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综合运用断层分类、断层活动史分析、油藏充注史分析等方法,对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地区断层与油气成藏关系进行了研究。该区发育两种类型断层:长期活动断层及晚期断层,这两种断层活动期与油气充注期匹配关系均较好,推断二者在油气充注史中起了相似的作用。勘探实践和各种证据表明,该区断层是油气垂向输导的主要通道,现今的静态的断层封闭作用控制了新近系目的层的油气成藏,而岩性对接情况是该区断层静态封闭性的主要控制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建议该区勘探应加强目的层顶面演化特征研究、落实圈闭和断层封闭性,位于油气运移路径上且断层封闭性有效的圈闭,勘探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较大。图8表1参11  相似文献   

2.
在乌尔逊凹陷北部大一段断层发育及活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断层带填充物岩性和泥岩塑性变形强度评价了其主要断层在大一段的垂向封闭性,通过断层封闭性及其演化史与油气运聚成藏之间关系研究认为,只有晚期和继承性断裂才能作为南屯组源岩的油气运移通道,大一段内较好的垂向封闭性有利于油气在南二段聚集,与断裂有关的圈闭是乌尔逊凹陷北部的主要圈闭类型。  相似文献   

3.
付广  李建民 《断块油气田》2014,21(6):707-710
为了认识含油气盆地断裂发育区油气分布规律及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研究了断裂组合、断-砂配置、断裂封闭性及其后期活动与油气富集之间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断裂对油气富集控制作用明显。其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断裂空间上,地垒和断阶型组合形成的断层圈闭油气富集;平面上,2条或多条断裂组合形成的断层圈闭油气富集。2)当油气沿着砂体侧向运移时,反向断裂下盘断-砂配置油气富集;当油气沿断裂垂向运移时,油源断裂上盘断-砂配置油气富集。3)断裂侧向封闭性越强,油气富集程度越高。4)断裂后期活动强度越小,油气富集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4.
渤海湾盆地历经多期构造变动,断层圈闭发育普遍。断层作为断层圈闭的边界条件,在油气成藏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断层圈闭较发育的歧南斜坡区为例分析了同向断层和反向断层控制油气垂向富集的差异,基于三维地震资料,从断层形成过程和断层圈闭分布出发,剖析了断层遮挡圈闭的成因及分布规律。结合油水分布规律,基于油藏解剖并应用储层定量荧光技术明确了不同类型断层控藏的差异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表明:①断层分段生长作用和断层上盘与下盘的差异活动是同向断层控制下断层遮挡圈闭形成的主要原因,斜坡区反向断层控制形成的断层圈闭则是断块掀斜翘倾作用所致;②同向断层圈闭发育在断层上盘分段点位置,只有当同向断层进入"硬连接"阶段方可形成断层圈闭,反向断层圈闭形成在断层下盘,在反向断层活动初期便可形成;③同向断层既可以控制油气在多套含油气系统中聚集成藏,也可在一套含油气系统中富集,而反向断层往往控制油气在一套含油气系统中富集;④不同类型断层控制油气垂向聚集的差异与圈闭发育位置以及断-盖配置有关。采用泥岩涂抹系数对沙河街组一段中部盖层控制的含油气系统的垂向调整进行定量评价,泥岩涂抹系数低于3.5时油气保存,泥岩涂抹系数高于3.5时油气垂向渗漏。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北部天然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总结松辽盆地北部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盆地北部天然气藏与分布的两个主控因素-气源岩与盖层时空配置关系和断层。气源岩与盖层空间配置关系控制天然气成藏的分布范围,其时间配置关系控制天然气的富集程度。断层作为运移通道,连接气源岩和圈闭,在空间上的延伸层位控制天然气垂向运聚层位,其活动时期控制天然气垂向运聚时期,断层作为遮挡物控制天然气聚集圈闭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陈堡地区油气勘探实践表明,油气的分布和聚集与断层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断层既可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又可作为油气聚集的遮挡物。断裂在油气运聚中的作用如何,将确定油气的聚集层位及分布范围。笔者通过断裂对油气运聚条件控制的分析,指出断裂控制了圈闭的形成及成因类型、断层的活动期控制着油气的运聚时期及层位、封闭性断层与泥岩盖层的组合是控制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最后建立了该区的断裂的控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7.
长垣主断层(长垣断层) 是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的二级同沉积断层,断层封闭性对油气运聚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断层生长指数、断面正压力、断层泥比率和断层两侧岩性对置关系分析了长垣断层的封闭性,结果表明:长垣断层由南向北活动时期逐渐变晚,活动强度南强北弱,断层的断距和垂向封闭性差异是油气差异性富集的主控因素;沙二段上亚段厚层泥岩的涂抹作用使长垣断层侧向封闭性增强;长垣断层下降盘沙二段上亚段与上升盘对置地层的南北向差异导致上升盘油气富集层位的差异;长垣断层上升盘的伴生断层为构造断层,活动时期较早,垂向封闭性强,油气侧向运移至长垣断层后,其聚集受断层两侧岩性对置关系控制。  相似文献   

8.
西湖凹陷平北地区断层发育,圈闭以复杂断块为主,断裂与油气藏关系密切,断层的发育期次、开启与封闭、组合样式,直接影响到油气的运移、聚集和富集程度。平北地区发育了全盛型、早盛型和中盛型3种类型断层,断层的活动时期、断层两盘的岩性配置以及泥岩涂抹等是影响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平湖组早盛型断层封闭性最好,平湖组—花港组全盛型断层封闭性相对较差。不同断层组合圈闭的油气富集程度具有明显差别,顺倾向断层组合圈闭油气富集程度最高,反倾向断层组合圈闭油气富集程度相对较低,顺倾向与反倾向断层组合圈闭油气富集程度居于中等,根据以上认识优选目标钻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对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一白云凹陷北坡地区的断层特征及封闭性主控因素作了初步归纳和总结,并对断层封闭性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区长期处于张应力场背景之中,反向正断层发育。这些断层都在晚期(10Ma左右)形成,控制了该区圈闭的形成与分布,同时,也影响和控制了油气的运移、聚集及油气分布范围。断层封闭性影响因素较多,侧向封闭性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层砂岩质量分数,其次是断距。纵向封闭性影响因素有断层性质、断层活动强度及构造应力场等。该区研究认为,所处地层砂岩质量分数小于30%,断层断距适宜(500m以下且未断穿上部盖层),且走向上延伸较短的.具有较好的侧向封闭性。该区气藏在纵向上能够得以封闭的原因主要在于断层晚期形成,平面上呈雁行式排列组合,具有扭性特征,纵向封闭条件相对较好,且该区天然气属晚期充注,气藏受构造运动影响小,使得油气得以保存。同时.由于研究区的烃源供给非常充足,在局部地区,即使断层在纵向上泄露了油气,但只要天然气的充注速度大于散失速度,圈闭仍可使油气聚集成藏。封闭有利地区为研究区的南部及东部,其珠江组上段砂质质量分数小于30%,属古珠江三角洲前缘一浅海陆棚相的区域。  相似文献   

10.
在系统描述葡萄花油田北部鞍部地区断裂体系及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将影响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即断层两盘的岩性对置关系、泥岩涂抹系数、断层带内泥质含量作为评价参数,结合盆地构造演化,综合分析了鞍部地区断块边界断层的封闭性演化史,同时还分析了它们对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作用,为葡萄花油田油气成藏机理研究和断层圈闭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延吉盆地断层侧向封闭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延吉盆地勘探过程中,多数圈闭上钻井有油气显示,但见工业油气流井甚少,究其原因,盆地中圈闭大多是断块、断鼻和断背斜,断层封闭性是圈闭是否成功的关键。利用断层两盘砂泥对接概率计算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延吉盆地大拉子组一、二段断层的侧向封闭性,认为延吉盆地大拉子组一、二段断层侧向封闭性是很复杂的,盆地边界的断层侧向封闭性较好的断层较少,只有盆地的边界断层较好,东区断层的封闭性明显好于西区。断层侧向封闭控制了天然气的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断裂控烃理论实现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大突破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罗群  庞雄奇 《石油学报》2003,24(2):24-29
断裂控烃理论指出:“断裂是陆相盆地控制油气生、运、聚、散和分布的根本原因;断裂与油气藏的关系是枝与果、藤与瓜的关系;科学的勘探思路是以断裂为基本线索,沿枝(断裂)摘果(油气藏),顺藤(断裂)摸瓜(油气藏)。对柴达木盆地的断裂控烃特征研究表明,断裂对油气的生、运、聚、散和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盆地腹地控烃断裂发育,资源潜力巨大,具备形成大型、特大型油气藏的地质条件,是最有利取得油气勘探大突破的重要地区,其中牛东—一里坪凹陷的鄂博梁Ⅲ号—伊克雅乌汝—鸭湖—台吉乃尔构造带、中南隆起区的碱石山—落雁山—船形丘、大风山—红三旱三—四号构造带应成为取得油气勘探大突破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13.
渤南洼陷断层封闭性评价——以义37断块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断裂在油气成藏与分布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可以圈闭油气,更重要的是作为连接烃源岩与圈闭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渤南洼陷内断裂极其发育,它们对油气的运移、聚集以及油气藏的进一步分割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通过对渤南洼陷义37断块油藏的重点解剖,明确了断层在侧向和垂向上的封闭机理,运用净毛比、断层泥比率和断面压力等参数分析了断层的封闭能力,揭示了油气运移的方向和路径,并且认为义37断层在沙二段油气成藏过程中,侧向上起到了很好的封闭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邮凹陷是苏北盆地勘探程度最高、含油潜力最大的凹陷。为揭示断层作为油气垂向运移通道与侧向遮挡在油气成藏与分布规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文中应用岩性对置和泥岩涂抹2种方法对断层封闭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在区域盖层较厚、断层断距较大的情况下,岩性对置是影响高邮断层封堵性的关键因素;在断层两侧岩性对置封堵较差的情况下,泥岩涂抹直接决定了断层的侧向封堵性。定量计算表明,断层泥比率(SGR)大于0.65,断层具有封堵性,并且断层封堵性与SGR值的大小成正比。  相似文献   

15.
为搞清断裂对辽河坳陷齐家-鸳鸯沟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油气成藏的控制规律,在断裂系统详细划分的基础上厘定了油源断裂,并分别应用SGR方法和断裂活动速率对断层圈闭侧向封闭能力和成藏期后断裂活动强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油源断裂控制油气的聚集部位;②断裂侧向封闭能力控制了断层圈闭油气充满程度;③成藏期后断裂活动强度控制先期聚集油气的保存程度。综合以上研究,建立了有利目标优选标准,认为在油源充足、储层物性较好的情况下,两条以上油源断裂控圈,圈闭充满程度大于50%,并且成藏期后活动速率小于2m/Ma的断层圈闭为Ⅰ类圈闭,钻探风险最小;次之为Ⅱ类和Ⅲ类圈闭。最终预测出2个Ⅰ类圈闭和1个Ⅱ类圈闭,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下一步钻探预测新增含油面积5.8 km2。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北部块断带断层控烃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孔友  查明 《石油学报》2007,28(3):17-22
柴达木盆地北部块断带断层对油气成藏有控制作用.在剖面上,该区发育3套断层系统,即下部冲断层系统、上部滑脱断层系统和顶部正断层系统.下部冲断层控制烃源岩的分布及深层原生油气藏的形成,上部滑脱断层控制中浅层圈闭和次生油气藏的形成,而顶部正断层对油气藏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表明,在研究区断层静止期,侧向封闭性由深到浅变好,垂向封闭性由西向东增强;在活动期,断层构成油气垂向运移的关键通道.油气沿断层垂向运移具有上下连通、归一和分隔3种模式,其中上下连通和归一模式的输导能力强,分隔模式的输导能力差.这是造成该区主要构造油气富集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断裂在油气聚集与保存中的作用,在有、无超压泥岩盖层中断裂垂向封闭油气作用及差异性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断层垂向封闭能力的对比,利用围岩排替压力与其泥质含量和压实成岩埋深之间的经验关系,计算并求取断层岩排替压力,从而建立了一套超压泥岩盖层中断裂垂向封闭能力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苏仁诺尔断裂带内,定量得出断层岩排替压力,完成苏仁诺尔断裂超压泥岩盖层内的垂向封闭性评价。结果表明,苏仁诺尔断裂在大磨拐河组一段具有较弱的封闭能力,不利于油气聚集与保存,这与该断裂带油气分布广但储量丰度低这一现象吻合较好,由此证实,该方法用于定量研究超压泥岩盖层中断裂垂向封闭能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根据测录井、试油等资料,利用断面正压力法对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古近系控藏断层的垂向封闭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①通过油气藏的埋藏深度、上覆地层平均密度、断层倾角等数据可计算出油气藏的现今断面正压力。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古近系油气藏的现今断面正压力值为13.3~56.0 MPa,成藏期断面正压力值为3.8~13.1 MPa,表现为“古开启-今封闭”的特征,因断层面所受压力越大,断层越紧闭,从而形成垂向封闭,反之则开启。②将研究区已知油气藏现今断面正压力值的最小值13.3 MPa定义为岔路河断陷垂向封闭的临界值,并进一步确定了控藏断层现今临界埋藏深度为2 262 m。③断面正压力与断层紧闭指数呈正相关关系,控藏断层的垂向封闭临界压力值、临界埋藏深度和断层紧闭指数等参数可定量评价研究区控藏断层封闭性。④断层既可作为油气运移通道,又可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遮挡作用。岔路河断陷西北缘C43油气藏的控藏断层在成藏期表现为垂向开启,与油气大量生排烃时期相吻合,具有沟通油源、运移油气的作用;C43—C48井区的控藏断层现今处于垂向封闭状态,可有效封堵油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