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数控系统定位误差的测量与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维、二维的误差测量及补偿为研究主线,详细阐述了一维及二维误差补偿的原理和方法,在试验中使用该补偿方法,使得数控系统定位精度大大提高,说明计算机误差补偿技术是提高加工精度的经济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数控技术和数控机床的诞生开创了控制和生产领域的新时代,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一次新的技术革命.数控机床技术的迅速进步大大推进了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使加工精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提高数控机床精度的研究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误差参数辨识是误差补偿的前提。本文首先介绍了误差辨识的原理,然后采用B/S模式、3层体系结构和.NetRe-moting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eb的误差参数辨识系统。通过实例运行,证明该系统的设计是可行的,从而为实现基于Web的误差补偿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Web的数控机床误差参数辨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误差参数辨识是误差补偿的前提.本文首先介绍了误差辨识的原理,然后采用B/S模式、3层体系结构和.Net Remoting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eb的误差参数辨识系统.通过实例运行,证明该系统的设计是可行的,从而为实现基于Web的误差补偿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时栅角位移传感器误差分离与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的误差分离,进而对其误差进行修正,提高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采用多路信号叠加原理,针对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的定子和转子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的误差进行分离,消除了大部分的长周期误差,并对分离出来的误差成分进行谐波分析,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的定子和转子的线槽分度误差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场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显著提高,精度优于±2"。实验证明,这种误差分离的方法对消除圆周分度误差十分有效,所建立的误差修正模型对传感器误差修正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杨永生 《自动化应用》2011,(3):51-52,55
分析造成机床定位误差的原因,并利用激光干涉仪获取误差量,通过数控系统的补偿功能,大大提高了运动轴的定位精度,显著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机床几何精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数控机床几何误差的检测和补偿原理,为通过误差补偿技术提高数控机床精度提供测量方法和补偿依据。  相似文献   

8.
磁头和数据道的相对位置是通过分析伺服信息得到的.因此伺服信息必须在硬盘生产过程中被写入.传统的伺服信息刻写过程需要借助伺服道刻写机和净房环境,这些都会使硬盘的生产成本增加.快速增长的磁道密度也给伺服信息的刻写带来很大压力.自伺服刻写能够使用硬盘自身的组件来完成伺服信息的刻写过程,因此提高硬盘的生产效率.讨论了硬盘自伺服刻写过程和其中的关键问题,分析了自伺服刻写原理及其带来的径向误差传递现象.径向误差是由于噪音扰动、"种子"磁道的缺陷和与上一磁道的高度依存性引起的.比较了现行的两种抑制自伺服刻写中误差传播的办法,分析了它们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一种加权型校正信号的产生方法,并从理论上和仿真条件下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优越性,它能同时减少磁道绝对径向误差和相对径向误差.  相似文献   

9.
捷联式惯导系统误差解析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宾  刘藻珍 《计算机仿真》2005,22(11):42-45
该文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利用捷联惯导系统的三维误差状态模型求解出了单通道误差状态方程的解析解,列表给出了各误差源对于某一特定误差状态的动态影响.然后利用某型导弹的弹道数据通过对两种误差模型在同一条件下进行仿真的方法验证了单通道误差状态方程解析解的正确性.单通道误差模型对分析各种误差源对系统的影响,确定在满足系统精度要求的条件下主要误差源的选择范围,进行系统精度分配提供了十分方便直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数控机床定位误差的控制,能有效提高机床的性能,针对CK6180半闭环控制数控车床纵向传动结构,分析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计算各影响因素的误差范围,提出控制定位误差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张萍 《自动化博览》2013,(12):76-77
在系统的分析、设计中,稳态误差是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它反映了系统的精度。为了分析方便,通常把系统的稳态误差分为由给定输入引起的稳态误差(称为给定值稳态误差)和由扰动输入引起的稳态误差(称为扰动值稳态误差)。本文主要研究线性定常系统在参考输入下稳态误差的计算,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机械零件位置度误差的测量方法及如何用计算机快速准确地进行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3.
针对经纬仪水平度传感器存在安装误差的问题,分析了竖轴倾斜误差补偿中水平度传感器安装误差存在形式;推导了传感器安装误差对水平度检测结果的影响公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安装误差对传感器测量值的影响规律,在绕竖轴的旋转平面内的安装误差,在经过粗调平后,对最终检测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传感器所在铅锤面内的安装误差对测量值的影响在对径位置上相同;因此设计了相应的传感器安装误差补偿方法,从而修正了经纬仪水平度传感器安装误差对水平度检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三点式误差分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的三点式误差分离新方法用以分离旋转轴线的径向误差运动与测量介质或测量对象的形状误差。该方法不损失一次谐和分量,三测头安装角可选择的范围大,测量信号无须加权放大,因此分离精度高,可操作性强,在动态及静态测量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GPS定位精度的提高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何其畏  高利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13):282-283
本文简明介绍了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工作原理和误差来源,通过了解误差来源阐述了较准准确的定位技术DGPS的原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由于摄像头不总在机器人的正上方,摄像头捕获的图像经过主机处理后,得到的机器人的坐标一般情况下是有误差的;另外,小车由于本身的原因也会产生走线误差。文章通过对这两种误差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多数数字预失真(DPD)系统都是在各种理想假设条件下进行的理论验证和算法仿真。在真实的硬件系统中由于受到各种误差分量的影响, 仿真环境下所得的补偿效果与性能指标有时很难在实际系统中复现。针对DPD系统中常见的几种误差分量进行分析, 根据其数字域体现建立基带误差模型及数字域DPD仿真系统。通过大量细致的仿真实验, 归纳和分析了各种误差分量对DPD系统的影响, 最终为硬件系统各主要部件设计指标的提出提供了依据并同时降低了后期系统调试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定位系统的初步实验与误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提出的一种新的非接触、非损伤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的定位方法,初步实现了一个原型 实验系统.首先介绍了原型系统的结构组成,三维模板的设计要求,然后给出了实验结果, 最后分析讨论了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系统从原理上讲是可行的,从应用上讲是可能的 ,但需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定位精度.实验表明,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是模板与机器人之 间的机械接口尺寸精度、由力传感器与模板重量引起的机器人机构变形、图像畸变的误差以 及选取投影点数据的不确定性,其中我们认为改进机械接口尺寸精度是提高系统定位精度的 主要途径,这是因为模板上的3个基本标记点是实现医疗图像上的病灶点到实际病人体内病 灶点映射变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轴类回转工件的圆度误差是衡量机床加工水平的重要指标.针对大直径轴类工件无法采用传统圆度仪进行圆度误差测量,介绍了三点法测量轴类回转工件圆度误差的理论基础、数学模型.采用非接触式电容传感器进行微位移测量,介绍了传感器结构与测量电路基本原理,搭建了适用于圆度误差测量基于电容传感器的硬件系统,应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可用于数据采集、线性校正、误差分离与评定的专用测试系统.最后进行了测试实验,通过对多次测量数据的分析评定测量系统的可靠性与精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随偏载的简支梁式专用称重传感器的工作特点,对其弹性体的加工制造误差引起遥称重误差进行分析,引入了“单位加工误差影响系数”的概念,从而可以方便而准确地确定其弹性体两端的允许相对加工误差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