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合非对称多电平逆变器,该逆变器的突出优点是在输出相同电平的条件下,电路所需的开关元器件和其他元器件比传统的多电平逆变器要少的多,简化了电路结构和控制,降低了成本。对逆变器主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采用消谐波脉宽调制(Subharmonic 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称SHPWM)进行控制。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刘凤君 《UPS应用》2009,(2):25-31
介绍了完美无谐波多电平零电压开关(ZVS)UPS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DBD电源是目前获取稳定的低温等离子体的主要手段,为了解决目前网侧功率因数偏低,输入电流畸变率较大等 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DBD电源。它主要由整流级、调压级、逆变级、高频高压变压器和等离子体放电管组成。首先介绍了电源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详细分析了三相 VSR的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系统能够实现单位功率因数,且输入电流明显正弦化。最后DBD电源在放电管中发生了介质阻挡放电,产生了低温等离子体,证明电源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特定谐波消除多电平RF-PWM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消除射频脉宽调制(Radio Frequency Pulse Width Modulation,RF-PWM)的特定谐波,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全数字发信机(All-Digital Transmitters,ADTx)的多电平RF-PWM方法.该方法利用多个自适应门限与相位调制信号实时比较,控制多个子脉冲的脉冲宽度,在基波分量加权之和正比于输入信号包络的前提下,使其特定谐波分量相互抵消.和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可显著降低ADTx的输出滤波要求,提高其宽频段性能.以3次谐波消除为例,本文给出了对应5电平RF-PWM方案,并利用仿真和离线实验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多电平逆变器的基本结构及调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二极管钳位型多电平逆变器、电容钳位型多电平逆变器、以及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及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多电平逆变器的系统设计。文中详细阐述了电源钳位型九电平逆变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其硬件电路设计包括主电路、死区电路、缓冲电路、驱动电路的设计;软件设计采用TI公司的TMS320LF2407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作为信号处理器件;仿真部分利用软件PSIM做为仿真验证,验证了所提出的新型九电平电源钳位型逆变器拓扑的正确性,然后通过评估板获得了控制信号触发脉冲。最后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系统联合调试,获得几种新型混合多电平逆变器拓扑的单相实验结果,验证了文章所提出的新型九电平逆变电路拓扑的可行性和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的DBD臭氧发生器电源移相控制电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锁相环CD4046的DBD臭氧发生器电源移相控制电路。该电路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移相范围为0-180^。,满足DBD臭氧发生器电源对移相控制电路移相范围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电视播控中心部门的信号源和传输环节比较多,各环节的图象监视器一般集中安置以便于监视,但其中的伴音部分无法用听觉同时监听多路声音,工作中深感不便,以致有时因此而影响了播出事故的及时发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试制了一种迭加在电视图象中进行显示的、形式新颖的音频电平计,它能对各路伴音信号同时提供直观醒目的定量监视,电平计具有与电视画面一一对应的特点,便于故障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传统的多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多电平逆变器拓扑,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采用了SHEPWM作为该拓扑的调制方式,实现了基于TI DSP TMS320LF2407(A)的单相拓扑的控制,最后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了该种拓扑的可行性,并给出了一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侯震  杨建华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11):18-19,24
三相电源作为一种常用的测试设备,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际中。他可将市网的(AC)220V转换为满足被测试设备需求的供电信号形式。在设计一个这样的专用电源时,除了满足设计要求外,还要着重考虑其成本的高低和日常维护的方便与否。本文全面阐述了一种已经成功应用于生产实际的陀螺三相电源电路,给出了详尽的理论推导过程。电路组成简洁新颖,易于维护。  相似文献   

10.
11.
张具琴  贺素霞 《电子器件》2022,45(6):1342-1347
多电平变换器以其输出电能质量高、谐波失真小、电磁干扰小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现有多电平逆变器存在器件数量较多和电压应力较大等缺点。对此,提出一种新型简易级联式多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首先,介绍了逆变器的拓扑结构,讨论了变换器的对称和非对称形式。然后,将该拓扑结构与级联H桥变换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该拓扑结构减少了开关数量和门驱动器数量。同时,该拓扑的峰值反向电压低于传统CHB变换器。此外,模块化是该拓扑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最后搭建一台样机进行实验,证明了所提出电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通过负载将两个电压型三相逆变器级联在一起,该逆变器能作为一个三电平或四电平逆变器运行。本文对这种逆变器的基本结构和控制原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由于全球范围内面临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因此新的清洁能源发电逐渐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其中风力发电正在被研究和开发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在研究二极管箝位H桥型逆变单元电路的基础上,将两个功率单元级联输出,构成二极管箝位级联型逆变器。文章详细的分析了二极管箝位H桥逆变单元和混合箝位型逆变器的相关知识,并给出了两种电路的仿真结果。分析结果表明:级联后可以提高输出电压等级,减少总的谐波系数,电流波形更接近于正弦。  相似文献   

14.
针对MEMS数字微镜驱动波形电压高、电平多、通道多的难点,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多通道多电平高压信号发生器.硬件电路分为核心控制电路与功率驱动电路两大部分.核心控制电路以Xilinx Artix-7 FPGA与ARM Cortex-M7内核STM32微处理器为核心,利用FPGA产生时序精密、程控可调的多通道PWM...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详细分析了调制波变换技术和三次谐波注入多电平逆变器的原理,以及三次谐波注入后逆变器的调制信与输入直流电压的关系。并且,分析了在级联多电平逆变器开环PWM控制下,一般SPWM与三次谐波注入的不同。提出三次谐波注入法能够在不影响负载电流电压的情况下实现载波调制的优化控制,提高电压利用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通过仿真,证实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单元串联式多电平高压变频器的起源和现状进行了总结,同时从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大容量化、冗余设计等方面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多电平电路在高压大功率领域的拓展受到其复杂电路拓扑的制约,因此近年来不断有新型多电平电路结构被提出。本文在传统多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单相七电平电压源逆变器拓扑。新型电路拓扑是在传统的单相全桥五电平箝位二极管电路基础上,增加了两个开关器件,利用10个开关器件以及4个箝位二极管产生了7种不同的电平输出。详细分析了该逆变器的拓扑结构,给出了PWM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这种拓扑的可行性。该逆变器对传统箝位二极管逆变器在结构上做出了优化。  相似文献   

18.
辛想  张庆范 《变频器世界》2007,(1):56-58,73
在分析二极管箝位型多电平逆变器不同的载波PWM控制方法的基础,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载波PWM方法。为了验证所提出的PWM方法,对二极管箝位型五电平逆变器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低调制度下具有良好的谐波特性,同时可以提高调制度,增加直流电压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多电平积累技术在不同Swerling模型下的性能及其实现方法,并且对比了不积累、双回路积累和多电平积累在不同Swerling模型下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多电平积累技术的性能接近于双回路积累,但从工程实现角度考虑,多电平积累技术实现复杂度要远远低于双回路积累。  相似文献   

20.
《电子与封装》2017,(3):26-28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电路从原来的单一电源域向多电源域进行转移,而其中的静电放电(ESD)试验是考核集成电路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有效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结合国内外相关静电放电试验标准,研究标准之间存在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结合实际情况,探究多电源域集成电路静电放电试验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