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改进的岩石动静组合加载SHPB试验系统,开展矽卡岩在不同静力轴压水平上以不同卸载速率的卸载过程中受频繁动力扰动作用的动力学试验,研究矽卡岩在高静应力卸载过程中受频繁动力扰动作用下的动力学特性,重点讨论静力轴压大小和卸载速率对岩石受频繁动力扰动时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卸载轴压一定时,累计扰动冲击次数与卸载速率成线性正相关关系;而当卸载速率一定时,累计扰动冲击次数与轴压成线性负相关关系;随着轴压卸载速率的增大,当卸载轴压较小时,动态变形模量先增大后减小;而当轴压较大时,动态变形模量持续减小;岩石动态峰值应力与动力扰动次数呈二次函数关系,但随卸载速率的增加,动态峰值应力与扰动冲击次数关系逐渐过度为线性负相关关系;最大动态应变与扰动冲击次数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结合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对一次再结晶取向硅钢中的Goss晶粒、黄铜晶粒及其周边相邻晶粒在晶界附近1μm范围内尺寸大于40 nm的Mn S第二相粒子的局部密度与相应晶界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900℃再结晶退火后,Goss晶粒周边出现频次较高的晶粒取向分别为{112}111、{111}110、{411}148和{111}112,其中有利于Goss晶粒异常长大的{111}110、{111}112和{411}148取向出现频次之和占总量的57.7%;黄铜取向晶粒周边出现频次较高的则为{111}110、{112}111、{111}112和{411}148,其中{111}110、{111}112和{411}148出现频次占总量的68.7%;Mn S第二相粒子的局部密度差随晶界组合不同而变化,其中Goss-{111}110组合的最大。  相似文献   

3.
制造业到底是朝阳新生,还是夕阳迟暮?过去十年,全球制造业经历了跌宕起伏:其占全球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20%降到2010年的16%;这期间,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晋级为全球制造业明星;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则经历了制造业就业骤然垂落的过程。变化在近几年悄然出现,发达经济体迎来制造业新一轮复兴的迹象。  相似文献   

4.
采用预加载高轴压、0.4MPa的冲击气压频繁冲击的方式模拟深部岩石所处的高静载条件下受爆破开挖扰动影响的力学环境,进行一维高静载频繁动态扰动试验。然后基于试验结果探讨冲击扰动前后含铜蛇纹岩伴随主要能量的种类,并在预加轴压时岩石内部损伤不计、冲击扰动后轴压值不变、岩石破碎后内部储能为零的假设条件下,推演各种能量的演算方法,并分析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冲击扰动前后主要伴随的能量为弹性能、入射能、弹塑性能、反射能、透射能、复合释放能;弹塑性能随扰动冲击次数的增加呈幂函数的形式减小;反射能、透射能分别与入射能的比值和复合释放能都随扰动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大,但前者呈线性趋势发展,后者呈对数趋势变化;冲击扰动过程中岩石处于释放能量的状态,且随扰动冲击次数的增加,释放的能量总体上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5.
1986年,霍尔一埃鲁法度过了它的100周年纪念。这期间,该法的基本原理实际上仍然没有变化,电解质的组成亦是如此。所发生的变化只是逐渐趋向于应用较酸性(富AlF_3)的电解质和使用占比例小的某些添加剂,例如有  相似文献   

6.
采用Gleeble-1500热力模拟机对铸态Ti-48Al-2Nb-2Cr合金进行高温变形热压缩试验,变形温度范围为1050~1200℃,应变速率范围为0.001~0.1s^-1,压缩变形量为60%。研究该合金高温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与流变应力之间的关系,计算了合金激活能,并建立了Ti-48Al-2Nb-2Cr合金的Arrhenius本构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本构模型。结果表明,该合金的激活能随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增大而增大;Arrhenius本构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8228,平均相对误差为9.97%,相对误差在10%以内的点只占62.0%;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本构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9566,平均相对误差为4.76%,相对误差在10%以内的点占92.6%,本构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预防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4例应用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每日给予氯吡格雷50、100 mg 口服,对照组仅用肝素盐水封管,观察6个月治疗期间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情况、首次尿激酶干预时间及尿激酶干预次数,并比较3组间凝血功能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氯吡格雷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6个月治疗期间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的次数显著降低、尿激酶首次干预的时间推迟、尿激酶干预次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高剂量组治疗6月后血小板计数(PLT)出现降低、凝血酶时间(PT)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与治疗后低剂量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 50 mg 的氯吡格雷能减少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41份失效分析报告进行分析和统计,发现对于不同容量机组,由过热造成的失效占比均超过50%,其主要原因是长期运行产生的氧化皮或异物堆积;随着机组容量的上升,由焊接缺陷与母材缺陷引起的失效占比由12.5%升至42.8%,原因主要是马氏体耐热钢与奥氏体耐热钢的大量应用、高参数机组对材质要求的提升与锅炉结构的变化。对600 MW及以上机组的主要失效原因进行分析,过热占比为51.4%,焊接缺陷占比24.3%,母材缺陷占比18.6%,这3种缺陷引起的过热器失效占总失效次数的94.3%。通过对这3种失效模式进行研究,分别提出了加强管壁温度监控、避免异种钢接头承受弯曲应力以及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等防范措施,效果有待后期验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Stellite12钴基合金在700℃下进行热循环冲击试验,结合扫描电镜组织观察、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相分析、硬度分析以及弯曲试验,对Stellite12热循环冲击前后的组织、硬度、裂纹出现情况及折弯强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冲击前后Stellite12钴基合金的组织和硬度并未发生较大变化,WC相的边缘出现同成分的絮状扩散物。随着热冲击次数的增多,材料出现微裂纹且微裂纹起源于边缘,并不断扩展,最终形成裂缝。而材料的折弯强度却在75次热循环冲击后大幅降低,同时统计折弯断面上热冲击过程中出现裂纹的区域所占面积比率发现:随着面积比率的增大折弯强度降低,强度大幅降低的临界面积比率为23%。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石材种类对锯切石材过程中的力的影响.应用自制新型超薄锯片加工五种不同石材试样,通过测量石材锯切中的主轴消耗功率P、垂直与水平锯切力(Fv,Fh),以及锯切后试样表面的锯缝宽度B;分析了单位宽度锯切力、力比、比能随石材种类的变化;讨论了锯缝及其变化与石材种类变化间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锯切消耗功率P与石材种类的强度性能s满足P=190.53S0.0115关系,其相关系数R1=0.97330.5;锯切垂直力Fv与S满足Fv=-1703.6 55.551S-0.1797S2指数关系,其相关系数R2=0.96990.5.锯缝宽度的平均值T与石材种类的硬度性能日满足T=51.203-3.1407H 7.25×10-2-7×10-4H3×10-6H4关系,其相关系数R3=0.99980.5;锯缝宽度的偏差t与石材种类的颗粒尺寸及颗粒间的连接强度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1.
<正>在第十二届中国铸造协会年会期间,中国铸造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温平向与会人员正式发布了中国铸造行业2015年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各类铸件总产量4,560万t,较2014年下降1.30%。此前,1998年中国铸件总产量有所下降,自此之后我国铸件总产量一直处于增长走势,2015年受制造业大环境影响,我国铸件总产量近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从铸件材质结构变化看:2015年铝合金铸件增长4.27%,球墨铸铁件增长1.61%。其中,铝(镁)合金铸件产量占  相似文献   

12.
对经焊接、焊后热处理的P91无缝管接头分别进行1~4次回火处理,利用化学成分分析、常温和高温拉伸试验、显微硬度及金相试验等,研究了回火次数对焊接区域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影响,并探索焊接区域在不同热处理次数下显微硬度与常温及高温力学性能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P91管焊接区域在多次回火热处理后,其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但析出碳化物有增多的趋势;参比样的显微硬度与室温抗拉强度相关系数最大,即3.69,而回火一次后,试样的显微硬度与高温抗拉强度间相关系数达到最大值,即1.48。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预应变和时效处理对7A55铝合金残余应力和组织演变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和EBSD观察了微观组织,XRD测试了残余应力,显微硬度计测试了维氏硬度。试验结果表明:固溶后的试样,表面为压应力,沿轧制方向为-75 MPa,横向-115 MPa。经不同的预应变后,表面残余应力逐渐降低,施加2%的预应变后基本消除。180 ℃的时效温度下,残余应力的消减速度显著高于100 ℃和140 ℃下。随预应变量的增大,显微硬度逐渐增大,经3%的预应变后增大为92 HV0.5,提高了27.8%。显微硬度随时效时间的增加先增高后降低,峰值出现在15 h,100、140和180 ℃下时效时分别达到135、143和162 HV0.5。100 ℃×15 h的峰值硬度下晶内主要析出亚稳η′相,与基体呈共格关系;140 ℃时晶内析出相尺寸变大,出现圆片状η′相,与基体呈半共格关系;180 ℃时出现了短棒状η′相,尺寸达到5~20 nm,位相差小于10°的小角度晶界占了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对AZ31B镁合金在温度为260~420℃、应变速率为0.03、0.1、1、3s-1时,应变量为70%的塑性变形行为以及热压缩后镁合金组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流变应力与应变速率和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材料在420℃及应变率0.1s-1时可发生动态再结晶,也是最优的热加工工艺参数;在260℃,应变率为0.03s-1.的区域可能出现楔形裂纹;热压缩后晶粒明显得到细化,出现大量细小的等轴晶.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导率、维氏硬度、拉伸性能和TEM,研究了脉冲次数对电场处理7075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处理前,脉冲次数为100时,材料的电导率增加为19.05 MS/m,提高了1.7%,维氏硬度却下降了7.3%;随着脉冲次数的增加,材料的抗拉强度逐渐下降,伸长率则稳步提高,当脉冲次数为100时,材料的抗拉强度下降了6.6%,而伸长率提高了12.1%。经脉冲电场处理后,第二相析出且长大,晶格畸变程度下降,导致导电率升高;晶界沉淀物断续分布,且无沉淀析出带变宽,该合金塑性提高。  相似文献   

16.
对21世纪焊接材料发展趋势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唐伯钢 《焊接》2001,(3):7-8,21
21世纪将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世纪。焊接材料就世界范围而言 ,一方面在 2 1世纪前期 ,仍将在目前传统焊材产品框架内 ,继续增长与改进 ;另一方面 ,已开始出现某些重大变革的前奏 ,这种变革可能将在 2 1世纪 2 0年代左右 ,对焊材产业产生重大影响。1 适应焊接自动化和高效焊接的潮流 ,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日本在焊材总产量中 ,各类产品结构变化为 :1980年焊条占 57.7% ,而到 1999年焊条仅占 19.4 % ,气体保护焊用实心焊丝占 38.4 % ,药芯焊丝占 2 9.3% ,埋弧焊丝和焊剂占 12 .2 %。预测日本在今后五年里 ,焊条在焊材总产量中的比例将降到 15%以下 …  相似文献   

17.
熊爽  陶晓林  章昱  谢力  王庆祥 《连铸》2014,33(6):16-19
针对研究现场3号连铸机出现的结晶器钢水液面波动的问题,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钢种、碳含量以及二冷制度与结晶器液面波动现象发生的关系。得到如下结果:易发生波动的钢种为S275J0(HB)、WL590、X52(PJ)、ASTM65、B(H1)和X52(BG);易发生波动的钢水[C] 质量分数的危险区为0.075%~0.095%;较优的二冷制度为包晶和中碳。  相似文献   

18.
基于风电场现场数据,根据故障率、故障时间和维修成本等指标确定影响风力机可靠性的主要零部件。利用FTA法分析主要零部件故障的具体原因;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风力机故障率与环境因素(风速、温度及环境湿度)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季节指数分析风力机故障率的季节性特征。结果表明: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偏航系统故障是造成风力机故障率高的主要原因,故障率占比达67.91%;发电机和传动系统虽然故障率较低,但其平均故障时间和维修成本更高;故障率与风速、温度和湿度存在明显相关性,其中故障率与风速存在负相关关系,与温度和环境湿度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正> 阜新市供暖公司的集中供暖管网,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大型集中供暖系统之一。投资2000多万元,供暖面积150多万米~2,占阜新市城市供暖面积的20.36%。该管网1981年投入使用,在1987和1988年部分更换主管道时发现,主管网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腐蚀,有的部位锈蚀产物已有2—3毫米厚,并出现局部腐蚀特征。实际调查表明,阜新供暖管网冬季运行期间的供暖循环水,是阜新电厂供应的软化  相似文献   

20.
<正>诺威力铝业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铝平轧产品生产者,在国外生产的这类产品中,它的产量几乎占了一半。2012年该公司销售的产品结构为:罐料占61%,高精产品(消费电子产品及其他高技术产品)用板带占13%,汽车板带占6%,铝箔及其他板带占20%。该公司早在2010年就预测了平轧铝产品市场的这种变化,于是投巨资对在全世界的轧制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改扩建与建新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