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技术教育》2004,(12):112-112
从校园网到城域网,教育信息化已进入新的阶段。教育城域网除了要担负起提高地区教学效率、实现地区内部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的重任,还要承担起一方教育系统的管理工作: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费用,从而带动整个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县(市)级教育城域网建设的热度不断升温。实践证明,建设好县(市)级教育城域网,对于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用教育信息化手段促进农村及基层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经验表明,建设成功的县(市)级教育城域网必须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把握教育城域网的功能定位,在总结经验、调整策略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一、慈溪市教育城域网建设的基本情况浙江省慈溪市位于杭州湾南岸,是全国经济百强县市之一。2000年10月,慈溪市教育城域网开始建设,至2001年7月底,率先在宁波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县…  相似文献   

3.
王钰  王宁 《中国信息化》2005,(17):32-32
作为广东佛山市的一个区,南海市关于信息化试点就有诸如“全国城市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建设试点市.广东省信息化建设综合试验区、国家首批信息化试点城市、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试验区、南海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等等。教育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金融信息化、山区信息化、农村信息化等齐头并进,各项试点花样繁多.南海区信息办统计之后,发现共承担了国家、有关部委及广东省的试点项目达惊人的26个.其中国家级试点14个,省级试点12个。  相似文献   

4.
教育城域网建设通过建设学校、县(市、区)教育局及市教育局等三级教育信息网络,形成覆盖当地所有教育培训机构,面向全社会开放,具备现代远程教学及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等功能,能够进行信息交换与实现实时视频传输的现代教育信息化网络系统。本文概述了教育城域网的基本内涵,分析了教育城域网所解决的现实问题,重点论述了教育城域网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教育城域网建设: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转变的必然选择 苍南县教育摊子大、底子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信息化建设更显滞后。我们认为,要实现苍南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并不是要解决苍南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所有矛盾与问题,而应努力寻找突破口。我们设想,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教育》2004,(12):113-113
目前.教育城域网的建设越来越注重网络性能、扩展升级能力、高效服务能力和高安全性。为早日完成青浦区教育城域网信息化建设,使青浦区教育城域网成为具备高质量、高带宽.多服务和范围广的整体教育综合信息网络,锐捷网络(原实达网络)遵循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和易管理的原则,为上海青浦区教育信息中心建设了一个以万兆为核心的这样的城域网网络平台,该网络建设项目对于各地区教育城域网建设都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教育》2007,(5):30-31
连云港市地处江苏北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但是,近几年该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却成绩斐然,教育城域网范围不断扩大,仅2005年一年就有54所学校接入城域网,接入率达71.6%。随着教育城域网功能日益完善,改版后的教育网新开通各类职能和专题网站8个、学校网站126个、成人教育网站27个;连云港教育网全年点击率达45万多次,平均日访问量达1205次。连云港市究竟如何取得这些成绩的呢?本刊记者采访了连云港市电教馆馆长杨近臣先生,他的解答让我们对此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视和政府财力的投入,各地教育现代化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也随之蓬勃发展,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已势在必行。本文以洪泽县教育城域网中信息技术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试着对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作一些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初期是中国宽带城域网蓬勃发展的时期。教育城域网是伴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入展开而逐渐形成的新领域。苏州市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为了使信息化更好地为全市教育服务,苏州市积极实施教育城域网工程,并决心无论从技术应用还是教育与信息处理的结合都要达到很好的效果,成为全国的样板。  相似文献   

10.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深入和各地经济的发展,不少地区开始了“城域网”的建设。专家预计,未来几年,“城域网”将成为教育信息化新的发展趋势。2002年第12期,本刊刊登了《谈城域教育网平台下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一文。有感于城域教育网的诸多优势以及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必要和困难,本文作者结合农村中小学的实际,从具体建网标准和校园网建设招标等方面再次探讨了城域教育网的建设事宜,希望能引起教育界对“城域教育网建设”和“农村教育信息化”的重视,并为此提供一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綦江县为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近年来建成綦江县教育城域网,并实现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全覆盖,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教育发展腾飞的动力,走出了"原生态+现代元素"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寿光是中国的蔬菜之乡,一年一度的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刚刚在此地拉开帷幕。来自世界各地、各种肤色的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而震惊的笑容,他们正在为一个西瓜大的番茄或者是一只紫色的辣椒惊奇;而我,同样被寿光所震惊了,不过不是为了番茄、辣椒,而是为了在这里所见到的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情况。在到寿光之前,查阅过很多寿光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资料,不过总是带着点“怀疑”。眼见为实,现在,我不得不收起我的揣测,承认有很多专家已经下过的定论——“寿光已成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最好的县级市之一,在这里建设并成功应用的教育城域网已经成为向全国推广的样板”。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各地已建成大量校园网和教育城域网,教育信息化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然而,进入新时期后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深入发展要求各校园网、城域网必须打破信息孤岛局面,实现互通互联、共建共享,以此推动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2012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提出全面实施“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包括“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教育》2005,(2):99-100
自2000年10月“校校通”工程实施以来,教育信息化热潮在我国风起云涌,各地纷纷开始建设网络教室,校园网和城域网。但是我国约有68万所中小学.估计目前只有4万所左右的学校拥有了校园网。从整体上看,绝大多数中小学的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这其中,还有一系列困扰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入开展的难题亟待各方解决。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教育》2004,(5):121-121
在教育信息化浪潮中,一些国产品牌通过对自身优势的把握,正在迅速拉近与国外厂商之间的差距。除华为等一些老牌厂商外,还涌现了像三一通讯这样的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兴力量。以三一通讯为例,在其成立不到3年的时间里,这家民族网络通讯产业的新军仅在山东地区就成功赢得了十来个教育用户的项目.涉及中小学、高校的校园网和地区教育城域网建设领域。  相似文献   

16.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和灵魂,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毫无疑问也是关键人物。 就校长而言,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对一所学校的发展最为重要。然而,在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校长所扮演的角色.亦或是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并不最终决定学校信息化应用的程度。因为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应用,特别是技术的使用因人、因时、因事而异,那么,对于学校信息化.校长该如何布局,经营学校信息化建设,如何看待、影响学校信息化的未来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教育》2004,(10):115-116
目前,支持多媒体教学、视频点播或组播应用、VOIP语音应用等融合业务的新型教育城域网,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新趋势。由锐捷网络(原实达网络)和山东省临沭县教育局携手共建的新一代业务驱动型教育城域网,通过采用系列智能网络技术及领先的应用方案,在完成城域网”三个统一”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VOIP等多种网络应用,为国内县级教育城域网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志欣 《计算机》2001,(21):31-31
目前,城市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存在着重硬轻软、盲目贪大求洋等误区,一方面对城域网、宽带网、骨干网和局域刚的建设热情空前高涨,另一方面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构筑信息化城市的重点——电子文档信息管理系统,结果造成了许多城市、机关和单位建设好的网络成了没有信息运行的“裸网”。  相似文献   

19.
目前,许多学校已建好校园网络并使用了校园网应用系统,可由于各应用系统间的数据缺乏统一标准,不仅校系之间的有效共享交流合作不能落到实处,而且许多系统低水平重复建设,占用了信息化建设中的大量经费。为使不同应用系统的信息得以共享、不同应用系统的数据得以整合,有效避免教育信息化中的信息孤岛出现,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教育教学管理的作用,就需要加强地区信息中心建设,逐步形成功能完备的教育城域网。  相似文献   

20.
教育信息化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国家和各级教育部门、学校都非常重视其建设。由于我国各地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程度仍然不高。为了全面掌握老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我们在赣南地区进行了调研,在具有代表性的“一区两县”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通过调查和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数据资料.为搞好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校校通”工程建设、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实施远程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