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辊式矫直机的矫直变形理论新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以前提出的辊式矫直机矫直变形中的不足, 本文引进了 “虚拟支点”的概念, 提出了更为合理的新模型, 并应用弹塑性弯曲理论推导出一些新的有关参数计算公式, 最后作了实验论证  相似文献   

2.
钢管矫直机力能参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凤琴 《钢管》2008,37(5):26-29
探讨了六辊2-2-2型钢管矫直机矫直力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比较符合实际的六辊2-2—2型钢管矫直机矫直力的计算体系。利用MatLab软件编制计算出矫直机矫直力和电机容量,经过与矫直机的实际计算结果的对比,证明该计算体系的计算精度能够满足工程的要求,可对矫直机实际容量的计算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塑性工程学报》2015,(6):78-83
采用新型全自动短钢棒矫直机,对处于圆柱棒料状态下的钻头、圆柱铣刀等进行精密矫直,提高了产品的直线度和质量。根据旋转反弯矫直原理,建立矫直辊系作为短钢棒两端支撑并带动短钢棒旋转,通过改变压辊的压下量和位置实现矫直。基于多辊矫直机的辊系结构,建立十五辊矫直辊系包括上下矫直辊、支撑辊、上下主动辊和压辊,及其力学模型。利用MATLAB编程软件,计算辊系工作过程中各辊之间的接触力。利用ADAMS软件对模型进行简化、仿真,模拟各接触点的受力情况。在全自动短钢棒矫直机上进行实验,并将理论分析、仿真以及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宽厚板热矫直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宽厚板热矫直机为例,着重研究了宽厚板热矫直技术,分析了该机型的热矫直机设备功能、规格和结构特点,并研究了该热矫直机的离线矫直模型和在线矫直模型。  相似文献   

5.
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磁流变液制成的磁流变阻尼器具有相应速度快、阻尼连续可调、功耗小、阻尼力大、动态范围广、频响高、适应面大等特点,本文从参数建模和非参数建模两个方面对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进行讨论分析,着重对8种参数模型进行了分析,指出不同的设计应采用不同的模型方案,以发挥各自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韩立军  王刚  吴雪松 《电焊机》2022,52(4):29-35
汽车车身板材电阻点焊焊接参数目前缺乏有效的数学模型可借鉴,只能基于经验,并通过大量的试验获得一些零散的、非系统性的经验数据来最终确认,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本文以汽车车身钢板电阻点焊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焊点合理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利用材料的物理属性,对影响点焊质量的关键焊接参数进行深入研究.在等效板厚概念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铸坯力学计算中,存在多种弯曲、矫直方式,重点针对连续弯曲矫直设计,外弧曲线确定时的两种不同方式:曲率连续和曲率导数连续的不同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定义了连续弯曲矫直和光滑弯曲矫直的概念,分别比较两种不同弯曲矫直方式对力学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弯曲矫直方式下辊子受力大于光滑弯曲矫直方式,从力学和设备方面考虑,在进行连铸机外弧曲线设计时,推荐使用光滑矫直曲线。  相似文献   

8.
搅拌摩擦焊接的传热和力学计算模型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搅拌摩擦焊接(Friction Stir Welding)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固态连接技术。它主要用于铝合金,可以得到小变形、低成本和高质量的焊接接头。本文提出一个基于三维热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的传热和力学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了解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和循环,并预测焊后的残余应力和变形。对6061-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进行了实例分析。传热分析表明,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时的最高温度不超过材料熔点的80%,因而属固态连接,同时为预测焊接接头的组织性能提供依据。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搅拌摩擦焊接的残余应力与变形要比传统的熔化焊接方法小得多。工件中最大的残余应力大约只有母材屈服极限的25%~30%。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相近,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搅拌摩擦焊接过程和优化焊接参数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
从研究矫直原理入手,根据弹塑性弯曲理论,利用曲率积分理论,得出了矫直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镀锌钢板电阻点焊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用于家用轿车车身制造的镀锌钢板电阻点焊工艺,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正交组合的方法设计试验.试验将电阻点焊熔核形状参数和焊接接头抗剪强度作为考察指标,将焊接电流、电极压力、通电时间、预热电流四个参数,以及各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作为影响指标的考察因素,得到可预测熔核形状和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四元二次回归数学模型,并通过方差分析对模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回归数学模型可实现焊接接头熔核成形及力学性能较为准确的预测.在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各参数及各交互作用对焊点质量的影响规律,从而可实现电阻点焊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六辊斜轧无缝钢管矫直机的压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弹塑性弯曲矫直理论,对矫直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直径和直径误差与矫直压下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矫直后的直线度与直径误差无关,矫直效果随直径的增大而改善,最佳的相对压下量一般在O.64~O.77之间,与实验达到了较好的吻合.研究结果提出了最佳的矫直压下量选择方法,为提高矫直精度和制定最优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二辊矫直过程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技术,利用ANSYS/LS-DYNA软件动态模拟二辊矫直过程,分析了工艺参数对矫直力和导板力的影响;结合弹塑性矫直理论建立了二辊矫直受力模型;推导出了矫直力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的矫直力与实际生产相吻合,可为新型二辊矫直设备的开发和旧设备的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伍水生 《电焊机》2007,37(5):72-74
通过对SPAH590高强度板的点焊试验,确定了可行的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获得了外观良好和性能合格的接头,解决了SPAH590高强度板点焊工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二辊矫直辊面接触应力的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二辊矫直机辊面接触应力的计算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辊面接触应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龚红英  李名尧  黄金湘  姚华 《锻压技术》2007,32(3):26-29,67
为了掌握目前在汽车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的ST07Zn车用钢板的拉深成形性能,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试验研究方法,着重对3种主要力学性能参数(σs、n、γ)对ST07Zn车用钢板拉深成形性能的影响进行相关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获得了此3种力学性能参数(σs、n、γ)对ST07Zn车用钢板的成形性能影响的显著性:σs值对最大成形力影响最大,γ值对变形程度的影响最为显著,n值的影响居中,但适当提高这3种力学性能参数能较好地改善板料成形性能.同时,通过试验证明,采用ETA/DYNAFORM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试验能有效预测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对板料拉深成形性能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型卷板机数控自动化的工程需求,根据板材的力学性能及卷制流程中的几何参数,研究并建立了适用于大型板材卷制工艺要求的一般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某弯板机为例,研发了大型板材卷制数控系统及数控程序,并结合实际工程样件完成了大型板材的卷制加工,验证了提出的大型板材卷制工艺流程数学模型的正确性.研究内容不仅对同类装备方案设...  相似文献   

17.
以矫直单元为研究对象,考虑了辊距的不同,利用几何方法推导出了适用于2800七辊厚板矫直机压下规程的计算公式,并引进了修正系数X.根据公式计算出30,50和70 mm厚度轧件的矫直压下规程,并在Abaqus中建立了矫直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调整修正系数X的值,最终得出满足各轧件矫后不平直度要求的矫直压下规程.经过数据处理,归纳出了修正系数与板厚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修正系数X的取值.使用修正后的计算公式,计算出40和60 mm厚度轧件的矫直压下规程,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验证,矫直后的轧件的不平直度小于1 mm.m-1,满足高质量厚板对平直度的要求,因此修正后的矫直压下规程计算公式的精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中厚板矫直机接轴扭矩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厚板矫直机主传动系统扭矩在线监测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于扭矩的测量原理、监测装置作了介绍,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该系统对于保证中厚板矫直机主传动系统安全运行,减少事故发生以及事故原因的查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灰色多目标决策理论,对尺寸为11300mm×1900mm×100mm,工艺温度900±10 ℃,温升系数2.0min/mm,Q460E-Z35钢板正火处理进行了钢板加热最优控制模型的研究,确定了以钢板表面平均温度、钢板断面温差、钢板加热保温时间、炉子燃料消耗量、炉子热效率、炉子生产率和钢板氧化烧损率为控制目标.以钢板运行方案和炉温制度方案为设计变量的最优加热策略,根据7个目标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效果测度计算公式,按照实际生产的需求可进行不同权值的全局最优局势决策,从而得到相应的最优运行及加热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