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在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人们都忽视了这一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小学体育教学的作用院第一,小学生体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的精神;第二,小学生体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第三,小学生体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讲述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的目的就是通过系统规范的课上体育教育和课外体育活动,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羽毛球运动作为高校体育课程中的主流课程之一,一直以来深受学生的喜爱,本文从羽毛球运动的特点着手,分析其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优势作用,同时提出如何通过羽毛球运动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3.
学生体育学习效果评价也是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力,促进学生运动参与,提高学生身体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要取得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的理解和贯彻,以及对学生体育意识、行为、能力的培养。本文分析了传统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并着重阐述了自己在构建新课程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4.
体育游戏是基于体育教育活动不断完善下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对于当代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有效的利用体育游戏对学生进行减压和调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如此,体育游戏还很好的将体育的健身性和游戏的娱乐性结合了起来,培养了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诱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本文主要分析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体育游戏是学生和学校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是学校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从体育游戏对中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体育游戏是培养中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过于偏重运动技术而忽略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时代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运动技能,并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努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当前,高中体育教育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分析高中体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及方法创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著名心理学家马启伟提出:"所谓体育兴趣,是指人们力求积极主动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的心理倾向。"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材的摇篮,其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强盛和国家的兴衰。对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的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成分,也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将对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校园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以及增进身心健康。对于现代化人才的培养来说,体育教育在培养身心健康和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其中对于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来说,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才智激活和潜能发挥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在本文中,将谈论到如何最大限度激发出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潜能,以及,如何构建高效的教师激励机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校园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以及增进身心健康。对于现代化人才的培养来说,体育教育在培养身心健康和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其中对于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来说,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才智激活和潜能发挥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在本文中,将谈论到如何最大限度激发出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潜能,以及,如何构建高效的教师激励机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体育大纲规定学校的体育教学要以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通过对课本内容的深入贯彻,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能充分的展示自我,获得身心愉悦的体验,同时还要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让“快乐体育”的思想在体育教学中得到了良好的贯彻和实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转轨,学校体育的地位逐步提高,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中,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促进了身心健康,同时对培养体育意识和运动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我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全面了解我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切合实际的提出如何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解决我院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提供意见和建议,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外体育锻炼运行机制。为提高我院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阳光体育在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阳光体育运动在各小学中的开展状况不容乐观。本文作者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汇总等方法,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探讨阳光体育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措施,旨为了切实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增加学生体育基础知识、技能及有效的锻炼方法,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并最终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3.
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是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中小学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目的的国民基础教育,而体育教育对中小学素质教育有着特殊的作用,所以应提倡以改革体育教学方法的方式加快素质教育步伐。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推理等方法探讨“快乐体育”的体育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性极其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的作用,为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和进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快乐体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生命在于运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对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发育及身心健康都有重要意义。此外,研究表明,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其学习效率也能得到较大提高。在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应在这方面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体育教学是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教育环节,因此,小学体育是我国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特点呈现出儿童化、兴趣化和游戏化。但受制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教学突出文化课程的教学,忽视体育教学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此,在我国教学改革的大背景环境下,本文基于小学体育教学特点,从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和问题出发,探索新形势下体育教学的策略,为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提供一些可参考、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必须要适应现代化体育观念的更新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大胆创新,将体育教学与健康娱乐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大学生自我体育观念。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职学生的现状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中的要求,在中职体育教学中进行积极心理学的渗透,会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与促进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逐渐关注到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从小教育与培养儿童全面发展.而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多以集体活动为主,幼儿园教师要组织合理的体育活动,来从小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让学生建立起体育意识,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从小健全学生的人格与体魄.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活动时,以提高学生的免疫力,增强学生...  相似文献   

19.
体育社团无论是对课内体育教学还是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它集兴趣、知识、健康、竞赛为一体,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一体化教学模式和高校体育社团的研究,在分析高校社团在一体化体育教学中的潜在效应的同时,提出进一步高校发展体育社团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体育具有别的学科和别的事物所不具有的乐趣。体育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体验到“运动”和“学习”两大方面的乐趣,要使学生从体育中获取教育和满足兴趣的双重性,就要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决心。我国著名教育家《圣陶先生说院“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院“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也把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明确提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