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地震次生干扰——兼论困难地区地震记录的改进方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系统论述了由地表各种障碍物(不均匀体)所次生激发的地震干扰波,并指出它是地震勘探中最值得注意的干扰波。次生干扰的复杂性在于:(1)次生干扰可以分布于全记录,无法躲开,也不能切除。(2)它与有效反射波几乎有相同的频带范围,无法用频率滤波滤去。(3)次生低速干扰常常表现为“随机性”,而克服随机干扰一般采用的是统计法,但统计法克服干扰的本领总是很有限的。(4)次生干扰可以从四面八方传到排列,因此在记录上的视速度常常很高,最高可接近无穷大。侧面次生高速干扰可以与反射有效波十分相象,真假难分。有些次生高速干扰甚至在叠加时会得到加强。(5)由于次生高速干扰的视速度普遍高于折射初至波的速度,因此与反射有效波在视速度域及视波长域总是难解难分,不可能在野外组合中把次生干扰去除干净,只能留给室内处理。本文又指出了传统的地震教科书中论述干扰波调查方法的片面性。次生高速干扰往往在干扰波调查记录上不易被发现。相反地在生产记录及水平叠加剖面上却清晰可见。文中指出,克服次生干扰波最有效的方法是面积组合,直线组合会带来不可弥补的缺陷,并对面积组合的各种形式作了具体介绍,强调用玫瑰图的分析方法指导组合实践。在处理过程中,克服干扰波不能只在一个地震道上做文章。文中指出目前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通病,并认为混波、二维滤波及相干加强等方法是克服各种次生干扰波有效的方法。目前,进一步从记录中彻底消除干扰波的技术尚待研究完善。本文初步提出了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海洋Ⅲ 其他     
一种用于海洋工程地震调查的小直径海洋电缆已经设计和生产了,它能在水深0—100米的浅海地区进行勘探工作。鉴于要求用价廉的工程地震仪作为记录设备来获取海底浅层中海洋沉积的地震压缩波速度,因而设计了这种电缆。由于加拿大波费特海异常高的地震速度是冰川沉积物的征兆。所以电缆最初设计目的是测定海底的速度。设计要求的电缆拖带深度为离海底5米,并能记录海底以下20米地层的高折射速度(约为3000米/秒)(见  相似文献   

3.
在海洋地震勘探中,由于海底面具有较强的波阻抗差,当海底面以下存在高速反射层或散射体时,在海底与高速层(体)间会发育较强的海底相关层间多次波。由于这种相关层间多次波无特定的识别特征而难以去除,增加了地震资料处理的难度。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地震干涉理论的海底相关层间多次波衰减方法和实现流程。首先介绍了基于互易理论的地震干涉法原理,阐述了其在非均匀介质中的近似条件和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海底一次反射记录和海底以下构造的反射记录来构建海底相关层间多次波。该方法克服了基于共聚焦点(CFP)延拓方法对速度场的依赖性与逆散射级数(ISS)法计算效率低的缺点,是一种数据驱动型层间多次波衰减方法。Sigsbee2B模型测试及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海底相关层间多次波得到了较好的预测,叠前深度偏移结果中的偏移假象得到了明显压制,证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海上地震数据中侧面干扰波的特征与压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上地震勘探中,震源激发的地震波遇到起伏不平的海底或海底障碍物会产生侧面干扰波。这种干扰波能量强,分布广,严重影响地震数据的质量,使叠前地表一致性振幅处理、统计子波反褶积、速度分析的精度降低。根据对侧面干扰波特征的分析结果,采用分时分频噪声检测与压制方法和局域FK滤波方法压制此类干扰波;在压制噪声的同时,通过精细分析和迭代选择参数,较好地保持了地震信号的相对振幅关系,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海洋地震勘探向深海区域的发展,由于巨厚海水层及曲折海底的影响所产生的水底多次波在地震勘探资料的所有干扰中逐渐占主要部分。水底多次波分布广、能量强,是资料处理中首要衰减的多次波干扰。拉冬变换是一种速度叠加变换,时间域里的偏移距轴在拉冬域里转换为速度轴,时间域不同的速度曲线变为拉冬域中不同的速度点,在时间域里不易分开的不同速度曲线在拉冬域里以不同的速度点分开。这样就可以根据有效波与水底多次渡在速度上的差异在拉冬域内区以不同的速度点分开,进而衰减水底多次波。  相似文献   

6.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是21世纪重要的潜在新能源。针对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探测技术,从水合物储层的地震识别特征、岩石物理模型以及多波地震技术应用3个方面,分析了在针对不同类型水合物储层时现有岩石物理模型的诸多不适应性;介绍了单纯利用海洋高分辨率纵波技术识别水合物储层、预测水合物饱和度的效果及其局限性;从纵波似海底反射(BSR)及地震空白带(SBZ)识别标志与水合物储层指示关系的非唯一性角度阐明了联合使用纵波和横波进行水合物储层识别与饱和度估算的优势,指出海洋水合物多波地震技术发展中面临的提高海底地震仪(OBS)数据处理与成像精度、建立兼顾温压条件的岩石物理模型等亟需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水合物储层薄(互)层模型的弹性波响应研究、利用地震技术动态监测水合物储层空间分布及饱和度变化等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以推动水合物勘探开发的地震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7.
石油地震勘探记录中的瑞雷面波是一种干扰波,在反褶积和叠加前必需首先将面波从炮记录中分离出来,以提高叠加剖面的信噪比。地震数据处理中压制频散瑞雷波通常是利用其低频特征采用高通滤波,或利用其低视速度传播特征采用f-K滤波的方法来实现。文章给出了一种分离瑞雷面波的新方法,在假设地表为非弹性自由边界条件的基础上,给出了从总垂直位移记录中分离纵波分量和横波分量的非线性滤波器,利用此非线性滤波器从常规地震记录中分离出的波场即为频散瑞雷面波。该算法通过Fourier变换来实现,但是它有别于常规的f-K域视速度滤波方法。通过对数值模拟记录和野外实际观测记录的处理结果分析,这种分离瑞雷面波的非线性滤波方法可以在实际地震数据处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小波变换及信号重建在压制面波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面波是地震勘探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规则干扰波,在资料处理中要去除面波又十分棘手。常规的滤波方法在滤除面波的同时也对与面波处于同一频带的有效信号造成了损害。本文基于在较低频率处面波的能量强于反射波、在小频率范围和小空间范围内面波能量变化缓慢的假设条件下,提出在小波变换频带分解的基础上,先用面波的视速度对面波作线性时移,使面波逐道相干,再利用KL分解或沿x方向进行小波变换的方法来提取面波,并将其从原始资料中减去。经过合成数据和实际资料的处理证明,这种方法可以十分有效地消除面波,同时不损失反射波的低频成分。  相似文献   

9.
符溪  文鹏飞  陈洁  舒虎 《石油物探》2004,43(4):369-372
在反射波地震勘探中,一般会将折射波作为干扰波而在资料处理中将其切除掉。详细分析了折射波与反射波时距曲线的区别与联系,发现折射波视速度与下伏介质速度密切相关。北黄海盆地的几个应用实例表明,在反射波地震勘探中,充分利用折射波资料,不仅可以协助处理人员快速定洼,有效选择处理模块,还可得到反射地震勘探不能获取的基底速度资料,使勘探精度得到提高,并使常规地震勘探的信息得以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0.
在地震资料采集过程中,检波器除接收有效信号外,也接收了某些类型的干扰波.为了压制干扰波,突出有效波,一般要进行检波器组合.组合检波主要利用有效波和干扰波在传播方向、视速度上的差异来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介绍了检波器简单线性组合和切比雪夫加权组合的基本原理,比较分析了两种组合的差异.检波器简单线性组合相当于低通滤波,随N...  相似文献   

11.
陆上三分量地震勘探中面波通常会严重降低资料品质并影响后续数据处理和最终综合解释结果。基于面波低速、低频和椭圆极化的特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区域自适应极化滤波的面波压制方法。首先根据面波的视速度特性划分其主要分布区域,利用S变换进行区域滤波,初步分离出面波干扰;然后利用Hilbert-Huang变换(HHT)进行面波分析,得到面波的瞬时频率;再根据面波瞬时频率自动调节极化滤波的窗口大小,从而进行自适应极化滤波,将低频反射信号从面波干扰中分离出来;最后对区域滤波结果进行补偿,得到压制面波干扰后的最终地震记录。模型测试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有效压制面波的同时,较好地保护有效信号。  相似文献   

12.
深海低阻热液硫化物矿海洋可控源电磁法勘探主要采用时间域海底中心回线或重叠回线装置。以往对不同海洋电磁勘探装置探测能力的对比研究主要针对海底高阻油气藏目标体,而对于深海低阻目标体探测能力的讨论和分析较少。为此,研究对比了频率域和时间域深拖拽发射-接收装置对深海低阻目标体的探测能力,通过计算典型深水域三维低阻目标体模型的电场响应、归一化电场响应和空间中电场分布特点,分析了两种不同海洋电磁方法的应用效果,得到以下结论:(1)频率域和时间域深拖拽发射-接收装置均能探测到深海三维低阻目标体的电场异常;(2)对于典型的深海低阻目标体,频率域电磁法的异常幅值大于时间域电磁法。  相似文献   

13.
地表一致性变预测步长反褶积与沙丘鸣震的压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海洋地震勘探中,海水层间的鸣震干扰严重地影响着地震资料的质量,这是众所周知的,而在沙漠区进行的地震勘探,资料中也存在着较强的鸣震干扰,这是陆上地震勘探中往往被忽视的干扰波,主要是它不像海水层间的鸣震那样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实际资料的分析表明,沙漠区地震资料中鸣震干扰的周期与沙丘的高度成正比。据此,文中提出了基于地表一致性的变预测步长反褶积方法来压制这种沙丘鸣震干扰,并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海洋地震勘探中,空气枪激发后会产生气泡效应,气泡效应产生的子波属于干扰波,具有周期性、低频率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枪阵配置,气泡效应可以得到一定的压制,但无法完全消除,对地震资料影响较大。根据气泡干扰与有效波在频率、频次间的差异,重点介绍了震源设计压制气泡的方法及效果,子波处理及噪音压制气泡干扰的方法,并展示了各自的效果。结果表明,子波法对深水资料的气泡压制效果较好,对浅水资料,将子波处理与噪音压制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在陆上油气勘探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的电磁测深方法,在我国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应用还是一个空白。当前,我国海洋石油勘探正在向一些新领域拓展,这为电磁测深方法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机遇。海洋大地电磁测深是应用于油气勘探的最有前景的电磁测深方法。与陆地大地电磁测深一样,海洋大地电磁测深也是利用天然电磁场。在海上工作时,通常将磁信号接收器(磁探头)和电信号接收器(电极)布设在海底。海上使用的磁接收器与陆地使用的无多大差别。电极的布设,由于在海底布设大极距电极有困难;同时,与陆地相比,海底的电干扰要微弱得多,因此,在海上目前采用一种称为斩波式盐水电桥的装置,它的电极距只有几米,可以与仪器箱体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南海北部中生界油气勘探积累了多个年度、多次采集、多种处理方案的地震资料,但地震成像品质总体上仍难以满足目前中生界油气勘探研究需求,对制约地震成像的影响因素认识不一,缺乏系统对比论证。通过对地质背景及沉积特征的分析,以现有二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建立典型地质结构模型并正演模拟,对制约中生界地震成像品质的地质、地球物理因素进行剖析对比和论证,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明确了不同地质条件下造成现有地震资料品质差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制约中生界地震成像的主要因素是海底及中-新生界之间的两个强反射界面、中生界地层内部波阻抗差异小所导致的低信噪比;绕射波、多次波等各种干扰波异常发育使有效信号难以识别和成像;崎岖海底造成照明能量散射等。南海北部中生界制约地震成像因素的明确为后续中生界地震数据采集、处理提供了有效指导及技术支持,并进一步提出通过适当加大震源容量、提高覆盖次数、深沉放枪缆、高维度,获得更多深层有效反射波能量的采集建议;通过自适应鬼波压制、多域提高信噪比处理及基于频率谐振能量补偿等技术解决弱反射问题,宽频组合解决多次波发育问题,基于地质、折射波增强速度规律认识,沿层高密度速度拾取提高速度分析精度等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从噪音和多种干扰背景中,识别和突出一次波,压制各种干扰波(如多次波等),一直是地震勘探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发展起来的,而且比较成熟的方法,是采用多次迭加和各种数字处理技术。但是,所有这些手段,都必须要求有可靠的速度参数,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与地震勘探一样,大地电磁勘探也存在着多次波与透过波干扰,研究这一问题对于大地电磁勘探资料的地质解释非常重要。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大地电磁拟地震解释中多次波的存在,指出了大地电磁测控电磁波反射函数中不存在多次波干扰而仅有上透过波干扰,导出了电磁波反射函数与上透过波干扰的数学关系,指出了压制上透过波干扰的选频办法,最后,用大地电磁拟地震解释法和电磁波反射函数延拓成像法对理论模型进行了计算,证实了前面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双向预测法压制线性干扰波和多次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武克奋 《石油物探》2005,44(5):458-460
通常干扰波压制技术是利用有效波与干扰波的频率差异和视速度差异来分离和压制干扰的。利用视速度差异的f-k滤波技术,虽然有很好的压制效果,但当有效波与干扰波的视速度范围有重叠时,二者不能完全分离;此外,由于是多道处理,在压制干扰的同时,也产生了人工噪声,降低了分辨率。双向预测法利用拉冬变换同时预测有效波和干扰波的模型,以约束压制函数的计算,然后在单道记录上压制干扰波,能时变和空变设计滤波器,有很强的信噪分离能力,不会产生人工噪声。理论记录和实际地震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分离和压制干扰波能力很强的高保真压制干扰波方法。  相似文献   

20.
频率滤波的作用就是利用有效波和干扰波在频率上差异把地震有效波从比较强烈的干扰背景上突出出来,为地震勘探"四准确"提供基础资料,以解决地下复杂的地质问题。对频率滤波的特性要求,由于前人的不断努力及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逐步在得到满足。这一点可以不必赘述。我们现在提出的问题是,在地震记录上地震有效波的频率随着反射深度的增加是逐渐降低的。因此,用一成不变的频率滤波档进行地震记录的由浅至深的频率滤波,是不符合地震地质的客观规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