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提高城市恐怖威胁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效率,设计了一套基于改进型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恐怖威胁预警系统。系统对采集的恐怖威胁突发事件进行威胁度评估。相对于现有文本评估方法,提出结合改进型词频-逆文本频率的卷积神经网络用于评估威胁和监测预警。并通过对研判期间内事件的威胁度分析,划分了恐怖威胁等级。通过数据的可视化实现为相关部门提供监测预警信息。模型对比测试和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相比于已有的CNN模型及区域型卷积神经网络(RCNN)模型,综合评估的精确度分别提升了5.4%和3%。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日趋复杂,而大型公共建筑人流密集,是城市较为复杂的区域,也是发生公共安全问题的敏感地带,因此,保证大型公共建筑的安全运营是城市管理的关键任务之一。在我国相关政策法规的引领下,只有加强风险管理意识,不断健全城市管理标准体制,在风险评估、预防控制、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关键技术持续创新,提升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准备和应对的能力,才能确保大型公共建筑的安全运营,避免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3.
电网突发事件带来的大面积停电给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传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往往无法起到应急管理的作用。针对当前调度系统的缺陷分析应急指挥系统需求,设计电网应急指挥系统的软件架构与业务逻辑。该应急系统能针对突发事件发生前后的3个阶段分别提供辅助决策与技术支持,以保证供电可靠性。同时,该系统可提供风险评估与预警发布、薄弱点辨识、故障识别与定位、设备可载性评估、应急资源优化调度、应急过程可视化等功能,最后,详细阐述了该应急系统的关键技术。该系统可有效应对和减少突发事件对电力系统与社会公共安全造成的负面影响,保证电网供电的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建立应急资源配置与突发事件情境之间的"情境-应对"模型,构建动态多阶段配置应急资源的数学模型和拓扑模型。要求应急管理者充分了解突发事件的情境信息和发展阶段,根据所掌握的情境信息和各阶段的救援效果来及时调整应急资源配置策略,实现动态滚动式的应急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5.
应急法制建设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已经初步建立应急法制体系。《突发事件应对法》、各单行应急法律和应急预案的进一步完善仍是当前应急法制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构建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情境-应对"框架,将应急管理纳入监控-应对-反馈"的循环系统中,以保证救援行动与情境匹配.同时,设计了风险值与应急资源需求量的测算公式,继而建立应急资源供应点的布局模型,将情境作为一个重要的决策变量引入该模型,使得资源供应可随情境变化做出适应性调整.  相似文献   

7.
对重要电力客户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是切实防范供用电安全风险、有效遏制重特大涉电安全事故发生、创建和谐稳定供用电环境的重要内容,因为它直接涉及到人身、环境、政治或经济影响以及社会稳定。为加强其用电电源和应急自备电源的监督管理,提高应对涉电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有效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本文依据国家电监套和国家电网公司等相关要求,以河南供电区为例,对重要电力客户进行认定和划分,同时对河南供电区的重要客户安全隐患开展专项排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归类分析,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整改对策。  相似文献   

8.
应急产业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属于新兴产业。2007年,原国务委员华建敏《在全国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应急产业”,这是“应急产业”首次在政府公文中出现。201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研究所在发表的论文中将应急产业定义为:对威胁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以及在公共生产、生活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进行事前预警、事中救援与事后处置活动的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集合。  相似文献   

9.
突发事件信息资源共享是政府应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结合突发事件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的意义以及湖南省应对突发事件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提出应对突发事件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思路。针对突发事件应急信息资源的特殊性,从突发事件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机制、舆情预警机制、传送上报机制、发布披露机制、调控监督机制、安全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构建基于应急流程的突发事件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0.
突发事件是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需要社会各个系统的共同参与和密切配合。其中,政府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及控制,信息发布与传播对满足公众知情权,引导社会舆论,化解危机,树立政府形象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虚拟实验教学环境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构建一个开放、共享、高安全性的虚拟实验共享平台,使用户对实验的使用从传统的分散小群体模式提升到按需使用跨区域第三方运营的共享模式。本文针对虚拟实验平台的各类使用者,分析了平台运营和收费模式,并结合虚拟实验平台的不同用户,分析了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保证了平台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强震观测台网“十一五”期间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依据台站均匀分布、人口密集区域和断裂带重点观测以及重点监测的兼顾行政规划区的原则,建立了12个地表自由场数字强震动观测台站,形成覆盖广州市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同时兼顾全省的强震观测台网。通过对河源4.8级、4.2级以及对深圳等地地震记录特征的分析,表明广州市强震台网实现了震中快速、准确进行地震强度(烈度)的速报,对政府地震应急反应决策、震害快速评估和震后重建提供了科学依据。“十二五”期间在此基础上再建20个数字强震观测台使地震监测台网布局进一步合理与优化,使得地震监测、地震信息通讯网络等领域的科学技术更趋现代化,为建立与健全广州市震减灾工作的监测预报、灾害预防和紧急救助三大工作体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安全是中国核电发展的第一原则。核电标准建设是核电安全发展的前提;先进的核电技术是核电安全性的基础;核安全文化是核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目前广泛运用概率安全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核电站的安全。由于破口事故属于设计基准事故,对研究核电站的安全性很重要,因此本文基于核电仿真软件对破口事故进行研究,分析事故的原因,现象,进程以及后果。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studies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to define high-speed railway(HSR) earthquake risk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its emergency response mechanism.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nitoring system for HSR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ponse, the technical operational procedures for HSR seismic emergency response are proposed. The quantity, scale, and location of HSR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ponse mechanism are defin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is built. In particular, the ear...  相似文献   

15.
主机入侵防御是基于操作系统API监控的一种主动性安全防御技术,是面向客户端的安全解决方案.简要介绍该课题相关的技术背景和研究目标;系统论述主机入侵防御系统的防御思想、技术框架和基本特征;重点探讨Windows系统的API H(OK技术、基于API的行为监控和几种典型的异常行为分析技术,讨论各种行为分析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最后指出该课题当前研究的技术瓶颈,并提出下一步研究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概述了核电站退役工程的三个阶段,之后着重概括了我国核电站退役应考虑的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四个方面,即:核电站退役资金、核电站退役法规制度、核电站退役技术、核电站退役废物处置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由于网络安全需求,电力企业在信息系统中部署了防火墙、防病毒、漏洞扫描、IDS和VPN等大量异构的安全防御产品,这些产品之间缺乏沟通协作和统一管理,产生的安全事件信息难以进行有效的关联整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分布式、多协议支持的信息安全监测管理中心框架。重点对信息安全监测管理中心的数据采集层进行研究,包括采用基于代理的SYSLOG机制采集设备安全事件日志信息,采用基于硬件探针的监测技术实时采集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流量信息。采集层能准确可靠地为安全监测管理中心的分析层提供数据,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8.
旅游资源丰富且旅游环境都较为特殊的旅游地丽江,存在着野外游玩安全、自然灾害、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等旅游安全问题。进入物联网时代的21世纪,提出在以往传统管理途径的基础上,着重利用物联网的技术手段,通过建立包括人-物、物-物感知子系统,智能决策子系统,监控预警子系统,紧急救援子系统的"旅游安全物联网保障系统",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隐患,感知突发事件,发出危险预警,作出智能决策,实现紧急救援,从而大大提高解决旅游安全问题的机会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安全审计系统的重要性.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安全审计系统.该系统构造了多种类型的安全Agent,利用多Agent的相互交互、协作来实现分布式安全审计过程,满足网络动态变化的要求.指明了实现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总体有利于高校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各类敏感事件日益增加,这些事件侵害了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害了社会的稳定,影响了和谐社会建设。对此,课题组对在甬15所高校进行了调研,主要从是否建立了应急组织,有否各类应急预案,平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据此,建议重点突出应急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加强对高校的综合监管。构建信息共享交流平台,高校自身要重点实现预防预警工作,预防和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维护稳定安全,促进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