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干旱已严重影响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及人类社会、经济的可待续发展。而墒情预报是干旱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墒情预报的模型方法,将新安江模型移用于土壤墒情的预报研究中,建立了基于水量平衡的土壤墒情预报方案。从模型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模拟预报结果和实测值基本一致,该方法精度是较高的。新安江模型预报土壤含水量的模型结构简单,涉及参数少且物理意义明确,易于调试优选,便于在实际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干旱已严重影响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及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墒情预报是干旱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墒情预报的模型方法,并将新安江模型移用于土壤墒情的预报研究中,建立了基于水量平衡的土壤墒情预报方案。从模型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模拟预报结果和实测值基本一致,该方法精度是较高的。新安江模型预报土壤含水量的模型结构简单,涉及参数少且物理意义明确,易于调试优选,便于在实际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及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山东省土壤水试验站和常设墒情站的实测资料,对平原区及山丘区土壤水的动态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土壤墒情的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4.
黑河流域土壤墒情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黑河流域水资源匮乏问题,考虑了流域下垫面因素、气象因素以及实时灌溉的空间分布对土壤墒情的影响,为满足流域水资源实时调度模型系统的需求,建立了适合于该流域的土壤墒情预报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黑河流域2001年研究区内各计算单元不同作物的净灌溉定额和需水量进行计算,并与传统方法计算的需水量比较来检验模型的可行性。在黑河流域水资源实时调度需水计算中进行了初步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满足流域水资源实时调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根据山东省土壤水试验站和常设墒情站的实测资料,对平原区及山丘区土壤水的动态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土壤墒情的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6.
杨曙光 《山西水利》2007,23(1):106-107,109
对国内外出现的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和预报方法进行了阐述,并予以评价和总结。目的是为各地因地制宜地选择采用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和预报方法及科学用水、提高灌排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土层水量平衡模型在土壤墒情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宁夏项目区的实际状况,运用土层水量平衡模型来预报当地土壤墒情,发现该模型计算所得的土壤含水率与实测值比较符合,且应用时具有所需信息量少、实用性强和操作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衡水市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及预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衡水水文实验站2010-2012年土壤含水率观测资料,分析衡水地区土壤墒情特点,研究代表区域的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利用实际观测资料,分析计算土壤消退系数K值,并拟合增墒计算经验公式,建立了退墒及增墒预报方案,并利用2013年资料进行了验证,经评定,两方案的预报精度均达100%,达到甲级预报标准。对合理指导农作物实施灌溉,保障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土壤含水量信息是抗旱决策的重要依据,由于测验技术和人力、财力等多因素的制约,难以进行逐日土壤含水量的监测。本文根据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姚李实验站朱小堰径流站实测土壤含水量成果,结合降水量、土壤蒸发量、土壤最大持水量、土壤饱和含水量等因素,通过合理的假定和分析,提出推求0-20cm土层逐日土壤含水量过程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结合旬测人工墒情监测数据和日报自动墒情监测数据,实现日报数据基本可用。预报结果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报方案的精度,而预报方案的精度高低又建立在充足可靠的墒情监测资料之上,因此,编制墒情预报方案时一定要搜集尽可能多的墒情资料。文中主要是对辽宁东部本溪市的墒情站进行分析研究,建立退墒、增墒模型,预报当地的土壤墒情。  相似文献   

11.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表征土壤中水的含量与势能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包气带土壤水分的保持和运移所用到的基本特性曲线。现通过试验,分析了不同条件下不同剖面层次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差异,验证了基于不完全分形理论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12.
基于吸附薄膜理论的正冻土水分驱动力模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中水分迁移的动力势问题是探讨水分迁移成冰机理以及研究冻胀、冻土内应力等冻土工程问题的关键所在。论文基于吸附薄膜理论,根据饱和冻土体内各相成分之间水、热、力耦合产生的变形在体积含量上的变化,利用质量守恒原理建立起各相成分的变形协调条件,推导出饱和冻土体的连续性方程,建立了高围压下的新的冻土的水分驱动力模型。  相似文献   

13.
吕伯超  赵自建 《人民黄河》2012,34(7):101-102
为了提高土壤墒情监测的时效性,指导农业生产、合理调配水资源,利用TRIME-PICO64土壤水分速测仪与人工观测设备,在西黄庄水文试验站进行了10、20、40 cm三个土壤深度的土壤含水率监测对比试验,共取得数据93组。结果表明:TRIME-PICO64土壤水分速测仪监测的土壤含水率数据与人工监测值拟合效果很好,该速测仪测定数据快速、准确,且时效性强。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对农业干旱的自动监测与评价,水能资源利用关键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结合自动化控制理论,设计了一套以土壤墒情传感器作为土壤含水量测量传感器、以遥测终端机作为监测数据自动采集的核心、以GPRS通信作为数据传输方式、以太阳能供电作为电源系统的土壤墒情自动测报系统,实现了土壤墒情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等功能。该系统为全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布设合理的监测站网,可实现区域土壤墒情连续、实时监测,为区域抗旱防旱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研,收集了国内外主流的土壤水分监测仪器资料,分析了仪器测量原理、主要性能和技术参数,进行了类型划分,根据《土壤墒情监测规范》的要求和墒情监测系统建设需求,在类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国内实际情况的土壤水分自动化监测仪器的产品型式,为国内墒情自动测报系统仪器的选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河北省平原区朱家河小流域下博站1992~2012年土壤含水率实际观测资料,对土层0.0—1.8m深土壤含水率年际和年内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土壤含水率有逐步增大的趋势。年内土壤含水率汛期6-9月份最高,小麦成熟收割期及玉米成熟收获期土壤含水率最低,其他时段土壤含水率也维持在较高水平;指出了降水和农业灌溉是保持土壤含水率稳定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7.
墒情监测自动化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需求用途、设备配置、系统功能、技术指标等方面介绍了墒情监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对墒情传感器、数据通讯及应用软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膜下滴灌墒情监测点布设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膜下滴灌墒情监测点的布设方案,为降低监测成本,提高田间信息采集精度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新疆库尔勒市包头湖农场48 m×56 m(一根支管控制)的区域内,制定了3种墒情监测点布设方案,并对方案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3种监测点布设方案下插值后计算出的土壤含水率与实测样本土壤含水率,在显著性水平0.05下,没有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农田规格、合理监测点数目、以及监测点位置等因素,一根支管控制区域内土壤墒情测布设方案可采用30 m×10 m网格。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Evaluation of the SCS-CN-Based Model Incorporating Antecedent Moistur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Using a large set of rainfall-runoff data from 234 small to large watersheds from USA,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Mishra, S. K. and Singh, V. P., 2002a, SCS-CN-based hydrologic simulation package, in V. P. Singh and D. K. Frevert (eds), Mathematical Models in Small Watershed Hydrology, Water Resources Publications, Chap. 13, pp. 391–464] (MS) model which is based on the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Curve Number (SCS-CN) methodology and incorporates the antecedent moisture in direct surface runoff computations. Comparison with the existing SCS-CN method using the t-test and the ranking-based grading shows that the modified MS model performs far better than the existing SCS-CN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