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移动环境中,由于信道的时变特性,单纯的FEC或ARQ机制往往无法提供所希望的系统性能。为了提高数据及图像的传输可靠性,需采用ARQ与FEC相结合的混合ARQ差错控制方案。首先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以Turbo码作为纠错码的混合ARQ方案,然后研究了基于Turbo码组合译码的有限次重传混合ARQ方案,给出了传输方案及组合译码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低Eb/No时,该方案对通过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无线数据传输中的混合ARQ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无线数据传输中的混合ARQ,介绍了混合ARQ的基本概念和技术,重点分析评述了用于混合ARQ系统中的各种包合并方案和相关的纠错编码技术,并对混合ARQ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4.
5.
无线ATM系统的混合纠错方案及其在突发信道上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ATM系统的混合纠错方案:用RS码保护语音信号,用截短RS/混合Ⅱ型ARQ保护图像和数据。文中分析和仿真了这一混合纠错方案在突发信道上的性能。结果表明,利用RS码强的纠错能力,通过有限次的重传就可获得低的信元丢失率和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6.
张更新 《通信学报》1996,17(6):106-110
本文从分析FEC编码码率对吞吐量的影响着手,指出为达到较高的信道吞吐量,不是采用越强的纠错编码能力越好的观点;之后,又提出了一种新的第2类混合差错控制方式,分析了其吞吐量性能,结果证明,此方式能以有限大的存储容量和实现复杂度达到比现有方式更高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7.
梁钊 《移动通信》1991,4(1):27-32
自适应反馈前向纠错编码是八十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的差错控制编码技术,其特点是能根据信道干扰的强弱自动调节纠错码的冗余度,使码的纠错能力随时与信道的干扰特性相匹配,因而克服了传统使用的差错控制方式的缺点,既保证了通信的可靠性,同时又具有较高的通信效率.本文详述了自适应反馈前向纠错编码基本原理,分析了其性能,最后对这几种差错控制编码方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张豫伟  包洲 《通信学报》1990,11(1):90-92,83
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乘积码的混合ARQ体制。与混合Ⅱ型方案相比,该体制在对信道的自适应能力、码长的选择、译码速度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在很宽的信道变化范围内,该体制的通过率高于混合Ⅱ型。  相似文献   

9.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可变冗余混合ARQ方案既能提供通信的吞吐率,又能提高通信的可靠性。根据可变冗余混合ARQ方案的特性,本文设计了一种适合于可变冗余混合ARQ方案的LDPC码。仿真结果证明了基于LDPC码的可变冗余混合ARQ方案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无线网络中视频传输的延时以及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因丢包造成的视频质量大幅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前向纠错的自适应低延时(Adaptive Low-Latency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AL-FEC)传输机制。该机制通过前向纠错方案避免在使用UDP协议传输过程中因丢包而造成的视频失真卡顿现象,通过发包策略及自适应冗余度达到降低端到端时延并提高视频传输质量的目的。根据当前的网络状况以及视频帧特性确定需要发送的源包个数,利用接收包接收到的数据包信息实时估计网络状况,从而根据网络波动情况动态更新冗余包比例。大量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静态的前向纠错机制,AL-FEC能够使得平均端到端时延降低40~50 ms,在高丢包率情况下,视频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PSNR)提高5~8 dB。  相似文献   

11.
移动通信中的差错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差错控制的三种方案,对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和将来的移动通信系统数据传输中应用的差措控制技术做了简要介绍。指出差错控制技术成为移动通信数据传输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根据传统的前向纠错方式(FEC)方式的GOLAY码纠错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在无线短波数据传输中提高传输性能、降低误码率的方法。该方法经过北京-九江1000多km无线短波自适应数据传输系统多次试验,并通过软件实现方法使(23,12:7)达到了(23,12:8)的性能。给出了实验数据,并论述了自适应短波数据传输中的编码和纠错方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码率匹配截短Turbo码和“码字校验交替重传”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Ⅱ型混合ARQ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组数据业务中。仿真结果和分析表明,综合系统性能和复杂性两方面考虑,该方法不失为一种实现分组数据可靠传输的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马俊峰 《移动通信》2005,29(1):77-79
移动通信系统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关键技术来提高系统抗衰落和干扰的能力,纠错编码即是其中一种。文章主要介绍了在几种移动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不同的纠错编码。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比较实用的交织纠错编码设计与实现方案,阐述了数字通信中差错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阐述了用于纠随机错误的(n,k)线性分组码的基本原理和性质,详细讲解了(12,8) 线性分组码的编码与解码的设计过程,并计算基于此编码的不可检测概率。在无线通信中常用于抗突发错误干扰一般是采用交织技术。主要讲解(16,12)块交织的设计方法,目前依据该方案做的链路设备已在两个型号中得到了验证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张建超  李斯伟 《电讯技术》2011,51(12):57-62
针对有突发性错误的卷积码混合ARQ系统,提出了一种估计最优子包数的有效方法以及自适应子包传输方案.在理论分析最优子包数的基础上,对卷积码系统采用自适应子包传输后的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动态信道中,自适应子包传输方案可使系统根据不同信道条件,采用不同的最优子包数可达到最大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17.
现代电力线通信(PLC)系统为了可靠地传输数据并提高系统传输量,自动重传请求(ARQ)技术必不可少.然而ARQ技术已经很好地解决了现有通信的数据传输问题,但由于PLC信道不稳定、强干扰以及衰减非常快等缺点造成误码率极高、吞吐量低.针对PLC家庭网络提出能够适应PLC信道的H-ARQ技术来满足未来PLC通信网络的需求.改进ARQ和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技术相结合来提高传输率、降低误码率.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改进的H-ARQ协议算法验证,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误码率降低、吞吐量较高,能适应环境极其差的电力线通信.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应用于光传送网中的前向纠错技术的发展。从第一代ITU—T的标准FEC、第二代增强型FEC,到PMC—Sierra公司最新研发的、针对40/100Gbit/s光传送网应用的第三代SwizzleFEC,并讨论了第三代FEC的技术创新和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19.
IPTV(网络电视)视频播放不顺畅、有马赛克是IPTV用户经常碰到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IPTV流媒体在传输过程中出现差错,导致机顶盒不能完整地解码出视音频.介绍了FEC(前向纠错)技术解决这个问题的应用情况:将网络质量不好的账号梳理出来,修改其机顶盒配置,加载FEC解码模块.在组播节点新建CCTV1内部测试频道,经过使用,有明显的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20.
郑鸿飞 《电信快报》2009,(9):38-40,46
在提升IPTV视频质量中必须要考虑网络丢包、时变的有效带宽和可变时延等特性对实时视频传输的影响。文章简要介绍了FEC、ARQ技术的原理,分析了在IPTV业务中引入FEC&ARQ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深入探讨了FEC、ARQ技术引入到IPTV中提升视频传输质量的关键方案和具体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