必须将口译笔记与记忆有机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