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泽  常臻 《钟表》2005,(3):90-91
我不去过多解释,您自己观察:无论是世界上超一流的制表大师还是手艺高强的维修人员,也不管是身边美表成群的大玩家或者刚攒了几块靓表的爱好者,小小寸镜几乎人人必备。有它占据你的眼眶,你定可以用最挑剔的眼光去赏玩自己的藏品、甄选下一个目标;有它占据维修师的眼眶,确保他们下手精准,不会伤及其他纤小的机芯部件:有它占据制表师的眼眶,多少神奇创意得以实现,款款巧妙结构孕育而生,可它就是一个普通又略具特色的放大镜。  相似文献   

2.
防水问题因材料及技术因素而存在许多局限,所以表背鲜有做成透底的。于是,除了修表师傅外,很少有人能看到机芯内部的奥秘。但是,制表师们明白,手表是做给上帝看的,只要凭良心制表就足够了。这两枚机芯出生于同一个时代,都是1960年问世,虽然现在都已经停产了,却都曾经是自产机芯领域中闪耀的明星。半个世纪的岁月眨眼即逝,时光帮我们淘汰掉那些河中泥沙,只有真正的金子才会依旧闪亮。  相似文献   

3.
《钟表研究》2014,(5):98-103
豪雅于2010年推出自产1887计时机芯,一个“新”的名词——摆动齿轮,由此出现在表友面前。随着1887计时表的推广,这种“神奇”的离合装置让越来越多的表友耳熟能详,摆动齿轮也成为1887计时机芯和豪雅让时表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石红华 《钟表研究》2014,(4):98-101
玩表的人分为几大群体,彼此泾溜分明,有的是资金流,买表如买菜,每年自费参加各大表展,喜好对象以百达翡丽为主。有的则为技术流,专攻中古表,对各类机芯如数家珍,手巧者能自学成才,从简单的拆装,到复杂的维修保养,甚至自制手表,无所不能。而对多数人包括我来说,既不会也没有雄厚财力将所有喜欢的表纳入碗中,也不会有足够强的兴趣、能力和时间沉浸在机械世界中。对我们这个群体来说,玩表只是代表着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有限度的投入。如果你也是这类人,希望我分享的经历对你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怪胎FREAK     
孙宁 《钟表》2007,(B08):141-141
雅典表5年前推出的FREAK陀飞轮以独具创意的外型及钟表结构惊艳世人。这是一只集3位当代制表大师的创作,机芯零件的捧列是钟表史上史无前例的。它首创将机芯的中心轴由表面玻璃上方贯穿机芯,并以表底盖代替表冠上弦,没有时针、分针、面盘及表冠,透过整个机芯的运转来显示时间。[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又见启盖器     
张扬  ;王嘉图 《钟表研究》2008,(1):147-147
无论什么功能什么材质的表,维修或护理机芯的前提都要先将表壳打开。手表壳的开合方式多种多样,开启工具自然也种类繁多,这就是一台专门为撬盖表设计的启盖器。  相似文献   

7.
钟时 《钟表》2005,(4):36-40
2005年的瑞士钟表双展上,大口径表的风潮依然强劲,在结构方面不仅仅强调表壳的硕大,内在机芯也选用了不同的怀表机芯,为使其内外大得统一,大得和谐。我不禁感叹:怀表机芯版腕表才是大号表中的先锋!  相似文献   

8.
霍飞乐 《钟表研究》2009,(11):109-115
“怀表玩机芯,手表玩款式”,这话不无道理,现代手表的各种功能,无论怎样变,95%以上源自怀表。玩擒纵机构可是资深大藏家的“活儿”。所谓的冲击式天文台擒纵机构,其实分两种,  相似文献   

9.
《钟表研究》2009,(12):I0055-I0056
俗语中“穷玩车,富玩表”的观点有一定的可靠性,不过说法太过功利,不要大张旗鼓地宣扬为宜。不过,无论玩车还是玩表,真真切切地存在一个境界问题。怎么玩儿?玩儿什么?需要花费时间去认真的思考。综合一些玩表界人士的观点,很多人普遍认同这样一条规律:初级阶段玩手表,高级阶段玩精神。手表见识多了,理解深了,就会对手表背后所蕴含的东西感兴趣——这种“东西”,就是上面所说的制表“精神”。作为掌控着整个行业技术命脉的独立制表人,他们也许是这种“精神”的最佳传递者。  相似文献   

10.
刘微 《钟表》2004,(4):76-80
机械表,早在石英表问世之前,制表大师们就用他们的智慧结晶和巧夺天工的技术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最早期的腕表机芯由于是由袋表机芯改装而来,表身体积过大,不但佩戴不便,而且有一些技术问题有待解决。时过境迁,机械表发展了几个世纪,机械机芯在各个方面都实现了很大飞越。  相似文献   

11.
高跃 《钟表研究》2014,(11):100-103
真力时ELPRIMERO计时机芯作为历史上诞生的第一枚自动计时机芯已经存表坛活跃了40余年。在当年不同品牌的多种自动上弦计时机芯设计方案中,采用一体化设计,使用水平离合装置与大型中央自动陀的ELPRIMERO,定义了现代自动计时机芯的设计思路,在此之后的自动计时机芯存堪本结构上都沿用了ELPRIMERO的结构布局方式。  相似文献   

12.
刘微  影人 《钟表》2005,(6):50-53
常见的瑞士表款介绍中总写道“基础机芯ETA-2892”。甚至有的表款会保留原有机芯编号,肉眼直接可见。我们要介绍这款最流行的瑞士机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王品生 《钟表》2006,(3):144-145
作为手表维修师,修表经验让我信赖积家手表的品质。我喜欢积家表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机芯质量很好。二是表厂综合实力强。三是外观设计典雅,尤其以蕾威索(Reverso)系列为佳。  相似文献   

14.
说起玩表的圈子,似乎总有些暮气,大家的印象中,大多数玩表的人都是“表叔”,至少也是个“表哥”,整体的群像就是30岁以上,事业上了轨道,身体还好,却不再喜欢激烈的体育运动,玩表,抽雪茄,品红酒,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绅士。  相似文献   

15.
钟时  郭颐 《钟表》2005,(3):24-30
自动上条装置作为表机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能够通过一系列的传动作用使表发条自动上紧,不再需要每天动手上条,极大地方便了使用者。那么你是否知道自动上条有哪些结构,它们又有什么特点呢?  相似文献   

16.
朱磊 《钟表》2004,(1):64-69
表壳:顾名思义就是手表的外壳,它起到保护机芯和美化装饰两种作用。因为品牌以及表款的档次、材料、工艺是影响表壳素质的根本要素,所以,我们在选择一只合适的腕表的时候,除了要关心机芯的档次、表盘的美观外,也应该注意一下表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看机芯首先你要对真表所用的机芯型号和机芯标识非常熟悉,如果遇上透明表底的假表,一眼即可看出。其次,要仔细观察机芯的字样,真品机芯的字体雕刻清晰美观,假表的机芯字样粗糙、毫无美感。最后,要深入了解机芯的性能,如上链的方式(手动或是自动,单向或是双向上链)、机芯走时的声音(这就要考验你的耳力了)。2.看后改标签要看腕表表底的出厂标签,通常的名表标签上都会有品牌的LOGO.  相似文献   

18.
尹冰 《钟表研究》2009,(3):92-95
“既然不再是ETA,也不是Frederic Piguet,更不是Lemania,那么,我要设计一款 完全属于我自己的机芯,我要在我的第一款机芯作品当中,为收藏者打造一些真正刺激、有趣的设计。”说这句话的,是今年34岁的瑞士独立制表师Romain Gauthier。如其所言,他制造出了一款真正属于自己的2206Hm机芯。然而,把这款机芯正式安装到手表原型当中,却经过了6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高登 《钟表研究》2014,(5):104-108
瑞士钟表界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凡是大品牌旗下的制表师,搞机芯研发的也好,做复杂功能表组装的也好,往往名气都不是特别响亮;而名气响的大多都属于个体户,有自己的制表工作室,而不会寄身于品牌的篱下。  相似文献   

20.
金粉世家     
斯文 《钟表研究》2009,(1):108-111
很多人问过我一个问题:“到底应该玩什么样的表,简单款、复杂款、限量款还是其它?”事实上,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每一块表都有它存在的价值,玩什么表是个相当个人的事情。或许一块在我看来毫无卖点和特点的表,对某人来说则很有意义——事实上,父亲留给我一块罗马表,我一直保留到现在,还特意为其做了洗油和抛光的处理——这就是表存在的个体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