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远距智能森林灭火系统用于森林、草原等大面积火灾扑救。采用智能多管火箭发射方式,将灭火剂远程、快速、准确地投放到火场区域,直接扑灭树冠火、压制或扑灭火线火头、阻燃隔离带或阻止火势蔓延,提高森林灭火效率,有效避免近距离灭火给工作人员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灭火系统由载车系统、发射系统、火控系统、电源系统、观瞄系统及森林灭火弹等6个子系统组  相似文献   

2.
<正>远距智能森林灭火系统用于森林、草原等大面积火灾扑救。采用智能多管火箭发射方式,将灭火剂远程、快速、准确地投放到火场区域,直接扑灭树冠火、压制或扑灭火线火头、阻燃隔离带或阻止  相似文献   

3.
针对消防危险火场画面实时采集、海上监视画面采集、道路实时监控、 密集环境视频勘察、自我识别、宣传等方面的应用,设计了基于云台的无线视频监管系统.系统通过姿态的融合算法及稳定云台的控制算法,采用无线网络、稳定云台、单片机控制等技术,实现了稳定视频采集、实时画面无线传输、智能避障、自动语音播报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有效地模拟森林灭火弹的灭火效能,可以为森林灭火弹的使用和研制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根据森林灭火弹的布放特点建立森林灭火弹灭火效能计算模型,定义了灭火弹覆盖范围和不同区域灭火概率分布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试验和实际灭火试验验证了此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长期困扰某型装备灭火领域的难题,提出一种灭火瓶喷射控制方法.分析灭火系统的组成和实现转换功能的难点,描述灭火瓶喷射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分析给出一个可行的压力传感器转换值,并通过试验数据对其技术成熟度和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能快速采集到灭火瓶是否喷射的信息,较好解决转换功能实现过程中的时间定位难度,实现无停顿、无间隔、无延迟的持续灭火.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森林消防灭火的需要,以某多管车载灭火炮研制为背景,进行了多管车载灭火炮系统方案效能评估分析和研究。通过评估比较了各种方案的优点和不足,结合车载灭火炮作战应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评估多管系统方案作战效能指标的理论公式,并对各方案作战效能进行了具体数据分析,进而得出了多管车载灭火炮系统设计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远程火箭末敏弹弹道特性,应用弹道理论和控制理论,建立了远程火箭末敏弹母弹弹道方程;引入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分析了末敏弹系统伞、伞盘、弹等刚体间的力学关系,考虑了系统的连接方式和约束,分析了伞绳弹性,建立了末敏弹在减速运动和稳态扫描段的完整运动模型.编制了远程火箭末敏弹弹道仿真软件,进行了末敏弹全弹道数字仿真,并得到了部分试验验证,分析了末敏弹弹道特性.为远程火箭末敏弹射击精度仿真和减少精度试验用弹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惯性测量装置火箭橇试验模拟导弹飞行过载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火箭橇试验具有产生大过载、高速度、强振动和冲击等综合条件的能力,可以最逼真地模拟导弹真实飞行环境.主要针对捷联系统和平台系统,提出火箭橇试验的总体方案,包括三维模拟法、分段等效法、变推力模拟法等.并根据典型过载曲线,给出仿真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靶场遥测中型号繁多、数据量巨大、格式复杂等特点,采用了虚拟帧技术、信息的分离与重组、信息库与校准库的管理控制等技术,实现了系统的型号无关性和全过程快速处理,使得系统能够通用于各种型号导弹(火箭)的遥测数据快速处理,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火箭武器研制项目风险管理的实际,研究其风险分析过程和风险分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和开发措施,提出了基于模糊链的规则与案例集成的火箭武器研制项目风险分析领域的面向对象知识表示方法,并给出了其推理过程,得到了系统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以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身部成型制备为背景,对推力室身部外壁电铸镍快速成型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改变电铸镍直流电铸的温度、电流密度及电流分布等方法,提高电铸镍层沉积速度.采用拉伸试验机系统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获得电铸镍的力学性能.运用金相、扫描电镜及内应力测试仪等手段对电铸镍层厚度、微观结构、试样断口以及电铸镍层内应力等进...  相似文献   

12.
火箭贮箱增压及连接器脱落控制是保障火箭正常发射的重要环节,对火箭发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动力控制系统不具备独立的控制执行能力,存在功能模块零散、数据判读困难等缺点.针对以上不足之处,设计了全新的火箭贮箱增压及连接器脱落动力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分布式控制架构和热备冗余工作机制,实现了远程控制模式,并增加了单点和急...  相似文献   

13.
火箭遥测系统的作用是对火箭飞行过程中所有的动态参数进行测量,并以无线发射形式将数据实时发送回地面。载人运载火箭的遥测系统不仅承担了火箭飞行过程中所有动态参数的测量,而且是载人火箭在故障判决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火箭Ⅰ、Ⅱ类参数的测量和传输,为提高系统可靠性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办法,在系统的关键部分和薄弱环节采取多种形式的冗余、并联等可靠性设计,系统及参数测量的可靠性达到同行业中较高水平。文章对遥测系统的研制任务、系统组成、关键技术和高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研发的全球快速打击系统(PGS)已耗资2.4亿美元,使用洲际弹道导弹改成的助推火箭,将无人航天器推入大气高层。无人航天器在飞行途中释放携带的武器弹药、或利用自身的动能惯性摧毁高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为了达到无需火箭辅助而增大射程,对国外采用弹体斜翼/尾翼的方式增加弹药射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该设计方案具有智能舵机控制,制导弹药从超音速、音速,到亚音速的整个滑行阶段,均将保持最大升阻比;为了分析超音速与音速滑行阶段内给定的马赫数与攻角时不同斜翼的最佳后掠角状态,利用重叠网格法进行了系统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计算,通过对斜翼的最优配置设计,无需火箭助推便可使弹药达到100n mile的目标射程。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新型共底安全监测系统的结构及主要单元设计,系统功能及技术指标性能的测试.该系统应用于火箭低温推进剂加注过程中,实现了对火箭共底结构内氢、氧浓度和压力的实时监测,检测数据可靠,为火箭发射安全提供了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抛绳火箭系统的弹道特性,通过对抛绳火箭飞行的运动学描述,根据有限段方法将绳索离散为n个有限段,并进行了分析,考虑火箭和绳索上的作用力:重力、火箭所受推力、空气阻力、绳索末端所受拉力等,建立了基于Kane方法的抛绳火箭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数值实例表明:该动力学模型能够有效地实现抛绳火箭飞行过程的数值仿真,揭示了射角从25°到65°变化时,系统弹道轨迹、速度、弹道倾角、绳索状态等变化规律。该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为下一步研究绳子对抛绳火箭飞行的扰动以及抛绳火箭的制导、飞行控制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本刊2011年第4(上)、4(下)期盘点了我国研制并装备部队的各型车载火箭扫雷系统。那么,相对于扫雷系统,我国研发并装备部队的车载火箭布雷系统又如何呢?请看——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工程装备器材汇报表演上的场景——几辆装有铁笼的卡车快速开到指定位置。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证火箭发射装置的工作能力,提高对火箭发射装置的保障水平,依据某型火箭发射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维护保障需求,利用十进制计数器、逻辑门、模数显示等部件,设计了该火箭发射装置的检测系统。实现了对发射脉冲个数,火箭控制盒所分配脉冲个数、位置、顺序以及点火线路电阻值大小三项检测的功能。经实际应用证明,该检测系统满足了某型火箭发射装置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20.
抛索火箭系统的绳索动力学问题十分复杂.采用有限段方法对绳索进行建模,分析推导了绳索的运动和受力,根据Kane方法选择了合适的广义坐标,建立了拖缆火箭飞行的动力学模型.利用该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绳索对抛索火箭弹道特性的影响,得到了绳索线密度、空气阻力系数对射程、速度、弹道倾角等弹道特性影响规律,为下一步研究绳子对拖缆火箭飞行的扰动以及拖缆火箭制导控制提供了理论模型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