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康雁  陈铁  李浩  杨兵  张亚钏  卜荣景 《计算机科学》2021,48(10):177-184
交通流量信息是智能交通系统和城市计算的重要基础.交通流量数据作为新型时序数据,由于数据的采集方式和外部复杂因素的影响,使得数据缺失现象是常见且无法避免的.如何有效地挖掘交通流量数据的时空特性和数据间的关联成为了提高缺失数据补全精度的关键.传统的统计学方法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深度学习的应用推动了缺失数据的补全方法向更高的精确度发展.文中深入分析了交通流量的时间特性和空间分布,对交通流量的缺失情况进行了假设,提出了一种UMAtNet(U-net with Multi-View Attention Mechanisms)交通流量补全模型.该模型将短期的、趋势的、周期的时间数据与空间数据融合,同时采用不同的数据相关性测量方法,融合了一种多视图注意力机制,能够优化模型对缺失部分数据空间相关性的影响.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文中使用北京交通轨迹开源数据集进行实验,并在实验中详细地分析了模型各部分和损失函数对补全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UMAtNet和相应组件融合能进一步提高补全精度.  相似文献   

2.
图像补全是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AN)的图像补全方法。生成式对抗网络模型由生成器模型和判别器模型两部分构成,通过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实现。首先,通过生成器模型对图像的缺失区域进行补全;然后,利用判别器模型对图像的补全效果进行判别。采用马尔科夫随机场(MRF)与均方误差(MSE)相结合的损失函数训练生成器模型,加强对图像纹理细节的处理能力。实验结果证明,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图像补全方法,相较于其他现有的方法,具有更好的补全效果。  相似文献   

3.
准确的交通流量预测在帮助交通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交通控制和诱导手段以及帮助出行者合理规划路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深度学习模型对交通数据时空特性考虑不足的问题,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时记忆(LSTM)单元的理论框架下,结合城市交通流量的时空特性,建立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预测模型——STCAL。首先,采用细粒度的网格划分方法来构建交通流量的时空矩阵;其次,利用CNN模型作为空间组件来提取城市交通流量不同时期下的空间特性;最后,利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LSTM模型作为动态时间组件来捕获交通流量的时序特征和趋势变动性,并实现交通流量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STCAL模型与循环门单元(GRU)和时空残差网络(ST-ResNet)相比,均方根误差(RMSE)指标分别减小了17.15%和7.37%,均绝对误差(MAE)指标分别减小了22.75%和9.14%,决定系数(R2)指标分别提升了11.27%和2.37%。同时,发现该模型在规律性较高的工作日的预测效果好于周末,且对工作日早高峰的预测效果最好,可见该模型可为短时城市区域交通流量变化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由于在网络测量中存在不可避免的数据损失,网络监测数据通常是不完备的甚至是稀疏的,这使得大象流的精确检测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补全的离线大象流检测方法.为实现对于大象流的精准检测,首先实现了一个基于矩阵分解的数据补全算法,将流量数据补全问题转化为一个低秩矩阵奇异值分解问题.其次,在此基础上进行高阶扩展,引申出张量补全模型,利用张量CP分解实现数据补全,将原问题转化为通过最小化张量秩来恢复缺失条目的张量补全问题.最后对上面使用的矩阵补全算法和张量补全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对比了各算法精准度,评估了超参数,并展示了张量补全算法的时间开销.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来自多源感知设备所采集的多模态交通数据,由于探测设备、网络、数据传输等错误往往存在丢失.交通数据的缺失对交通网络智能规划、避免拥堵等会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同时,来自于不同平台数据的编码方式、标识存在差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交通数据的利用.基于此,本文针对交通监控视频与车流量探测数据,结合张量理论,建立了用以描述多模态交通数据的张量模型,并提出了基于Tucker-Crossover的多模态数据补全算法(Tucker-Crossover based Multimodal Data Imputation Algorithm,TCM D-IA),用于多模态交通缺失数据的补全.该方法利用Tucker分解后不同阶的因子矩阵和核矩阵进行相关性融合,从而提高缺失值估计效果.在真实交通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TCMD-IA的多模态交通缺失数据补全效果优于其他方法,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架构设计一种新的人脸补全模型.在生成网络中使用空洞卷积以增加特征图的感受野,提升网络性能;针对生成补全图像模糊,提出基于小波分解的损失函数设计方法,将图像转换到小波空间,提取高频信息作为l1小波损失,有效提升人脸图像补全的质量.对VGGFace2人脸数据集下半部分人脸进行遮挡,作为训练数据集,以LFW数...  相似文献   

7.
准确的城市区域交通流量预测对市区车辆调度、公交系统优化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大多数现有的交通流量预测方法只考虑规则网格区域上单一种类的交通流量预测,忽略了交通网络中空间的不规则性和异质性以及不同出行模式交通流的交互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对比学习的多模态交通流量协同预测方法(CoF-MGCL),以揭示各类出行方式之间的交互对不规则异构区域的交通需求的影响。具体而言,根据现实中城市的不规则区域采集多模态流量数据,包括各类出行模式流量(如自行车和出租车流量)和总流量;并对不规则区域构建多关系异构图,包括地理邻近和功能相似关系。通过异构图编码模块,可以结合异构图中不同的关系来学习各区域各类交通流量的高质量表征信息。学习到的单一交通流量表征经过注意力机制加权融合后与总交通流量表征进行图对比学习,以捕获不同出行模式之间的交互关系。最后,使用互信息约束实现多模态流量的协同预测,确保多模态信息学习最大化。为了实现不规则区域的多模态交通流量预测,自行构建了新的纽约市曼哈顿区和芝加哥市两地多模态交通流量数据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结合现有的单模态交通流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8.
张思源  王国胤  刘群  王如琪 《控制与决策》2022,37(12):3240-3250
图像补全是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大面积不规则缺失图像的补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的图像补全技术存在一些局限性,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方法忽略了图像的边缘结构信息,存在无法还原精细细节的问题;基于局部判别器的方法不能处理非矩形的缺失图像,存在补全任务不符合实际应用场景的问题等.鉴于此,结合多粒度认知计算的思想,提出基于多粒度特征融合的边缘判别器,充分学习不同粒度的边缘结构信息,提高生成图像边缘和真实图像边缘的一致性,生成结构更加清晰的补全图像.同时,引入边缘空间衰减损失,以提高边缘区域像素的连续性.此外,利用注意力机制将补全区域的像素作为有效像素,优化局部判别器使其能够处理非矩形缺失图像.在Places2和Paris Streetview等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补全大面积不规则缺失图像时,所提出方法能够取得比其他图像补全方法更好的效果,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边缘结构信息在图像补全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由于探测器和通信设备的故障,交通数据的缺失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缺失给智能交通系统(ITS)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针对此问题,运用张量平均秩的概念,对张量核范数进行最小化,从而构建了新的低秩张量补全模型,并且在此基础上,基于张量奇异值分解(T-SVD)和阈值分解(TSVT)理论,分别使用坐标梯度下降法(CGD)和交替乘子法(ADMM)对模型进行求解,提出两个张量补全算法LRTC-CGD和LRTC-TSVT。在公开的真实时空交通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LRTC-CGD和LRTC-TSVT算法在不同的缺失场景和缺失率条件下,补全精度要优于现行的其他补全算法,并且在数据极端缺失情况下(70%~80%),补全的效果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一些城市的交通指示系统采用固定循环时序控制,这与交通流量的极大变化不相适应。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路口交通指挥时序可随交通流量变化自适应调整的智能控制方案,并通过无线网络把本路口交通流量的变化信息传输给邻近路口以适应交通流量的变化。系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方案,包括中央处理模块、流量检测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信号驱动模块及电源模块等。测试表明,路口通行间隔能随车流量变化而改变,系统对提高交通效率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沈夏炯  张俊涛  韩道军 《计算机科学》2018,45(6):222-227, 264
短时交通流预测是交通流建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道路交通的 管理和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常见的时间序列模型(如ARIMA)、随机森林(RF)模型在交通流预测方面由于被构建模型产生的残差和输入变量所影响,其预测精度受到限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提升回归树的短时交通预测模型来预测交通速度。首先,模型引入Huber损失函数作为模型残差的处理方法;其次, 在输入变量中考虑预测断面受到毗邻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相关性的影响。模型在训练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弱学习器的权重来纠正模型的残差,从而提高模型预测的精度。利用某城市快速路的交通速度数据进行实验,并使用MSE和MAPE等指标将本文模型与ARIMA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模型的预测精度最好,从而验证了模型在短时交通流预测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张玉梅  马骕 《计算机工程》2011,37(16):185-187
基于混沌动力系统的相空间重构和非线性系统的Volterra级数,构建交通流的Volterra自适应预测模型.在应用小数据量法判定交通流存在混沌特性的前提下,分别用平均互信息法和虚假邻点法选取延滞时间和嵌入维数以实现对交通流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通过Volterra级数展开式建立非线性预测模型,采用LMS自适应算法实时调...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交通检测中数据的缺失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交通流综合短时预测模型,这种模型可以对交通检测中的缺失数据进行重建,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改进的卡尔曼平滑算法进行短时交通流预测。该模型克服了传统的预测方法无法对检测数据的缺失进行处理的缺点,能在数据缺失时进行有效的交通流预测。通过深圳市的实际流量数据的验证,并比对传统方法,证实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模型预测精度可以保持在88%以上,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实时、准确的交通流数据是实现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简称ITS)的关键,对交通流的控制和诱导有直接影响。由于种种原因,通过交通检测器获得的数据往往是不完整的,存在丢失现象,影响了后续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简称LS-SVM) 的交通流时间序列数据补齐模型,利用交通流历史数据对丢失值进行诊断和修补。利用实例仿真验证表明,LS-SVM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和很强的鲁棒性,采用基于LS-SVM的交通流时间序列模型补齐丢失数据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包银鑫  曹阳  施佺 《计算机应用》2022,42(1):258-264
城市路网交通流预测受到历史交通流和相邻路口交通流的影响,具有复杂的时空关联性.针对传统时空残差模型缺乏对交通流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捕获微小变化而容易忽略长期时间特征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时空残差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城市路网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该模型将原始交通流数据转化成交通栅格数据,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PCC)对...  相似文献   

16.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刚  曾锐利  林凌 《信息与控制》2006,35(5):555-559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一些新特点,提出了一套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模型,用来解决城市交通管理中的一系列经典难题.该模型结合射频识别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网络通信以及数据库技术,能够实时监控交通流量、车辆信息以及交通状况;再结合状态空间穷举法和信息融合技术,可以实现智能交通调控、自动违章处理、车辆跟踪处理、交通实时查询以及车辆统计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混沌序列固有的非线性和确定性机制以及Volterra级数的非线性表征能力,提出一种短时交通流预测的三阶Volterra模型。针对Volterra模型随阶数增加复杂度以幂次方增加的问题,研究了该模型的乘积耦合近似实现结构。首先,采用互信息法和虚假邻点法选取时间延迟和嵌入维数,并采用小数据量法计算Lyapunov指数判定交通流是否具有混沌特性;然后,建立三阶Volterra滤波器的乘积耦合近似实现结构,并采用一种改进的非线性归一化最小均方(NLMS)算法实时调整模型系数;最后,对高速公路实测交通流的预测结果表明,交通流中存在混沌特征,应用构建的预测模型可有效地对交通流进行预测,且降低了模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区域可达性评估一直以来是智能交通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传统的区域可达性评估模型一般只支持GIS、GPS等单一数据作为可达性的评估依据,无法避免因外界因素的影响对区域可达性造成的评估不准确问题。针对此问题,以出租车GPS行车数据、时段、天气等多维数据作为区域可达性的评估依据,构建了一种支持多元数据的城市区域可达性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多维OD矩阵的多元数据区域可达率计算方法,并将可达率作为区域可达性量化标准以达到提高可达性评估准确性的目的。此外,针对因传统GPS数据清洗方法过于粗糙而导致的有效信息遗漏、数据矫正不准确问题,利用基于统计学理论的序列数据清洗方法,运用出租车GPS数据的速度与加速度信息纠正潜在的误差数据以提高GPS数据的清洗效果。实验证明,利用提出的多元数据城市区域可达性评估模型可达性评价的准确率提高9.1%-37.8,其中计算的区域可达率的准确性较传统方法提高12.6%-35.5%,平均旅行时间的准确率提高18.5%-3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