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综述了环面蜗杆传动啮合理论的研究进展,其中涉及直廓环面蜗杆传动、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锥面及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和环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等环面蜗杆传动类型.阐述了环面蜗杆螺旋面的成形原理,环面蜗杆副的啮合理论、修形方法和失配技术.并对环面蜗杆传动啮合理论发展历史当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和进展,进行了择要评述.  相似文献   

2.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自七十年代中期由我国首创以来,由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其类型已由平面一次(二次) 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发展为柱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滚锥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球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等多种形式。环面蜗杆传动由于在承载能力、传动效率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因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设计计算和加工较复杂,设备专用,价格昂贵,一直难于更广泛地推广。为便于一般机械加工单位生产环面蜗杆传动,本文给出以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为例,在滚齿机上加工环面蜗杆副的实践。经反复验证,用滚齿机加工出的环面蜗杆传动运行可靠,效率高,为这种蜗杆传动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CAD (M)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一个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设计与制造的有效,实用的CAD(M)系统。它包括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啮合特性分析,优化和基本参数计算模块,以及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强度设计,优化模块和加工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绘图模块。该系统在IBM-PC机上实现,使用时只需输入几个基本参数即可运行。  相似文献   

4.
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技术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叙述了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种类特征及平面二次包络蜗杆传动在我国的诞生过程,以及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技术现状、理论研究的进展情况及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5.
应用平行曲面和平行共轭齿面偶的概念揭示了常径圆纹面二次包络的特征并且系统地研究了尼曼蜗杆传动和圆柱面二次包络弧面蜗杆传动这两个实例,获得了一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接触线的二次包络TI蜗杆传动啮合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接触线和啮合界限线的角度对二次包络TI蜗杆传动进行了接触性能分析。分析表明,只有当蜗轮齿面上的啮合界限线为一条或两条且这两条线不重合时,才能在二次包络TI蜗杆传动副的蜗轮齿面上得到二次接触线;在加工允许的范围内,螺旋角取较大的数值,能够较好地改善啮合性能,从而发挥二次包络TI蜗杆传动的优势。研究对合理选择设计参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参数选择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蜗杆由大直径的双面对称锥形砂轮包络形成,该传动的啮合特性与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相当.建立了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接触线方程、边齿齿厚计算及根切判别函数等数学模型.分析了主要影响该传动啮合性能和几何特性的参数;结合准平面二次包络接触线特点,将复合形法改进成适用于本研究的优化方法,建立了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优化方案的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优化方法能有效解决一般传动比和"多头小速比"的参数选择.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设计效率,提出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数字化设计系统,研究和开发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参数优化设计软件系统,包括几何参数设计计算模块、强度校核模块、齿面接触线模块、蜗杆齿厚变化曲线模块和蜗杆根切判别模块.开发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参数化建模软件平台,包括零/部件的参数化建模和装配体的参数化建模.以具体实例说明该数字化设计系统能大大提高设计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实体建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三维建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推导出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螺旋线方程,并利用螺旋线方程进行了建模,建模过程简单,容易进行参数化,为该类型的蜗杆传动提供了较好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变齿高蜗杆传动 ,它与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相比增大了啮合区。可望用其代替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类新的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形式——角修正柱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转动,阐述了这种传动方式的啮合原理,加工工艺过程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平面双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是一种新型的蜗杆传动。蜗杆齿面是空间曲线密切面的包络面,它是以一平面为母面,按一定的相对运动规律包络而成的。蜗轮齿面则以上述平面包络蜗杆齿面为母面,通过另一次包络运动形成的包络曲面,它是由理论上与该蜗杆一致的或近似的滚刀展成的。形成这一传动副,需要两次包络运动,所以称之“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润滑油性能的,台架试验研究。对6种国产蜗杆润滑油品进行了效率,温升,最大承载转矩等对比分析,筛选同其中综合性能较优的油器,为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合理选择现有的国产润滑油及今后油品研制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砂轮磨损对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蜗杆几何尺寸以及接触和运动精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准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由于在蜗杆和蜗轮滚刀磨削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砂轮磨损 ,这种蜗杆传动实际上是瞬时呈双点接触的点接触环面蜗杆传动 ,因而该传动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蜗轮副对制造及安装误差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多目标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安贻  夏江敬  张仲甫 《机械设计》2003,20(9):40-41,44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优化设计,通常以蜗轮齿固体积最小或以传动副性能最优为目标函数。为了兼顾该型传动副的性能和制造成本,以前述两种目标函数作为多目标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分量,建立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多目标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模型进行了求解。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的产生和特点,对平面二包传动的理论、润滑机理、生产实践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指出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齿面接触线上载荷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有忱  孟惠荣 《机械设计》1999,16(11):21-23
本文推导出蜗杆传动齿面的磨损平衡方程,并用此方程推导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沿接触线上载荷分布的计算公式,并求解了齿面上的载荷分布。  相似文献   

18.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强度分析大庆石油学院李崇志,姚立纲,代学坤,刘宝杰,张国臣一、引言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由于其效率高、承载能力大.寿命长等优点、已获得广泛应用.这种传动在啮合理论研究方面已日臻完善和成熟。但由于该传动的齿形及啮合状态较复杂...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平面包络鼓形蜗杆传动具有更佳的承载能力与良好的传动性能,利用微分几何及啮合理论建立平面二次包络鼓形蜗杆传动的包络理论,依照鼓形蜗杆齿廓螺旋线创建鼓形蜗杆实体模型,采用二次开发使鼓形蜗杆与具有内齿轮特性的面进行布尔运算,求解出高精度的二次包络内蜗轮齿面。与一次包络鼓形蜗杆副相比,鼓行蜗杆副具有双线接触、接触面大、齿面间易形成动压油膜和承载能力更强等优点,其内置蜗杆结构为后续机器人智能关节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平面二次包络弧面蜗杆传动”是一种具有我国独特风格的新型弧面蜗杆传动。本文择要介绍了对该传动的研究与应用的主要结果。介绍了从研究传动的一般型式入手,把具有“两次接触”为特点的,典型的平面二次包络弧面蜗杆传动,当作它的一种典型情况;把常见的直线齿弧面蜗杆传动视为新型传动,当其平面萎缩为一直线时的一种特例。采用较简单的方法,导出了两类蜗杆两种型式传动通用的一般性啮合方程式,由这啮合方程式可一目了然地证明典型传动存在“两次接触”和“瞬时两线接触”的原因和条件。文中还利用通用方程式,有对比地计算分析了两类四种蜗杆传动的啮合特点,说明平面二次包络弧面蜗杆传动具有更好的磨削工艺性和啮合性能;指出典型传动蜗轮齿面的两次接触区在接触循环次数和诱导法曲率上存在的弱点,认为对“两次接触”应给以全面的估价,对一般型传动和选型问题的研究,应予以重视。此外,文中通过两次接触界限曲线和包络面界限曲线的研究,相应地讨论了有关“两次接触”、蜗杆根切和参数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