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提升海底视频监测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Xilinx高速串行收发器(GTP收发器)的水下高清视频光纤传输系统。该系统以GTP收发器为核心,实现了光纤传输中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和转换,最终实现了高清视频和串口数据的光纤传输。  相似文献   

2.
基于FPGA的高速视频信息光纤传输方案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红霞  郭劲  曹立华  耿爱辉   《电子器件》2005,28(4):820-822,854
本文针对数字化光电经纬仪需要将主摄影系统设备产生的500帧/秒,30Mbyt/s×20路的数字视频信号传输到主控计算机的具体要求,提出基于FPGA以及HDMP-1032/HDMP-1034的高速视频信息光纤传输系统设计方案。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数字信号的复用/解复用,高速并/串信息转换,光纤旋转连接器等部分,应用了FPGA编程、CIMT信道编码以及高频电路PCB设计等技术实现了数字化光电经纬仪中高速视频信息的无误传输,改善了高速视频信息的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的视频传输方案容易造成视频线或者光纤的浪费,利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串并转换芯片和并串转换芯片及九针光模块和SFP光模块,通过时分复用技术,设计一个专用的光纤传输系统,仅需要少量光纤和少量视频线就可以完成视频传输。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设计的是具有高速传输功能的数据采集板,其中AD内部集成了带通滤波器,提高了AD性能又简化了采集部分前端的电路设计。为达到提高系统信息传输带宽,改善信息传输质量的目的,高速并/串转换单元采用Agilent的高速串/并转换芯片HDMP-2634实现高速数字信息的串行化、解串行化,光发射/接收模块实现了信息的电光、光电转换,并使用光纤作为信息传输的介质进行高速信息传输,带宽可达到2.5Gb/s以上。信息传输的质量以及环境适应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文中详细地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思想,功能模块的划分以及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并且给出了部分仿真结果和系统的测试结果,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一种基于SoPC技术的嵌入式高速图像采集控制模块的设计方案。该模块通过在FPGA芯片上配置NiosⅡ软核处理器和相关的接口模块来实现其主要硬件电路,并结合系统的软件设计来控制高速多功能视频解码芯片ADV 7181和SDRAM。实现了图像的高速A/D转换、存储等功能。由于采用SoPC和DMA控制技术,该模块具有设计灵活、图像采集速度快和扩展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图像采集卡,集合了目前流行的高速光纤技术和PCI Express总线,并运用分层的Aurora协议和PCI Express协议实现光纤和PCI-E总线上数据的管理。在FPGA算法设计中,提出"预转换"策略和"双阈值"策略来管理和优化跨越高速光纤模块和PCI Express模块的高速数据传输过程。在实验中,数据传输达到了预期的高速实时传输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结合国内外视频采集传输的技术特点,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全景图像高速采集与网络传输系统的实现方法。设计的全景图像平台由曲面镜和CSC12M25BMP19型CCD相机构成。图像采集接口选择Camera Link接口,MDR26作为连接器,用解串芯片DS90CR288A实现图像数据的串并转换,FPGA芯片控制经过转换后的并行图像数据的采集。FPGA芯片作为核心控制器控制高帧频图像数据的采集、缓存、数据打包及网络传输,网络芯片88E1111将打包图像数据传输到服务器。在Quartus II开发环境下,编写了图像采集控制单元模块、网络控制器底层驱动模块,说明了数据采集单元、网络传输单元的设计流程。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全景图像的高速采集与网络传输功能,并具有良好的图像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市场对小型化、嵌入式、大场景视频监控的需求,设计一种基于FPGA的多路视频网络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摄像头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缓存模块和以太网传输模块组成,通过TW2867芯片同时采集4路视频送入FPGA进行通道分离和视频格式转换,再利用DDR2高速存储多路视频数据,最后通过编程控制以太网收发器传输控制器RTL8211EG实现了视频数据的网络传输。视频监控终端可以通过网络接收视频流并进行实时显示,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集成度高、体积小、实时性强、传输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光纤的红外图像高速远距离传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洋  郑宾 《激光与红外》2011,41(4):462-465
针对现有红外系统中电传输数据容量小、距离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通讯技术的高速、远距离红外图像传输方法。该方法结合现有红外传感器的数据输出方式,利用成熟的光电转换模块,设计了一种红外图像的光传输系统;对设计原则和核心模块进行了讨论。实际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是稳定可靠的,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电传输中数据容量小和距离近的问题,并且在稳定性、误码率、线缆数量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10.
针对Cameralink高清视频传输距离受到限制的问题,提出一种光纤远距离传输方案.采用FPGA为核心处理芯片,利用硬件描述语言实现多通道信号的时分复用和解复用,最终完成了非压缩视频信息的光纤传输.经某型高速视频处理系统的应用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满足工业需求.  相似文献   

11.
以解决红外视频图像传输精度差及图像质量低问题,提出基于光纤通信技术的红外视频图像处理技术。通采集红外视频图像,对进行图像进行电平转换、编码处理,利用光纤传输至接收端完成光、电信号转换,通过解码操作获得红外视频图像,利用双层滤波器对图像作分层处理,采用对自适应直方图均衡法和掩模效应实现图像增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红外视频图像的远距离通信,通信延迟较短,实时好,传输错误率低;有效消除图像噪声,大幅度提升红外视频图像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2.
依据图像采集和传输的方式和方法的不同,提出了一种以CMOS数字图像传感器作为相机光电转换器件的数据采集方法.设计了一种利用FPGA作为核心控制芯片、USB为传输接口、CMOSOV5620为图像采集芯片的高速视频采集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结构,给出了各个模块的具体硬件设计方法和软件流程,得出了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高清视频的远距离传输,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实现高清视频在光纤和HDMI接口之间转换的方案.利用光纤通道接口控制芯片、HDMI收发处理芯片、FPGA等核心器件,通过FPGA编程对高清视频数据进行串行化处理,实现高清信号在光纤信道中的传输.方案可以有效延长高清信号传输距离并提高视频分辨率,广泛用于室外大型高清显示设备.  相似文献   

14.
多路高速光纤图像传输系统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瀚  周国忠 《半导体光电》2013,34(2):326-329,333
设计了基于内嵌高速收发器RocketIO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多路光纤图像传输系统,能够对Camera Link接口模式的高速大容量图像数据进行实时传输。详细给出了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硬件实现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若干关键的软件功能模块,包括并口转换模块、图像传输控制逻辑和RocketIO的设计和配置。实验显示传输系统的三通道有效数据传输速率达7.2Gb/s,传输线路稳定可靠,满足光电探测设备对传输带宽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设计并实现了激光发射与接收电路模块,每个模块主要由激光收发电路、数据处理器、存储器和视频转换电路等4部分组成,具有体积小、使用灵活的特点.重点介绍了622 Mbit/s高速激光收发电路的设计.研究并实现了对视频数据流的时序控制,如有效图像数据的提取与重新组合、存储等,采用曼彻斯特编码保证了激光信号接收与时钟恢复的稳定.在使用一组简易光学天线的情况下,理论通信距离大于6 km,并成功地完成了距离大于100 m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稳定地传输图像,适合地面短距离高速接入等应用,为进一步研究无线激光通信技术提供了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6.
以光纤为载体,采用Aurora协议,接收远端的高速红外视频图像数据,并对接收数据进行解码、转换为Camera Link接口规范的信号格式,实现高帧频、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的接收、解码和重编码,完成视频图像的传输、采集与显示。并用IBERT对光纤通讯通道进行测试,误码率达到10-12以下,完全满足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现有视频采集系统采集分辨率低、压缩算法质量低、记录载体落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全高清视频实时压缩编码与存储系统。本系统采用H.264压缩算法实现全高清视频(分辨率为1920*1080P@60fps)的压缩编码,并采用FPGA+FLASH的存储方案实现视频大容量的本地固态存储。具体介绍了视频接口转换模块、视频实时压缩编码模块和视频存储模块的设计和实现,经系统功能测试和系统性能测试,压缩输出码率为4096kbps左右,压缩比为150左右,压缩解码后视频图像PSNR值达36dB,视频压缩性能良好,存储容量为36GB,存储时长为36h左右,能广泛应用于相关工程领域。  相似文献   

18.
采用FPGA作为高速串行光纤图像传输系统的核心,利用Rocket IO串行传输技术,根据自定义的光纤图像传输协议,搭建了检测平台;在EDK开发工具下,通过对FPGA进行SOPC设计,实现检测平台的软件设计,并实时输出检测结果。阐述了检测平台的系统总体设计思想,对检测平台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SOPC设计、高速串行光纤图像传输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自定义的光纤图像传输协议、检测实验等进行介绍。经过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检测平台工作在3.125Gb/s的串行传输速率上,平台运行稳定、可靠;利用该检测平台,实现了图像经过板件间高速串行传输的检测、经过系统级间串行传输的检测,以及经过多个串行传输系统后的检测,达到了检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移动智能车辆稽查系统以PXA270为核心,集成了高速视频采集、GPS定位、无线网络传输等硬件模块,并利用基于中间件思想的XWIN3.0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进行了系统软件设计。通过软硬件协同设计实现了实时视频图像采集、智能车牌识别、GPS定位以及无线网络传输等功能,满足交通稽查部门对欠费等违规车辆不停车稽查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描述了一种基于FPGA实现的井上电路.该电路基于光缆传输机制,采用光模块完成光电转换,在FPGA内实现高速串行数据的数据恢复和曼彻斯特解码等处理,经视频模块处理后,完成对井下视频信息的恢复.其中,高速串行数据的数据恢复采用了过采样的处理方法.该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较高,与井下电路配合使用,可实现井下视频信号的可靠采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