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深入研究地层孔隙水中含气浓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欠压实 质夺中异常含气的影响因素。利用异常孔流体压力和异常温度建立了欠压实泥质夺异常含气浓度的计算公式,并疳将其于松也盆地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泥质源岩异常含气浓度的计算中,结果表明该区青山口组泥岩具有0.5 ̄0.8m^3/m^3的异常含气浓度,对于伏扶、扬油层中扩散相天然气具有强的封闭能力。表明该方法用于研究欠压实泥质源岩的异常含气浓度具有可行  相似文献   

2.
地震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主要与地层的压实程度(孔隙率)、岩性、埋藏深度有关。当地层出现欠压实时,层速度就会出现低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出现高异常,进而导致流体势出现高异常。从流体势的理论出发,油是从高势区向低势区流动的,并在低势区的圈闭中形成油气藏。根据这一观点,便可利用地震资料由预测流体压力和流体势进一步预测油藏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欠压实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形成条件及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利用声波时差资料计算目前欠压实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方法和一套古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恢复方法。通过分析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形成与演化历史,建立了异常孔隙流体形成时期和终止时期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在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泥岩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它用于系统研究欠压实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密井网条件下影响固井质量的主要地质因素,笔者应用多井作用于地层任一点的压力势差为各相关井单独作用于这一点的势差总和原理和地层任一点孔隙流体渗流速度为多井共同作用的流体渗流速度矢量迭加理论,给出了地层孔隙压力和地层孔隙流体渗流速度的计算方法,并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控制技术。应用该计算方法和控制技术对大庆油田待钻修井地层孔隙压力和孔隙流体渗流速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计算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5.
气体低速非达西渗流机理及渗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气体在低速渗流状态下的渗流规律以厦产生低速非迭西渗流的实质性原因,运用分子动力学、热力学和渗流力学等相关知识,基于滑脱效应和阈压效应两方面分析了气体在低速渗流状态下的渗流机理及渗流特征。研究认为,气体滑脱效应是毛细管壁处气体分子滑流和毛细管内部气体分子扩散的综合效应,是浓度场和压力场作用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气体低速非达西渗流特征参数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低渗透气藏气体渗流特征参数的研究是合理开发低渗透气藏的基础和出发点,而目前对于低渗透气藏气体渗流特征参数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定性分析的水平上,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建立在理论分析之上、能够完整描述气体渗流规律的特征参数数学模型。文中将理论分析和数学推导相结合,建立了包括“滑脱动力”、“启动压差”、“综合渗流速度”及“临界压力”和“临界压力”平方梯度”在内的能够完整描述气体渗流特征规律的数学模型。论文的研究将有利于认识低渗透气藏的渗流规律,为低渗透气藏的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含水低渗气藏低速非达西渗流数学模型及产能方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在低速非达西渗流实验研究基础上,对含水低渗气藏气体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含可动水、不动水和束缚水影响下的3类低速非达西渗流数学模型,推导出了气体滑脱效应和启动压力梯度分别存在和同时存在条件下的系列气井产能公式。通过实例计算证明数学模型符合现场实际,气井产能公式可为确定不同含水条件下低渗气藏气井合理的产能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页岩油气的有效动用条件及可动性评价方式与常规油气相比存在明显差异,为探究页岩油在微纳米孔隙中的渗流特征,采用低速渗流实验对国内外典型页岩区块潜江凹陷、济阳坳陷、美国鹰滩储层单相流体的低速非达西渗流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油低速渗流特征主要受液固界面的边界层效应、滑移长度和渗流通道的影响。潜江凹陷渗流曲线呈下凹形特征,压力梯度越小,液固界面作用力越强,非线性段越明显;济阳坳陷受岩心微裂缝发育影响明显,低压力梯度时无机孔、微裂缝等大孔隙是主要流动通道,表面粗糙度及迂曲度低,随压力梯度增大,小孔及有机孔中流体参与流动;鹰滩储层受矿物组成与孔隙结构影响,渗流特征呈现2段斜率不同的线性段,随压差增大渗流阻力增加。该研究明确了微纳米孔隙中页岩油低速渗流的主要特征及影响机制,为制订页岩油开发方案,指导页岩油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低渗非达西渗流特征出发,分析了低渗储层渗流过程中的启动压力梯度,流动孔隙数和附加渗流阻力,提出了低渗储层中渗流过程中视渗透率的概念,研究了视渗透率与压力梯度的关系以及储层中视渗透率的分布,区分了储层中的易流动半径和不易流动带,并由此说明了低渗透油田的开发特征,针对低渗储层视渗透率分布及对油田开发的影响,提出了改善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低速非达西渗流的单井压力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计秉玉  何应付 《石油学报》2011,32(3):466-469
由于启动压力梯度存在,低速非达西渗流与达西渗流在压力传播规律等方面存在不同。运用稳态逐次逼近非稳态解的方法,建立了定流量和定流压条件下的非达西渗流模型,研究了两种情况下低速非达西渗流中的压力传播特征。定义了导压阻滞系数,导压阻滞系数,用于表征启动压力梯度对压力传播速度的影响。导压阻滞系数越大,压力传播到某一给定范围所需时间越长,但产液量的增加可使压力传播速度加快。不同于达西渗流,低渗透储层存在一个极限半径,当压力传播半径达到该值后,不再向外传播。  相似文献   

11.
付广  苏玉平 《石油物探》2006,45(1):21-24,92
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对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储存具有控制作用,因此研究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释放次数和深度有助于提高油气藏的预测精度。为此,利用声波时差对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释放次数和深度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形成的机制和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然后利用声波时差资料,根据泥岩破裂与异常孔隙流体压力释放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研究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释放次数和深度的方法;最后,利用该方法研究了松辽盆地古龙凹陷古11井青山口组和嫩一段、嫩二段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释放次数和深度。研究结果表明,古11井青山口组和嫩一段、嫩二段泥岩均经历了3个异常孔隙流体压力释放过程,形成了扶余、杨大城子和萨尔图、葡萄花、高台子等油层;目前正处于第4次演化阶段,具有较高的异常孔隙流体压力,有利于油气在扶余、杨大城子和萨尔图、葡萄花、高台子的聚集与保存。研究结果与古龙凹陷中部含油气组合的油气成藏条件相符合,表明利用声波时差来研究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释放次数和深度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异常流体压力的主要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异常压力发育。立足川西地区现今储层内实测地层压力的分布特点,综合分析了欠压实作用、生烃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在异常压力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川西地区上三叠统的沉积作用和岩性组合有助于形成欠压实作用。来自综合压实曲线的证据表明,上三叠统内欠压实作用仍然存在,并自侏罗纪末开始引起了较大幅度的异常压力。因须家河组渗透性较差,生烃作用特别是天然气的大量生成极有可能导致地层压力的快速增长,但具体幅度取决于欠压实增压的持续时间和流体体系的封闭程度等因素。在构造应力充分释放区,构造挤压作用难以引起流体增压;而在应力缓慢释放区,处于较为封闭体系内的流体承担着大部分上覆负荷,构造挤压引起的流体增压所起的贡献占流体异常压力实测值的80%~100%。构造挤压增压的影响主要发生于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期间。  相似文献   

13.
用强抑制性钻井液体系钻巨厚泥岩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准噶尔盆地莫北油田中生界白垩系吐谷鲁组(300-3850m)泥岩地层水化膨胀缩径严重,阻卡频繁,地层造浆性强,钻井液流变性控制困难。电测1次成功率低的问题,采用了甲酸盐钻井液和钾钙基钻井液体系,并配合相应的钻井工程技术措施。现场应用表明,这两种钻井液体系具有较强的抑制性,有效地减轻了泥岩地层的水化膨胀,明显减少了由膨胀缩径引起的井下复杂情况,井壁稳定。井径规则;控制了钻井液的流变性,减轻了泥岩地层的缩径阻卡,保证了裸眼完井作业的顺利实施,提高了电测1次成功率;通过强化钻井工程技术措施。缩短了钻井周期,提高了钻井时效,节约了钻井成本,实现了二开裸眼完井,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查干凹陷火山岩与泥岩地层安全钻井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原油田内蒙探区查干凹陷火山岩地层发育,同一裸眼段含有大段玄武岩、凝灰岩、泥岩与砂岩互层,地质条件变化大且难以预侧,在钻井过程中易出现井壁垮塌、缩径、卡钻、井斜等复杂情况,严重影响安全钻井。针对这些施工难点,根据“预防十巩固”的井壁稳定思路,从钻井液类型、密度、流变性以及钻进方式、钻压、轨迹控制和现场操作等方面着手,开展了火山岩与泥岩地层安全钻井影响因素分析和现场应用,提出了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2口应用井较对比井钻井液密度降低0.1g/cm3以上,钻井周期缩短20%以上,井径扩大率降低50%以上,实现了查干凹陷深探井安全钻进。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实际低速非达西双重孔隙介质油藏中途测试(DST)非自喷井渗流规律的基础上,导出了其有效井径数学模型,利用拉氏变换及特殊物理方程理论.导出了该模型的拉氏空间解析解,并利用简便的Stehfest数值算法进行数值反演.得出了实空间解,绘制了无因次样板曲线。可有效地运用于现场DST段塞流试井分析。  相似文献   

16.
The special gas wettability phenomenon of reservoir rocks has been recognized by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I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s.First,based on the preferentially gas-covered ability and surface free energy changes,definition and evaluation methods have been established.Second,a method for altering rock wettability and its mechanisms have been studied,surface oriented phenomena of functional groups with low surface energy are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gas wettability alteration of rock.Third,the effect of gas wettability on the surface energy,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dilatability are investigated.Last,the effects of gas wettability on capillary pressure,oil/gas/water distribution and flow are investigated with capillary tubes and etchedglass network models.The gas wettability theory of reservoir rocks has been initially established,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s and has great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田(藏)中渗漏的还原性流体将导致泥岩盖层的成分(尤其是常量和微量元素)变化。这种变化记录了还原性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事件,并具有指示油气藏位置的意义。利用天然类比方法,并以松辽盆地南部王府凹陷青山口组泥岩为对象,对天然气田(藏)中还原性流体引起的泥岩成分变化和流体在盖层中的运移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渗漏流体的主要还原性成分为CH4,其次为H2S;在流体-岩石相互作用过程中,泥岩中红色的Fe3+被还原为无色的Fe2+,从而导致了漂白现象的出现。Fe2+以胶体的形式随流体运移至别处或以铁结核的形式重新沉淀;漂白过程中U含量的升高、Ga和Sc含量的降低,与U、Mo、V和Ni含量在纵向上的规律性变化均和流体的还原性有关;在泥岩盖层中,还原性流体主要在浮力的驱动下发生纵向运移,且地层抬升可导致其水位降低;天然气田(藏)泥岩盖层中微量元素的规律性变化具有指示还原性流体流动路径和方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比表面积与突破压力联合确定泥岩盖层评价标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前人对泥岩盖层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地区泥岩样品的常规物性参数的分析,认为用常规参数很难对盖层的封盖性能作出有效的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表面积和突破压力与盖层封盖性能的关系,提出了以比表面积与突破压力2个参数共同建立盖层评价模板。该指标的建立可以对盖层的封盖性能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