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谈建 《中国科技博览》2014,(25):324-324
火电机组在参与调峰时,机组的调峰裕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燃烧稳定性、锅炉辅机和水循环的安全性等因素对调峰裕度的影响。同时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600/1000MW为40%左右额定负荷,200/300MW机组最低不投油负荷为50%左右额定负荷。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超临界锅炉脱落氧化物全寿命周期监测,研发了脱落氧化物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在过热器、再热器出口安装测量探头,利用撞击振动波测量技术,可以在线、实时、连续、直接测量脱落氧化物颗粒质量、粒度分布和颗粒流量,有效监测脱落氧化物在蒸汽管道中的流动规律。系统应用在超临界发电机组,通过分析主、再蒸汽管道内颗粒特征数据,以及固体颗粒流量随时间、负荷的变化趋势,监测氧化物脱落严重程度,评估运行控制情况,实现减少脱落氧化物和预防固体颗粒侵蚀的目的。同时利用系统实现机组启、停及运行期间蒸汽品质监测,研究铁在机组汽水循环过程中流动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起1000MW机组启动过程中,因炉水沉积的杂质进入炉水循环泵电机内部和轴颈摆动块,导致导瓦和推力瓦磨损,造成炉水循环泵电机损坏的事故,并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为同类型电厂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机组调峰是电网调节峰谷负荷、补偿调节容量,使电网处于最佳运行方式的一种重要措施,但机组频繁的启停会造成承压部件发生漏泄。对此可以采用带压补焊技术进行处理。带压补焊能解决运行中设备的泄漏问题,不会造成停机停炉,但、此焊法必须在调峰时,尽可能减负荷降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方可进行。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全国弃风、弃光问题日益严重,而且国家对燃煤电厂深度调峰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该文结合华北地区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补偿相关政策,对某350 MW超临界热电联产项目进行灵活性改造研究。通过对国内几种主流灵活性改造技术进行分析,对比各种技术的优缺点以及投资费用、运行成本,并结合本地区调峰补偿情况,评估机组灵活性改造后对后期经营的影响,得出适合本厂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技术是目前为止应对热电解耦成本最低的方案。当标煤单价在700元/t以下时,机组不宜进行调峰,应多带负荷;当标煤单价在700元/t以上时,通过调峰降低机组负荷来减少亏损。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解决大容量机组在低负荷时效率下降问题,提出并建设了1 000 MW高效宽负荷率机组示范工程。该工程对锅炉燃烧器、水冷壁及汽机蒸汽参数等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设计,通过协同增设补汽阀、外置式冷却器、零号高压加热器、低温省煤器等设备,实现了机组在较宽负荷范围内依然保持较高效率的目标。热力计算结果表明,示范机组在50%负荷下较现有机组效率提高3%以上,运行灵活性显著增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相关经验对后续同类机组提升灵活性具有示范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循环流化床机组独特的燃烧方式及对负荷响应具有纯迟延环节的特点,详细地分析了控制系统的运行规律,采用XD-APC控制软件,实现对135MW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负荷自动控制的优化,从而达到机组和锅炉的协调和安全经济运行。实际运行证明,XD-APC对于有纯迟延、大惯性、多参数、非线性、时变及多变量紧密偶合的过程控制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风能、太阳等新能源的规模化并网对电网的安全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为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电网对燃煤机组的运行灵活性、负荷快速响应能力、深度调峰能力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提升协调控制的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凝结水节流"快速变负荷方法,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考虑凝结水节流特性的负荷预测模型及主汽压力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经典优化理论中的改进单纯形法,设计了协调系统智能优化控制策略,编制了实时优化程序。借助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仿真机开展了详细的优化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有效提高机组变工况负荷响应的快速性,减少主汽压力波动,提升协调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9.
目前,新疆地区的装机容量远大于用电需求,乌昌地区的环保要求也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而且昌吉市的热电联产机组供热负荷已经趋于饱和,电厂机组的深度调峰问题和昌吉地区清洁能源供热问题十分凸显,该文通过介绍固体电蓄热机组为电厂机组深度调峰问题和昌吉地区清洁能源供热问题提供解决方法,同时,该公司已经进行固体电蓄热机组的安装及应用,在深度调峰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谭智斌 《硅谷》2014,(23):110-111
面对电网峰谷差的逐年增大,及雨季的影响水电出力大,火电厂必然要进行深度调峰(负荷≤30%额定负荷)永福发电厂300MW机组积极参与120MW的调峰,最低负荷甚至到80MW。通过一段时间来的调峰运行得到了宝贵的运行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某330 MW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运行床温分布不均匀、炉内受热面磨损爆管等问题,进行了锅炉的燃烧优化调整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一次风量、总风量及风室压力等关键运行参数,确定了最佳运行工况及参数,降低了锅炉灰渣平均可燃物含量,使锅炉热效率提高0.85%。燃烧优化调整试验还使一、二次风机总功率降低了0.8 MW,厂用电率相应降低了0.24%,锅炉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由此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牛云 《制冷》2013,(4):67-70
空调水循环系统中,循环水泵的功耗较大。一般情况下,水泵与电动式制冷机功耗比大约为1:4,所以必须重视冬夏两季空调运行期,对在热负荷高峰、非高峰值时的水泵运行工况进行分析研究。在设计安装空调系统冷冻水环路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配置闭式变水量系统。以便在系统运行操作中,可根据冬夏两季空调系统运行期热负荷高峰、非高峰值的不同变化,灵活操控循环水泵运行的台数,使水泵在高效率区工作,达到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1 000 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锅侧和炉侧的三维耦合传热计算模型。基于锅炉的设计参数,采用该模型计算了锅炉传热过程。对超超临界锅炉不同负荷条件进行数值模拟,分别选取锅炉的最大连续蒸发量(boiler maximum continuous rating,BMCR)工况、75% BMCR工况和50% BMCR工况来考察机组在调峰时锅炉传热规律。通过对炉侧炉膛壁面、炉膛内部、炉膛水平截面温度和热流分布以及水冷壁管壁和工质温度分布的分析,发现BMCR工况、75% BMCR工况的温度和热流在炉膛内的变化趋势一致,而50% BMCR工况的温度变化缺乏一般性规律,并且在螺旋水冷壁区域容易出现传热恶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结合水煤浆流化-悬浮燃烧的特点,通过全面测定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旋风分离器在不同操作参数下的分离效率,研究了入口气速、入口颗粒浓度、入口颗粒物性等对旋风分离器的压降和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的主要物性参数是颗粒的中位粒径、密度,在入口颗粒的中位粒径相差较大时分离性能主要受粒径的影响,而当入口颗粒粒径相差较小时密度对分离器分离性能的影响则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电站锅炉排烟热损失量很大,对锅炉尾部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可以有效提高电厂的热经济性,减少煤耗,降低环境污染。目前火电厂最广泛提高烟气余热利用效率的方式是加装低温省煤器装置。对某超临界机组锅炉余热利用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不同低温省煤器布置方案,提出采用双级低温省煤器回收电站锅炉余热利用技术方案,即采用低温烟气与低加凝结水换热技术、前置式空气预热器与低温省煤器组合的能源梯级利用方式,实现最优节能及最佳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集中泵和分散泵水系统在满负荷和部分负荷下的能耗。研究结果表明:满负荷时,分散泵水系统能耗要比集中泵式少,集中-分散泵式和分散泵式能耗相等;部分负荷时,集中泵的能耗也高于分散泵的。从投资和运行的角度对两种形式的水系统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园区级的清洁供热是目前综合能源服务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多流程循环流化床技术采用"三床两返多流程"的结构设计,解决了传统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小型化的问题。工业实践证明,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可以选用生物质、工业固体废弃物、煤炭等作为燃料,针对多种燃料的热效率达到88%~92%,且污染物排放均达到了国家和地方标准中对排放浓度限值的要求。多流程循环流化床技术具有分散能源分散利用、多种燃料同时适用的优势,可以有效地为园区级的综合能源服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J.W. Dean 《低温学》1974,14(6):307-312
The thermal efficiency of a pumped supercritical helium refrigeration system is calculated as a function of the heat load operating temperature and the supercritical helium pressure. The increase in the compressor power requirement caused by the pump operation over the compressor power required for a 4.5 K liquid helium refrigerator is presented. The use of reciprocating pumps is favoured over a centrifugal pump because of lower losses and its capability to operate at higher temperature during cool-dow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