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燕 《油气井测试》2006,15(1):38-40
为提高排液求产速度,达到连续排液、减小地层污染的目的,长庆油田开发了一种排液求产的新方法——水力泵排液技术。该方法具有排液强度大、效果高、施工方便、抽汲深度深、日排液量大等特点。经四口井5井次实验,取得了一定效果,为长庆油田深井排液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服单一排采举升工艺的不足,实现页岩气井在高液量和低液量时期均能连续排采,研究应用了同心双管组合排采工艺。基于速度管柱排水采气可以降低页岩气井临界携液流量、增大井筒中气体流速、提高气井携液能力的思路,优化了页岩气井速度管柱,速度管柱直径优化为φ48.3 mm;实现了排采前期液量充足时采用高排量电潜泵排液,液量较低时采用气举诱喷。该技术在彭页 HF-1 井开展了现场试验,措施后排采井日产液37 m3,日产气量20 250.65 m3,累计产气量151.32×104 m3。试验结果表明, 页岩气同心双管排采工艺技术可以降低页岩气井临界携液流速,为页岩气井的连续排采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试油排液工艺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云志 《油气井测试》2001,10(4):41-44,46
根据胜利油田近几年勘探试油排液的典型井例,针对不同地层液性采用的不同的排液工艺技术,总结出了以地层测试为中心的一般油水井、稠油井的排液及水力泵、纳维泵排液工艺技术系列,为油田的勘探试油与 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渤海湾滩海石油勘探开发进度的加快,寻求一种能适应直井、大斜度井、水平井、酸化压裂措施井等不同井况下高效率、快节奏的排液工艺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连续油管液氮(氮气)气举排液工艺技术是利用连续油管与液氮泵(罐)或现场制氮设备相配合,形成快速返排工艺技术的整套配合.经渤海湾滩海油(气)井现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该工艺技术具有适应性强、排液速度快、施工安全、可控制排液深度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煤层气井排呆一段时间后,日产液量会逐渐降低,整体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低产液井较高产液量井,管理难度和复杂性有所增加。由于油管内液体流速较小,不能有效携带液体中的砂粒、煤粉等固体杂质,易发生出液不正常甚至躺井检泵的情况,从而中断煤层气排采的连续性。煤层气井排采连续的中断,会使煤层的流压、渗流通道等发生变化,易导致煤层产气能力下降。分析总结了低产液量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以保持排采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庆探区深层多为低孔低渗的特点,主要探讨了关放排液方法在自然产能层及压裂后排液求产中的应用,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和相应的理论探讨,给出了关放排液的适应范围和应用方法,认为自然产能为纯气层、压裂层为高产气层、高气液比的井适合关放排液,而受压裂液影响的低产井或低气液比的井不适合关放排液.  相似文献   

7.
对于油质差、产液量高、多次长时间排液井层,常规的试井方法难以达到测产目的。采用试油排液与测产连续监测技术,将智能型电子压力计随排液管柱下入井底,对排液过程及液面恢复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计算出液面恢复产量,检查排液效果。该项技术可以计算出任意阶段的液面恢复产量,特别适合于稠油、高凝油、高产液层的测产及多次长时间排液、压裂施工、水力泵排液等的连续监测,有效缩短试油周期,提高试油地质资料录取质量。  相似文献   

8.
页岩气储层具有脆性高、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天然微裂缝发育等特点,须通过大规模水力压裂作业形成复杂裂缝网络来获得工业气流。排液作为压裂和后期生产"衔上接下"的关键一环,在页岩气开发中被高度重视。目前长宁大多数页岩气井采用经验方法或者借助邻井的返排数据指导控制排液,缺乏理论依据。文章针对长宁区块页岩气井返排关井时间、返排速率、返排率、返排液矿化度等,提出了从五个方面进行排液技术研究:压裂后关井时间对裂缝扩展、气井产量的影响;返排液矿化度和离子成分变化的特征及离子来源;页岩气井返排效果影响因素及压裂液去向问题;压裂液滞留于地层对页岩气储层伤害及返排率对气井产量的影响;返排控制参数对返排率及支撑剂回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试油排液是获得油田开发地层产能数据及参数的常用方法,而对于注蒸汽热采开发稠油井的试油排液,采用常规排液方法存在机抽排液进泵难、水力泵排液热损失大、橡胶定子螺杆泵无法用于高温井举升问题。文章提出了以全金属螺杆泵为核心的注蒸汽、热采一体化高温排液试油技术,设计了一体化排液管柱及热采配套工具,测试分析了不同介质黏度、转速条件下全金属螺杆泵工作性能。通过2口井现场应用表明,全金属螺杆泵最长生产周期达到18个月继续有效,泵效保持在50%以上,工作温度达到380℃,为稠油热采井高温举升、试油排液提供了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庆油田致密油压裂水平井压后试油排液求产中排液参数变化的问题,通过研究螺杆泵与水力泵的工作原理以及特点,对PP3井和QP5井两口水平井先采用螺杆泵、后采用水力泵的实际排液求产数据进行分析,从排液能力、工作制度调整、井底流压及产能求取的准确性等方面对两者的优缺点进行应用对比,提出螺杆泵与水力泵在水平井排液求产中的选择原则。分析表明,螺杆泵在泵效60%以上时,可实现安全稳定求产;而水力泵更适用于压后水平井试油排液求产,尤其是日产液小于100 m~3的低产井。该分析为致密油压裂水平井压后试油排液求产优选排液工艺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气体钻井作业时效,保障气体钻井作业快速安全进行,在常规气体钻井井眼排液方法(气举排液法和充气排液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方法——交替排液法。气举排液只使用气体注入设备空压机和增压机,充气排液和交替排液还需要使用液体注入设备钻井泵。介绍了井眼排液原则、钻具组合、降低井筒液柱压力的作业方式和井眼排液施工工艺;实例分析了气举排液法、充气排液法和交替排液法的现场应用效果。对比分析表明,浅井排液中,可采用一次性气举排液;深井排液中,采用分段气举排液耗时达30多小时,采用充气排液或交替排液仅需几小时,其中交替排液法时效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Wellbore collapse frequently happens in the clay shale formation. To maintain wellbore stability, appropriate mud pressure is a vital factor. When clay formation is opened, drilling unloading occurs, modifying rock structure and strength at the wall of borehole, which affects the selection of mud pressure. Currently, mechanism of drilling unloading is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which in return will bring a concern to wellbore stability. Therefore, in this study, a combination of triaxial compressive test and ultrasonic wave test has been used to simulate drilling unloading and analyze its mechanism. Results indicate that more void space is created inside the clay shale sample due to unloading. This structure change leads to a decline of strength and acoustic amplitude. Additionally, unloading influence is depended on varying drilling unloading parameters. Small unloading range and fast unloading rate are able to enhance stability. With various degrees of unloading impact, collapse pressure equivalent density has a clear modification, proving that unloading is a non-negligible influencing factor of wellbore stability.Besides, the unloading effect is much stronger in large confining pressure, implying tha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unloading when drilling is in extreme deep or high geostress formation. Findings in this paper can offer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drilling in the clay shale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公司"三增两降两优化"战略决策的实施,轻烃卸车量逐年攀升,由40万t/a增加到100万t/a,而装卸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慢慢显现出来。比如,工艺需要改进;操作还要进一步细化、优化;设备服役时间长,故障率高;卸车量大,安全风险高;装卸设施不足;还有环保等问题。通过优化工艺、精心操作、科学管理和增建、改建装卸设施,使这一系列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加快卸车速度,实现了高效装卸。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克服LNG槽车空温气化器自增压卸车工艺流程复杂、效率低、卸车时间长、受环境因素干扰大、占地面积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天然气增压卸车工艺流程。采用流程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天然气增压卸车工艺的计算模型,研究计算天然气增压卸车过程中LNG槽车储罐内压力、温度、液位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计算卸车过程所需时间及天然气流量。分析表明,天然气增压卸车流程简单、卸车时间短、效率高,且不受环境条件影响,能够大幅提高卸车撬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钻进泥页岩地层时井壁易失稳,且井周岩石极易因钻井卸载产生诱导缝,导致岩石强度降低,从而加剧井壁失稳。因此,为确保泥页岩地层井壁的稳定,采用三轴力学试验仪模拟钻井卸载过程中的岩石应力变化过程,分析了卸载对泥页岩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回归方法回归了泥页岩内聚力、内摩擦角与卸载幅度的关系,并将该关系引入到常规井壁稳定性模型中,建立了考虑卸载作用的泥页岩井壁稳定性模型。结果表明:卸载会使泥页岩的强度降低,随着卸载幅度变大,泥页岩强度的降低幅度增大;考虑卸载作用后,泥页岩地层的坍塌压力增大,尤其在高地应力和各向异性较强的泥页岩地层,由卸载造成的坍塌压力增量更为明显;井筒与最小水平主应力的夹角较小时,可以降低卸载对泥页岩井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卸载对泥页岩地层坍塌压力的影响不可忽视,进行钻井液设计时应考虑卸载对坍塌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三塘湖牛东区块水力泵排液技术满足牛东区块快速排液的需求,具有排液及时,排液能力强,工作制度可调等优点,在牛东8-10井应用取得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国内采用的几种卸油工艺,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认为在铁路鹤管卸油工艺中,滑片泵卸油工艺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铁路油槽车上部卸油易产生气阻,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卸汽油时,气阻问题更为严重。为提高抗气阻的能力,使铁路卸油更为顺畅,提出了3种新型铁路卸油工艺:潜油泵卸油法、滑片泵卸油法和滑片泵离心泵结合卸油法。  相似文献   

19.
轻油铁路卸车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轻油铁路卸车主要采用的三种方式,即真空系统接卸、滑片泵(转子泵)接卸和潜油泵接卸。对三种轻油油罐车接卸方式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由于真空系统接卸在安全和环保方面存在的缺陷,大多被滑片泵及潜油接卸系统所代替,建议在选择油罐车接卸方式时应根据具体情况,从安全、经济及操作使用方面进行综合比较,以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