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设计嵌入式系统实现各种通信方式之间的数据交互.核心模块板采用基于ARM9体系结构的微控制器.硬件电路扩展外围串口、CAN总线接口、以太网口等.为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开发扩展的串口驱动程序;应用编程完成多线程建立、缓冲区互斥、串口收发等功能函数.实现了CAN总线、以太网及串口之间的数据交互.经测试,设计并实现的通信控制器满足复杂交互通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嵌入式系统网络接口模块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嵌入式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网络中,所以需要相应的网络接口满足需求,介绍了设计此系统网络接口模块所需要的核心以太网控制器ENC28J60,分析了其工作机理,通过设置ENC28J60内部寄存器来完成数据的有效接收和发送,采用高速高性能的LPC2132微控制器与以太网控制器ENC28J60和接口芯片MAX232相连接实现网络接口模块设计,对接口电路作了详细阐述,并对系统控制软件进行了具体分析。该模块用途广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远程控制电磁阀及监测输水管道水压,提高农业灌溉效率;采用STM32微控制器及Android嵌入式系统,开发出一种对电磁阀进行控制及水压监测系统;微控制器通过串口连接GPRS模块,从而接收命令控制电磁阀和发送水压数据;Android手机客户端实现阀门控制界面和水压数据显示功能;云服务器负责连接GPRS模块和手机客户端,并且管理底层设备与用户信息;该系统已运用在某智能节水灌溉公司的实验大棚基地中,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实时进行远程控制及监测,并能确保输水系统正常运行;该系统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ARM7的以太网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网接口是以太网中各节点的通信基础,处于TCP/IP协议栈的数据链路层,是信息传递和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提出了一种嵌入式以太网接口的设计与实现,采用STR710微控制器与以太网控制芯片CS8900A进行硬件设计,通过TCP/UDP协议进行通讯,给出了相关硬件连接图及软件的实现,并结合了基于ARM7的电压谐波智能监测及消谐装置的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双单片机数据采集器的研制,数据采集器的硬件采用32位微控制器S3C451OB作为硬件设计的核心,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模块、A/D转换器、单片机、网卡、以太网传输线、PC机等,并嵌入以太网协议,最终实现现场信号的采集并通过TCP/IP协议进行数据传送。实验证明能较好地反应监控状态,系统成本低,可靠性能好,具有很大的现实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Yeelink的远程室内空气监测系统由5个模块构成:主控模块、以太网模块、室内空气检测模块、网页端设备管理模块、移动端设备管理与数据查看模块.通过系统设计实现室内空气监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利用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技术,通过公司现有的以太网,实现了组态王数据与远程WINCC的通讯,解决了不同组态软件之间的远程通讯难题.  相似文献   

8.
以32位ARM微控制器与DSPEC之间的IPX通信为例,介绍了以太网控制器RTL8019AS与ARM的接口、RTL8019AS以太网驱动程序设计、IPX数据帧格式及含义,ARM实现IPX通信数据包的打包与解包过程。实验结果表明,ARM的IPX通信模块与DSPEC之间的IPX数据传输是高速可靠的,解决了ARM的IPX通信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CDMA网络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电能表读数的远程自动抄表。本文介绍了基于民用CDMA无线网络,采用由WAVECOME公司开发的Q2358C模块而设计的一种新型远程自动抄表系统。该系统由电能表、微控制器、无线收发模块、CDMA网络和计算机等部分组成。无线收发模块是实现信息无线传输的关键部件,通过AT指令与计算机和微控制器通讯,电表数据以短信息方式传输。在详细描述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结构后,研究了短信收发平台及其实现方法。系统具有成本低、实时性好、安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高岩  杨浩宁  恩莉 《控制工程》2003,10(Z2):111-113
通过一种工业组态软件组态王与松下电工FP10SH大型PLC的网络通信过程,说明了在工业控制中常用的可编程控制器和计算机基于以太网的网络通讯方法,详细介绍了ET-LAN以太网模块的设置及松下电工MEWTOCOL通信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