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结合工程实例,在对长期运行的埋地管群换热器进行数值分析的过程中,提出了处理管群壁面边界条件的新方法——均摊恒定热流法;对均摊恒定热流法进行修正,将其分为完全均摊恒定热流法和分段均摊恒定热流法,丰富了其内涵;用完全法和分段法分析出此工程合理的热不平衡率区间为0.05~0.10;用分段法分析了6种运行模式下10年内土壤的平均温度变化,并分析出热不平衡率和冷不平衡率下土壤源热泵合理的运行模式,为以后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例,在对长期运行、有热堆积问题的埋地管群换热器进行数值分析的过程中,提出处理埋地管群壁面边界条件的新方法——均摊恒定热流法,并用此方法分析了热堆积问题下土壤温度场的变化,验证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分析了热堆积问题对埋地管群换热器运行带来的恶劣影响,并用均摊恒定热流法分析增设室外冷却塔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结合工程实例,建立相应的物理及数学模型,划分出相应的网格。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流出管壁和流入土壤的能量相等。从土壤侧考虑,把流入土壤的热量进行均分得到恒定热流,以得到的恒定热流作为边界条件。确定7个不同物性土壤,并且确定8个不同观测点,并利用分段的均摊恒定热流法对不同物性下的埋地管道进行长时间的模拟运行,分析埋地换热器在不同物性条件下连续运行的总体土壤温度场分布以及各监测点在不同物性土壤处的温度,总结出不同物性对埋地管道运行影响的结论,为以后更进一步分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工程实例,建立相应的物理及数学模型,划分出相应的网格。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从土壤侧考虑,把流入土壤的热量进行均分得到恒定热流,以得到的恒定热流作为边界条件。模拟计算得出在不同工况下20年后土壤温度场温度分布,并且计算得出土壤侧的换热效率,通过不同监测点的温度分布状况,以及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变化情况,分析热堆积的基本特点。通过分析使用冷却塔后的土壤分布状况、土壤最高温度处效率改变,从而为以后探讨不同运行模式埋地换热器效率奠定基础,并且为采用不同方法平衡热堆积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有限长线热源模型以及地热换热器土壤温度计算程序,通过MTATLAB绘制出集群土壤温度分布云图;着重研究冬夏季负荷不平衡时不同工况下的集群竖埋管土壤温度的简化计算方法;以渗流矩阵形式布置的地下管群为例,采用埋管矩阵代替原地下管群进行传热分析。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在地质条件、埋管几何参数、负荷及运行条件等相同情况下,可以通过单根埋管的传热影响半径确定集群埋管传热矩阵,从而代替原集群埋管进行传热分析。  相似文献   

6.
关于地埋管换热器热响应试验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地埋管地热换热器热响应试验技术的发展和现状,介绍了美国相关的标准和技术要求.对我国现存的两种热响应试验方法,即"恒热流法"和"恒温法",进行了评价,指出:对于大中型的地埋管换热器项目,应当现场测试岩土体的热物性,并按规范的要求进行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7.
针对防护工程负荷特点,基于温度场叠加原理建立了考虑轴向传热的纯导热介质和考虑地下水流动的土壤温度恢复模型。利用所建立的纯导热模型,对不同深度、径向距离、运行方式及地埋管热流密度下土壤温度恢复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地下水流动对土壤温度恢复的影响及地埋管的热作用距离。结果显示:地表及轴向传热对土壤温度恢复的影响不可忽略;土壤温度恢复率随着与埋管距离的增大和运行周期的延长而降低,随地下水流速的增大而升高;土壤温度恢复特性与岩土物性、室外气象参数、系统运行方式等有关,而与地埋管热流密度无关;在冷热负荷不平衡的地区布置地埋管时应适当增大埋管间距。  相似文献   

8.
土壤蓄热与土壤源热泵集成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对工业余热、废热和太阳能的利用,结合土壤蓄热技术与土壤源热泵技术的优点,本文提出了土壤蓄热与土壤源热泵集成系统及其地下管群换热器的布置方式。并在能量平衡的基础上建立了地下管群换热器蓄热、释热和停止运行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埋管间距对蓄热与释热运行特性的影响,为土壤蓄热与土壤源热泵集成系统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与实际U型地埋管换热器及管群(2×2)相一致的三维传热模型,在验证模型准确性以后重点分析了地埋管换热器及管群(2×2)周围土壤温度场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布规律,模拟出了连续运行后的土壤温度及循环水出口温度;对比了各部分传热热阻,其中土壤的传热热阻对模型的整个换热过程影响最大;而管壁的传热热阻最小。研究结果为在珠三角地区因地制宜地应用和推广土壤源热泵技术提供了相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源热泵间歇运行对地埋管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二维非稳态导热模型对地源热泵夏季间歇运行模式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间歇运行模式对地埋管换热器性能的影响。热泵停机后各处平均温度及平均线热流密度在穿透时间内将延续换热器正常运行时的变化规律;在总运行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开停机次数适当增加,可以有效改善地埋管换热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屋面温差和宽度对砌体屋顶墙体温度裂缝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雪梅 《山西建筑》2010,36(22):153-154
介绍了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得出屋顶墙体温度应力的计算公式,研究归纳了顶板宽度和顶板温差对温度应力的影响,提出了减少墙体温度应力的几点建议,以期为现实的工程建设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尼格隧道属长大深埋隧道,兼有高水温与高岩温,最高水温达63.4 ℃,最高岩温达88.8 ℃,最高气温达56.4 ℃。为了研究隧道地温特征并进行地温预测,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系列地温测量方案,研究成果表明:灰岩段表现为高水温,水温>气温>岩温,水温与气温随着隧道进深及埋深呈现上升趋势,出水量及水温在接触带附近达到高值,洞内气温受水温、隧道出水量、积水量影响大;花岗岩段表现为高岩温,无水,岩温与气温随隧道进深及埋深呈现上升趋势,两者差值约为25~30 ℃;超前钻孔在孔深>2 m时岩温达到稳定;一个完整施工循环的施工环境气温呈现4个阶段:气温下降阶段(打钻施工环节),气温骤升阶段(爆破施工环节),气温快速上升阶段(新爆围岩散热),气温缓降阶段(出渣施工环节),出渣环节由于车辆及挖机等机械作业影响,气温出现多处异常高值;施作二衬后,二衬内外壁温差约3.4 ℃;利用热量传递理论、地热成因理论预测的最高地温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该工程案例颇为典型,本文研究对西南高地热区隧道工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红帅  鲍安红  陈明龙 《山西建筑》2009,35(33):139-141
论述了混凝土工程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对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场的研究,得出产生温度裂缝的两大要素:温差和约束应力,还分析了温度裂缝形成的内在原因,详细阐述了控制温度裂缝的措施,以解决混凝土温度裂缝问题,从而提高混凝土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制冷换热器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5.
根据实测的温度观测资料,从理论和实践出发,计算和分析未采取保温措施以及采取保温措施之后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混凝土在寒潮期间表面及棱角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对由此产生的棱角和表面温度应力关系进行了分析.该分析成果可为在西北严寒地区混凝土保温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结合宜万铁路某预应力混凝土高墩T构桥,选取了合适的主梁和桥墩温度场模式,建立了全桥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对主梁产生的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GB 50366—2009《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中提出的两种土壤初始温度测试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证明两种方法测得土壤初始温度相对差较小,认为在工程上可以忽略,且由于静态水温法操作更简便且投入资金更少,推荐在工程上使用静态水温法进行土壤初始温度的测试。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铁五号线炎热季节混凝土拌合物温度综合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炎热季节北京地铁五号线工程对预拌混凝土入模温度的要求(不大于28℃),通过原材料进厂温度控制,配比优化,科学调度、合理选择浇筑时间段,尽量避开高温施工等措施,在驻站监理的监督下.最大可能降低了混凝土出机温度及温度损失,满足了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9.
哈尔滨市某高校教室冬季热舒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于2006年12月中旬至2007年1月中旬对哈尔滨市某高校33间教室冬季热环境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现场调查和测试,受试者643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冬季教室环境下的热感觉模型,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得出了冬季教室环境下的热中性温度和热期望温度,发现相同环境下女生的热中性温度和热期望温度均高于男生.同时将本文的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冬季教室内学生对热环境的最低不满意率要低于其他研究结果,80%可接受温度范围的下限值也低于国外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0.
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响应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对温度荷载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对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内力进行了多种计算模型的分析比较,研究了该类结构在温度荷载下的受力特点,并提出了一些设计与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