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型渠道防渗工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渠道防渗是减少输水损失、控制地下水位和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的工程措施。目前防渗衬砌的材料主要有灰土、砌石、水泥土、沥青混凝土、混凝土、复合土工膜料等,其中混凝土材料占有很大的比重,常用中小型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措施以减少渠床土壤透水性的压实法和人工淤填法,以及建立不透水防护层防渗措施的黏土护面、灰土护面、卵石护面、浆砌块石护面、草皮护面、混凝土护面及土工合成材料护面等。混凝土U形防渗渠道是混凝土护面防渗渠道的一种主要形式,具有防渗效果显著、水力条件好、抗外力性能好、渠道占地少、省工省料和便于管理等优点,混凝土U形渠道修建通常采用现场浇筑和预制安装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泾惠渠北干一支渠道防渗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任之忠 《防渗技术》1999,5(2):18-23
对在灌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渠段泾惠渠北干一支渠,采用静水法对未衬砌的土渠和已衬砌的混凝土渠道,进行了防渗效果的测试。从所取得的成果看出,防渗效果是显著的,同时指出追踪研究渠道防渗效果的变化规律,不仅是规划设计依据,也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为“河套灌区衬砌渠道综合糙率及冲淤问题的研究”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主要对目前河套灌区骨干渠道的非均质防渗村砌结构(全断面PE膜防渗,两侧边坡用预制混凝土板护面,渠底为素土保护)的糙率进行了测试,同时对均质混凝土衬砌渠道、土渠的糙率进行了测试,提出了不同衬砌渠道结构形式糙率的取值范围和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4.
防渗技术在景电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永桢 《防渗技术》2002,8(4):36-38
景电一期渠道衬砌工程运用30年,实践表明单一刚性护面衬砌变形与裂缝演变升级不可避免,防渗效果逐年锐减。由基土冻胀导致衬砌板破坏,采用一般措施维护原设计效能不济于事,以防渗为主的节水改造,是实现提高现有渠道工程效益的唯一途径,而防渗技术推广应用成败的关键是防渗体结构设计与施工质量管理。渠道衬砌防渗体的设计应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防渗与抗冻措施有机结合,并根据渠床土质、水分补给条件渠道走向等基本基因,对同一渠道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后,再进行冻胀安全变形的验算,施工管理主要是细化技术要求,落实各项具体措施,严把重要工序的操作,才能确保工程的良好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为"河套灌区衬砌渠道综合糙率及冲淤问题的研究"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主要对目前河套灌区骨干渠道的非均质防渗衬砌结构(全断面PE膜防渗,两侧边坡用预制混凝土板护面,渠底为素土保护)的糙率进行了测试,同时对均质混凝土衬砌渠道、土渠的糙率进行了测试,提出了不同衬砌渠道结构形式糙率的取值范围和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6.
对在灌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渠段泾惠渠北干一支渠,采用静水法对未衬砌的土渠和已衬砌的混凝土渠道,进行了防渗效果的测试。从所取得的成果看出,防渗效果是显著的,同时指出追踪研究渠道防渗效果的变化规律,不仅是规划设计依据,也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针对北方平原区水源紧缺、小型渠道数量多、土渠渗漏严重,防渗渠道发展缓慢,严重制约着节水农业发展的现实问题;通过“水泥土水泥砂浆复合材料渠道衬砌实验研究”,对水泥土水泥砂浆复合材料渠道衬砌试验工程进行了系统的试验、观测、分析;实验证明在北方平原地区充分利用当地土料进行农田灌溉渠道防渗具有节水效果显著、抗冻性能好和就地取材,造价低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实用经济的防渗节水技术,对加快农田节水工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汾河灌区骨干渠道的防渗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王娟 《山西水利》2004,20(6):58-59
汾河灌区的现有渠道大部分兴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渠道防渗率低,部分已衬砌的工程已损坏,不能正常发挥其防渗作用。为提高渠道防渗效果,采用预制混凝土板浆砌石混合结构,现浇混凝土肋型板和浆砌石进行防渗处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北方平原区小型渠道水泥土防渗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方平原区水源紧缺、小型渠道数量多、土渠渗漏严重,防渗渠道缓慢,严重制约着节水农业发展的现实问题;通过“水泥土水泥砂浆复合材料渠道砌实验研究”,对水泥土水泥砂浆复合材料渠道衬砌试验工程进行了系统的试验、观测、分析;实验证明在北方平原地区充分利用法地土料进行农田灌溉渠道防渗具有节水效果显著、抗冻性能好和就地取材,造价低等优点,是值昨推广的实用经济的防渗节水技术,对加快农田节水工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预制混凝土构件衬砌渠道的适用条件 灌区输水流量为0.04~1.5立方米每秒的,均可采用LZY—C型混凝土构件成型机生产的D40~D140U形混凝土构件;所有明渠均可采用平板混凝土构件衬砌防渗。 混凝土构件衬砌渠道的设计 1.U形防渗渠道设计 根据灌溉水源、控制面积,选择适宜的渠道比降,参照U形渠道输水能力表,选择不同规格的混凝土构件。  相似文献   

11.
渠道衬砌后可起防渗、减糙加大流量,增加输水能力,缩小渠道断面,减少工程量和占地等作用。本文介绍了土质渠床的混凝土衬砌,对填方土料的要求以及改善土的膨胀性质和防止基土含水量降低等措施。对大型渠道的现场浇筑或预制混凝土衬砌进行了浅析,并对伸缩缝间距、缝型、填料以及混凝土衬砌裂缝产生原因等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2.
渠道衬砌后可起防渗、减糙加大流量,增加输水能力,缩小渠道断面,减少工程量和占地等作用。本文介绍了土质渠床的混凝土衬砌,对填方土料的要求以及改善土的膨胀性质和防止基土含水量降低等措施。对大型渠道的现场浇筑或预制混凝土衬砌进行了浅析,并对伸缩缝间距、缝型、填料以及混凝土衬砌裂缝产生原因等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3.
景电一期渠道衬砌工程运用 30年 ,实践表明单一刚性护面衬砌变形与裂缝演变升级不可避免 ,防渗效果逐年锐减。由基土冻胀导致衬砌板破坏 ,采用一般措施维护原设计效能不济于事。以防渗为主的节水改造 ,是实现提高现有渠道工程效益的唯一途径 ,而防渗技术推广应用成败的关键是防渗体结构设计与施工质量管理。渠道衬砌防渗体的设计应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 ,防渗与抗冻措施有机结合 ,并根据渠床土质、水分补给条件渠道走向等基本因素 ,对同一渠道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后 ,再进行冻胀安全变形的验算 ;施工管理主要是细化技术要求 ,落实各项具体措施 ,严把重要工序的操作 ,才能确保工程的良好质量  相似文献   

14.
苏应才 《水力发电》2003,29(6):66-67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贯彻实施,云南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正抓紧进行,由于酒区缺水严重,资金投入有限,酒区节水成为关键问题,节水防渗措施及其选择尤为重要。采用预制混凝土U形渠槽衬砌防渗,可减少开挖和衬砌工程量,耐久性好,施工快捷方便,节省工程投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2014年富裕县富南灌区水利工程体制改革示范基地进行旱改水灌溉工程,项目区采用矩形渠技术新建斗农渠共计13 009 m,经过多年的运行、观测,矩形渠工程运行良好,实现了水、土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并把矩形渠与传统土渠+预制混凝土板衬砌梯形断面渠道比较分析,说明矩形渠技术有诸多优点,是目前国内传统灌溉渠道防渗衬砌升级换代产品,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U形渠道较传统的预制混凝土板渠和浆砌石渠优点很多,适用于各级渠道,因此被广泛用于渠道的防渗衬砌中。文中针对混凝土U形渠道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不同防渗措施对渠道渗漏量及周边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北内陆干旱区的石羊河流域采用静水法进行了复杂层状土情况下混凝土衬砌、卵石衬砌、渠床压实处理及黏土衬砌和渠床压实处理4种渠道的渗漏试验,并实时监测了入渗影响下周边土壤含水率的变化。渠道渗漏过程和土壤水分的动态响应数据均表明,该试验条件下渠床压实处理渠道和渠床压实处理及黏土衬砌渠道渗漏强度均小于混凝土和卵石衬砌渠道渗漏强度。其中,渠床压实处理及黏土衬砌渠道渗漏量最小,渠床压实处理渠道渗漏量次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衬砌渠道渗漏量要稍大于卵石衬砌渠道。结合对各渠段进行的土壤机械组成和饱和导水率的分层测试结果以及双环入渗试验结果,得到以下结论:在该地区,当渠床附近土壤呈压实和弱透水特性时,会显著降低渠道渗漏强度,而其他防渗措施(如混凝土、卵石衬砌)产生的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18.
灌区传统的土渠道具有渗漏、阻水、淤积等缺点。如今,在经济技术条件允许的地方,已将土渠改为硬质化渠道。现浇衬砌渠道具有防渗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施工质量易于控制,外观美等特点,伴随防冻技术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9.
采用预制U形混凝土槽衬砌斗渠、农渠具有省料,省工,输水能力强,防渗效果好等特点。以民勤县总干渠灌区666.67hm2节水样板区建设为实例,介绍了预制混凝土U形槽的设计尺寸,铁模型制作.混凝土浇筑及渠道衬砌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现浇混凝土衬砌渠道具有良好的防渗节水效果,已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结合秦安县西大渠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干渠防渗衬砌施工,简要介绍了现浇混凝土防渗渠道衬砌施工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