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焦满岱 《甘肃冶金》2009,31(1):31-33
介绍了李家沟铅锌矿Ⅰ号矿体1142中段71-79线塌陷采场开采实施情况,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对类似采矿技术条件下的矿体开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吴祎杰 《甘肃冶金》2010,32(3):17-20
李家沟矿区受民采破坏严重,空区众多,采场塌陷频繁,对矿山生产和安全影响极大。本文通过对塌陷采场处理及安全恢复生产的全面阐述,总结了多空区条件下塌陷采场的处理技术和采场安全复产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对厂坝铅锌矿李家沟矿开采技术条件、矿山回采进度(合理服务年限)及生产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开拓系统优化调整的必要性,并对其合理性、可行性及收益情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唐永诚  闵锐 《甘肃冶金》2007,29(6):45-47
毕家山矿床是西成矿田继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床之后勘探查明的又一大型金属矿床,矿坑涌水量的预测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整个矿山开采的安全生产,通过多年野外的水、工、环工作,针对该矿山的矿坑涌水量,利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对比,给出了较精确的数据。保证了近些年来矿山坑道开采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袁积余 《有色冶炼》2004,33(4):46-49
对厂坝铅锌矿李家沟矿开采技术条件、矿山回采进度(合理服务年限)及生产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开拓系统优化调整的必要性,并对其合理性、可行性及收益情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设备的生产能力和效率直接决定了采矿的产能和效益,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采矿采剥设备的效率提升工作。本文充分结合煤炭采剥工艺以及采剥设备,首先就影响采剥设备效率的因素展开简要分析,进而对当前采剥设备效率问题展开分析,找到制约设备效率提升的原因,最后针对性的给出提升采剥设备生产效率的管理建议,希望能够提供给相关从业者作为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合理的开采顺序是保证矿山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基础。上马场岩金矿共有5个采区,分别为Ⅲ号矿带露天采场、Ⅵ号矿带露天采场、地下开采1采区、地下开采2采区和地下开采3采区。在确定各采矿单元生产规模后,对各种可能的开采顺序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较,最终确定矿山整体开采顺序为:Ⅵ号矿带露天采场作为首采地段,Ⅲ号矿带露天采场接续Ⅵ号矿带露天采场延后开采,待露天开采结束后,接续开采的是地下开采各单元。采用该开采顺序,企业可减少基建投资2 526.03万元,缩短投资回收期2.4 a,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永丰萤石矿滥采乱挖、生产能力低、矿石损失大及生产衔接等问题,利用“三下开采理论”分析地下采动影响, 严格圈定开采范围, 并结合矿山实际科学地选择开采方法和组织生产。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浅析红透山矿采准阶段探采结合的应用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建  黄明然  赵刚 《有色矿冶》2011,27(2):16-17,21
在矿山生产中,如何根据矿床赋存形态、围岩性质、开采方式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探采结合技术,是直接关系到生产计划决策和矿山经济效益的重要问题。对红透山铜锌矿在采准阶段应用探采结合技术,探明B级储量,充分回收矿产资源,降低矿石开采的损失与贫化等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金属矿山急倾斜薄矿体的开采因其赋存条件一直受到制约,贵州华金丫他金矿原采用留矿采矿法开采此类矿体时面临着资源回收困难,采矿效率差,采场经济技术指标不理想的问题。本文针对丫他金矿急倾斜薄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和开采遇到的难题,提出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并在矿区进行采场试验。试验采场应用效果良好,经济技术指标得到显著提升,为同类矿山开采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三维矿业软件应用是实现矿业4.0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实现矿山智能生产的前提。在分析我国矿业企业三维矿业软件普及严重滞后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与西方矿业企业运营管理模式进行类比推理,综合我国矿业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矿业企业中三维矿业软件普及严重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矿山运营管理模式难以适应三维矿业软件应用的需求,进而提出取消我国现有的矿业生产调度制度,减少管理环节,发挥工程师和生产主管的作用,让技术部门和生产部门直接对接组织生产等运营管理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三维矿业软件作为提升矿业企业的技术与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矿山企业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三维矿业软件的开发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在实际生产的应用上,三维矿业软件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文章以一露天和地下联合开采矿山的应用研究实例为主线,展开对三维矿业软件应用问题的探讨,分析三维矿业软件应用中的技术方法,重点分析矿山模型创建,露天矿山及地下矿山应用技术和应用管理规范的建立等问题,通过对应用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及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为三维矿业软件的应用提供了较为有效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下金属矿智能矿山建设中集成化程度低、共享性差和协同性缺乏等问题,提出地下金属矿智能矿山总体规划,包含规划目标、规划思路、系统架构和应用平台架构。以矿山生产业务流和数据流为线索,围绕生产技术、生产管理、过程管控和安全环保,规划覆盖全要素、贯穿全流程的智能矿山建设内容。生产技术协同平台促进生产技术协同作业流程化和规范化,生产管理平台确保生产管理及时性与共享性,智能开采装备与系统保障现场作业人员安全和设备跟踪调度,安全环保平台为管理低成本化和痕迹化提供了方法,三维可视化智能管控平台为数据集成可视化提供了手段。研究成果可为地下金属矿智能矿山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提高武山铜矿综合回采效益,以胶结充填工艺推广使用为契机,在现有采矿工艺、技术装备条件下,积极摸索多中段同时采矿的方式,对多中段开采时留下的矿柱进行回收。针对多中段开采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管理创新攻关,改变回采顺序、优化胶结充填工艺、事先调节矿柱厚度、采取变更铲装设备、完善相关采准工程等多种管理和技术措施 ;并在建立完善考核体系、加大考核力度、制定相应的工艺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有效解决了由于多中段采矿造成的采场生产衔接困难等问题,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多中段开采矿柱回收率偏低的问题,确保了安全生产,矿石回收率和采场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武山铜矿综合回采效益,以胶结充填工艺推广使用为契机,在现有采矿工艺、技术装备条件下,积极摸索多中段同时采矿的方式,对多中段开采时留下的矿柱进行回收。针对多中段开采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管理创新攻关,改变回采顺序、优化胶结充填工艺、事先调节矿柱厚度、采取变更铲装设备、完善相关采准工程等多种管理和技术措施;并在建立完善考核体系、加大考核力度、制定相应的工艺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有效解决了由于多中段采矿造成的采场生产衔接困难等问题,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多中段开采矿柱回收率偏低的问题,确保了安全生产,矿石回收率和采场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回采技术、生产组织形式、劳动用工途径、管理模式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黄沙坪矿业分公司56m以上中段铅锌残留矿体回采及管理的实践经验,对老年矿山延续寿命、尽最大可能充分回收有限矿产资源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会理锌矿有底柱阶段强制崩落法,因崩矿效果不理想,大块产出率高,卡斗,悬顶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制约采场的出矿能力,其原因是该矿的生产组织管理,生产技术管理,施工工艺,崩矿方案等未能适应该矿矿体的特定开采技术条件,本文详细分析了会理锌矿使用有底柱强制崩地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合理选择崩矿方案,提高采切工程质量和爆破落矿质量等方面,探讨了提高采场出矿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前河金矿采充工艺复杂、台效低,尤其是采准施工难度大、周期长以及安全系数低,同时,为满足500 t/d的供矿需要,该矿区布置了50个采场,从而导致管理困难,采矿成本大幅增加。因此,提高单采场生产能力、缩短回采周期,将对缓减管理难度和提高探采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帮助。采矿工程与探矿工程的布置能否充分合理地结合对矿山生产效益有很大的影响,针对前河金矿的实际情况,利用辅穿脉作为充填巷代替沿脉,对矿体进行再次圈定,并作为采准巷道是一次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9.
矿业软件是实现矿山信息化,提高勘探、设计、生产、管理效率的必要手段。将3DMine矿业软件技术应用于绘制矿井通风图是一项新技术。文中以实例说明该软件在矿井巷道三维系统设计方面的优点,概述了在3DMine平台下绘制矿井通风系统立体图的原理和方法。3DMine软件运用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所建立的模型极大完善了采矿设计工作,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郭健  叶继红  蒋东 《黄金》2016,(10):79-84
科学、全面、清晰地分析金矿生产过程的危险性因素是金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提升的前提和关键。该文从目前国内金矿企业生产中危险性最高、事故发生最频繁的地下开采入手,分析了地下开采生产的特点、事故类型,并以事故致因理论为指导,参考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全面系统地分析总结了人员、管理、环境、设备、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安全影响因素,构建了金矿地下开采安全生产体系及其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