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翁煜彬 《衡器》2014,(2):9-11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衡器技术在我国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衡器企业正在面临着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改变,确保以质量为中心、以管理为基础的基本理念,进一步加强制造技术与制造工艺水平,提高衡器产品质量,从而增强我国衡器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
范韶辰  陈成军 《衡器》2013,42(6):1-6
本文论述了建立衡器产品技术标准体系的重要性,通过产品的技术标准归类简要分析,探讨衡器产品相互之间的影响和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从国际上通常的自动衡器标准与产品分类作为切入点,分门别类地论述了我国自动衡器的技术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思路,以期为我国自动衡器各制造厂商与研发机构在开发与生产各类自动衡器时有所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5.
6.
杨青锋 《衡器》2008,37(2):3-5
本文对我国衡器工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结合我国数位称重测力领域资深专家近年来的观点,从宏观的角度对称重测力技术领域做了全面的分析.为我国称重测力技术,乃至衡器工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钟海见  史超 《衡器》2011,40(8):19-21
在当前衡器行业转型升级中,技术创新是关键,但最后要实现这种转变,标准化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标准化可以把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生产经验综合起来,转化成浅显易懂的技术规范,并传授给生产者,从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生产力。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标准化对技术进步的重要影响,要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全面实施标准化工作,使其在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自动衡器的应用领域及发展现状,针对当前智能制造的市场需求,提出了关于自动衡器的发展方向及智能化发展趋势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感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传感器发展的三个阶段;指出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及途径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阀门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丽  陈立龙 《机电工程》2009,26(10):103-104
为了提高我国阀门企业的竞争力,对目前我国阀门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阀门行业必须坚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提高生产制造水平,坚持加强质量控制和监督的原则,才能逐步提高阀门行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1.
柯建东 《衡器》2010,39(1):1-2
本文从八方面论述了中国衡器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指出如何提升中国衡器企业发展素质和明确衡器企业发展战略,是当前中国衡器行业最核心工作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2.
吴琼 《衡器》2012,41(6):1-3
称重仪表是多种技术的集合。在现阶段,我国的称重仪表水平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随着相关技术的日新月异,称重仪表展现出高稳定性、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和模块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杨青锋 《衡器》2012,41(5):1-5
称重传感器是衡器的核心部件,称重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衡器技术水平的标杆。称重传感技术是传感技术领域中的一个分支:它具有传感技术发展的所有特点。要全面认识它,必须了解和掌握我国传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之路,这对推进我国传感器和衡器工业的技术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祖濂 《衡器》2007,36(1):5-10
通过常用衡器误差限和最大允差定义,比较各种衡器称重结果.并简单介绍衡器发展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5.
吴娜  杜岩 《衡器》2014,(12):48-51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普遍面临改革,而作为为质监部门履行计量职能提供技术支撑的基层衡器检定机构面临着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基层衡器检定机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机构发展和职能转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刘秉霞  赵国垒  许福国 《衡器》2011,40(8):43-47
本文针对电子衡器出现的器件烧毁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一些防护措施技术,同时介绍了一套实际使用有效的防护部件,可以大大提高电子衡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刘同海 《衡器》2009,38(5):15-19
介绍了振动时效的原理、发展,讨论了振动时效在衡器产品的秤体及传感器制造中的应用,指出振动时效可提高大型衡器机械部分的质量,降低或消除大型衡器秤体焊接加工中的残余应力,消除称重传感器弹性体机械加工应力,提高称重传感器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8.
沈立人 《衡器》2007,36(4):32-34
当前国家非常重视制造业的节能降耗工作,本文结合现行国家标准《固定式电子秤》的修订,提出衡器的设计也应推进"绿色制造"和怎样实现"绿色制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