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超生分散技术,以聚乳酸(PLLA)和纳米羟基磷灰石(HA)为原料,制备PLLA/n-HA复合材料.并分为四组复合材料的样品,研究PLLA/n-HA复合材料在生理盐水中的降解性能,以及降解过程中pH值变化.结果表明,随着HA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在生理盐水中的降解速率减缓,pH值下降.  相似文献   

2.
采用沸腾水浴共沉淀法,以尿素为pH调节剂制备了羟基磷灰石/壳聚糖(HA/CS)复合粉体材料,通过XRD、FTIR和SEM对晶体的组成、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H值对HA/CS晶体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沸腾水浴共沉淀法可在较短时间内制备HA/CS复合粉体,改变pH值可使晶体形貌由针(杆)状与球状同时存在转变为几乎全部是球状晶体.  相似文献   

3.
以某污水处理示范工程为例,依据一体化氧化沟的工艺流程建立了污水酸碱偏离度的数学模型,通过非线性变换确定了pH测量值与污水酸/碱偏离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推导了以数字式流量阀为控制对象的pH值控制算法,运算中采用带约束条件的最小二乘法对参数θ0进行估计,实现了参数的在线辨识。该控制方法已经在示范工程中进行了实验,控制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
在己内酰胺废水处理过程中,通过对ENSBR反应池中pH值及相关水质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可知pH值变化是由有机物氧化反应、氨化反应、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和污泥消解反应等引起的,并且是上述5个反应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综合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5.
酸奶在储藏过程中酸度、pH值、细菌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酸奶储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通过测得其酸度、pH值和乳酸菌活菌数,得出使酸奶的品质变化最小、货架期较长的最佳储藏条件和酸奶的最佳饮用期.先将同批酸奶分别置于常温、4℃和-18℃下,在储藏期不同时间点进行观察,测定其pH值、酸度,观察其感官变化.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计算活菌数.研究表明,常温储藏5 d的酸奶菌含量最高达到4.6×108cfu/mL,酸度为85.7°T,pH=4.08,有少量乳清析出,口感适宜;4℃储藏13 d的酸奶菌含量最高达到4.6×108cfu/mL,酸度为85.5°T,pH=4.05,口感适宜;-18℃储藏19 d的酸奶菌含量最高达到4.5×108cfu/mL,酸度为85.5°T,pH=4.06,但组织结构已发生改变.故4℃储藏的酸奶13 d内饮用最好.  相似文献   

6.
以聚乳酸(PLA)为基体,羟基磷灰石(HA)作为无机填料,制备含HA质量分数分别为0%、10%和25%的聚乳酸/羟基磷灰石(PLA/HA)复合材料,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复合材料微球。并对其进行微观形貌和结构表征,进一步研究HA质量分数对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表明,已成功制备了PLA/HA复合材料微球,其粒径分布在5~11 μm范围内,且随着HA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同时其分解温度升高,热稳定性能增加。  相似文献   

7.
8.
共滴定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及其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饱和Ca(OH)2溶液的上清液、磷酸和可溶性胶原为原料,在37℃、中性条件下,采用共滴定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仿生骨修复材料。用XRD、FTIR、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材料晶相组成、微观形貌、结构、化学组成、晶粒大小进行分析。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用电子万能实验机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由弱结晶的纳米尺度(5nm×60nm~20nm×80nm)的羟基磷灰石和胶原纤维组成。复合材料在晶相组成、化学组成和晶体尺寸上类似于天然骨。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168.85MPa)和弹性模量(5.87GPa)介于致密骨和牙本质之间。此复合材料有望成为理想的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9.
针对纸浆漂白过程中pH值质量指标测试存在的不足,基于机理与PCA实现了辅助变量精选;采用RBFN建立了软测量模型。仿真实验显示:该软测量方案实用、可靠,在精度、实时性方面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水溶液中将由磷酸氢氨和硝酸钙制得的“盐溶液”与由钛酸正丁酯和冰醋酸制得的“酯溶液”反应,并将产物在800 ℃下活化4 h,获得二氧化钛与羟基磷灰石的纳米复合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TEM)对纳米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研究.红外光谱显示了TiO2和PO4-3的两个特征峰,证实了纳米复合物由二氧化钛和羟基磷灰石组成.透射电镜表明,羟基磷灰石包覆在二氧化钛微晶颗粒的表面,形成颗粒尺寸约为100 nm的二氧化钛/羟基磷灰石复合物.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所得的二氧化钛与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物在2θ = 30°~35 °处出现3个新的衍射峰,说明纳米复合物的二氧化钛与羟基磷灰石界面上可能生成了分子复合物.  相似文献   

11.
利用L桘丙交酯为原料开环聚合制备了左旋聚乳酸(PLLA ),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FTIR)表征其结构.利用偏光显微镜(PLM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以及X桘射线衍射仪(XRD)考察了PLLA、聚乙二醇(PEG)以及 PLLA/PEG 共混物的结晶行为.DSC结果表明,PL L A的结晶行为发生在升温过程,结晶峰温度为98℃,其熔融峰温度为157℃.对于PLLA/PEG共混物,当PLLA∶PEG为5∶5时两者都发生了结晶行为.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此共混物的结晶形貌发现,PL L A和PEG分别于95℃和35℃发生了分步结晶.  相似文献   

12.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synthesize a new composites scaffold containing poly(γ-benzyl-L-glutamate) modified hydroxyapatite/(poly(L-lactic acid))(PBLG-g-HA/PLLA) and to investigate their in vitro behaviour on bone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BMSC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BMSC proliferation was signifi cantly increased on PBLG-g-HA/PLLA scaffolds after 3 and 7 days post seeding when compared to PLLA and HA/PLLA scaffolds. The in vitro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also favoured the composite PBLG-g-HA/PLLA scaffolds when compared to controls by signifi cantly increasing Runx2, ALP or osteocalcin mRNA expression as assessed by real-time PCR.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e potential of PBLG-g-HA/PLLA scaffolds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And the in vivo testing further confi rms the PBLG-gHA/PLLA scaffolds' potentioal for healing critical bone defects.  相似文献   

13.
《南昌水专学报》2016,(6):90-93
通过将热致相分离与溶致相分离技术结合,制备了一种新型具有双连续孔洞的聚(γ-苄基-L-谷氨酸)/聚乳酸多孔支架材料。体外生物活性实验表明该支架材料能够很好的促进类骨磷灰石的形成,表现出优良的生物活性,表明这类支架材料在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快速启动短程硝化过程起始pH值对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实际生活污水快速启动短程硝化,试验采用3个SBR装置在温度为25℃、ρDO=2 mg/L、曝气时间分别为T/2、3T/4、7T/8(T为从曝气开始到“氨谷”出现的时间)时考察亚硝酸盐积累的情况.运行12个周期后,3个反应器中的亚硝酸盐积累率分别为5%、2%、5%.反应器混合液初始pH值从小于7.5水平调节到7.7~8.0,稳定运行几个周期后发现,亚硝酸盐积累率分别提高到了50%、47%、70%,曝气时间为7T/8时的反应器中的亚硝酸盐积累率上升速率最快,成功启动短程硝化.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曝气时间下,利用反应体系内pH对硝化菌群结构的影响及FA对硝酸菌的抑制作用可以提高亚硝酸盐积累率,快速启动短程硝化.  相似文献   

15.
pH值对蛋白质插层蒙脱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蒙脱石负载蛋白质的研究为固定化酶、生物塑料、药物的负载等方面研究奠定基础。为了获得有效的蛋白质插层蒙脱石的方法,根据离子交换的原理,研究了在不同pH值、不同牛血清白蛋白(BSA)用量等条件下,BSA插层蒙脱石的插层效果。研究发现,pH值对蛋白质插层蒙脱石影响显著,晶层剥离程度决定于蛋白质等电点(pI),低于蛋白质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插层容易造成蒙脱石层间的剥离。在一定范围内,蒙脱石的层间距与插层剂用量也呈一定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实际的化工废水中和过程,说明了在进行控制系统计算机数字仿真对,如何确定其近似模型和干扰,组成了简单PID控制系统和参考模型自适应控制系统,并分析了仿真运行结果,为设计实际控制系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短程硝化及反硝化脱氮中亚硝酸盐的积累以控制硝化反应的类型,以试验的方式,采用SBR工艺研究了pH值对不含海水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含30%海水的城市生活污水短程硝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含海水的城市生活污水,单纯提高pH值来提高游离氨浓度并不一定能够实现短程硝化;对于含30%海水的城市生活污水,可直接实现短程硝化;海水盐度是实现短程硝化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染色过程pH值控制的结构简单、控制效果良好的自动控制系统,为染色过程的pH值自动控制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