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新鲜蚯蚓为材料,先采用硫酸铵沉淀出粗酶,再用SephadexG-50,DEAE-纤维素层析方法从蚯蚓粗酶中分离纯化出血纤蛋白溶酶,为开发、生产纤溶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豆豉营养评价及其粗纤溶酶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检测了收集到的不同豆豉的蛋白质、水分、总糖含量等,了解各种豆豉的营养价值;并通过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了各种豆豉纤溶酶的活性,分析了影响豆豉纤溶酶粗酶液活性的因素。结果显示,豆豉样品DC-H8的营养价值较高;试验确定豆豉纤溶酶粗酶液的提取方法:取一定量的豆豉,保持豆豉整粒,加5倍体积的生理盐水,于4℃浸提16h,离心、过滤后测定酶活,豆豉样品DC-H8的纤溶酶活性最高,为285.759 IU/mL。  相似文献   

3.
豆豉纤溶酶生产菌发酵液功能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豆豉是中国的一种传统食品,为证实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对豆豉纤溶酶生产菌发酵液的抑菌作用、抗氧化性及溶栓活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抑菌作用试验中,pH值在4.0~10.0之间均有抑菌活性,且抑菌效果基本保持稳定,当温度在4~80℃之间变化时,粗酶液的抑菌活性变化不很大,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抗氧化试验中,豆豉纤溶酶生产菌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液离心后的上清液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其量不同抗氧化性也不同;溶栓作用试验中,豆豉纤溶酶在pH值4.0~10.0范围内都较稳定,酶活在碱性条件下比酸性条件下高,最适pH值为7.0,豆豉纤溶酶在冷藏和室温保存中较稳定,随着温度增高,酶活降低,豆豉纤溶酶粗酶液在贮存期中溶栓作用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4.
根霉固体发酵产生的粗纤溶酶液中含有许多的色素物质,这些色素物质在酶的分离提纯中会污染色谱分离填料,严重影响填料的分离度和使用寿命,选择D301和D296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碳和高岭土作为脱色介质,对粗纤溶酶液进行脱色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树脂的反离子采用Cl^-型时,D301和D296离子交换树脂可以用于粗纤溶酶液的脱色,脱色过程对目标纤溶酶还有一定的提纯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收集到的豆豉中纤溶酶的活性,实验结果显示,采集于贵州南明蔡家关的豆豉样品DC-H8的纤溶酶活性最高,达到了285.759IU/mL.以该豆豉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纤溶酶进行了纯化研究,实验确定的最佳纯化方案为:取一定体积的豆豉纤溶酶粗酶液,在低温(4℃)下,加入4%的活性炭粉末脱色35min;在分段盐析中,首先选择15%饱和度的硫酸铵除去杂蛋白,再用75%饱和度的硫酸铵使纤溶酶充分沉淀分离;最后用葡聚糖凝胶G-50层析分离纯化纤溶酶,收集具有较高纤溶活性的组分,得到了纯化的酶液.最终得到的豆豉纤溶酶酶液纯化倍数达到了27.74倍,活性回收率69.7%,比活力达到了13946.1IU/mg.  相似文献   

6.
豆豉纤溶酶分离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G-100凝胶过滤层析,从豆豉粗酶液中提取纤溶酶。分离后的纤溶酶样品在SDS-PAGE电泳中有一个活性峰呈单一条带,分子量为35kDa,活性回收率为22.5%,纯化倍数为11.7;另一活性峰呈三条带,需进一步分离。特性研究表明:在pH7.0左右,温度40℃时,酶活力最高;该纤溶酶不耐热,其纤溶活性可被Mn2+、Mg2+以及Na2SO3激活,Ca2+以及乙醇、明胶对酶活力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NaCl浓度低于10%,酶活力能够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7.
纤溶酶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动物纤溶酶(蝮蛇抗栓酶、蚓激酶)及微生物纤溶酶(纳豆激酶、豆豉纤溶酶、链激酶、葡激酶)分离纯化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高活性豆豉纤溶酶产生菌出发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快速筛选高产纤溶酶产生菌出发菌株。方法:在普通培养基中添加血纤维蛋白作为初筛平板,通过液态发酵的方法对纤溶酶产生菌进行复筛。结果:从12个产生地的豆豉中筛选出产纤溶酶活力较高的菌株,酶活达到1230~1256IU/mL。结论:本研究为开发具有高纤溶活性豆豉保健食品奠定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纳豆激酶纤溶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萍  陈钧 《食品科技》2004,(9):91-94
通过制备纳豆提取液、纳豆激酶粗酶,对纳豆激酶纤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纳豆激酶纤溶活性最适pH为8.0,pH6~10溶液中40℃以下基本稳定,pH<5失去纤溶活性;模拟胃环境的酸性条件下,粗酶失去纤溶活性,而纳豆浸提液纤溶活性保持25%;SDS-PAGE电泳显示,胰蛋白酶对纳豆激酶成分没有降解作用;体外溶栓作用表明,纳豆激酶溶解纤维蛋白的方式是直接溶解,而不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  相似文献   

10.
采用硫酸铵盐析法及乙醇沉淀法对海洋枯草芽孢杆菌纤溶酶的纯化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得到的最佳纯化方案为:取一定体积的纤溶酶发酵液进行预处理,再进行分段盐析及分级沉淀,在分段盐析中,30%和70%饱和度的硫酸铵分别用于去除杂蛋白和沉淀纤溶酶,最后进行碱处理及超滤除盐;在分级沉淀中,最佳乙醇沉淀时间为1.5h,去除杂蛋白和沉淀纤溶酶的乙醇体积比分别为25%和165%,最后将两种方法得到的粗提液进行冷冻干燥,硫酸铵法的酶活回收率为83.52%,纯化倍数为1.42,冻干粉得率为4.812 g/L,单位酶活为76 755.82IU/g;乙醇纯沉淀法的酶活回收率为89.7%,纯化倍数为1.72,冻干粉得率为7.611 g/L,单位酶活为137 190.57 IU/g,该结果表明乙醇沉淀法对纤溶酶的粗提效果要优于硫酸铵盐析法.  相似文献   

11.
豆豉纤溶酶是从我国传统发酵食品豆豉分离得到一种具有强烈纤溶作用丝氨酸蛋白酶。该文对豆豉纤溶酶产生菌筛选与诱变、发酵工艺、酶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分子生物学研究进行综述;同时还简介豆豉纤溶酶活性测定方法和抗栓、溶栓作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发酵豆制品中产溶纤酶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临床上应用的许多溶栓药物大多都存在着缺陷,溶纤酶作为一种新型的溶栓药物克服了许多溶栓药物的缺点正被广泛的研究与利用。本实验目的是从豆豉、腐乳等发酵豆制品中筛选出产溶纤酶活力高的菌株,为开发高溶纤酶活性的溶栓药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试验对豆豉纤溶酶冻干保护剂进行了优化。分别以脱脂乳、乳糖、明胶为正交试验因素,以不同添加量为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豆豉纤溶酶冻干后残余酶活力的保护剂的主次顺序为15%脱脂奶粉>1%明胶>6%乳糖。豆豉纤溶酶冻干保护剂的最佳组合为A2B4C1,即15%脱脂奶粉与6%乳糖的体积比为1:3;纤溶酶与保护剂的体积比为1:2;残余酶活力超过90%。  相似文献   

14.
豆豉纤溶酶等微生物源纤溶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豉纤溶酶是从我国传统发酵食品豆豉中分离得到一种具有溶解血纤维蛋白作用的蛋白酶。该文对近五年以豆豉纤溶酶为代表的微生物源纤溶酶的产生菌株筛选诱变与基因克隆表达、发酵工艺优化、酶的分离纯化、纤溶酶功能研究与相关制剂及保健品的开发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对当下国内外对纤溶酶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对其应用前景与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并对纤溶酶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亚硝基胍、紫外诱变筛选高产纤溶酶菌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产纤溶酶的根霉Y为出发菌株,通过亚硝基胍、紫外复合诱变,采用血纤维蛋白平板法测量发酵上清液的纤溶活性,得到一株高产突变株C6。其产酶活性是出发菌株的4.73倍,经过传代培养,该菌株的高产纤溶酶的特性能够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6.
纤溶酶是影响牛乳产品货架期质量的重要因素。纤溶酶的水解活性受到激活剂、抑制剂以及激活剂抑制因子等调控因子的影响,其热灭活参数、水解特性,以及所诱导凝胶表观特性、凝胶机制和检测方法均不同于嗜冷菌所分泌的蛋白酶。奶牛品种、泌乳阶段、胎次、体细胞数、细菌所分泌的蛋白酶等都会影响生乳中纤溶酶含量和活性。由于乳清蛋白、酪蛋白和美拉德反应会对纤溶酶的结构和底物识别产生影响,因此,热加工、膜浓缩和高压等加工工艺都会对牛乳中纤溶酶活性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纤溶酶系组成及其调控机制、纤溶酶诱导牛乳老化凝胶形成机制、影响纤溶酶活性因素和纤溶酶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牛乳纤溶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盐析和离子交换层析法制备蛹虫草纤溶酶粗酶样品,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该酶最适pH 值和作用温度分别为8.0 和37℃; 在pH6~10.6 范围内较稳定,但对高温较为敏感;EDTA 对蛹虫草纤溶酶具有抑制作用,说明该酶是一种基质金属蛋白酶;金属离子Ca2+、Fe2+ 在低浓度(0.01mmol/L)时对此酶有促进作用,但高浓度时有抑制作用,而NH4+对酶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以从牛肉酱中筛选的1株高产纤溶酶的枯草芽孢杆菌为材料,进行发酵产酶。其发酵液经过硫酸铵盐析、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C M SepharoseCL-6B离子交换层析和电泳制备,得到电泳纯的枯草芽孢杆菌纤溶酶;其分子质量为32.5ku;pI10.9~11.8;具有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和激活纤溶酶原的双重作用;胰蛋白酶对此酶无降解作用,对其纤溶活性无影响;该酶在pH4.0~13.0稳定,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19.
豆豉纤溶酶源于中国传统发酵食品豆豉,具有溶解血栓等功能,是一种可以作为潜在溶栓药物的纤维蛋白酶。对豆豉纤溶酶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为开发新型溶栓药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薛健  王欢  尹锐 《中国酿造》2016,35(9):106
作为一种新型的溶血栓药物,大豆类发酵食品中所含有的纤溶酶具有安全性好、作用迅速,成本低,以及可通过液体发酵大规模生产等优点。采用酪蛋白平板法与纤维蛋白平板法相结合的方法,从市售纳豆产品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产纤溶酶生产菌,发酵48 h后,测得其粗酶活为483.72 IU/mL,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鉴定及系统发育树的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