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圆盘纺纱系由纤维条制取纱线的一种真正自由端纺纱法,可获得高的生产速度。该法系由分梳辊将纤维条开松成单纤维。分梳辊轴与表面开孔的滚筒轴呈平行装置,但作逆向回转。该滚筒即称为纺纱盘,纺盘的任务在于剥取分梳辊的纤维,且将所剥取的纤维集聚在纺纱盘与分梳辊之间的凝聚区。这是由于纺盘表面开有小孔借助高压吸气而使纤维  相似文献   

2.
焉瑞安 《纺织器材》2024,(1):17-23+41
为检验不同型号分梳辊的分梳质量,介绍分梳辊分梳牵伸的特点和分梳辊分类;从纺纱器结构、气流控制和分梳辊速度等方面详述其对分梳牵伸的影响;分别选用7种不同规格的分梳辊用齿条,采用棉纤维及表面更光滑、截面更接近于圆形的莱赛尔纤维进行对比试验,并用纤维损伤频率差异分析法对纤维损伤度进行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除齿密最小的G型分梳辊外,棉纱线的整体质量基本上随着分梳辊针布齿密的减小而逐渐恶化;成纱质量除与分梳辊型号相关外,还受到齿部几何形态、表面粗糙度及其与喂棉机构、排杂通道及输纤通道内气流状态的适应性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分梳辊针布齿条表面粗糙度的差异对纤维损伤的影响较小,但对纱线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气流纺纱机分离纤维通常是靠高速(1000~1800米/分)回转和包覆梳针或锯齿的分梳辊进行的。受针布齿尖梳理的纤维常常会产生弯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纤维离开分梳辊罩板,或直接进入纺纱杯,或经输棉管到达纺纱杯。在前一种情况下,分梳辊呈锥形,与纺纱杯同心;在后一种情况下,可排除重的杂质,以提高除杂效果。 梳片式分梳辊由相互错开排列的若干梳片构成。每块梳片呈圆角等边三角形(见下图),该分梳辊紧靠在一只由弹料制成的罗拉上。该弹性罗拉起牵伸罗拉的作用,具有很高的牵伸率。纤维端夹持在梳片式分梳辊  相似文献   

4.
探讨竹原纤维摩擦纺包芯纱纺制方法及工艺优化。分析阐述了竹原纤维的特性,通过原料预处理,合理配置工艺参数,在摩擦纺纱机上开发出竹原纤维涤纶包芯纱,并利用正交试验优选了摩擦纺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竹原纤维涤纶48.6(68 dtex)tex摩擦纺包芯纱较优的纺纱工艺参数为:分梳辊速度5000 r/min,纺纱速度150m/min,摩擦辊速度5500 r/min。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分梳辊针布的使用寿命,采用化学镀镍法或等离子喷涂法为分梳辊针布施加硬质覆盖物.金刚石碎屑(尺寸为2~4μ)加入到分梳辊针布的镀镍层中,在镀镍层中所占的比例为20%.与电镀法不同,化学法施加镍覆盖物可确保金刚石碎屑在镍覆盖物中分布均匀,保证涂层厚度一致.金刚石碎屑应具有单晶体结构和非常锐利的边.为了消除金刚石碎屑损伤纤维的可能性,需先涂镍,此后,分梳辊在  相似文献   

6.
为了开发R 19.7 tex转杯纱,针对粘胶纤维特点,在各工序采取必要工艺技术措施,并对原料混配比例、并合道数、熟条定量、转杯速度、分梳辊速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优选,顺利纺制出R 19.7 tex转杯纱,较好地满足了使用要求.认为:选用较大比例细特纤维、采用三道并合、较轻熟条定量,优选转杯速度和分梳辊速度,控制好温湿度是纺好细号粘胶转杯纱的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自由端纺纱器的喂给装置都是采用针辊或刺辊,这样的分梳辊会对羊毛纤维引起相当大的损伤,本文的目的是调查这种损伤的性质、原因和数量。通过测定损伤纤维的直径分布、记录纤维断裂的时间和断裂的位置,分梳辊和单根纤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详细的调查。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试验,能测定不同分梳辊和不同羊毛处理会对单根纤维损伤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纤维损伤的电子扫描显微镜研究提出了有关机构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讨了转杯纺短流程的理论基础及技术特点,首先根据转杯纺分梳辊单端握持开松的特点,以纤维弯钩理论为依据,运用纤维损伤频率差异分析的方法来揭示分梳辊开松方向的敏感性,并通过不同结果的重新组合得到进一步确认。结果表明:支撑转杯纺短流程技术的理论基础在于转杯纺分梳辊的开松方式具有明显的方向性;通过纤维损伤频率差异分析可见,以前弯钩为主体喂入分梳辊后其纤维损伤程度要大于后弯钩;通过不同结果的重组发现,以前弯钩为主体喂入所纺纱线的整体质量均要好于以后弯钩为主喂入的,且随着并合的深入,这种差异在逐渐变小。最后考虑到转杯纺短流程缺少重要的并合作用,其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可考虑对半熟条做倒置处理来做到内外兼顾。  相似文献   

9.
优化乌拉草棉混纺转杯纱的生产工艺。针对乌拉草纤维的性能特点,通过对乌拉草纤维预处理、采用称重原料混和工艺、优选前纺各工序工艺参数,并对转杯纺工艺中分梳辊速度、转杯工艺及纺纱张力等参数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棉/乌拉草75/25 36tex混纺转杯纱采用较优工艺参数为转杯速度47 000r/min,分梳辊速度7 300r/min,成纱捻系数420时,乌拉草混纺转杯纱可顺利生产,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聚酰亚胺纤维的可纺性,扩大转杯纺纱产品种类,用DHU Z01型转杯纺纱试验机纺棉型聚酰亚胺纤维,在对分梳辊和假捻盘组合进行优选的基础上,使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转杯纺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转杯纺纺制棉型聚酰亚胺纤维纯纺纱工艺可行,OK40型分梳辊和陶瓷螺旋假捻盘组合试纺的纱线性能优良;转杯纺工艺中影响纱线质量的因素顺序及其工艺参数为,捻系数(370)、分梳辊转速(6 kr/min)、转杯转速(45 kr/min);除此之外,假捻盘、分梳辊等器材专件的类型也是影响转杯纺纱线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中长纤维梳棉机上分梳辊的作用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认为分梳辊对棉束的分解、对纤维的反复循环梳理,使锡林、盖板面上纤维的分布比较均匀,梳针能够保持较好的梳理性能,提高了梳理效果,在均匀、混和方面也有较好的作用。而对纤维的损伤则很小。  相似文献   

12.
(一)珀菲克特300型气流纺纱机 珀菲克特(Perfect)300型气流纺纱机由西德克鲁珀公司制造,成纱可用作织造家俱、装饰织物,地毯及工业用等织物。该机于1973年在美国格林威尔纺织机械展览会展出(图1)。 几点特征: 1.分梳辊的同轴排列: 一般气流纺纱机在分梳辊和加拈器之间在纤维输送管内靠气流来输送纤维,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控制。而该机采用分梳辊和加拈器同轴排列,大大减少了无控制区,这样降低了a值,使纱线比较均匀和蓬松。 2.纺纱自上而下进行,便于大卷装落纱。 3.半自动落纱。 4.单元结构。 该机每节长1500毫米,每一个单元有6个纺纱头。…  相似文献   

13.
CF系列齿片式转杯纺分梳辊的结构及纺纱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0 前言分梳辊是转杯纺、摩擦纺、涡流纺、静电纺等新型纺纱设备中的关键件,它是将喂入半制品(纤维条)进行开松、梳理、排杂,使连续的纤维条尽量分离成平行伸直的单纤维状态,为自由端纺纱做好前期准备,对成纱质量的优劣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现在,国内外转杯纺纱机常用的分梳辊结构为齿条式,即一根连续的长齿条包覆在有凹槽的分梳辊基体上,头、尾两端用某种方式给予固定。在实际使用中,传统齿条式分梳辊具有下列缺点:(1)连续长齿条为了包卷的需要,齿底部要柔软,从纺纱工艺要求,锯齿齿尖部分要硬、耐磨。因此,齿条式分梳辊的齿条底软顶硬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分梳辊是气流纺纱机的心脏部件,在纺纱过程中起到分梳和转移纤维的功能。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纺纱质量。目前由于气流纺纱所用原料品种不断增多,对分梳辊所用齿条及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对提高分梳辊齿条寿命的方案作一分析,齿条的镍磷表面处理有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灰色聚类分析的方法,就国产细旦涤纶纤维(0.8D×38mm)转杯纺选用分梳辊、假捻盘型式及规格进行了聚类分析。指出了根据细旦纤维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分梳辊与假捻盘的必要性,并应尽快研制适合细旦纤维转杯纺的锯齿辊针布和优化计辊的植针参数。  相似文献   

16.
西德英果斯太脱RL-10型长纤维气流纺纱机适用于粗梳毛纺和半精梳毛纺工程,据介绍,它比普通环锭精纺机的产量高3—5倍,效率可达90%,可用细度为5—15袋,长度为60—125毫米的纤维(聚酰 ,聚酯,聚丙烯腈,粘胶纤维等都可)纺公制支数1—8支的纱。这种纱可用来制地毯,家具织物和毯子等。 RL-10型长纤维气流纺纱机是单面的,每节有8个纺纱头,可在1~7个节的范围内根据需要任意组装,即每台最多可装56个纺纱头。 纺纱速度在50—120米/分之间,加拈器速度为每分钟14000—22000转,可分9档调节,分梳辊速度范围为每分钟2000—6000转,亦可分9档调节6 喂入条…  相似文献   

17.
转杯纺关键部件与成纱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百祥 《纺织器材》2008,35(1):34-40
为了提高转杯纺纱工序的成纱质量,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分析,详细讨论了分梳辊、假捻盘、转杯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指出:分梳辊主要影响纤维分离度,从而影响成纱强力、条干和粗、细节;假捻盘具有假捻效应,主要有利于提高动态强力,降低成纱断头,稳定生产,但不利于提高成纱强力;转杯转速与直径的配置是关键,速度、直径和凝聚槽形状直接影响成纱质量.说明应针对不同纤维特性、不同品种、不同号数及不同机械状态等正确选配三大件,才能稳定生产,确保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8.
自由端纺纱机加工棉型纤维时,广泛采用给棉板和金属针布分梳辊来分解纤维。但此法不适用于长度较长的纤维,因为长度较长时,如用给棉板控制纤维流,则容易损伤纤维。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纺杯速度、工艺风压、分梳辊速度对苎麻棉转杯纱成纱质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53tex苎麻75/棉25特杯砂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纺杯速度对转杯纺苎麻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强力CV值、条干CV值影响显著;分梳辊速度对强力CV值 、最小强度、结杂粒数影响显著;工艺排风风压对条干CV值影响显著。综合考虑转杯纱各项性能,选择纺杯速度55000r/min、分梳辊速度9000r/rain、工艺排风风压1200Pa为最佳工艺组舍。  相似文献   

20.
转杯速度、捻系数、分梳辊速度3项工艺参数对转杯纱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为了研究这3项工艺参数对转杯纱质量的影响,使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转杯纺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论是:转杯速度、捻系数、分梳辊速度存在一个最佳组合,使转杯纱强度、条干CV值、棉结3项主要指标达最优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