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溴代烷、4-羟基苯甲酸和3,3',5,5'-四甲基联苯二酚为原料经Williamson醚化、羧酸酰化和酯化反应合成了一个系列的对称联苯酯类液晶共6个化合物,并用FT-IR和1HNM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台偏光显微镜(POM)和X射线粉末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它们的相行为,并讨论了分子结构对液晶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液晶性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联苯型热致性液晶聚氨酯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液聚合法,以4,4′-二羟基联苯、5-氯-1-戊醇、甲苯-2,4-二异氰酸酯(2,4-TDI)及三种不同链长的脂肪族二元醇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的联苯型液晶聚氨酯(LCPU)。采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偏光显微镜(POM)和X射线衍射(WAXD)等手段对聚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这类联苯型的LCPU的熔点(Tm)随着聚合物分子链中小分子二元醇链长的增加而降低,而各向同性温度(Ti)则变化不大;POM观察表明,这一系列的聚合物均为热致性向列型液晶,其液晶态温度区间在90℃~207℃;其广角X射线衍射图在2θ≈25°有尖锐的衍射峰。  相似文献   

3.
以含有聚醚链的芳香族二元酸聚乙二醇双4-羧苯醚(PEGn,n=1,2)和芳香族二元胺邻联甲苯胺(OT)为聚合单体,通过溶液缩聚法制备了一系列含有聚醚链的芳香族热致液晶聚酰胺(PEGOT)。以红外光谱(IR)、核磁分析(NMR)对聚合物的化学结构予以确认;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及偏光显微镜(POM)研究发现,液晶聚合物具有稳定的液晶性和典型的向列型织构,并采用X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A)对聚合物的结晶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为此类热致液晶聚酰胺进一步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主链热致液晶聚酯由于其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如果液晶温度区间过高甚至超过其初始分解温度.那就难以进行加工,会限制了液晶聚酯作为增强材料的使用范围。为了降低这些聚酯的液晶温度区间.一些侧基被引入其中,通过改变液晶基元的长径比。降低液晶基元间的相互作用,以改善液晶聚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5.
几种热致液晶性纤维素衍生物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纤维素或羟乙基纤维素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了乙酰氧乙基纤维素(AEC)、苯甲酰氧乙基纤维素(B2EC)和苯甲酰氧纤维素(B2C)。采用FT-IR和元素分析表征了产物结构,通过用DSC、HSPLM和WAXD研究了产物的致热液晶织构和性能。B2C的热致液晶性最强,其各向同性液态转变温度(TLI=82℃)和转变热焓(ΔHLI=14.88J/g)是迄今报导的热致液晶纤维素衍生物中最高的。  相似文献   

6.
以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1,10-癸二醇与含液晶基元的缩聚单体2-甲基-1,4-苯撑双(4-氯甲酰)苯甲酸酯通过溶液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液晶性和非液晶性两种序列结构的共聚酯,采用DSC、偏光显微镜和X-衍射方法研究了共聚物的液晶行为,发现除共聚物10外所有的共聚物均具有较好的结晶性和热致液晶性。随双酚A用量的改变,共聚物的特性粘数和熔点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聚苯胺溶致液晶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热反应掺杂聚苯胺溶于间甲酚中形成的液晶溶液,探讨了在外界力场和电场作用下,此液晶溶液的流变性和导电性随溶液浓度和温度变化的规律;并采用偏光显微镜技术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地聚本胺液晶相的结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聚苯胺/间甲酚溶致液晶为二维有序的近上怪状结构,液晶相的产生使溶液的剪切粘地电率在相转变点处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8.
酯类液晶化合物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酯类液晶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高端电子产品的液晶材料.简要评述了酯类液晶的合成进展,并详细讨论了近几年国内外酯类液晶的合成方法及性能,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两种液晶单体共聚合反应的共聚物,表征了该类共聚物较好的液晶行为。既可以制备近晶型织态的固化物,也可以得到向列型的网络材料。  相似文献   

10.
联苯型液晶聚氨酯增韧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了联苯型液晶聚氨酯(LCPU),并以其为增韧剂对环氧树脂(EP)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LCPU含量对LCPU/E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动态粘弹谱仪、扫描电镜等手段对LCPU/EP复合材料的动态热力学性能及断裂面的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CPU的加入可使LCPU/EP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2倍~3倍,弯曲强度增加了40%~60%,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及储能模量(E′g)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以氧化石墨烯(GO)、4,4′-二(β-羟乙氧基)联苯(记为BP2)、环氧氯丙烷(ECH)等为原料,合成联苯型液晶接枝氧化石墨烯(LCE-g-GO)化合物,用于改性环氧树脂(EP)制备LCE-g-GO/EP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偏光显微镜(POM)、广角X射线衍射(WAXD)、热重分析(TGA)及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LCE-g-GO用量为5%,冲击强度提高到35.06 kJ/m2,是纯环氧树脂的2倍左右;同时,拉伸强度及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1.47、1.70倍,呈典型的韧性断裂。改性后复合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比环氧树脂明显提高,当LCE-g-GO用量为5%时,复合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达到375℃,比环氧树脂(351℃)提高了24℃。  相似文献   

12.
以4,4’-二氨基苯酚癸二酸酯(DAED)与对-亚苯基-双苯偏三酸酯二酐(BTAH)和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制备共聚酯酰胺酸,通过三乙胺缔合共聚酯酰胺酸的羧酸官能团抑制共聚物中的酯键和酰胺键的降解,然后热环化制备了四种半芳族共聚酯酰亚胺。四种共聚物的结晶度随着BTAH单元的含量从10%增加到40%,结晶度从18.8%减小到9.3%。由于BTAH与BPDA两种介晶基元间的协同效应,BTAH含量为10%,20%和40%的三种共聚物形成了典型的丝状液晶织构,含量为30%的共聚物形成了反向壁液晶织构。随着BTAH含量从10%增加到40%,向列型液晶相的熔点从370℃降低到349℃。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端基上含有双键的反应型热致性液晶聚合物(LCMC),采用DSC、TGA测试了产物的热性能,用FT-IR、WAXD、POM表征了产物的微观形态结构。结果表明,LCMC在228℃~290℃区间显示了向列型的热致性液晶特性。  相似文献   

14.
以甲基丙烯酸联苯酯和甲基丙烯酸对乙氧基联苯酯为单体,用基团转移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两种无间隔基的侧链型联苯液晶高分子。研究了聚合条件对转化率、分子量、多分散指数的影响。认为单体由于无间隔基造成的较大空间位阻妨碍了转化率的提高。用DSC、热台偏光显微镜、FT-IR、GPC等方法对所得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热致液晶聚合物与聚苯硫醚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热致液晶聚合物KU9231与聚苯硫醚共混物的流变特性。在聚苯硫醚中加入少量的热致液晶聚合物可降低其流动活化能和表观粘度,显著改善聚苯硫醚的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16.
热致型液晶增韧热固性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于现有的热固性树脂增韧方法存在种种缺陷,热致型液晶正取代橡胶弹性体、热塑性塑料等成为新一类热固性树脂增韧剂,与其它方法相比,该法增韧效果好,改性体系耐热性、模量高。从液晶聚合物增韧、液晶单体/低聚物增韧、液晶固化剂增韧三个方面综述了现阶段热致型液晶增韧热固性树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全芳族热致液晶共聚酯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以对乙酰氧基苯甲酸,4.4,一二乙酰氧基二苯基丙烷和对苯二甲酸为单体的三元共聚酯。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示差扫描量仪和广角x射线衍射,较详细地研究了液晶共聚酯的结构、性能及其与分子链组成的关系。DSC和TOT结果表明,共聚酯的玻璃化温度较高,介于166-188℃之间,熔化温度一组成关系的相图具有最低共熔点;共聚酯中PHBA链节含量在10-50%时均呈现向列型液晶特征,随温  相似文献   

18.
应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对2,2-以(4羟基苯基)丙烷,1,10癸二醇与2-甲基-1,4-苯撑双(4氯甲酰)苯甲酸酯的一系列共聚酯进行了研究,发现组成不同时,共聚酯可形成3种不同的晶型,以此解释了其熔点变化的规律。对结晶度 粒尺寸变化的研究表明,晶粒尺寸与熔点的变化规律相一致,而结晶度与组分中刚性链段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9.
采用X射线衍射仪、示差扫描热分析仪及偏光显微镜对热致液晶聚酯酰亚胺进行了研究。DSC曲线上都有明显的玻璃化转变(T_g)及两个熔融峰(T_(m1)、T_(m2)),表明聚合物具有明显的液晶性;WAXD曲线上在2θ=20°左右可观察到较强的衍射峰,在2θ<13°的小角范围内也可观察到多个比较尖锐的衍射峰,前者表明分子链横向排列,间距在4.5~5A,后者表明聚合物分子径向采取较完美的层状超分子结构顺序排列,以上结果证实了共聚物是近晶型结构;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棒状或小锥状的近晶型液晶的典型织构,进一步支持了WAXD所得结论。  相似文献   

20.
利用Schotten-Baumann反应合成规则链芳-脂族聚酯酰胺系列化合物及相应的模型化合物着重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与液晶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这种结构的聚酯酰为结晶性聚酯酰胺为结晶性聚合物,熔体呈向列型液晶态,聚合物的熔点主要取决于聚合物的,即酯,酰胺健的位置,芳环取代方式和脂肪链的长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